挑战10镑一星期
文章来源: 无法弄2024-05-24 16:25:36

上星期四我去邮局寄走我的新加坡驾照,要换英国驾照。匆匆忙忙的,人家快关门我才去。里面那个印度老头说,你去到隔壁拍个照,快的话还来得及。我从来不知道隔壁那个破楼有打印的,我儿子说那个楼那么难看,在Google 上一看就觉得特恶心。

紧着赶回来,寄走了驾照,老头让我交现金,我说不够,银行卡行吗?他说你可以在这取现金。我就照他说的做了,他也没给我现金,就直接从我卡上收钱了。我纳闷,这不就是银行卡付款吗?怎么叫现金呢?管他呢,反正钱交了。可邮局还要收8块钱,然后还有交7块多的邮资,得用现金,正好我有现金,可为什么不能用卡交呢?太多的不懂,也懒得问,就兴高采烈地回家了。

星期五我买了好多水果,又看到茴香,一下子买了5把。我一直不知道做什么馅的饺子,能做茴香饺子可是不容易。以前听说一老太太卖手工蔬菜饺子,我们大老远开车去她家,买了芹菜饺子,还有其他的,回来一吃不怎么样,第一时间长了,不新鲜,第二蔬菜不多,都是肉,以后再也不去买了。

星期六我去超市买饮料,交钱的时候,发现银行卡没了,我知道是那天落邮局了,太匆忙了,忘了把银行卡从机器上拿下。我赶紧查了一下手机银行,钱没丢,星期日邮局休息,我星期一去邮局看看吧。

我用一张新加坡的银行卡把钱付了,再翻一下钱包,里面就10镑现金了,正好我就踏实一下,不出去了。

星期六,做了茴香饺子,很不错。星期日做了茴香锅贴,我没蒸锅,只能凑合,第二锅忘了放水了,烤糊了,报警器响个不停,搞得我手足无措。

星期一一早,我就跑去邮局,正好还是那老头,他说没人捡到银行卡。我一下子呆那了,怎么会呢?那一定是站我后面的人把我的卡拿走了。我连忙打开手机,看我帐上的钱有没有人动,一看没人动,赶紧报失,银行立马就把卡停了。

没丢钱,我倒不是太着急,可就10镑现金,得怎么过啊?我不愁吃,冰箱里有的是吃的,够我吃10天半个月的,我也不想用我的新加坡卡,那卡只能买东西,不能提现金。我就试一下,看能不能用10英镑过一星期吧。

吃了好几天茴香,我都快反胃了,可当初忘把锅贴了放冰柜里,现在放也来不及了,直好连续4天吃茴香,星期二吃了鸡蛋炒茴香,才知道这么难吃,跟披萨是的,一整块,难以下咽。

因为就有10镑钱,我就不敢出门了,每天在家用砂纸磨窗台,准备粉刷房子。这活手特累,干几分钟手就抬不起来,我就用刚买的一个打磨机器磨,可拐弯抹角的地方,机器用不上,累死我了,干10分钟休息1小时,磨磨蹭蹭,一天也干不完一个窗台。

休息的时候,我坐下看会书,看烦了就去吃个水果,喝一杯咖啡,什么都干不下去的时候,我就把买的一堆芒果、蓝莓做成酱。上次买的草莓酱不好吃,稀了吧唧的,我们以前在法国买的里面都是带粒的,果香浓郁。果酱最容易做,上网查一下就行了,自己做的肯定更健康好吃。

星期二收到一封HMRC的信,关于我的National insurance 的事,终于有了着落,我忐忑不安地打开信,正如我愿,我可以交过去15年的供款了,这个我等了15年的信息多不容易啊!可我还得等几天,没银行卡了不是。

钱不多,心里真不踏实,不敢出门,可还有好多事要做。我老公听说我没钱了,急了,恨不能坐上飞机就跑回来。我儿子正在考试期间,也急着要赶来给我送钱。我说:“你们谁能都不要回来,我还有10块钱,再不济,我还有新加坡卡,里面有英镑帐户。”

星期四,街道让我去帮忙,在街道扶贫小卖铺帮人卖东西,我是义工。我的小头头叫Gen, 一个30岁左右的小胖,估计180斤。这小卖铺是food bank和一个扶贫组织捐的商品,以食物为主,还有洗漱用品,每星期四开门。来买东西的人,先是65岁以上,还得够条件,比如收入足够低,债务足够多,身体健康不好,还要food Bank 推荐。

一天5个小时,接待了10个人。每个买家每次可以拿20个东西,交4镑钱,一星期一次,每次要预约。Gen是个宽厚的女人,每次都礼貌地跟人家聊天,听着人家讲无关无聊的事。我问她以前是学什么的,她说international studies, 做过retail, 就是卖东西呗,她说她喜欢做charity的工作。我知道这样的英国人不少,很佩服他们,我不是也愿意帮助别人吗?

心情好的时候,我很喜欢和人聊天。有的人别看形象不好,TA一点不自卑,满脸堆笑,一看就特友好,快乐。一个黑人老太太欢乐的样子,一看就让人高兴。我帮她拿东西,装包,一直把她送出去。一个乌克兰大妈有点阴郁的样子,结账时捧着几个英镑说:“我喜欢这些硬币。” “那可是真钱啊!”我笑呵呵地说,我喜欢开玩笑,得机会就来一嘴,乌克兰大妈眉开眼笑地说:“就是就是。”

下午来了一个不知是印度人还是巴基斯坦人,一口印度英语。Gen 依然是温和地跟他说话,帮他填入会表,我已经烦睏了,眼睛快睁不开了,没有了上午的活分。下午3点钟,我下班了。

回到家,我就看到一个信封,我的银行卡终于来了!激动得我赶紧把消息告诉关心我的家人,然后就终于解脱了一样,躺沙发上睡着了。等我一觉醒来,已经是第二天凌晨3点了。我一看手机,我姐急得给我打了不下10电话,我赶紧告诉她,我没事,就是睏了,她这才放心。

我姐每天给我打电话,或发微信,看我是不是安全。我老公每天早上给我发日出的照片,但他不喜欢说话。我一个人住,虽然无碍,但怕有个万一,我姐就担起每天和我联系的挑子,这个世界有个姐姐真好!

星期五早上9点一过,我就按HMRC信上说的,上网给national insurance 付款,可网上说我还得有一个reference number, 给了一个热线电话。这个热线电话让我等了30分钟,然后告诉一个和网上要求不一样的reference number 。我跟她说不对,她立马就不耐烦了,我就不再说了。放下电话就去上网,还是进不去网,我只能再打那个女接线员给我的一个号码,线上等了1小时后,一个男的说:“你打另一个电话”,我知趣地换了一个电话,我已经等了15年,这几个小时我能等。

又等了30分钟,一个男的说:“如果你有英国银行账号,你直接转账吧。” 我一听,赶忙上手机转账,也不知道怎么转,又问银行AI,在AI耐心指导下,终于把钱转出去了,

瞧我说的多轻松,这15年的烦恼终于渐远了,我得等几天,看钱到账了,才算真的没事儿了。驾照没准儿还有麻烦呢,也得等3星期。

感慨啊!英国为什么给人感觉没落了呢?你看这拖拉的办事效率,其实有很多的人,一个庞大的机构在做National insurance 的事,可为什么这么慢呢?网上说排队已经到2023年5月21号了,就是说你要是去年5月21号递交的申请,就不用问了,明年这时候再来看。

我觉得这个机构里的各个部门有太多的门槛,每个不兼容,他们没有统一的数据库,用户有问题就得一个个敲门,门铃还不在最外面,在每个部门的门口。如今AI这么发达,每个单位都有个AI挡路虎,这个为6000万人服务的单位为什么不用AI减轻工作强度呢?

其实仔细想想就明白了,这个庞大的单位如果用了AI,估计只留1/20的人就够,甚至更少,那不是又有成千上万人失业了吗?英国基础设施差,但能提高就业率,就跟新加坡疫情期间工人们到处开辟现场一样,每天干一点,天天有活,保证有饭吃,有钱挣。政客们就是这样保证了社会的稳定,却无法提高经济增长。

打扫了15年的垃圾,我那10镑钱还没花呢,赶快出去买点好吃的,挑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