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差点成了中国的戈尔巴乔夫
文章来源: 山哥2009-03-25 20:47:44

在20世纪对世界历史影响最大的政治家中,苏联领袖米哈伊尔。戈尔巴乔夫
占有突出的地位。21世纪世界特别是欧洲和亚洲的相当部分的政治版图,由
于戈尔巴乔夫启动的改革带来的苏联东欧集团崩溃而重塑。

今天我们依然生活在一个不太安宁的的世界里,但是相比二战后的40年中随
时都可能暴发第三次世界大战,甚至整个世界都笼罩在核战争毁灭的恐惧之
中的冷战时代,我们应该珍惜今天的和平岁月。因此,戈尔巴乔夫先生对世
界和平的贡献是不可磨灭的。中国和西方社会作为苏联集团的对立面,尤其
应该感谢戈尔巴乔夫的历史贡献。

苏东波前后,西方热切期待中国也出现一位戈尔巴乔夫式的领导人,带领中
国和平演变。他们曾先后寄希望与胡耀邦,赵紫阳甚至朱熔基,但这3人其实
都不可能成为戈氏式的人物。
先说胡耀邦。他看起来颇有点像戈氏热衷于社会主义民主和政治体制改革,
也有点像戈氏对民族分裂主义缺乏警惕。但是由于年龄和学历关系,耀邦被
邓小平起用主要是平反冤假错案和克服极左路线,并不是让他作第三代领导
人。如果没有87年学潮,耀邦也会在小平依然主导人事盘子的14大(92年)退
休。
至于赵紫阳和朱熔基,都是主导中国经济改革的好手,却不是邓心目中理想
的全盘负责人。88年市场改革物价关没闯过,直接引发89动乱。老赵那帮谋
士以为民心可用,可以借机逼退太上皇老邓,结果被老辣的邓二世作为幕后
黑手连锅端了。
如今大家公认,没有6。4事件,就不会有江核心的13年第3代。

那么谁是中共第二代预立的第3代核心呢?
答案是胡启立。他生于1929年10月,只比戈尔巴乔夫大一岁半,比后来的江
核心还年轻3岁呢,可他87年后就成了主管党务的常委,常务书记了。如果
没有发生89。64,胡启立很可能在14大晋升为总书记了。九十年代中期前后,
陈云,邓小平等第二代核心相继离世,如果6。4事件发生在1999年,胡启立
就真的成了中国的戈尔巴乔夫了。

以启立在6。4时对官方媒体的放任自流以及对紫阳的同情,老邓以及其他第
二代当然认定他“考试不合格”,忍痛让他退出皇储的核心位子。
这对中国是幸运还是不幸呢?6。4过去20年了,我们都会有自己的结论。

附维基百科 <胡启立>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跳转到: 导航, 搜索
胡启立 中国共产党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委员
1987年11月2日 ━ 1989年6月24日
中共中央书记处第一书记
1987年11月 ━ 1989年6月24日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副主席
1998年 ━ 2003年
宋庆龄基金会第五届理事会主席
2005年 ━ 现任
性别: 男
政党:  中国共产党
出生: 1929年10月
中国陕西省榆林
配偶: 郝克明
亲属: 胡启恒(妹妹)
学历
1946年 - 1951年,北京大学

 
胡启立(1929年10月-),陕西榆林人,中国政治家,曾为中华人民共和
国、中国共产党的主要领导人之一。于1987年至1989年出任中共中央政治
局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六四事件后因支持赵紫阳被免去所有职务。

胡启立于1946年至1951年于北京大学物理系学习,后毕业于机械专业。毕
业后于1951年至1956年担任北京大学共青团委书记,1956年至1966年出任
全国学生联合会主席。
文化大革命期间,于1966年至1972年被下放到五七干校劳动。1972年至
1977年任中共宁夏自治区西吉县委副书记,固原地委副书记,自治区党委
办公厅主任。于1977年至1978年任清华大学党委副书记、副校长。于1978
年至1980年任共青团中央书记处书记,与中央书记处第一书记胡耀邦共同
工作,受胡耀邦赏识,时有“胡家店”二掌柜之称。后兼任全国青年联合
会主席。

1980年代,胡启立迅速成为当时中国政坛上的一颗新星。于1980年至1982
年担任天津市委书记、市长。1982年升任中央办公厅主任,开始步入中央
领导层。后出任中央书记处书记,并出任中央政治局委员。1987年,胡耀
邦因反资产阶级自由化不力下台,胡启立并没有受到影响,并在1987年11
月2日举行的中国共产党十三届一中全会上当选为中央政治局常委。当时
普遍认为,当时年富力强的胡启立是中共的第三代接班人。而胡启立仍
兼任中央书记处第一书记职务。1989年,胡耀邦逝世。胡启立因同情学生
运动,开放讨论,成为下台罪名之一。与赵紫阳、阎明复、芮杏文等人般
被免去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职务。但仍保留中央委员会委员职务。

1991年,胡启立被安排到当时的机械电子工业部担任排名最后的副部长。
1993年至1998年任电子工业部部长。胡启立在任部长期间,初步启动了中
国电信行业的改革,成立了中国联通,实行了邮电分离,可见胡启立的办
事能力及资历很好。在1998年3月举行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九届一次
会议上,胡启立当选为全国政协副主席,再次成为国家领导人之一,但
副主席实际上拥有的权力,远远比不上10年前担任政治局常委那么大。

卸任全国政协副主席职务后,出任慈善机构宋庆龄基金会主席。

胡启立夫人为郝克明,郝克明为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会长。胡启立妹
妹胡启恒,在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曾任中国科学院副院长。


官方简历
胡启立,男,汉族,陕西人。1929年10月生。1948年4月入党。北京大学
毕业。

1978年至1980年任共青团中央书记处书记、全国青联主席。
1980年至1982年任天津市委书记(时设第一书记),市长。
1982年至1983年任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央办公厅主任。
1983年至1985年任中央书记处书记。
1985年至1987年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
1987年至1989年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
1989年被免去中央政治局委员、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职务。
1991年至1993年任机械电子工业部副部长、党组成员。
1993年至1997年任电子工业部部长、党组书记。
1997年至1998年任电子工业部部长。
1998年至2003年任全国政协副主席。
2003年退休。
中共第十二、十三、十四届中央委员。
中共第十二、十三届中央书记处书记。
十二届五中全会增补为中央政治局委员。
中共第十三届中央政治局委员、常委。
十三届四中全会免去中央政治局委员、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职务。
中共十五大、十六大代表。
第九届全国政协副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