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屏息等待俄罗斯的反攻
文章来源: 朱头山2023-06-23 11:41:38

现在就连最乐观的西方政军人士都承认,乌克兰的反攻失败了,而俄罗斯的反攻,如雷雨前的寂静,正在酝酿中。问题是俄罗斯的反攻(或者叫防守反击),会在什么方向?会达到什么规模?

普京总统在乌克兰发动了宣布已久的反攻后,罕见出席了一个记者和军事博客主们的招待会,回答了很多问题。

他承认乌克兰发动了强大的攻势,但说这些攻势都没有取得成功,而且乌克兰已经动用了预备队,他们的日子不久了。 但他也承认,俄国一天损失了58辆坦克,虽然同时击毁了更多的乌克兰坦克。俄国虽然在去年,在军用品的生产上有了2到10倍的增长,但还是缺乏足够的军用品以实现战略和战术目标,特别是先进的武器方面。

他暗示,鉴于乌克兰不但骚扰俄国边境并入境攻击,有必要占领毗邻俄国的乌克兰地区。虽然需要调整,但这次对乌特别军事行动的目标不变,还是那几点:乌克兰去军事化,去纳粹化和中立!

乌克兰的攻势,主要目的是想冲到亚速海,切断克里米亚陆桥及南北俄军联系,在进一步谈判中取得有利地位(美国安全助理沙利文语)。其次要目的是在顿巴斯夺回具有象征意义的巴哈姆特,并尽可能地夺取顿巴斯土地,这个方向的攻击,也能牵制和吸引俄军在亚速海方向的防守力量,并防止俄军从进攻亚速海乌军的后方包抄。

但俄罗斯在经历去年的失败后,有了很大改进。首先是在防御方面。在二战时期,俄军使用工兵铲的能力就让德军惊讶,德军回忆说,如果见到俄军占住一个据点,必须马上冲击,否则只要一个晚上,俄军就会利用简单的人手一只的工兵铲,把这个据点变成坚不可摧的工事。而在这次战争中,苏俄时代成熟的工兵程序被严格地执行,苏联教科书式的立体工事被建设起来。在俄军工事构筑严密的南线,乌军迄今还没攻破其第一道防线。

从历史上看,大多数的进攻,一般在最先的24-48小时实现突破是关键。诺曼底登陆是在24小时内突破的,仁川登陆也是。巴巴罗萨德军在24小时内突破平均100公里,就算在希特勒最后失败了的阿登反击战,也在被阻止前突破了80公里。因为经典的防御工事的纵深就在10-30公里,如果没法迅速突破,对方就会调动军队增援,接下去就麻烦了。德军库尔斯克攻势第一天只突破了10公里,接下去就麻烦了。而现在乌军在东线二周只突进了7公里,南线更短,而在有的方向甚至后退了。这预后不佳。

俄罗斯在战术前线上几乎拥有完全的空中优势:在防空系统上具有显著优势;在火炮弹药密度上具有优势;在电子战能力上占优势,这最清楚地表现在俄罗斯能够部署攻击和侦察无人机,同时严重削弱乌克兰的类似尝试;拥有近乎无限的反坦克地雷供应;在装甲人员输送车和坦克数量上具有优势;并且能够对乌克兰城市以及前线附近的燃料和弹药库发起持续的导弹攻击。关键是,当需要穿越多重地雷阵时,乌克兰似乎缺乏足够的排雷设备。而且,最重要的是,俄罗斯拥有数百万更多的士兵可以从中补充损失,并拥有完全运作的军事工业能力,可以无限期地保持战争武器的生产。

这些优势是持久的,是决定谁赢谁输战争的根本因素,未来预见不会改变。乌克兰两周内未能进入俄罗斯主防线,但最困难的防御工事仍然在后面:坦克沟、龙齿、大型地雷阵以及深度机动反击

俄罗斯将旧航弹,加装了飞翼和制导系统,变成了滑翔弹。不用在目标上空投掷,现在俄罗斯飞机在距离目标60公里外发射,滑翔弹能滑翔到目标上空爆炸,避免了飞机面临对方防空系统的截击的危险。这种航弹可重达500公斤以上,什么坦克都能被掀翻,可以消灭直径几公里内的有生无生目标。如果朝着乌军的进攻纵队发上几发,那是毁灭性的。另外,俄国的巨量的榴弹炮,都配备了小型无人机引导系统,变成了廉价巨量的制导炸弹。一个常见的152毫米榴弹炮重达50公斤,爆炸威力惊人,而价钱只要几百美元,很多还是积存的旧炮弹,不用也得作废了。俄罗斯的工事也修得非常专业,还有其特有的火箭布雷系统,可以根据乌军的进攻方向,实时布雷。 俄军动用了封存的数以万计的老式T-54,55坦克,当作固定炮位或自行火炮,效果相当好。

但有一个令人心悸的发现,似乎俄军迄今只动用了旧武器,菜鸟军队。去年俄罗斯进行过一次动员,也大量招聘了雇佣军,但这次似乎未见大规模的新锐军队加入,以致于西方视频中经常会出现菜兵被宰的画面。还有,俄罗斯的军工工业应该在加码生产,但前线多看到的是T-64, T-54这类老爷武器,没见到T-90, T-14等新锐坦克。谁也没说俄罗斯军工厂停工了,这些新武器在干嘛?

当顶住了敌人的冲锋,使其力量消耗殆尽后,则人们必然会想起战争中常见的场景,防守反击。二战中,苏德莫斯科战役,斯大林格勒战役和库尔斯克战役,都是典型的德国先进攻,然后苏联防守反击得逞的战斗形式。进攻的一方总是消耗更大,损失更大,当无法实现突破,就使得自己处于不利的地位,对方以逸待劳,防守反击,有可能反而被端了老窝。

结合普京说过的,鉴于乌克兰不断骚扰俄国边境并入境攻击,有必要占领毗邻俄国的乌克兰地区。俄罗斯的反攻方向,很可能在在两国未交战的边境地区。近日,俄罗斯大肆报道,说发现在白俄罗斯和乌克兰边境附近有大量乌军集结,而俄罗斯已经宣布在白俄罗斯部署了战术核武器。这会不会是在制造战争借口,新的进攻将是从白俄罗斯方向,直劈基辅?(以下是一张旧地图,以了解一下双方态势和地理)

虽然美国和中国都对俄罗斯发出过不要使用核武的威胁,但中国的态度可能改变了。鉴于美中的关系日益恶化,美国国内提出激化台湾问题的势力增长,美国很可能会在近期做出台湾问题清晰化的决定,并大力武装台湾,那时会给习近平下不了台。如果要打,美国的杀手锏还是核武器,到时候就给台湾送去十几颗核弹,愿打你就打吧。而中国现有的核武器还不足以阻止美国这样做。如果俄罗斯在欧洲使用战术核武器,是否会上升到美苏核大战还不好说,但给美国必然造成极大的压力。要不就是俄国大赢,乌克兰投降;要不就是北约和俄罗斯直接交战,可能还是会局限在战术核武器战争,这方面俄罗斯占优势,如乌克兰被攻克,北约和俄罗斯将长期处于交战状态。无论任何结局,都将极大有利于中国,美国和台湾都可能对中国做出重大妥协。

如果中国不反对了,俄罗斯基本是不忌惮美国的态度的。战术核武和战略核武相比,对环境的损害很小。第三代核武(中子弹),就是通过一个初级核裂变反应,引发小规模氢聚变,释放大量中子。中子弹的当量很小,放射性污染不大(中子不会积聚持续放出射线,是一次性的),可以穿透设施杀死有生力量而不破坏设施。对着敌人的坦克集群放一颗,坦克兵都死了,坦克安然无恙,还可以缴获为己所用。而且释放中子弹后,我方部队几个小时后就可以安全进入爆炸区,不需要担心放射性污染。

以后各核强国发展了更小的,放射性污染更小的战术核武,如冲击波弹,电磁弹等。甚至在冷战期间,美苏都一度有将战术核武常规化的设想,因为从技术角度,70年代就可以控制放射性污染了。苏军甚至将战术核武的使用权限授予了团级指挥员。

但显然,战术核武一开打,就打开了潘多拉的盒子。在俄罗斯决定这样做之前,必然会和美国进行尔虞我诈的谈判。而瓦格纳引发的一夜惊魂,使得俄国改变政策并大举核进攻乌克兰甚至北约的可能性大增了!

本文开始写在瓦格纳兵变之前,此事件是突发,没人能预见到,美国官方也在研究到底是怎么会事。我看来是内部权斗,瓦格纳老板本来指望俄正规军败绩,只有他来收拾残局,哪知俄正规军越打越好,胜利在望,这意味着他的失宠,最后可能被政敌做掉。因此他利用现在战争期间走险举事,也不排除他的政敌先下手, 他是进行反击。这场意外内斗对俄罗斯有伤害,但我不认为会引发1917年似的革命,因为革命的基础并不存在。很可能会谈判解决,给普戈里津一个出路。他也是有考虑的,靠这两万人怎么可能推翻普京,应该是以此要价,保证自己的安全而已。事变在24小时内和平解决,证实了这个推测。但事变过程中,很多人民支持瓦格纳,这么2万人在俄罗斯境内如入无人之境,也是个令人疑惑的事,这证明普京失去名望和控制了?

有人据此认为俄国内部意见不一致,普京要完蛋。但仔细想想,这个含义是这样的:很多支持瓦格纳的人对普京想既保持国内生活正常,又要征服乌克兰的战略表示不满。他们要实现的战略,也是普里戈津提过的,就是启动总动员,使用核武器,彻底打败乌克兰,对北约发动进攻,用核武器吓住美国,征服那些北约仇俄的国家,灭了波罗的海国家和波兰,让芬兰和瑞典重回中立,否则就占领它们。相比这些人,普京还是个温和派。他想尽可能保持国内生活正常,不发动总动员,也不使用核武器,基本战略就保住已经占有的领土就行了。

反对普京的,还有一些人,认为普京不是真正的俄罗斯人,不代表俄罗斯利益。现在俄罗斯国内的情况和1917是完全不一样的,那时俄罗斯在前线根本打不过德国,布尔什维克又拿了德国的钱要颠覆政权,人民的生活已经无法维持基本水准,革命的目的是推翻政府,停止战争。而现在,俄罗斯人认为没法打胜的原因,是没有倾尽全力,如果普京真的被推翻了,并不会像1917十月革命那样产生一个卖国的政权,而是一个超民族主义的政权。一个总动员的,军国主义的俄罗斯政权,对乌克兰不是好事。真的动员了一千万军队,就算没先进武器,开上老旧的T-54坦克,米格21战斗机,和数以百万吨的旧弹药,钢铁的洪流就能把乌克兰淹没。而北约敢出兵吗,俄罗斯还有6000多枚核武器放着呢?

因此,瓦格纳的叛乱,只是证明了普京无法再施行他的既定方针了,也无法靠雇佣军来代替大举征兵甚至总动员了。俄罗斯已经发布了新的征兵命令,虽然不是总动员,但把年龄放宽到70岁,明文规定罪犯可以用当兵立功来顶罪,这是个对国家法律制度的颠覆,离总动员就差一步了。可以说,瓦格纳事件,使得形势变得更危险了!俄罗斯的反攻可能是颠覆性的,毁灭性的!

乌克兰也意识到了危险。乌克兰虽然从开战时就开启了总动员,但迄今征用的主要是俄语或双语区,最反俄的西部(原波兰领土)还是歌舞升平。随着前方吃紧,乌克兰在西部也开始了全面征兵,也出现了一些反战的暴动。总动员在两国都会引起一些内部暴动。战争从此会走向你死我活,而这是核武器时代,对全世界都息息相关,都该屏息注意事态的发展了!

理智地说,这场战争证明了,和超级大国战争是不可行的。当时联合国设立时确定了五强否决权是有道理的。美国希望以包围,抓睾丸方法抑制俄罗斯和中国,已经在俄罗斯方向造成两败俱伤,不可收拾。

对乌克兰最好的下场,还是接受一个停战协定,就像当年的韩国那样, 但不官方接受俄国占领其领土。通过融入西方,乌克兰肯定会发展得很好,几十年后成为另一个韩国或西德,那时,被并入俄国的领土,还是可能回来的, 就像东德和平统一于西德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