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牛斋

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
个人资料
帕格尼尼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博文
(2019-12-06 05:44:03)

每年天一冷,我就把喂鸟的喂食器拿出来,倒满鸟食,挂在外边。很快各种好看的鸟就会三五成群,飞来啄食。有红色的cardinal,蓝色的bluejay,黄色的goldfinch,褐色的wren,灰色的chickadee,红肚皮的robin,头顶红冠的啄木鸟,还有叫不上名字的…我总是惊诧,鸟是怎么知道有吃的东西,无非就是些五谷杂粮,难道它们老远就能闻到吗?也许它们相互能听懂鸟语,一传十,[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爱国”对中国人来讲是个复杂的概念,参杂着政治倾向和个人情感。上个世纪40年代,几千国人离开家园到海外留学。有些人解放前就回国了,有的解放后才回国,也有的没回国。不管回没回,是什么时候回的,现在还在不在世,人们普遍以“爱国”对他们予以称赞。在这些人中,“爱国”又有了两层含义,一层是“回国参加社会主义建设”,主要是5[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11)
(2019-11-27 07:19:11)

最近天天都有爆炸性新闻,从乌克兰到香港,感恩节前的暴风雪、火灾,社会主义明灯阿尔巴尼亚发生的地震。今天打开《华盛顿邮报》,头版头条竟是关于“北京外卖小哥”,像是一缕清风,给人天下太平的感觉。再一看标题和图片,又不知作何感想,赶紧坐下来细细阅读。 文章介绍北京一位外卖小哥,叫张培(ZhangPei),27岁,邯郸人,中学没念完就到北京打工[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19-11-21 13:44:55)

宋丽川1945年赴英留学,1947年获伯明翰大学电机工程硕士。因妻子程美德还在朱利亚德攻读音乐,他随后也到了美国。在美国一时找不到合适的工作,恰逢联合国招收中文翻译,便在联合国做起了翻译工作。联合国的工资待遇都相当好,但时间一长,宋丽川心里开始觉得学无所用,专业荒废了。于是在“积极响应”的感召下,也决定回国贡献。1957年举家回国,在北航[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7)

今年第一次寒流席卷美国大地,70%地区气温骤降至零下。突然早到的严冬撩起我心头一股愁思。自从我的导师李佩两年前去世,冬天给我带来的不仅是冰雪,更是回忆与怀念。李佩2017年1月去世,她的丈夫两弹元勋郭永怀,1968年12月因飞机坠毁逝世;他们的女儿郭芹5岁随父母从美国回到中国,1996年11月因病去世。都是在冬天。我们两家是邻居,关系比较近,经历也相似,看到[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15)
(2019-11-11 05:21:24)

去俄罗斯前最担心的问题是语言,只听说在俄国会说英文的人很少,也听说俄国人对陌生人很冷淡。所以去以前拼命恶补了一些俄文,最后老脑袋瓜也只能记住几个单词。怎么应付“冷淡”毫无对策,只好做好准备,人家不理你,你也就算了。去了两个星期后才知道,这两种说法都很夸张,不真实,担心也是多余的。 俄国老百姓总体英文水平可以和中国一拼,在大[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1)
(2019-10-29 13:42:22)

莫斯科有个地方叫Китай-город,译成中文就是“中国城”,红场和克里姆林宫就在这个“中国城”行政区里。历史学家都不清楚“中国城”这个名字的起源,然而都肯定跟中国没有丝毫关联。整个莫斯科唯一座有中国特点的建筑还不在这个中国城地区内。据说溥仪当皇帝的时候,有意访问莫斯科。尼古拉二世为了表示欢迎,下令建造了一座中国式建筑,[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去圣彼得堡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看几个宫殿,给我留下的印象是金碧辉煌,琳琅满目。回来看着成堆的宫殿照片,根本记不得是在哪儿照的。这是在冬宫,还是在夏宫,还是在叶卡捷琳娜宫?慢慢按照相机上记录的日期,对照自己的行程记录,才能对上号…对对对,这是冬宫…考考各位去过圣彼得堡的看官,说得出来下面四张照片哪儿是哪儿吗? 记性好[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3)

公墓与公园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一般人没事是不会去公墓的。然而在莫斯科,有这么一个公墓,埋葬着两万多对俄罗斯有过贡献的名人。从文学巨匠到科学与发明家,从战斗英雄到政坛要人,每年吸引成千上万的人前来瞻仰。人们来的原因除了表达缅怀以外,还来欣赏墓碑的艺术造型。这里的墓碑个个都是艺术品,向世人展示逝者的丰功伟绩,与其说这里是墓地,不如说[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4)
(2019-10-13 06:27:50)

今晨突闻噩耗,北大前校长丁石孙昨天在北京去世,享年93岁。50年代到80年代丁石孙曾是我们家的邻居,住我们家楼上,每天进进出出见面我都叫他丁伯伯。虽然他比我父亲年龄小,但在知识份子圈子里,只要是父母同辈,不论年龄,都叫伯伯。丁伯伯有个儿子毛毛,很乖张,不大出来和我们玩,现在也在美国。 后来丁伯伯搬走了,又听说当了北大校长,却再也没见过。[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5)
[<<]
[46]
[47]
[48]
[49]
[50]
[>>]
[首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