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财务杠杆的风险分析--在美国经营房地产的体会之八
文章来源: 如山2009-07-04 10:15:58

使用财务杠杆的风险分析

-在美国经营房地产的体会之八

如山

200974日)

万枫所写的《用现金买房还是贷款买房合算?》是一篇非常好的分析文章。里面对利用贷款买房的种种好处进行了綜合的概括。最后也指出利用贷款的局限性。应该说是比较全面的。我是深刻认识到只有利用财务杠杆才能使财富快速增加的道理、付之实践并且有过很大的收获。我相信很多做房地产的投资者或房地产商人都会跟我一样,已经、正在也将会利用财务杠杆来达到自己的目标。但是,财务杠杆是个双刃剑。用得好,可以令你快速致富,用得不好,可以使你很快破产。在这个论坛上,我常常看到的是,不少网友的基本财务概念、计算能力还有所欠缺。为了增加这部分人的风险概念,尤其是在现在这种风云变幻的市场环境下,我觉得有必要从使用财务杠杆的反向效果,用一个案例作更详细一点的分析。为了令没有多少财务基础的网友更容易理解,我设计的案例去掉所有复杂的财务概念和用语,只用简单直观的白描和分析。欢迎行家及专家的纠正和补充。

案例:

Condo 买入价$125,000 租金收入(每月)$1,050。费用支出(每月):房地产税$100,保险费$30,维修费$30,管理费(HOA) $200

每年净收入= $1,050×12-$100+$30+$30+$200)×12=$8,280

Cap rate=$8,280/$125,000=6.6%

投资者A

手上有现金12.5万,全部用来做贷款的Down payment,总共买入5Condo。每间CondoDown payment都是20%

现金使用 $125,000(买入价)×20%Down payment×55Condo    =$125,000

贷款:利率6%10年固定(10year ARM)利息。每月只付利息,不用付本金(Interest only)。每间Condo贷款金额10万(买入价$125,000×80%=$100,000

每间Condo每年的贷款利息支出: $100,000×6%=$6,000

投资者B

 

手上有现金也是12.5万,全部用来买入1Condo。不贷款。

市场环境1

房地产市场价格不升也不降。没有通货膨胀(Inflation)也没有通缩(Deflation)。租金净收入(收入减去费用) 不变。

a)     投资者A君所投入现金的回报率计算

每年每间Condo的现金纯收入:$8,280-$6,000=$2,280

5Condo的总共纯收入:$2,280×5=$11,400

所投入现金的年回报率: $11,400/$125,000=9.12%

b  投资者B君所投入现金的回报率计算

每年Condo1间)的现金纯收入:$8,280

所投入现金的年回报率: $8,280/$125,000=6.62%

很显然,在这种市场环境下,A君的现金回报率高于B君(A君高于B君约38%),财富增加的速度快于B君。更不用说出现房地产市场上升、通货膨胀等情况的优势(万枫的文章全面概括了这方面的好处)

市场环境2

房地产市场价格下降15%(或以上),并出现通缩(Deflation)。租金净收入(收入减去费用) 下降30%(空置率增加,或者租金下降,或者费用上升,或者都有)。(全美平均而言,现在更像这种状况,起码依然在通缩(Deflation)是肯定的)。

a)     投资者A君所投入现金的回报率和风险

要将房子在市场卖上掉,必须再加最少5%的费用(佣金、税和Closing费用)房子已经没有净值。要是卖掉5Condo,所有投入的$125,000现金全部没有。

维持出租,每个月要贴进现金。

b)     投资者B君所投入现金的回报率和风险

等钱用要卖掉,能回收大约80%或以下,就是$100,000($125,000×80%=$100,000)。要是继续出租,其现金回报是4.63%$8,280×70%/$125,000=4.63%)依然比银行的定期存款高(假设一年CD2.5%)。

从以上介绍和分析大家应该可以明白使用财务杠杆的回报与风险。至于到底使用那一种,就是看人了。就算是在市场环境2的状况下A君假如有风险意识,有准备,也不会有问题。他可以在市场往下还没到达下降15%,已经出售部分。又或者手上有足够的现金储备,或者有其它足够的现金收入,可以帮助度过困难时期,等待市场复苏。采用那一种方式,或者财务杠杆使用到什么程度,说到底是根据个人情况而定。是根据个人的财务状况、财务计划、是否喜欢做房地产投资、你的机会成本、承受风险的心理能力等等有关。

做房地产跟做其它投资,或者与应对生活中的复杂事情一样,到了一定时候已经属于一种艺术处理范畴了。高者,就像一个指挥多兵团作战的总司令,高瞻远瞩,运筹帷幄,决胜于千里之外;又像一个大型交响乐团的总指挥,使各种乐器紧密配合,各种音符交相出现,奏出动人心弦的乐章。

但我们见过不少昨日辉煌的明星,由于过度使用财务杠杆而衰败、破产。兴亡只在轉瞬之間。在房地产中,就像其它行业一样,胜者与败者交替出现。就像一出演不停的悲喜剧。这种悲喜剧过去演出过不少、现在正在上演的也不少。将来也会不少。因为这都是人的某种特性使然。

如山更欣赏的是:在交响曲振奋人心的高潮部分,做一个隐退的低音符,但是顽强而又悠闲地持续着。待到高潮过去,悲调开始,他依然悠扬自得,但同样不张杨。面对危机,他不慌不忙;在雷电交加之时,他如闲庭信步;在风高浪急中,他稳坐钓鱼船。之所以能如此,是因为他在高潮的环境中,有能力而不追求锋芒毕露、不追求叱咤风云。胜时不娇,败时不馁,进退有据。他懂得投资或者赚钱不是生活的全部。他在赚钱的同时,投放相当部分的时间与精力去享受生活。上帝赋予人类能够享受的东西他基本都领略过。这样,到了要划上人生的休止符时,他觉得不枉这一生。这,才是如山追寻的境界。

(注:本文为如山原创,转载请与作者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