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城“大厨”做的几个菜
文章来源: 菲儿天地2017-05-11 05:34:10



前段时间看见文学城在征文庆祝20周年,想自己来城里的这两年确实受益匪浅,最早去流行时尚论坛的那段日子还度过了一段我生命中的低潮期(现在偶尔也会去凑热闹:),觉得应该参与一下征文表示感谢,仅此而已。

写的文也就是自己来文学城的个人史和流水账,没什么新意。毕竟只是两年多,对文学城真正的历史也一无所知。


写完了就忘记了,也不知道文在哪里出现,一直到文学城看新闻,才知道自己得了个参与奖,估计是给予鼓励一下吧。

虽然这个奖状和女儿这两天学校拿回来的一堆奖状不能比,无论怎样,是个喜事。自己学校拿奖状那是20年前的事情了,之后只是给教会做过一些看着类似奖状的受洗证书。

不过当收到文学城论坛管理的奖状还是有些吃惊,看人家证书的标题都很文艺,我的却是这样的,为了表示重视,我特意给它配了镜框。:)

 
 

本来写文时就是想说一些自己的感受和在城里做过的事情,大厨当然只是个调侃和比喻,这下好了,写在了奖状上,真是只有其名,没有其实,难以想象我把这个和女儿的奖状一起挂墙上会是个什么景象,哈哈!:)



好吧,那就勉为其难上几个这两天做的菜吧,好象博友也点名了:)

 
台湾油饭


 


 

鸡肉100g,长粒糯米500g,香菇30g,海米30g,油葱酥50g,芝麻香油 2汤匙(30ml),香菜1棵,米酒2汤匙(30ml),酱油3汤匙(45ml),白胡椒1茶匙(5g),五香粉1/2茶匙(3g),


 

 

做法:

1、将长粒糯米淘洗干净,再倒入大量冷水,使冷水完全浸没过糯米,浸泡4小时。

2、干香菇放入温水中浸泡30分钟,待完全泡发后用流动水洗去泥沙。海米放入适量热水中浸泡至回软,再沥干水分待用。

3。鸡肉切细条,泡发的干香菇攥干水分,再切成细丝。香菜洗净,切碎。

4、中火烧热炒锅中的芝麻香油,待烧至六成热时,将鸡肉小片放入炒熟,随后放入香菇丝、海米、油葱酥翻炒片刻。

5、在锅中调入广东米酒、酱油、鸡精、白胡椒粉、五香粉和糯米饭翻炒到7成熟,然后蒸。

 


蜜汁排骨



 
新配方,超好吃,已经做了好几次,领导腌的


 
首先要感谢翠花姐的配方,我去年就做过几次,不过这几次我自己又稍微改变简化了一点配方。

这是原配方:


http://blog.wenxuecity.com/myblog/8387/200602/2769.html



领导做事不动脑子,他没看仔细,以为这个是辣椒粉,结果放了之后效果特别好,颜色也好看多了





一.干料:

7汤勺红糖;( Brown Sugar ) 
我放的一汤勺干辣椒面,
一二汤勺上面这个红果粉
1汤勺精盐;


二.湿料:
6汤勺酱油;(少盐淡酱油)
3汤勺米酒;(做菜用料酒)
3汤勺蒜碎;(鲜蒜剁碎末)
3汤勺清水;

2汤勺果醋;
2汤勺蜂蜜。




做法:

我们是直接混一起,腌肉,那天没来得及做,过了一夜,第二天烤前密封在锡箔里,375度,烤1个半小时,哇,烤出来味道太入味,
味道更浓了,肉质也超嫩,非常象中国的蜜汁排骨!歪打正着。






这次的羊排也不同于往常做的,这是lamb chop

 



今天晚上吃的法国的Beef bourguignon,好久没做了


 
红豆绿茶饼





说实话,我真的是要感谢文学城,我原来最讨厌做饭了,觉得柴米油盐实在是太不风花雪月。每次回上海,感觉自己在美国好象就是一个老爸老妈那里的钟点工。:)

可是近一年因为在城里玩,慢慢喜欢起做饭来,连非常挑剔的女儿也经常对老妈竖起了大拇指。原来我们在餐馆或游轮上吃饭,她对食物比较敏感有鉴别,经常一吃就知道哪个好哪个坏,我们叫她food judge。

小时候自己的老妈做饭不行,只能给老爸打杂,很羡慕别人家有妈妈味道的好吃的饭菜。现在有时候看女儿邀请她的小朋友来,或是带一点菜给她的小朋友看他们夸饭菜好吃时,女儿会特别骄傲地说:My mom made it!

曾经看过有篇文章说:一个家庭幸不幸福一看厨房就知道了。这句话虽然有点偏颇,但也不无道理。若是每天工作太忙,象我们有个朋友原来天天吃餐馆搞得三高那肯定不行;象我们女儿小时候经常下了班去餐馆定菜多吃了也腻;《人民的名义》里面经常夫妻不在一起吃饭的李达康就不幸福;侯天亮和太太一起做饭,吃饭就过得有滋有味,民以食为天嘛。

当然生活的品质有很多方面,除了吃饭,还有好多别的元素,比如精神上的沟通,全家有高质量的family time等等。

最后再次感谢文学城给予的荣誉,我会继续努力,向真正的大厨靠拢:0,也感谢所有编辑对这次活动的付出!


 ******

最近一直在看这本书,还做了帖,原来做饭也可以高雅:)


 
 

 下面放一些2015年最早家搞《家乡宴》由才华横溢的诗人及小说家chunfengfeng的点评,谁又敢说油盐酱醋不能和风花雪月并存呢?:)

 

 婉妮的【宫保鸡丁】【番茄炖牛腩】和【牛腩炖粉条】,取菜谱之神韵,不拘泥个别细节,量足而味美,盛具别致,构图富有想象。 
 
 
 南山松的【海鲜炖】让人想起【佛跳墙】,其用心铺陈,如汉赋骈文,王勃篇章,华丽而不失严谨,鲜美又多含菜蔬,取春之翠、夏之盛,秋之茂、冬之彻,圆自然之幽梦,结十月之硕果(待续)。  
 
 
 水沫之【片儿川】和【杭州卤鸭】,是乌衣巷里的书香和南宋画卷里的帝王,西湖的荷风絮雨,修炼的柔骨;小说的人情世故,练达的匠心。
 
 
紫蝴蝶做的【回锅肉】【罗卜汤】和【芽菜豆瓣】,揽川菜之秘籍,化繁为简,入胜于无形;以顺手牵羊之势,事半功倍。盘碗考究、锦上添花。
 
 
 江南雨巷制作的【美丽鸡翼】和【红豆紫米粥】,寓道于饮食,天地相契合,妙不可言。其翅膀烤究,简洁之中富含万千,如霞染日落之大势磅礴;小家碧玉般的白碗红粥,寻常阡陌,桑梓人寰。巨末之差,其心不可量也。
 
 

草之书的【烤桂花鱼】和【莴笋炒肉】,是春秋战国四公子门客的奢求和图腾。出刀于无形,雁过于无声,留下的是芳名远播,看到是翠绿鲜活。
 
 
杜鹃盛开烹调的【海鲜煲】和【凉拌木耳菠菜】,如三春锦绣,万里河山;四海风光,方寸胸怀。繁简相伴,荤素搭配。丰富人生,厚积薄发。
 
 
whim_开心09的【卤面】和【意大利面】,自主自立,兼有中西合璧之拿来主义;尽善尽美,更具别有洞天之精髓风味。
 
 
 我的爱在深秋做的【蒜蓉开边虾】,游刃有余生双翅,垂涎欲滴动食指。简明之中藏心机,原汁原味;去简就繁有深意,如诗如画。
 
 
 海尾归制作的【刀香板】,三个月的蛰伏,只为千年难遇的樟木一面板;两小时的浴火重生,已是久远梦回的徽州那阵香。皮如缃帙菜刀胜宝剑,肉若粉腮药芹似春天。片片萌起舞,等玉箸来约;碗碗干菜美,让檀口难停。
 
 
 tea-fan的 【豆沙南瓜饼】和【香辣蒜蓉虾】,下里巴人携手阳春白雪,高山流水途遇知音。平常什物,托十月金秋的造化;巨细亘古,借百家盛宴的东风。兰花指才收,小贝 齿未松,只为那满口的酥脆。漫游世界今心归,一身金甲为君垂。徒有豪气腰不折,只是未到蒜蓉时。巧手码盘,只只如邀;色泽吸睛,味道如许。
 
 
 离岸的【麻婆豆腐】,白如徐粉,绿抽丝,相思盘里青睐如漆。豆豉加牛肉,是【离岸记】的麻婆;现炕又现碾,显豆腐香的招牌。作法流程干净利落,出锅装盘麻辣生津。
 
 
 自由自在生活烹制的【鱼丸】和【凉拌西瓜皮】,手法婉约,制作如行云流水;绿叶作伴,可口正水到渠成。随手可抛弃,却留有薄如翠;挥刀不留情,才赢得辣生香。一身简朴,却凉热酿情趣;两道佳肴,才方圆赶盛宴。
 
 
 baoermama制备的【台湾油饭】,爱心满满,粒粒如中秋石榴;章法洒洒,句句胜书斋圣贤。公主控,贤母才下厨房;盛宴邀,才女方显韬略。未吃饭香已迎客,近看附图最感人。
 
 
 
罗雪七做的【土豆焖饭】,土豆,胡萝卜与芹菜,三丁定乾坤;米饭,两道水和葱花,满手有余香。碗深瓷白,因你而敞开胸怀;唇红眉黛,为君则崭露娇艳。烹调有序,主食与菜肴同舟共济;共享无私,美食揽便利一路同行。
 
 
 Arge之【非油炸版免酱油糖醋排骨】,不盲从,只为健康出美丽人生;但自信,还有精美图画秀正宗口味。
 
 墨脉制作的【粉蒸肉】【客家鱼丝汤】和【凉拌鱼丝】,以客家的饮食文化之底蕴,光大赣江源远流长之传统;填香炉白鹿洞书院之词,过贵溪龙虎山道家之庭。心思缜密、手过余香。书多食广,亦歌留芳。
 
多伦多橄榄树之精心调制的【红烧冬瓜】和【烩蟹羹】,如他乡遇故知,雪中送炭的芬芳。其选料之意外,制作之独特,成品之俊俏,非荣辱不惊之心难可为也!
 
迩东做的馄饨像太湖上一位女扮男装的深闺香阁少女,在兰舟上游览水天一色的风景,精致而不乏婀娜多姿、窈窕动人。青荷的【黑巧芒果冻芝士】富贵而不乏亲和力。
 
Joy4Life的【上海鲜肉月饼】,仿佛让风风置身于江南小镇,在小桥流水旁的茶肆里,悠闲地品尝这样香酥醉月的甜蜜。
 
波城的【葱油面包】,虽说是晓行夜宿、饥餐渴饮的最佳选择,那如翠玉般的【绿豆糕】,非蟾宫折桂者难得享用的上品。
 
 
亮亮妈妈的【豆角馅儿包子】,完胜庆丰包子,形态各异、方圆有致,吊人胃口,是早餐不可多得的佳品和关爱。
 
晓青的【麻花】、【馒头】和【窝窝头】,以其名博大手笔的气度,无不神形饱满、栩栩如生,如津门名吃,夺健康饮食桂冠。
 
50后的姥姥做的【猫耳朵】,鬼斧神工,真乃“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也!
 
龄龄妈妈的【红烧鸭脯】和【绝代双骄】,无声胜有声,写意之中,以形体和色调完美的珠联璧合,阐释十月金秋的禅意。
 
 
冷溪的【五彩香干腊肉】【酱牛肉】及【翡翠黄金卷】,荤素跳跃的秋色之动态,逐渐铺展对季节变化的思考和回顾,用不同的内心视角勾勒出一卷卷美丽的思乡之情。
 
 
菲儿,这次活动的主办人,出手不凡。可谓在民族饮食文化的竹简里,一目十行、过目不忘。更兼见多食广,其品尝鉴别洞察力,超凡脱俗,让人钦佩。此为次,凡在其博客之天地顿足者,无不惊叹其厨艺博大精深,触类旁通,无师自通的天分和资质。然与其豁达、自然之神态,与万物协和之风韵,于景色之中惊艳风华之掠影比之,无不让人惊叹其为文学城人人盼望的知音。
 
 

【咸鱼蒸蛋】,乃巧夺天工的神来之笔;【四喜烤麸】,如普通之荷叶,也是三秋桂子 十里荷香的典雅、端庄。【小排骨】灵动而充满遐想,如词中小令,诗里五绝,梦中小憩,游经短足,让人追星而不气馁。【海参】以其豪华的阵容、尊贵的色泽、动人的回忆文笔,成为每一株味蕾的梦幻明星和追逐的偶像。【芋奶老鸭汤】是江南丝竹、吴越软语,胜过春风拂面、柳枝带水。
 
 
风风此次做了五道菜,每道菜都带有家乡的特色,更富含风风对家乡的眷恋和对亲人的爱戴。再次感谢菲儿和晓青携手组织的这次【家乡百家宴】活动,让城里的美食家和美食山寨手有机会在此共聚一场,为重阳节的到来,共同干杯!!!!!!

若是大家觉得没看够这些精彩绝伦的点评,我附上风风感恩宴的点评链接。我的原帖和菜谱可以去文里最上面得奖的链接里面去看。谢谢大家!

 

http://blog.wenxuecity.com/myblog/62466/201511/3290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