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社会中的君子
文章来源: 木愉2011-02-04 19:16:06

商业社会中的君子

 

 

 

木愉

 

妻子告诉我,她的一个朋友,也是一个华人主妇,去商店买冰箱。跑了几次,有几个人先后帮了她的忙。最后要定夺下来的时候,她才听说营业员的收入中,部分要来自佣金,就跟餐馆里的招待一样。最后成交那次,遇到谁就是谁,作为顾客,不会太在意;作为营业员,虽然帮过这个顾客,由于没有碰到成交这次,拿不到佣金,也许只能怪自己不走运。可是,这个同胞却甚为不安。那几个营业员都很敬业,服务都很周到,她觉得他们都应该拿到佣金。可是商店有商店的规定,只能是最后帮忙成交的这个营业员拿佣金。她想来想去,就决定买几张礼品卡,馈赠给没有拿到佣金的那几个营业员。

 

跟前面那个女士的君子之风相反,也有很多国人则是能占一点便宜就占一点便宜的。比如买房子,作为买方,不用支付佣金。佣金都是卖方支付的。但是买方却还是想占尽便宜,于是就要经纪人从自己的佣金中吐出一半来。房子是大宗买卖,按通常的6%的比例,佣金就是一笔不菲的数字。买方能从经纪人那里拿回3%的折扣来,当然可观。为了这3%,有的买方就可能四处寻觅愿意出让利益的人,如果原来找的经纪人不愿出让,就暗度陈仓,宁可撒谎,假说自己还是处子之身,没有经纪人,抛弃已经为自己付出劳动的经纪人,直到拿到那3%。为了这点利益,他们可以不惜名节的,也断然不会为了名节而不安。个中道理,恐怕就是孔子说的“小人喻于利,君子喻于义”了。

 

商业社会里,服务是一个很大的行业。在服务这个行业里,小费或者佣金是从业人员收入的一部分。设身处地为人家着想,按照通行的规则支付人家小费或者佣金,是人的一种修养,也是社会的一种规范。

 

听了妻子说了她那个朋友的故事,我就感慨不已,古风还是犹存啊。当年《镜花缘》中有君子国的描述,买东西的人和卖东西的人都诚恳谦让,生怕占了对方的便宜。不得不承认,君子国虽然是天方夜谭,但是君子却总是存在的。妻子那个朋友就是这样一个君子。君子们都有一个共性,就是总会为对方利益着想,总是怕对方吃了亏,总是会因为可能占了对方便宜而寝食不宁。在商品社会里,这些君子是另类,却也是社会的良心,是社会的标杆和楷模。因为他们的存在,商业社会才显示了些亲和和温馨,人类的进化才有了些微茫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