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泛滥;美国“人民”稀少
文章来源: MichaelC2009-09-02 19:51:38


世上的许多东西用得太多、太泛滥,都变得不值钱了。“人民”这个词就是如此。

在中国,以“人民”命名的东西相当多,好像什么都是人民的,人民“主宰”了一切。随手就可以拾一箩筐现在还在沿用的例子:

人民共和国
人民政府
人民代表大会
人民政治协商大会
人民检察院
人民法院
人民警察
人民币
人民解放军
人民日报
人民银行
人民邮政
人民广场
人民医院
人民画报
人民大会堂
人民大学
人民出版社
人民文学
人民铁道
人民保险
人民体育
人民广播电台
人民网
人民路

但仔细想想,“人民”的头衔到处都是,难道就能真正体现“人民”当家做主了?给一个机构加个“人民”,就代表人民这个机构是属于人民的?把“人民”喊千遍、呼万次,就能实现“人民民主?”一个单词用得太多了,会不会引起什么副作用?比如,时间久了,老百姓就真的以为一切都是他们的?既然都是人民的,那还有什么可争取的呢?

有趣的是,在中国唯一没有“人民”的重要机构是中国共产党。这是不是可以理解为,中国一切都是“人民”的,唯有共产党不是“人民”的?难道共产党不代表人民?但共产党却领导一切呀。逻辑上,还真有点想不通。

相比之下,民主选举已实行了两百多年的美国,“人民”(people )这个词在机构名称里很少见。常见的也不过是著名的People 杂志和电视上的“People’s Court” 节目。林肯的名言,"government of the people, by the people, for the people" 引用得多,但并没有在机构名称上体现出来。难道美国政府就不如中国政府为人民服务?美国国会就不如中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人民?美国军队就不如中国人民解放军保护自己的人民?美国的法院就不如中国人民法院尊重人民?号称自由、民主的美国就不把人民放在眼里?

结论可能正好相反。可以说,美国没有“人民,”却更有人民,中国“人民”很多,却不那么人民。这是个难以理解的现象:民主国家很不喜欢把“人民”挂在牌子上,而不民主的国家却老是把“人民”挂在口上。

假如我们给美国的一些机构强加上“人民”,感觉一定是怪怪的。比如:

纽约市人民政府(New York People's Government)
加利福尼亚州人民政府(California People's Government)
加州最高人民法院(People's Supreme Court of California)
德州人民银行(People's Bank of Texas)
美国人民国会(US People's Congress)
美国人民军(US People's Army)

老美听了,一定会发疯的。

最后讲个笑话,也许中国“人民”比美国“人民”多,所以就不那么值钱了。


(本文没有任何政治含义。描述的只不过是中国和美国对一个词的使用区别而已)



今天我遇到一位飞虎队队员

人生的三个阶段:最后是健康

打高尔夫球的十大好处

[返回博客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