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海外的华人变小气了还是国人变大方了?
文章来源: rondo2008-04-15 13:08:17

是海外的华人变小气了还是国人变大方了?

这里要谈的是80年代或90年代初出国的华人。90年代后期及2000年以后出国的华人经济条件已经是大翻身了。不在本篇说说的海外的华人范围以内,不好意思。

早期出国的移民也好,学生也好,一般都是“苦出身”。除了运气好拿全奖的学生以外,许多都是靠勤工俭学来维持学业和生活。虽然无需除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但也是勤俭起家,赚两分钱,交一分学费买一分米饭。

也许是因为没有父母的支持,这批人员如果有一天没了收入,恐怕连住处都找不到。渐渐的,多数人丢弃了国内无忧无虑的生活方式,而变的精打细算。

毕业后,苦日子到了头,绝对大多数学子都能有一份不错的收入。甚至超过中产阶级的收入。有买dream house的,有开BMW的,有年年到处vocation的,在国外也算名不落孙山,普通洋鬼子能享受的也通通享受一遍。这一点看看圣诞节Disney公园里为数不少的华人面孔就知道了。再看看新盖的3000多尺的新社区,街道上整天都是中国老人在“巡逻”。

以为是进入小康阶段了吧,哪天回国一游,发现原来不是那么一回事。

民以食为天。就从吃说起。

90年代初回国,那时虽然收入不如现在高,但回国朋友吃饭请客理当不让。花个千把块钱,大家吃的高高兴兴,朋友们都用羡慕的眼光看着你。打听这个,打听那个。如果买几个尼康胶卷照像机送送朋友,也算面子很过的去了。女同胞送点口红,香水,搞不好还有人送你秋波。

这几年回国感觉就不同了。首先,请客已经不是海外人员专利了。国内老板,老总一大堆,BMW开到你家把你接了去,点菜没什么鲍鱼,鱼翅是不行的。不说大鲍鱼,就是小鲍鱼也差不多200元一人头。就这一道菜2000过头了。加上死贵死贵的酒水,一顿下来,5,6千元也是很普通的吃法。这种请法,也许请几次还行,但朋友多,亲戚多,负担就上来了。而且关键在于,国内朋友请客,都能报销,他们大笔一勾,就和什么事都没发生过一样,你带一万美元回去,几顿饭就吃完了。

别以为花这么点钱就完了。酒足饭饱,但雅兴未尽,早几年卡拉OK流行,还得上卡拉OK。这几年文明点了,去茶楼,茶楼里应有尽有。楼里小姐个个毕恭毕敬,吃的也是样样俱全。就算非顶级茶楼,点个西湖特级龙井也要250一人头。

喝完茶,女宾们回家,男同胞还有项目。干吗?上什么洗浴中心。洗洗脚算是最便宜的消费了。要是来个按摩,就得继续消费拉。当海外回去的哥们还在做些什么中式,泰式按摩时,那些国内老油子朋友们早开始开着歼10和小姐们玩打飞机拉。

不说那些高档消费,说说老百姓的菜篮子。在美国,买个活凤尾虾算是水产品里贵的。纽约大概$十几元一磅,虽然不算太贵,但也不敢多买。国内的凤尾虾品种极多,好的要5,60元一斤。买的人还不少。桂花鱼,美国也是十几元一磅,也没看多少人在美国市场里买。而国内活的桂花鱼(品种有点不同,叫法,口味都差个多),4,5十元一斤,还要排队等着杀鱼。50多元一斤的大闸蟹,40多元一斤的名牌水密桃,都有不少客人光顾。按同样的价格比例,放到美国来,估计很少有人会去买$50一磅的大闸蟹。

哥们要是有老婆了,恭喜你。现在要想回去讨个老婆,那就要出大血了。跑去上海新天地坐一坐,几杯洋酒,来个主菜,小点能吃掉上千元。没有女孩不喜欢皮鞋的。来双进口的意大利皮鞋,又是上千。化妆品就不谈了,最好绕道而过(哈哈),就是普普通通的T-Shirt,也能上千元。你女朋友可能平时很注意减肥,但到了哈根达斯店里,可能就忘了减肥这一说了。两人点几客冰淇淋球,也能要你200元。不过这些还都是小儿科,现在国内连开桑塔拿都觉得不上台面,要在国内住下,最少也要来辆audi V6吧。房子,那就更加不谈了。现在的讨老婆,不便宜呀。

送礼。送什么呢?10几年前还能送送照像机,西洋参,人头马衣服什么的。现在就是送个手提电脑人家还看牌子,最好是apple的。

虽然没有人会当面对你说你们这些海外来的人土里土气,小里小气,但他们心里会这么想。

是海外的华人变小气了还是国人变大方了?是海外的华人变土气了还是国人变洋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