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败家的包包和捡的白菜鞋
文章来源: 波城冬日2017-05-06 20:30:46

你听说过这样一种理论吗?“女人爱包,男人爱车,最根本的原因还是在于“老祖宗”。具体是这样解释的:

“在原始社会时期,女性的主要分工就是采集,而在采集物品的过程中,自然又少不了盛放采集物的箩筐,所以,每当她们出门时,总习惯带上一个方便盛放物品的篮子。

原始分工经过不断演化,到今天,善于采集的女性转而变成对逛街购物乐此不疲,而象征“篮筐”的包包也成了她们出门时身体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这就像男人们对车的热爱一样。擅长追捕狩猎的天性和原始分工,使他们对车和速度情有独钟。“

哈哈,所以啊,女人的衣柜里永远少一个包。

百度的相关研调显示:

“女性群体中对包包的关注人数超过64%,这个数字明显高于珠宝、手表等其他类别的奢侈品”

“英国的Dailymail曾做了一项调查TOP 10 女生最爱买的清单中,包包高居榜首!其次分别是鞋子,连衣裙,演唱会门票,牛仔裤,珠宝,小黑裙,巧克力,内衣和美妆品。”

在所有的消费品中,包包也是销量最稳健、成长速度最快的“实力派”。我每次去我们这里的Outlet , 每次都看到coach 和kete spade 等的专卖店里人头济济,比肩接踵,很多人两手提了十几个包包,还在看在买。我每次回国时也是买包送礼,买的时候嫌装的箱子太小,回国后后悔买的太少,分配不过来。国内亲戚朋友对名牌包的热衷程度有时真的不可思议。

我也喜欢包包,但自认是有理性的。已经有两年没有买包了。本来这次生日的时候老公说给买个包的,我觉得没必要,这个年纪对时尚已经无所谓了。结果被闺蜜批评是心态老化的体现, 用她的话:女人爱美是热爱生活的象征,几年不换包包不但是放弃外表上的追求,更是对自己对生活的得过且过,没有热情。

仔细琢磨后觉得闺蜜讲得有道理,不要说包,我连服装店都好久没有踏进半步了。以前我给我妈买衣服,老妈总说不需要不让我买,老妈语录中我记得很牢的一句是:我的衣服穿到死都穿不完了,不用再买了。那时我妈才五十多,而我那时总笑话老妈不善待自己,心态老化。难道我现在正在步她的后尘?

今年我股市运气还行,上月决定买个包包犒赏一下自己,管它需要不需要,最关键是为了重新扬起闺蜜口中的生活热情,还有将鸡汤名言贯彻到现实生活中:“女人要对自己好一点。”

网上寻寻觅觅了一番,其中问了几次领导征询异性意见,不论给他看的是红是白,是黄是黑,是大是小,回答都一样:挺好, 别省钱,喜欢就买。后来看到这个包降价,家庭妇女买菜时的果断立马体现,就是它了。

看看,看看,哈哈, 里面装两棵绿花菜,两盒鸡蛋还有空余, 太实用啦。

 

这个是十年前买的包,这次用皮革液保养了一下,那天朋友以为是新买的呢。

喜欢有肩带的包, 可惜太小了,一包土豆都塞不进。

今天生活热情又体现了以下,买菜前去了隔壁的  TJ MAX 转了一下,拿了一双白菜鞋,外帮真皮加鞋内全毛皮,只要十五刀, 看看还有一双也喜欢的,咬着牙没买,相似的鞋家里好几双呢。哎,我都告诫自己几百次了,再也不买鞋了,看来这个生活热情和对自己好一点的鸡汤名言在应用时着实不好掌握。

买菜时看到这个还以为是海棠的新品种呢,用“华伴侣”软件一扫才知道是飘香藤,拿回家放阳台。这个花可以一直开到晚秋,冬天放室内,明年还开。俺们家庭主妇什么都讲究经久耐用,谁娶中国太太都有福啊!

花瓣有四寸宽,藤不明显

下面部分取自网络,借花献佛,以搏一笑:

女性的原始分工是采集想要采集得更多,果实拿在手上怎么行,怎么也得需要个箩筐或者篮子。于是单纯而又可爱的女人,自从不再需要采集了以后,对于那个箩筐喜爱则转移到了包包身上。知道为什么桶包特别流行了吧!

  

  

  这还不是最扯的部分。最扯的论据在后面:几乎全部的女性表示包跟安全性有不可忽略的关系。

  心理学家针对25-35岁的女性做过一项调查100%的人都表示,上班或出席重要场合一定会带包,而且会精心搭配;95%以上的人表示由于随身物品较多,所以逛街、聚会时会带包;超过40%的人表示,即使是短暂出门也要带包,这个“包”可能只是个小手袋,就算只有一个手机、一串钥匙,也要用包装着才有安全感

  

  心理医生解释说:“女人需要保持身体线条的轻盈飘逸感,身上口袋里不宜装东西。同时女人随时又需要很多东西,所以女人基本上都爱包。潜意识的含义可能是具有提高拥有感和掌控感的象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