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写博, 海岛上魔煞的头盔
文章来源: 混迹花草中的灰蘑菇2024-05-10 05:33:07

从2021年5月份开博,转眼间三年了。翻翻我自己的文字,最喜欢的仍然是最初的两个短篇:与儿时的自己的对话天河、银河、Milky Way-奇妙的时空穿越,因为那时候文学城于我是一个黑洞洞的、陌生的虚拟世界,那两篇短文就完全是心底里的自言自语。

渐渐的,在城里混久了,认识的博主多起来,惊叹于文学城的藏龙卧虎,也对点击、排名等等开始有所了解。不能说自己完全没有被这些外在的东西影响过,在去年(2023)八九月份看见我的博名后面加了一个红尾巴(热门博主),也挺开心的。好在,我能到城里玩的时间有限,客观上不太可能头脑发热偏离自己写博的初衷。反思一下,我当时没有经过什么深思熟虑的开博初衷,倒正是我现如今仍然想要坚持的。

三年前开博的时候,我在蘑菇屋墙上贴了“键盘上的生活点滴-用心生活,用脑子工作”。到如今回过头看,还是觉得很贴切。迄今为止,我的博客记录的都是生活,是随心随性的记录。就像有些游记,没有时间马上写的话,放一放就没有了那份内心的感动、或要写的热情,烂尾了也就随它去吧。去年开始一个新的工作岗位,想要开一个记录用脑子工作的系列,因为会涉及到人和事,考虑的多一些,就比较慢,至今也没发文。

写博的意义,于我,是对话。生活中的经历和体验,记录下来,是一个自己与自己对话的过程。在水儿中学毕业的时候,我记录了最后一次送他上学的心情:请让这最后的一天,像每一天;最后的一次,像每一次……”。回过头看,那是我生活的一个重要分水岭,甚至我后来的工作变动都跟此相关 – 因为从此空巢了,时间上自由了。

当然,水儿的考大学经历,山儿的结婚等都是重要的,但对我自己,也许空巢系列更有意义,因为那段经历,如果不是即时记录,现在回头看,大概不太能想得起来。

对话,说与自己,也是与他人。所写的既然公开放在博客里,和网友们的交流自然也是写博的乐趣所在,就像我最近写的五渔村的游记,因为很多北美朋友去过或计划去,大家一起“对笔记”也很有趣。

博文下的交流,就很像在社区里的闲逛、散步,会有几家园子是要特意绕路去拜访的,因爱恋园中的风景,还有博主。这爱恋有公开的,也有暗恋的。后者多半是知道园主清高、或园中花木茂盛我却识之甚少,就只是安静的欣赏、悄悄的离开,带一份默默的感谢和敬意,只留下如园门轻轻转动般的那一个点击。

更多的时候,是随意看见各家有特色的园子,驻足欣赏,有时候留下只言片语,像邻里间见面点头问好,语言不一定有什么实质意义,却透着温馨。也有时候是如同心意相投的朋友间的对视,瞬间触及内心那柔软的角落,就留下或对自己、或对双方、或对更多读者有触动的文字。这是网上社区的美妙之处。

当然,有的园子种的是刺,也有的是有酸臭气的,那就捂住鼻子飘过。有喜欢刺、喜欢酸或臭气的,那是人家的自由。偶然有刺伸出来,扎到园子外面的人,自然是应该有社区管理人员来修理的。至于社区管理的有效性和原则,这是另外的话题了。

博客对我的另一个意义是逃避。当我有不想做的、或棘手的工作的时候,写博或闲逛文学城就成了我逃避的手段。尽管这从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是拖延症犯了、浪费时间,但人是需要有逃避的地方和机制的,无论是现实的还是精神的空间。很多时候,我们会说要勇于面对,不要逃避,但能时不时逃避一下责任,放松一下身心,于我很重要。无论对工作有多么强的责任心、或有多么大的追求,在我不想干的时候,就都不重要了。时间,是可以用来理直气壮的“浪费”的,这,大概也是要到一定阶段才可以安心享有的特权。

为什么写博?就想到这些,先写到这吧。

***********************************************************

英国五月的第一个和最后一个周一是公共假期(叫bank holidays),可以享受一个长周末。我和我家教练约好了,五月的第一个长周末,他周六打球,周一我们出去走走。可到那之前的周四,他工作上突然有一个紧急安排,需要周一去出差,于是问我周一能不能去一个下午四点能赶回来的地方,这样他可以定周一晚上的飞机。我否决,因为原本就是想去放松一下,要掐着时间回来的我不要。

我最近工作太忙,这个长周末还有一天得加班,很希望有一天放松一下。于是我们开始了以下的“自我利益保卫战”:

你可以把周六的高尔夫改期呀,我们周六出去走走”,我建议。

那不行,我们四个人约好了,那是俱乐部的一项赛事“,教练急了。

我绝对不想要赶时间的出游:“你球赛可以改期啊!

不行,好不容易约好的,换时间其他三人也不行。如果取消就视为比赛弃权、自动认输!

那你就取消和我的约会吧,如果你觉得高尔夫比我重要“,我以退为进。

那哪行呢,当然是太太重要,那是为什么我在考虑赶周一晚上的飞机啊”-这也是我不愿意接受他提议的原因之一:如果他赶周一晚上的飞机,第二天一早赶重要会议,会压力很大。

你别光口头标榜,如果太太重要,你就取消周六的球,陪太太出游;如果是球友和球赛更重要,我们就取消出游,我周六和周一都加班。我都没意见”。周日是教堂聚会时间,感谢神,我们两人都没打算利用周日来解决问题。

、、、经过激烈的思想斗争(哈哈),教练终于决定,取消球赛,和太太的约会改为周六!

教练的优点是,尽管常常要经过斗争才能摆正位置,但一旦决定了,他不会闹情绪,于是我们开开心心的出游。那天天气也特别好,和路上遇见的一老太太聊天,她夸张的说,这是去年九月份以来第一次见这么美好的天气!那个长周末也只有周六是阳光灿烂。我们去了Studland的科夫城堡废墟 (Corfe Castle)和Agglestone Rock trail (阿格尔斯通铁石步道)。

Studland是一个很美的海湾,在英格兰的南部Dorset地区。 那里有长长的海岸线和侏罗纪海岸有名的白色石灰崖(白崖),海湾的对面是比伦敦房价都高的两个城镇:Bournemouth和Sandbank,还有一个热门旅游景点怀特岛(Isle of Wight) 。那里有好几条几英里的步道,风景优美、难度不大。我们去过几次都是沿海边走。这次想起来每次都路过科夫城堡废墟,却从来没去看过。

那个城堡建于11世纪,是一座古老而壮丽的中世纪城堡, 坐落在丘陵之巅,俯瞰着周围的美丽乡村景色。 可惜城堡在英国内战期间(17世纪中期)被摧毁。这场内战是国王派和议会派之间的激烈冲突:国王派支持国王查理一世(及其后继者)集团,主张君主制度的绝对权力和王室的权威; 议会派由议会及其支持者组成,主张议会的权力应当限制国王的权力,实现更大的民主和法治。两个势力之间的冲突导致了长达数年的内战,最终以议会派的胜利和君主立宪制的建立结束。当时科夫城堡因其地理位置和防御工事,成为了国王派和议会派争夺的重要战略要地。1646年,议会派攻陷了城堡,部分被炸毁以防止其再次被用于军事目的。现在供人参观的,是城堡废墟。

我们那天先去了科夫城堡。在城堡上一望无际的英格兰乡村景色,最喜欢的是近处的那个蘑菇顶房子:

从上面那个窗望出去,现在看见的是和平美景,不知道当年这里是用来赏景还是架枪炮呢。下面这些悠然自得的牛们,是在城堡下面的山坡上:

离科夫城堡不远的地方有一个荒地自然保护区,里面有一块巨大的石头,叫Agglestone Rock(阿格尔斯通)。民间传说,Studland海湾对面的怀特岛上有一个魔煞,那天他坐在伸入海面的针尖岩上,一眼望见了远处高耸的科夫城堡,这让他很愤怒,怒火中烧的他将自己的头盔用力砸过去,希望头盔越过海面,摧毁这座宏伟的建筑。然而,他的投掷却未如愿,落在了科夫城堡和海湾之间的荒地上。(看来人比魔煞厉害,魔煞力不能及的城堡,最终被人类发动的战争给摧毁了)。

而实际上,阿格尔斯通是一块400吨的铁石残骸,属于数千年前覆盖着现今荒地的巴格肖特岩层 (Bagshot beds)的一部分。这块巨大的铁石,就很突兀的在这块荒地中央,周围都是沙地。远处的水洼地叫little sea,是海水。因为地被海水渗透,遍山遍野只有这种适应力极强的金雀花(Gorse)能生存。

祝大家有一个愉快的周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