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不要在睡觉前贴政论文章
文章来源: 汉至2012-04-12 09:01:50
请不要在睡觉前贴政论文章。看到有一篇“从林彪到薄熙来,中国社会到底还是进步了”的文章,居然放到文学城头版上去,说是把薄打下去是一种社会进步的象征,因为薄可能是毛式的独裁者。我看了深不以为然,想得太表面了,这就是一桩被估计的罪,法律还有意义吗?这就是进步了?一个想当然的判断就能让作者睡安稳了,还拿到头版来催眠大众?我估计这类的文章都是博主在睡觉前写的,在这里呼吁大家,不要在睡觉前写博。为什么呢?因为正常的中年人睡觉前一定有一个和家人沟通的时间,检查孩子们的是否已经睡好,和妻子说说家里的事务等等,怎么会一个人在案头奋笔疾书,要这样才“睡的安生”?这样的状态,是不是有一定的心理问题或家庭不和谐使然?毕竟我们不是电影里的革命工作者,要为革命事业忙到深夜,屋外只有警卫员在站岗吧?这类因为某种性饥渴和性幻想而产生的文章,说说生活体验没有不好,说不定有特别的意味,但是说得那样严肃,写政论的文章,用亢奋的生殖器来思考法制的问题,实在不合适啊。

中南海周边及长安街一带道路前晚均实施交通管制,长安街上的外交部、公安部、国防部等中央和国务院机关单位彻夜灯火通明 - 都在写这样的政论文章吧?

三条线索:

(一)海外的人智商还是健全的:因果人,王捕快和B先生做的是同一件事,看不出来?自己去思考。

(二)到目前为止,王立军还没有招供任何比“谣言”多一点点的具体信息给胡温集团。

(三)整个事件,不是政治路线问题,而是小贪腐对寡头统治的大贪腐的“反叛”和被镇压,是经济利益的大角逐。

附本人3月11日文章:

关于王立军的事件,我的看法很“业余”,从我的直觉,不相信他果真是薄熙来的叛将,反过来,他是薄熙来的一粒用坏的弃子。

我不想具体分析,有心人可以去查考,我也没有具体关心故事的各种版本,但是我的估计,是这样的故事:

薄熙来通过王立军,抓到了温的把柄,有证据可以掀起风浪,甚至和某些国际间的大事件有关系,一旦得用,可以直接引起中共高层变局。但是,不等他想好如何运用这样的情报,温家宝已经察觉,派出国安部门直接在重庆开始调查和拘押王的亲信,薄熙来没有十足的把握用这张牌,又不甘心束手把王献出,就策动王造访美国领事馆。他们心里的估计是美国方面会新闻自由,事情一曝光,温家宝必然下台,而即使此间有“投敌”的小节,也值得冒险。但是,美国方面一当发现这样的情报可能引起中共高层巨动,担心薄熙来掌握政局会引起“左倾”,出乎意料地封锁了消息,使王手里的材料不得其用。这个时候,才想到“投敌叛国”的严重性,更不希望以此牵扯到薄熙来的政治前途,王就决定要离开美领馆。这个时候,就有两个选择,跟重庆方面回去,还是跟温家宝方面追来的国安回去?如果回重庆,无疑是给薄熙来带去莫大的罪责,索性壮士断腕,声言和薄熙来一刀两段,表明自己去美领馆是为了和薄熙来决裂,就牺牲了自己,救下薄熙来。

薄熙来只好很不明确地说王立军“病”了,低调回应各方的质询,同时也紧张得去云南看自己的军队班底。

当中央要求薄熙来进京的时候,他有两个考虑:一是,在桌面上说,他没有大错,只是王立军去领事馆错了,而后者已经声言和他决裂;二是,他毕竟手里有关于温家宝的牌,虽然放出来犹如谣言,没有掌控情报的王立军的存在,这些情报并不能成为铁证,但是毕竟对方会有所忌惮。所以他去了北京。有人说他在北京说错话了,其实没有。他说了一句:用人失察,是为了向温讨饶:我已经把王立军踢开了,不会追究那档子事了;他又说一句:胡总应该去重庆,不是逼宫,而是说:我有重要的事想单独和胡总说,在北京不方便。结果,温家宝仿佛听出来他要打小报告了,就先下手撤了他。

但是,即使这样,还是有不妥的地方,薄熙来是党委书记,不是市长,应该由党的书记或中央组织部长来宣布任免,为什么主管行政的国务院总理出来说话?毕竟他最来劲嘛!换其他人,谁也没有直接的关系,薄熙来踩到的是他的尾巴。

但是,事情并没有见分晓,我不知道老江就这事有没有首肯,即使老胡糊里糊涂答应了给温家宝面子,但是不过问老江一定是不行的,这也是为什么不可以一口气拿掉薄熙来中央委员头衔的原因,目前做的,似乎只是搬掉他的行政权力(虽然市委书记并不是行政权)。把薄熙来软在北京,对温家宝,一个快退位的人来说,是福是祸?大家猜。

再说一句,我对政治太“业余”,大家听过可以随便砸砖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