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帝国-帝国的第三种形态
文章来源: 井观天2022-05-22 09:04:33

陆上帝国和海洋帝国是我们熟知的帝国形态。美国是一种新型帝国,我叫它太阳帝国。

  陆上帝国是扩张性帝国,以边界外推为特征。陆上帝国有两种亚型:掠夺性帝国和防御性帝国。蒙古帝国是掠夺性帝国的代表。蒙古自已的物产有限,通过征服可以变得富有。俄国和中国的各王朝是防御性帝国的代表。俄国地处东欧大平原,无险可守,通过把边境向外推获得安全感。俄国缺少高原和高山,不得不用距离做纵深,而有众多天然屏障的中国则幸运的多,麻烦主要来自北方草原。古代中国物产丰富,攻打北方的游牧民族,并不是为了他们的物产,而是把他们赶跑,不让他们骚扰中原。

  海洋帝国是殖民性帝国。英国是海洋帝国的代表。英国曾经在百年战争中占领法国,这种向邻居的扩张与陆上帝国相似,但是陆地强邻常常使岛国打消念头,转而向海外发展。,

  美国同时拥有三种帝国形态。美国对墨西哥领土的掠夺使其成为陆上帝国,通过美西战争获得古巴、波多黎各和菲律宾又使其成为海洋帝国。美国通过软硬实力瓦解其它帝国,让全世界向往她,显示出太阳帝国的特征。

  为什么叫太阳帝国呢?第一,太阳是至高无上的,唯一的,是太阳系的核心。美国作为唯一的超级大国,在地球上的位置相当于太阳。苏联和现在的中国也是超级大国,比美国弱一些,挑战了美国的唯一性,所以被美国拼命打压。八国联军时期的美国只是列强之一,还没有达到太阳神的地位。美国二战结束时经济规模达到世界的一半,确立了超级大国的地位,才进化为太阳帝国。第二,万物向阳。如果没有民族国家和帝国的遮蔽洗脑,大多数地球人都会被美国神话和生活方式吸引。美国人知道这一点,所以用尽心思颠覆别国的政权,把别国国民变成信奉普世主义的地球人,直接接受美国的领导。第三,海洋比陆地大,天又比海洋大。陆上帝国-海洋帝国-太阳帝国,帝国越来越立体多维。

  大英帝国当年也如日中天,为什么算不上太阳帝国呢?第一,尽管大英帝国人口众多、疆域广大,但本土面积小,人口只是中等。她连欧洲本身都搞不定,需要在欧陆上找盟友,搞平衡。第二,英国虽然科技和政体先进,但只是落后国家效法的老师之一。二战之前,德国的制度(比如大学、军事和政治)甚至更有市场。

  苏联在社会主义国家民众的心目中算得上是太阳帝国。尽管她的经济水平比美国差得远,但亚非拉的社会主义国家还是要仰视的。作为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她也是各国学习的对象。

  美国地处西半球,离欧洲远,离亚洲更远,怎么从地球边缘变成世界中心呢?“门户开放”就是美国介入东半球事务的大战略。如果东半球各帝国都搞势力范围,就没有西半球的美国什么事了。美国人就拉上英国这样的海洋帝国制定对自已有利的游戏规则:不要建围墙搞势力范围,大家在弱国一起玩。结合几十年前的门罗主义,你会发现美国人的自私:她的西半球后院别人不许来,东半球的饭局她不到不许开始。十九世纪的美国还不是太阳,她就让人围着她转了。

  1919年的巴黎和会上,美国总统威尔逊提出十四点方案。中国的五四愤青以为找到救世主了,求他为中国主持公正。怎奈那时的美国只是列强之一,无力让日本吐出青岛。威尔逊的民族自决原则在一战后实现不了,在二战后可是实现了。印度、缅甸、印尼、朝鲜和越南等亚洲国家独立了,六十年代又出现非洲国家的独立浪潮。在二战中和美国并肩战斗的英国、法国和荷兰的帝国被美帝用民族自决原则瓦解了。美帝丢了菲律宾,而英法荷的损失是他们本土面积的几倍甚至几十倍。这有点像川普要巴菲特和盖茨与他共同承诺捐光资产。失去菲律宾,换来全世界,美国赚大了。被“剥离”的殖民地跟着新的老大走,而这时的老大是美国(还有苏联)。两次大战使战国诸雄减至两个超级大国,产生了美苏两个太阳帝国。

  陆上帝国兴盛的时代是地理大发现以前。海洋帝国的兴盛期是地理大发现到二战期间。海洋帝国在殖民时代积聚的领土和人口随着反殖民化浪潮烟飞云散,而同时兴起的陆上帝国美俄却不受民主自决的影响,从而以领土和人口后来居上,以超大型国家独霸终结了海洋帝国时代战国诸雄的局面。二战后的反殖民化运动使人口相对少的帝国的重要性下降,全球化使中国、印度和巴西等人口大国地位提高。苏联这个太阳帝国刚一陨落,中国马上显出替补的态势。苏联解体是延迟的民主自决。美国继续用民族自决搞中国,而很多华人以反共为由积极配合。

  统一六国的是偏于一隅的秦国,而不是赵魏韩齐这些中原国家。二战后整合世界的是美国这个离岸国家。美国怎么有了秦国的味道?美国和中国,谁来实现天下大同,这是个问题。

  当前的俄乌战争就是太阳帝国美国不允许陆上帝国俄罗斯拥有自己的势力范围造成的。俄罗斯老百姓为列维-施特劳斯的牛仔裤和麦当劳的汉堡包疯狂,美帝认为民心可用,所以不怕对普京说不。美帝要扫除大小专制暴君,让普世的阳光照到每一个向往自由的人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