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回国 他是战争罪犯吗?(图)
文章来源: 菲儿天地2024-06-21 08:41:44

在东京住的这家Conrad酒店,桌子上放着送你的各种小礼物和酒店非常诱人的春天色彩的菜谱。大家猜得出盒子里是啥吗?

早餐很丰富,也是日式和西式都有,各式小菜。

最惊艳的是黄瓜蔬菜下面放的当场做的龙虾蛋饼(Lobster Omelette),每个都有一个龙虾尾,比邮轮上大气,哈哈哈。

各式如左边,右边精美的春天色彩的点心,不好意思,都堆一起了,成杂货铺了。

很好喝的抹茶

吃饱喝足,准备去参观博友云嶺写的皇居。一大早从酒店出发,地铁坐到东京站,有意思的是皇居的底下没有地铁,线路是绕着皇居走的,

也是一种对皇居的保护和尊重吧,可见皇居在日本人心目中的重要性。

日本皇室是世界现存拥有最古老历史的皇室,从公元500年至今,皇位世代相传,从未间断。 明治天皇登基后,江户易名为东京,皇室与中央政府自京都迁移至江户,江户城更名为皇城。

那天游客很多,远远地就看见在皇居门口的巨大广场上排队,我有些打退堂鼓,因为里面并不都开放,只是是沿皇居不停地走一圈,但看大家都在排,LD又特别有兴趣,就跟着大家一起排起来,游客有日本人,但似乎其他国家的更多。绕了好久,估计有上千的人在参观。

坐落在护城河边上的皇居,一踏入它的大门,在城堡般的建筑群和广袤的绿地中,立刻感受到一种庄严肃穆的氛围。尽管周围人流如织,但皇居的宁静仿佛将所有喧嚣都隔绝在外。

宫内厅的办公楼,为天皇和皇后服务的国家机构。

沿着指引的路线慢慢游走,在一片片青翠的草地和参天的树木中穿行。皇居还是静美的。

那时,是我们刚去日本,樱花还没怎么开的时候,大多是这样稀稀落落的

 

真是既失落,又期待,好不容易看见一棵绽放的樱花树,便和众游客一起惊呼,排队,留言,但树高,其实和人也只能照几缕。

周围的护城河当时是这个样子的

真正樱花高潮的时候,河两边应该是很唯美,壮观的粉色,这是博友hangzzhang去的时候照的。

光景倒还是可以拍的。

到了皇居,是一定要聊聊在这里居住时间最久的二战期间的日本天皇裕仁(Emperor Hirohito)的。

裕仁于1901年4月29日出生于东京。1926年12月,裕仁的父亲大正天皇去世,裕仁随即正式登基,改元昭和。

日本是一个领土狭窄,资源困乏的岛国,国民忧患意识强,迫切扩大领土,裕仁接掌日本天皇位子时,日本很快转向了极端民族主义和军国主义,全国上下有一种近乎狂妄的自信。受忠君爱国教育的人民相信“日本正迅速崛起,而美英恐惧日本的崛起,围遏堵劫日本,日本不得不奋起反抗,发动战争。 ”

君主立宪制度的日本,天皇理论上并没有实权,内阁是实际权力的掌握者。但原日本宪法规定海陆军统帅权及军队的编制、兵力的决定权属天皇,也就是说日本军部直接对天皇负责。虽说日军直接听命于天皇裕仁,但事实上是被军部所控制的。

网图

1940年9月日本签订了德意日三国盟约。 1941年4月日本和苏联签订了苏日互不侵犯条约,使日本无后顾之忧地策划南方作战,准备对美英开战。 当时的美国总统罗斯福盯着欧洲战场,希望尽量避免与日本冲突,至少想推迟战争的发生。

1941年纳粹德国发起对苏联战争,之后日军进占法属印度支那南部,并进驻越南的金兰湾。美国将这些举动看作为威胁美英利益的敌对行为,宣布冻结日本在美资产,实施石油禁运,以逼迫日本从印支和中国全境(包括“满洲国”)全境撤军。 而这些却是日本军部和内阁不能放弃的底线,战火因此一触即发。

12月1日,在东京皇居里的御前会议中,虽然天皇的许可是形式,但带有不可争辩的权威神圣色彩。在内阁和天皇都不表明自己的疑虑和不协和的意见时,裕仁同意了日本政府对美国宣战的决议,于是日军利令智昏地在12月7日偷袭美国的珍珠港,太平洋战争爆发。相信大家都知道这段历史。

随着太平洋战争的不断推进,尽管美军付出了巨大的伤亡代价,但靠着美国巨大的工业和绝对优势的国力,节节胜利,越战越勇,耗光日本的海军和空军精锐,日本战败的命运不可阻挡。可日本依然拿出全民拼命的劲头去困兽犹斗,垂死挣扎。

1945年7月26日,美英中联合发表了《波茨坦公告》。7月28日,日本正式发表声明拒绝接受《波茨坦公告》。8月6日,美国对广岛使用了世界上第一颗原子弹,约七万人丧生。 8月8日,苏联对日本宣战,出兵中国东北,朝鲜、等地。 8月9日第二颗原子弹在长崎上空爆炸,约四万人当场死亡。

面对原子弹和日本不可避免的失败命运,日本政府和军方依然不能在接受日本无条件投降的结局,只能请求天皇圣决。过去所有在这个皇居中的御前会议几乎从来没有听取过天皇的意见,唯有8月10日这一次例外。裕仁表示了他决心结束战争的意见。8月14日,裕仁再次重申接受《波茨坦公告》的旨意。随后,裕仁走进了NHK的录音棚里,对着《终战诏书》念了两次。8月15日,裕仁录音带被NHK以“玉音放送”的形式将《终战诏书》昭告了日本全体国民。

从此,二战正式结束。

从某种意义上说,二战中许多国家和人民所承受的日本侵略战争所带来的痛苦和灾难,包括日本好原子弹轰炸等,都和皇居有着一定的关系。一些历史学家认为,裕仁天皇在战争期间是日本体制中的最高责任者,对日本政策的默许应该受到审判。 参加东京审判的中华民国法官梅汝璈说:“在第二轮的审判过程中,我们得到无数的证据,足以证明他(日本天皇)即使不是日本侵略战争阴谋的发起人之一,至少也是一个消极的阴谋的参加者。这一点,即足够构成他从犯的罪名。” 

美国政界和军界对天皇也有两种不同截然不同的看法,一种认为,天皇发布开战的诏敕的,应该承担战争责任,另一种认为,如果裕仁被判战争罪行甚至被绞死,可能面临日本全民暴动的状态。

美国政府最后选择不逮捕、不起诉裕仁天皇。

网图

1946年2月12日,美国人起草了日本新宪法。选择保留日本天皇及天皇制,但破除了天皇的神圣性、削除了天皇的特权、否定了天皇的家长式特性。

日本从此走向一个民主国家的道路。

民选内阁和其中的首相成为日本真正的执政权力中心。 天皇仅成为一个象征。

这位颇有争议的天皇裕仁活到了八十八岁,在位时间近七十年,是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天皇。

1989年明仁天皇就位。 并在1978年靖国神社开始甲级战犯合祀后,天皇和全体皇族就不再参拜靖国神社。2019年, 在位30年的明仁天皇正式退位,59岁的皇太子德仁即位天皇,成为皇居的现主人。

我觉得对日本应该有一个理性的看法。

说到靖国神社,想到网上的新闻:以“报复排核污水”为由,在网络上自曝犯案影片的中国网红铁头惩恶扬善”(简称“铁头”)在5月31日晚间于靖国神社入口附近写有神社名称的石柱喷漆喷涂写英文“Toilet”,并做出噁心便溺举动。

个人觉得你可以抵制靖国神社,不去参观,敬拜,但也不必做出过激的举动。

(网图)

那天从皇居出来,经过靖国神社,远远地看到这里大人,孩子在野餐,玩耍,很休闲,安逸的样子,心想,他们又是怎么看靖国神社的呢?

(除了标注的,都是原创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