51t

听一段文字,
听一首歌...
个人资料
  • 博客访问:
博文


《夜读徐志摩》文:西楼听雨诵:环佩叮咚
月光如水的夜晚,我独坐书房,打开有关徐志摩的一些书籍,慢慢的品读。诗人穿越历史时空,向我走来,对视的那一刻,我的思绪慢慢的飘飞了起来。思绪飘飞在康桥的柔波里,化作一颗水草,静静的映照着河畔的金柳;思绪飘飞在幽蓝的天空,化作了一片云彩,“满载一船星辉,在星辉斑斓里放歌”。
[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8)


《彼岸灯火》文:闻小语诵:GoOn
引:心灵的灯,在寂静中光明,在热闹中熄灭。--冰心
几年前的一个夜晚,我曾经在一座城市的长河岸边眺望过彼岸的灯火。那是一座彻底陌生的城市,一条彻底陌生的河;然而,当彼岸的灯火映入视线的一刻,却让我觉得分外的熟悉和亲切;很远的人仿佛也变得在极近处,幽暗的路途仿佛也变得光亮了起来。我想,那样[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1)


《念君在中年》文:枫林主人诵:GoOn
近兩年,自感性情有變,尤覺明顯的,便是熱情在流失,淡漠在興起。假如十年前那個我還存在,且能和現在之我打個照面,想必亦會形同陌路。然而頓悟是沒有的,類乎於眼前電光一閃,天地皆新的滋味,我至今還未嘗到過。現在,惟想著它們念在人活不易的份兒上,能在交替時不去過分加速,於我已是十二分的寬待[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1)


《我的母亲》文:胡适诵:瑜美人
我小时候身体弱,不能跟着野蛮的孩子们一块儿玩。我母亲也不准我和他们乱跑乱跳。小时不曾养成活泼游戏的习惯,无论在什么地方,我总是文绉绉地。所以家乡老辈都说我“像个先生样子”,遂叫我做“穈先生”。这个绰号叫出去之后,人都知道三先生的小儿子叫做穈先生了。既有“先生”之名,我[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1)


《差不多先生传》文:胡适诵:吴桦
你知道中国最有名的人是谁?
提起此人,人人皆晓,处处闻名。他姓差,名不多,是各省各县各村人氏。你一定见过他,一定听过别人谈起他。差不多先生的名字天天挂在大家的口头,因为他是中国全国人的代表。
差不多先生的相貌和你和我都差不多。他有一双眼睛,但看的不很清楚;有两只耳朵,但听的不很分[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1)


《露水硕大》文:杨犁民诵:麦恬
露水长在村庄里。村庄是露水的襁褓。
然而,每一个村庄,都是由一滴露水养大的。村庄常说,一滴露水养一个人。意思是,世间万事万物,无论高低贵贱,上苍都以一滴露水待之。露水不会让一个人穷困潦倒,生活没有着落而活不下去。露水养大了一株草,露水滋润了一朵花,露水救活了一个乞丐。所以人也是露水养[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1)


《慢享茶滋味》文:陈泠西诵:麦恬
茶。
香叶,嫩芽。
慕诗客,爱僧家。
碾雕白玉,罗织红纱。
铫煎黄蕊色,碗转曲尘花。
夜后邀陪明月,晨前命对朝霞。
洗尽古今人不倦,将知醉后岂堪夸。
(唐·元稹)
动人的芬芳,楚楚的形态,夜来陪明月,清晨对朝霞,多么诗意而风雅,真可谓“睡起有茶饥有饭,行看流水坐看云&rdqu[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1)
(2018-04-20 04:21:42)


《散步》文:梁实秋诵:陈醇
《琅王寰记》云:“古之老人,饭后必散步。”好像是散步限于饭后,仅是老人行之,而且盛于古时。现代的我,年纪不大,清晨起来盥洗完毕便提起手杖出门去散步。这好像是不合古法,但我巳行之有年,而且同好甚多,不只我一人。
清晨走到空旷处,看东方既白,远山如黛,空气里没有太多的尘埃炊烟混杂在内,[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1)
(2018-04-17 02:43:18)


《寂寞》文:梁实秋诵:陈醇
寂寞是一种清福。我在小小的书斋里,焚起一炉香,袅袅的一缕烟线笔直地上升,一直戳到顶棚,好像屋里的空气是绝对的静止,我的呼吸都没有搅动出一点波澜似的。我独自暗暗地望着那条烟线发怔。屋外庭院中的紫丁香还带着不少嫣红焦黄的叶子,枯叶乱枝的声响可以很清晰地听到,先是一小声清脆的折断声,然后是撞击[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3)


《老北京的小胡同(节选)》文:萧乾诵:肖玉
我是在北京的小胡同里出生并长大的。由于我那个从未见过面的爸爸在世时管开关东直门,所以东北城角就成了我的早年的世界。四十年代我在海外漂泊时,每当思乡,我想的就是北京的那个角落。我认识世界就是从那里开始的。
母亲去世后,我寄养在堂兄家里。当时我半工半读:织地毯和送羊奶,短不了[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1)
[<<]
[61]
[62]
[63]
[64]
[65]
[>>]
[首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