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t

听一段文字,
听一首歌...
个人资料
  • 博客访问:
博文


《春(节选)》文:丰子恺诵:吕中
春是多么可爱的一个名词!自古以来的人都赞美它,希望它长在人间。诗人,特别是词客,对春爱慕尤深。试翻词选,差不多每一页上都可以找到一个春字。后人听惯了这种话,自然地随声附和,即使实际上没有理解春的可爱的人,一说起春也会觉得欢喜。这一半是春这个字的音容所暗示的。
“春!”你听,这个[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1)


《黄山春雪随想》文:刘祖慈诵:环佩叮咚
雪静静地落着,落着……
守望一冬的--瑞雪,在开春最初的日子里飘然而至。这是春天寄给黄山的第一张请柬,与之相伴随的是春雷的第一通--迎春鼓乐。身披银氅的黄山,静静屹立于天地之间,如朵朵莲花秀出于风尘之上。扑面而来的是人字瀑两匹巨大的白练,沛然自云中跌落,喷珠溅玉,夺路而去,发[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1)


《春天的声音》文:张秀亚诵:环佩叮咚
你听到过春天的声音吗?
春天的可爱之处,不仅在于它的颜色,更在于它的声音。
那是雨落窗棂的微响,轻风对你的呼唤,以及从小径上、花园的角落里发出的那些细碎的声音;甚至一个小孩子响亮的口哨儿,都会成为春之交响中动人的部分。
然而,在我的心底,春天最美妙的声音却是鹧鸪的呼唤。断续的[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1)


《三月桃花水》文:刘湛秋诵:润物
是什么声音,像一串小铃铛,轻轻地走过村边?是什么光芒,像一匹明洁的丝绸,映照着蓝天?
啊,河流醒来了!三月的桃花水,舞动着绚丽的朝霞,向前流淌。有一千朵樱花,点点洒在了河面;有一万个小酒窝,在水中回旋。
三月的桃花水,是春天的竖琴。
每一条波纹,都是一根轻柔的弦。那细白的浪花,敲[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1)


《夫妻生气颂》文:刘颖诵:润物
幸福的家庭都是吵架的,不吵架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
我们夫妻曾恋爱九年,相知太深,一颦一蹙若有心灵感应。因为基本上不吵架,所以基本属于不幸福的家庭,连累得多年邻居也无缘观赏我们夫妻吵架的风姿。
但是不吵架并不等于不生气。我们不仅生气,而且气得反复认真,不舍寒暑。我们是专业生闷气。而生闷[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3)


《老夫老妻》文:冯骥才诵:Bobo
他俩又吵架了。年近七十的老夫老妻,相依为命地生活了四十多年,大大小小的架,谁也记不得吵了多少次。但是不管吵得如何热闹,最多不过两个小时就能和好。他俩仿佛倒在一起的两杯水,吵架就像在这水面上划道儿,无论划得多深,转眼连条痕迹也不会留下。
可是今天的架吵得空前厉害,起因却很平常——就[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3)


《无事此静坐》文:汪曾祺诵:漏风
我的外祖父治家整饬,他家的房屋都收拾得很清爽,窗明几净。他有几间空房,檐外有几棵梧桐,室内有木榻、漆桌、藤椅,这是他待客的地方,但是他的客人很少,难得有人来。这几间房子是朝北的,夏天很凉快。南墙挂着一条横幅,写着五个正楷大字:
无事此静坐
我很欣赏这五个字的意思。稍大后,知道这是苏[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1)


《胡同文化》文:汪曾祺诵:环佩叮咚
北京城像一块大豆腐,四方四正。城里有大街,有胡同。大街、胡同都是正南正北,正东正西。北京人的方位意识极强。过去拉洋车的,逢转弯处都高叫一声“东去哪!”“西去!西去!”以防碰着行人。老两口睡觉,老太太赚老头子挤着她了,说“你往南边去一点”。这是外地少有的。街道如是斜的[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2)


《搬家记(节选)》文:北岛诵:王旭东

八九至九五的六年工夫,我搬了七国十五家。得承认,这行为近乎疯狂,我差点儿没搬出国家以外。深究起来,除了外在原因,必有一种更隐秘的冲动。我喜欢秘鲁诗人瑟塞尔·瓦耶霍(CésarVallejo)的诗句:“我一无所有地漂流……”
头一站西柏林。住处在最繁华的库当姆大街附近,是德[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1)


《城市的泥土都去哪了》文:南帆诵:王旭东
屋前的墙根下整理出一片巴掌大的空地,想到要种几株花,突然发现无处取土。邻居踅了过来笑了笑:可以打电话订购,但是价钱很贵。泥土也得花钱了吗?我不禁愕然。
花草的根系可怜地裸露着,四处找不到泥土。泥土和大地渐渐地撤出了我们的生活。现在,我们栖居在水泥、钢筋和塑料构筑的人工环境里[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1)
[<<]
[61]
[62]
[63]
[64]
[65]
[首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