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大瞬间

《科大瞬间》与您分享中国科大校友和教师校园内外真实、亲切的回忆以及多视觉、多维度的人生感悟。
个人资料
博文

李德伦、殷承宗来中科大的前前后后(一) 一一八十年代校园古典音乐沙龙 原创:池涵782 【科大瞬间】第39期 【作者序】 八十年代初,二系同学发起并由二系学生会组织了一系列古典音乐欣赏活动,在科大校园掀起了第一波古典音乐热。那些年,二系学生会举办了大大小小几十场的古典音乐欣赏会,先后邀请了著名钢琴家殷承宗、指挥大师李德伦、著名歌唱家刘[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21-01-02 21:40:36)

原创:王启华63212018-12-08 【科大瞬间】第38期 【编者按】 中国科大是一所以所系结合模式创办的、培养前沿尖端科技人才的大学。建校初期,主要任课教师都由中国科学院各个研究所的科学家担任。这些科学家大多于三、四十年代在欧美受过良好教育,思想活跃,视野开阔,人文精神蓬勃旺盛。他们回国后,把各自独特的人格魅力和精神气质带到校园,在教学过程中润[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雪泥鸿爪:有关F校长的几件邮品 【科大瞬间】《方励之专辑》第1期 作者:BayWatcher84研 2020年岁末,几个中国科大微信群中转发的《月是故乡明》微电影令我想起先前制作过的一枚纪念方励之校长的邮票。跨年夜翻遍数年的电子邮件,终于找出制作过程中下载的样票(图1),它的分辨率比起成品(图3)的要高许多。 图1 照片的拍摄时间是1987年9月中旬,拍摄地点是中[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9)
(2020-12-30 04:36:44)

【科大瞬间】在科大的青涩岁月 2018-12-01第37期 李剑8512/8518科大瞬间 【编者按】 八十年代是一个新事物层出不穷、思想不断突破禁区的年代。那时,“焕发青春”是时常听到的一句话,也就是说,各个生理年龄的人们都普遍感到心理年轻。这个时期进入科大的学生,更是正处于一个青春勃发的年龄,如鱼得水。尽管他们当中有些人是被“外力”不由自[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20-12-26 10:25:14)

【科大瞬间】斯人已逝风骨长存 胡森781 【编者按】 2018年11月18日,常教授原计划在北京搭乘航班回美国,临去机场前突然昏迷过去。虽然他被马上送到地坛医院抢救,但因抢救无效而去世。消息传来,科大师生纷纷在微信群自发发文悼念和回忆。是什么原因让科大师生事隔几十年仍然记住常教授跨越几十年的朴素平实的教学与学者生涯? 常庚哲是中科大著名数学学[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3)
(2020-12-23 21:55:06)

第35期|陈明6364 激情岁月 陈明6364 我的母校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迎来了六十周年华诞。今年也是我入学五十五周年,毕业五十周年。时光飞逝,半个多世纪过去,弹指—挥间!那激情的岁月,多少事,像—幕幕画面呈现在眼前。我心潮彩湃,夜不能寐。科大造就了我。我爱科大!她的精神激励我在崎妪不平的山路上攀登。她让我展翅飞翔,让我自信,引以自豪!我衷[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1)
(2020-12-20 14:52:31)

《科大瞬间》87期|蔡建文799 数年前,我到西安秦始皇陵参观兵马俑,觉得兵马俑的样貌似曾相识。窄长的面额,细长的眼睛,单眼皮,约一米八的瘦高身材,神情冷静坚毅——这不正是我大学五年的知心好友、同样是秦晋人士的范茂昌同学吗?秦陵之行,再次激起我对这位好友深深的怀念。 我称呼范茂昌老范。他1963年出生于山西晋城附近的一户农家,兄弟姊妹多人[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8)
(2020-12-17 08:35:01)

第34期|白大伟814/8110 说起美,人们通常会想到人物的美,风景的美。再进一步联想,会想到美学,比如文学、音乐和美术,比如唐诗宋词,比如巴赫柴科夫斯基,比如拉斐尔、达芬奇。但是对很多科学家来说,科学也是美,也是美学的一个重要殿堂。 我中学毕业时,刚刚读过唐诗宋词和欧美俄日小说,然后懵懵懂懂地到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习近代物理。在科大期间,出现[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7)
(2020-12-13 17:11:39)

第33期|薛啸宙5802 编者按: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创建于国际国内政治风起云涌的1958年,隶属于中国科学院并实施“全院办校,所系结合”的教学理念。自建校到后来的二三十年间,在其他大学和科研机构的人员受到一波又一波的政治运动冲击之时,科大因受命为“两弹一星”培养人才和提供基础研宄,得以在短时间内聚集了许多如严济慈、华罗庚、钱学森、赵忠[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2)
(2020-12-08 20:51:30)

【科大瞬间】少年班才女 滕菲2018-10-15第28期 各位亲爱的校友: 在母校60华诞之际,本期继续分享《我们心中的科大》文集里的文章。87少年班庄小威校友,34岁成为哈佛大学化学与化学生物、物理学双科教授,40岁成为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创办有庄小威实验室,也是霍华德休斯医学研究所的研究员。庄小威真乃科大的骄傲,华人之光。 中国科技大学《科大瞬间[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10)
[<<]
[36]
[37]
[38]
[39]
[40]
[>>]
[首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