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不够的【花妖】,什么花?
文章来源: xiaxi2023-08-18 07:02:19

我喜欢把休假放在项目告一段落的时候,这样可以高枕无忧轻松快乐地享受生活。前段时间除了看看新闻,和网上世界差不多隔绝了。紧张工作时没心情上网闲逛,假期中和家人享受生活,上网玩耍也被抛在脑后。(一个半月没进城,刚归来在城门口就发现了大变化)。
回归日常生活,立刻被刀郎新歌集引起的滔天巨浪冲击到了。实际上我迎面撞上的已经是第二波热潮,错过了火遍全球的“罗刹海市”。看到闺蜜亲友接连不断发来的“花妖”各种精美视屏,实在令人如痴如醉。第一次听歌,当粗犷沧桑的声音,深情委婉地演绎着缠绵唯美的爱情故事时,我曾有些惊讶:这是刀郎的作品吗?和以往听过的刀郎歌曲反差太大了。这些天有空时就反复聆听【花妖】,并逐步了解歌词的背景涵义,现在深感此歌此曲此唱非刀郎莫属。

刀郎《花妖》
作词:刀郎
作曲:刀郎
歌手:刀郎
所属专辑:山歌寥哉

我是那年轮上流浪的眼泪
你仍然能闻到风中的胭脂味
我若是将诺言刻在那江畔上
一江水冷月光满城的汪洋

我在时间的树下等了你很久
尘凡儿缠我谤我笑我白了头
你看那天边追逐落日的纸鸢
像一盏回首道别夤夜的风灯

我的心似流沙放逐在车辙旁
他日若再返必颠沛在世上
若遇那秋夜雨倦鸟也淋淋
那却是花墙下弥留的枯黄

君住在钱塘东
妾在临安北
君去时褐衣红
小奴家腰上黄
寻差了罗盘经
错投在泉亭
奴辗转到杭城
君又生余杭

我在时间的树下等了你很久
尘凡儿缠我谤我笑我白了头
你看那天边追逐落日的纸鸢
像一盏回首道别夤夜的风灯

君住在钱塘东
妾在临安北
君去时褐衣红
小奴家腰上黄
寻差了罗盘经
错投在泉亭
奴辗转到杭城
君又生余杭

我没能力也没水平点评刀郎的词曲,网上众多点评中,有不少引起我的共鸣。
《花妖》是一首具有浓郁民族风格的歌曲,讲述了一个穿越千年的凄美爱情故事,歌词简洁而富有诗意,曲调婉转动听,令人感到温馨和感动。凄美的故事用江南小调,以轻声细语的方式唱出来,看似柔缓,实则道尽了人世间的无奈。它有辗转追寻,无缘相见的刻骨遗憾。正如波澜不惊的表面下暗藏的汹涌情感,使人牵肠挂肚,辗转难忘。

关于第四段的歌词,网上有段流传的背景故事:宋时的临安一个书生与小姐结缘了,私定终身,但因为身份悬殊,女方父亲偷偷把他打死了,小姐也殉了情。 到了地府,阎王爷怜悯二人情之深、爱之浓,于是下令免去二人的孟婆汤,带着今世的的记忆,重新投胎阳世到杭州,继续前缘。不料,投胎的时候,却寻差了罗盘经。管罗盘经的小鬼是临时工,没干过这个工作,虽然地点都调到了杭州,但时间线忘记调了。于是书生投胎到了汉朝的钱塘县东,而小姐投胎到了南宋的临安府北。发现投错了,再去追赶时,小姐又错投在了王莽篡汉的泉亭,奴家辗辗转转好不容易来到了吴越国的杭城,君又生在了更早了夏朝的余杭。就这样,一个往前追,一个往后追,这一追就是千年,二人虽然带着前世的记忆,却苦觅无依、相思成疾、却依然终难寻觅、永无再见可能,二人好似彼岸花的命运,花开不见叶,见叶不开花。花与叶永远无法相见…两人始终投胎在同一个地方,却永远不在同一个时间里,总是完美错过,就那么永远相互寻找下去......何等凄美,何等地让人充满期待又扼腕叹息。

有人这样解读:
君住在钱塘东(杭州郡),
妾在临安北,(也是杭州郡)
君去时褐衣红,(褐衣代平民,红指血,喻男主被杀)
小奴家腰上黄,(腰上黄,宋女子一种束腰配饰,喻女主殉情)
寻差了罗盘经,(投胎轮回投在同一地点,却错投时空)
错投在泉亭,(公园前100年左右西汉时期杭州叫泉亭)
奴辗转到杭城,(公元900年左右唐朝时期杭州称杭城)
君又生余杭。(公元600年左右隋朝时期杭州称余杭)

有学者从两个角度诠释了《花妖》的厉害之处:第一,融入传统经典元素,第二,饱含真情实感。蒲松龄第十一世孙、今年已近80岁的蒲章俊老先生表示他非常感谢刀郎的新歌以及新专辑,因为刀郎对聊斋文化的热爱。

了解了这段故事后,就容易理解刀郎歌词中:“我在时间的树下等了你很久”的具体含义了。

由于刀郎的歌曲都是免费听的,不涉及版权,现在网上出现了很多翻唱版本,有些很不错呢,特别是吴侬软语版本的。

刀郎新曲《花妖》翻唱与器乐集萃(一):包括刀郎的原唱,以及吴语、越剧、京剧、粤剧、民族、美声和通俗唱法的翻唱,还有二胡、琵琶等等:

 

花妖是什么花呢?有谁知道?拍一些家里院里和野地里带点仙气妩媚妖娆的花儿:

Hiking时看到的奇异植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