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数据库的建立
文章来源: 大江川2016-12-29 13:14:52

中医难学,需要数理化文史哲天地生。。。需要在脑中建立1个独特的大容量的数据库。

素问所谓。。。

素问,也是朴素之问,还是终极之问,比如苏格拉底之问,比如屈原的天问。。。都是1种终极之问。也是,古今人类都欲获知寻解之问。

医师有义务尽力解答生命,竭力实证,并如实相告。

建立数据库的过程枯燥,考验意志。

挑战意志一一意。

制造提取数据的程序过程挑战逻辑,常使人败。

因此,中医人类达至上工者寡。

内经素问:病已成而后治之。。。僻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

金匮要略:上工治未病,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四季脾旺不受邪,即勿补之。

中工不晓相传,见肝之病,唯治肝也。

而中医师者,可有真人,至人,圣人,贤人。

但是,对中医学理,医道,医术的真知,并精确掌握却是人间妙境,对于智慧的人类与好奇者,都是1种挑逗,这是中医学做为1种纯正的人类医学,做为1种文明,1种文化现象,1种存在的学科物种,1种科学/学科的魅力之所在。

而《黄帝内经》《难经》《伤寒卒病论》《肘后救卒方》等史上著名的中医经典之作,显然是史上最智勇最自信的中国人所作。

人类之思伟大,没有神马超过对生命的思索与实证更伟大。


当年,医师们对1种流血事件茫然无知,后来,经详细观察,得到1种大数据,数据显示:此病最常见于远洋航海的船员群,他们食物充足,但是缺少新鲜的蔬菜水果,终致血液败坏,坏血病发生。
化学可以确定此种物质的分子结构,并将此物质命名为维生素C。
已知此物质广泛存在新鲜水果蔬菜之中,当然也应存在于人类血液里。
而人类生命体需要复杂全面的多种营养物,这种现象,早己被有意无意地记载于黃帝内经素问之中,其实这也是人类摄食的生命常态,就如同人生长发育,翻爬坐卧立行走遵从同1种自然大数据,而人行走也无须精确先迈左腿与右腿,精确计算每天行走多少步。。。
随机海选的自然态势,蕴含着研究者所需的所有大数据,宜以自然之法粹取,数据才可能有研究意义。
自然之法,介于有意无意之间,人们宜力避有意,谨遵无意,这有益于科研找出真相。
此种科学要素,也应当被科学家谨知。
中西人类每天都在行医,使用数据,提取数据,创造数据。。。医师所有的言行,都在有意无意之间。
而人类们每天都要探索未知,每天都要犯错误,并有意无意间说出大量假话,为了别人为了自己。
医师的每1句话,都可能有漏洞。
逻辑漏洞,这只有专业人士才有可能互相揭露,所以,人们必须力争更专业。
中医学,无论名为科学,还名为学科,肯定是1种专业,专业也是xx,由xxxx所构建。
所以,当鲁迅先生批判中医人是有意无意的骗子之时,其实是在表述1种观感,1种医学专业的普遍现象,他只用在了中国人与中医人这个群体上,因为他貌似掌握了科学。
而人类无知科学的时代,却发生了人类,人类们创造了无数的生命科学大数据,再有意无意地记载于经典文字里,却并不被当代人类所看重,因为,当代人类重数据,却普遍无视宇宙运动是随意的,随意所造的大数据,忘记了时空转换每时每刻都在发生。如果,当初的医师们在医学现象之海有意地观察了1种特别的出血现象,则观象本身就是重要的,而无论有意还无意,而重大医学发现也常常是无意的。比如。。。科学研究与发现,需要1种无为而治,但是,金钱与名利,严重阻碍科学进步,因为,禁锢人智。无论如何,科学于近代准确地确认了1种流血现象是原于人类摄食行为出现了某种失常,导致了人类某群某特定营养物缺失,可能使人发病,甚至致命,而无论其它营养物的摄取有多完美。因此,人们将某特定物视为维生物。而所谓维生物,也是自然物,在可食之物中普遍存在,人类只要有意无意之间谨遵自然,即可获取。
内经所谓5555。
5谷为养,养者,营养物,稻麦稷黍豆牛羊鸡犬猪葵韭藿薤葱栆李栗杏桃。。。。毎项再分5,无限可分。足以获得完美维生物。
同理可证,人类生命所需的维生素也是无极的,都存在于自然生态系统中。
人类只要有意无意地亲近自然,爱护xx,就可以有意无意地远离某种疾病。
而当代人类发现了命名了多种维生素A,B,C,D,E。。。其实,还有F,G,H。。。直至X,Y,Z。
或许还有N种。
当代人类滥用转基因食物,可能致使人类食用过多的光鲜亮丽的伪食物,导致某种未知的维生素严重缺失而发病,比如哮喘病。
我严重怀疑某些儿童的哮喘病的病因是母亲过食转基因食物,儿童过食转基因食物所导致,因为,动植物基因决定动植物细胞特性,动植物细胞的特性由分子结构表达,动植物细胞的分子结构由基因操控,当代人类的食物的物质结构已经由渐变到突变,已使人类的原始自然生命程序1时错愕,难以精准识别,应激误判,终致严重的疾病发生。

而当全世界的人们都熟知中医,读过些中医经典,可以深知更多的自然道理,掌握更多的1些医学大数据,有意无意地5555。。。则可能避免了坏血病的发生。
而当科学家知道了更多的知识与掌握了科学工具时,应该更努力地破解生命之迷,而不仅仅是重复医学现象,而解答医学现象,首先要尊重1种已经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