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的日子(18):小城博纳
文章来源: 梦回西藏2024-05-25 03:37:17

 

202311.13(星期一),阴雨相间

今天早上从小妹哪里才知道,我们昨晚住的旅店是一路以来最经济的一晚。毫无疑问,Holidays Inn Express是美国标准化企业的产物,美国对物的设置和管理比最初的英国更善于标准化,而在对人的培养则都是自由模式,而我们伟大祖国正好相反,对活人的要求是100% CCP模式化,而对物,对企业管理则漏洞百出,千般可塑,很可笑!

美国和欧洲国家“百花齐放,百家争鸣”,表面看来是各行其是,而且在全球一体化的过程中到处是被金钱和邪恶侵蚀的痕迹,甚至有的可以说到了伤痕累累的地步,但基本的人文,宗教的普世价值框架基础尚坚固。由一个旅馆的管理而引得我扯得太离今天的旅行了。

8:35,我们出发的第一站是在勃艮第特级酒庄之路(Route Grands Grus)上的金丘(Cote D’Or)地段。看了伏旧城堡(Chateau du Clos Vougeot),它是勃艮第的第一大酒庄。在细雨蒙蒙中,秋末的葡萄园色彩和景观打了很大的折扣,但依然风韵犹存,引人入胜,忍不住要走进这块田地,大面积的黄绿色葡萄叶,紫色的枝蔓,阡陌纵横散落在各类大小方格,自然分割在原野上,自然,和谐,不是人间的栽种,倒像上天的编制。。。据说这个历史悠久作为老大的酒庄附近,就是很多类似的小,或小小酒庄,在勃艮第地区方圆50公里范围内就有36种著名的葡萄酒,其中33种都是属于世界级别。不用说,这里是勃艮第核心产酒区。也许这就是为什么号称金山之地,而我们前往的博纳(Beaune)这个小城就是泡在酒庄之中。

星星一样分布的小酒庄让我们都感到很震撼,但更让人心动的是博纳1443年初始就创建的一个救济医院/济贫院/主宫医院(Hotel DieuBeaune)。这个机构是勃艮第公爵的大臣兼大法官尼古拉。洛兰和他的妻子德莎琳出资修建的。当时的法国刚刚经历过英法百年战争和黑死病劫难,虔诚笃信天主教的洛兰夫妇认为,上帝面前人人平等,即便是穷人,也有享受生命和生活的权力。也许,人,生来并不是平等的,但是,追求幸福生活的权力是平等的?

他们也带动了很多人的善举。从中世纪到20世纪的500年间,这个贫济院运作良好,法国各地建立了很多分支机构,一代又一代的修女们默默奉献,照顾了无数老年人,残疾人,孤儿,。。。。1970年,这个古老的贫济院变成了博物馆。

古老的博纳济贫院在建筑界被盛赞为勃艮第中世纪建筑的一颗明珠。它被称为火焰哥特式建筑。我看起来是两个主体部分,一方面是彩色跳跃,另一面简洁沉浸,好像一个贵妇的化妆,遵循了浓淡相宜相衬。屋顶用了浓妆:红,黄,棕,绿的磁瓦,拼成多变的几何状。据说这种华丽多彩是起源于中欧;而典型的哥特式外墙则简单平实。自己对建筑只是欣赏和品味,几乎不懂历史和理论,就不多说了。但毋庸置疑,欧洲的建筑是最喜欢享受,欣赏的东西之一。罗马,中世纪以来,到现在,这种艺术的精美基本是从0—1的创造,基本源于宗教的力量,而非世俗的商业财富,这种创造,我在西藏的艺术中看到了。而CCP统治以来,是没有给真正艺术灵性留有空间的。

就像创建者洛兰法官所说,这是一座送给穷人的宫殿!其中心建筑是穷人大厅,病床靠墙而设,两排相对,共有28?个位置。即使以今天的眼光,依然豪华和舒服,床的四角立了四根大柱,围了一圈床幔,猩红色的天鹅绒,衬的白色的床单愈发纯洁,床头还挂了一根拉绳,病人有什么需要就拉一下,这不就是现在的“呼叫按钮”,500年前就有这种人性化的设计了!

这个世界自始至终,都有这种贵族的担当精神存在。然而,从古至今,都只是为数不多的人在真诚地进行,而且也从来没有感动过政界为穷人做更大的努力,更恶劣的是,在厉害国的国度,慈善是被重重染上了“作秀”的色彩,而且“作秀”成了潮流,不入流的还要被歧视和被打击,很遗憾!再好的东西被CCP污染也能腐败。。它们有毒菌的力量!

十二点,我们在看了这里的酒庄的绵延的路线之后,就离开了博纳小城,没有可能看看这里酒拍卖的盛景,想象一下一定是有意思的,我想人们是在醉中还是在清醒中出价的呢?

不到四点钟,我们在雨中回到了小妹家,离开巴黎的第二次旅行圆满地完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