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归档
博文
那些义和团接到朝廷的诏书一队队到了京郊,望着那高大巍峨的北京城全犯了怵。大师兄二师兄这些高层领导全躲郊外望风头,让那些蛊惑来的团民先进了京,让他们先去探探路,瞧瞧朝廷的风向。要朝廷真耍阴的,那自己也逃的快。端王已经等的望眼欲穿,心急火燎。下令大开九门,热烈欢迎义和团兄弟们进京闹革命。太后也在宫里下了令,让端王刚毅载澜。一干王大臣负[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义和团在山东闹腾的挺欢,但也有分寸(可以杀教民不可杀洋人,不能给毓贤大人惹麻烦),所以攻打教堂,也就是装模作样在外面围着又是擂鼓又是扯开喉咙喊喊口号再举着大刀转圈游行,等地方官闻讯赶到,一番劝说也就班师回巢凯旋归营了,回去也好交代:不是攻不下,是地方官不让攻,这地方官为啥不让攻,还不是怕丢官,算了,给他们点面子。。。。这教堂也给攻[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变法失败,戊戌六君子在菜市口被砍了脑袋。太后还不解气,拿着被搜出来的保国会名单,琢磨着是不是来个一网打尽。但心里没底,决定先找几个老臣商量商量,怎么做才能做的稳妥,因为名单上的人实在太多了。。最明白太后心思的,太后也最信任的没别人就李鸿章大人,太后召见还没开口,李大人已经跪下了:其实臣也是个维新党。。。第二天太后下诏外派李鸿章任两[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这是一个喜庆的日子,这是一个大清子民盼了很久的日子:万寿庆典。
大清朝廷下令:所有衙门学堂,外省驻京办事机构全体放假一天,所有京城商户统一张灯结彩,二十四小时营业。所有六十岁以上老人赏酒一壶,寿面五斤,钱五百文。并在总理衙门(大清外交部)办酒十几桌宴请各国公使和驻京洋人。 一大早,光绪亲率王公大臣,六部九卿,在京二品以上大员一百[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太后一直对李鸿章印象不错,当年捻军打到天津郊外,北京城一片混乱,朝廷差点散了伙。还是李大人带着淮军过来把捻军剿灭了,稳定了大清的局势。所以在太后面前李鸿章敢说真话,也敢犯颜直谏。太后一点不生气还和亲近的人说:哪朝哪代没有个直臣啊,这也是俺大清的福气。那些朝官嫉妒的不得了,天天恨不得明起来李大人就死了。太后能在大清主持朝政这么多年,[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李鸿章签了马关条约,消息传回国内,举国哗然,都愤怒的不得了:这个他也敢签,这可是他自绝于人民自绝于朝廷,各地举人秀才联名上书,等他归国就地正法,或者活埋,要不就凌迟。天津码头人头攒动,熙熙攘攘。一帮愤青爱国贼五毛党都在那候着,等着李大人从东洋归来。李鸿章是北洋通商大臣直隶总督,总督府就在天津,天津地方官都是李鸿章的下属,都不敢取缔[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毓贤进了省城,马上召开县已上干部会议,议题只有一个:这拳民到底是忠还是奸!(其实没开会之前毓贤心里面早就有了主意,大清中央已经不是以前的中央) 这大清中央确实出了大事,这要从光绪变法说起,光绪为啥要变法,还不是甲午之战被东洋鬼子打的大败亏输,赔了大把的银子还割了台湾,实在是做梦都没想到啊!按说俺大清的改革开放比小日本的明治维新(1868[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义和团只是个民称,并不是个组织严密的团体。这义和团三字也是当年山东巡抚毓贤给起的名,后来毓贤因为纵容义和团闹事被平调山西做巡抚,再后来被太后下诏砍了脑袋。啥是义和团,为啥搞的这么大也没见历史书上说过谁是义和团的领导,又是谁组织和发展了义和团?书上说义和团只是些拳民,受了传教士的欺压所以愤起反抗。为了不被统治者镇压,不得不打出扶清灭[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2)
写写俄国颠覆别国史,列宁上台后先成立共产国际。共产国际的办公用语是德语,因为俄国的红色霸王龙列宁同志认为革命很快将席卷欧洲,共产主义的首都当然应该建在柏林。共产国际的首要任务就是输出革命,以后陆续成立了欧洲部,东方部,非洲部,阿拉伯伊斯兰部。。。。列宁做梦都在想要成为一个全球总书记,这个梦想后来被一位始皇陛下的转世灵童给继承了。。[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盛世才37年38年跑俄国去和斯大林搞不正当关系也是没有办法。1937年七七事变暴发日本皇军入侵华北。。但话说回来,当年在河北的宋哲元是冯玉祥的旧部,他根本不听南京政府的。。。蒋是委员长,宋也任命自己是委员长,宋哲元还把所有中央团体全部赶出了河北,他和日本皇军订立了密约。。联手把中央轰出去了。日本皇军等着宋把密约落实了好去天皇那汇报,宋显然没这[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1]
[2]
[3]
[首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