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

扎达尔是克罗地亚之行的最后一站,抵达的早晨还是阴雨连绵,下午又出了大太阳,第二天还是先阴雨后太阳,循环往复。Kalelarga也被称为宽街,是扎达尔老城最主要的步行街。街道两旁是各色店铺,咖啡馆,旧画廊,旧书店,古董店等。被一家卖各色糖果的店铺吸引,进去后发现选择很多,小孩子们尤其喜欢,问了店家可以拼起来买,于是混搭买了各种巧克力,心满意足。[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1)

离开斯普利特直奔杜布罗夫尼克,在斯普利特时烈日当头炎热异常,到了杜城情况却急转直下,气温骤降不说还狂风暴雨。这座海滨城市始建于7世纪,是中世纪著名的贸易中转站。旧城区以崎岖的石灰岩山脉为背景,伸入亚得里亚海。在杜城的头几天,每天都在下雨,阴冷潮湿,但我还是坚持每天早起去老城区,毕竟早晨没有太多的游人还能拍点照片。事实上,杜城一年到头[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3)

斯普利特(Split)是克罗地亚第二大城市,也是一座古罗马城市,依山傍水,历史悠久,到处可见古罗马的遗迹。作为世界旅游热点城市,斯普利特人满为患,物价昂贵。其实这个国家的经济不怎么好,这一点从他们的基础设施建设和流浪者数量就能看出来,而旅游业作为该国的支柱产业之一,有一种畸形发展的趋势,这种情况在杜布罗夫尼克显得更为突出。斯普利特是在戴克里[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17)

在克罗地亚旅游,有种玩法叫跳岛游,即无论你在哪个城市,周边总有几个很近的小岛可以当天往返,特罗吉尔(Trogir)就是我在斯普利特(Split)时选择跳岛游的一个城市。 特罗吉尔(Trogir)是港口城市,建于公元前3世纪,距斯普利特(Split)只有半小时车程。特罗吉尔是城市历史连续的著名范例,所谓历史连续是指该城市没有经历重建,无论朝代如何更迭,生活在此的[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10)

希贝尼克(Sibenik)是克罗地亚东南部的一座历史城市,建于公元十世纪,是亚得里亚海沿海最古老的克罗地亚人聚居地,也是当代著名钢琴演奏家马克西姆·姆尔维察的出生地。有别于斯普利特、特洛吉尔等城市有着罗马帝国的影子,希贝尼克是真正意义上克罗地亚人自己的城市。 穿梭在希贝尼克的大街小巷,到处可见灰白色的石头房子、石头街道,以及各式各样的教[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8)
说起来这部剧最让我动心的不是风云诡谲的商战,而是王家卫娓娓道来的琐碎日常,这细腻温情的烟火气才是我的最爱。 泡饭我小时候也常吃,更准确的说是菜饭,拌上些许猪油,再搭配外婆腌的雪里蕻简直人间美味。对宝总而言,10只澳龙也抵不过一碗泡饭落胃。 进贤路F3打打杀杀是家常便饭,饮食男女的八卦日常把日子填得鲜活饱满。 宝总去玲子家。狭窄的[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10)
王家卫为了寻找完美的拍摄场地,考察了上海周边无数的影视基地,然而他始终未能找到那个能点燃他创作激情的地方,直到他的视线落在了一块尚未完成的土地上——上海昊浦影视基地,尽管当时这个基地因金钱问题陷入沉寂,但王家卫还是相中了它。最终,上海电影集团耗资五亿人民币将这个未完工的影视基地纳入囊中并交予王家卫,他们期待繁花这个项目能够震撼[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10)
繁花开播以来争议不断,不管别人怎么说,我坚持认为繁花是国产剧的天花板,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只能膜拜无法超越。我想从各个维度聊聊这部戏,今天先说说剧中的兄弟情和闺蜜情。 陶陶是阿宝的发小,也是对阿宝掏心掏肺掏家底的兄弟,阿宝创业之初捉襟见肘,陶陶拿出全部家当帮阿宝炒股,助力阿宝完成原始积累并成就日后的宝总。阿宝变身宝总后和陶陶情谊如旧,[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4)
万众瞩目的电视剧版《繁花》昨天终于开播,我是第一时间就看了,而且是沪语版和普通话版都看了,我个人更喜欢沪语版。虽是电视剧,但王家卫却拍出了电影胶片的质感,那场景,那细节,那光影,不得不说你大爷还是你大爷。 目前吸引我的有两点。一是场景和老物件的真实还原,如王家卫花费巨资搭建了一条进贤路的室内景和室外景;以及极富年代感的老物件,如缝[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18)

CANKLIN钢笔是美国人康克令(RoyConklin)发明的,并于1891年获得专利,中文音译为康克令。 康克令钢笔曾邀请小说家马克吐温代言,成功的推广策略为其打开了广阔的市场,康克令笔先后销往欧洲,南美洲及亚洲。早在1921年12月《申报》就刊登了康克令钢笔的广告,不过直到1926年才由永安公司签下其独家代理权,此后康克令笔成为该公司力推的商品之一。 永安公司独家代[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17)
[1]
[2]
[3]
[4]
[5]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