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们这样生活
文章来源: huiling-LA美國2023-08-19 07:13:57

通常出来旅游都是跟团在风景区玩乐,这次我们自己开房车,从青岛往荣成市,前天误打误撞开进了一个鲍鱼养植场,见到许多渔家女在破旧帳篷里双手翻飞地在打着什么结,我好奇走近搭讪,求得同意拍照,原來那褐色细线状的东西叫龙须菜,是鲍鱼的佳肴。这些渔女先把这些龙须菜切成一段段,然后抓起一小把当作菜苗用绳子打个结,一条绳子上如此这般打几十个结子把龙须菜绑牢,达到千百条的数量后就集中投放到海里拦起的养殖池里,这些龙须菜一年能收获六七次,与海带一起投喂给鲍鱼苗吃,鲍鱼吃了长得欢,大约八九个月后就可出售,当然想要它们长到很大个的要更长时间。这些女工干的活是龙须菜再生产。

和几个干活的女人交谈,了解到她们每天都是凌晨两点开始干活,一直到下午四点才下班,除了吃饭和如厕,她们一动不动地坐在工位上,双手迅速地抓过一把把已经斩短的龙须菜打结扣在尼龙绳上,一天能弄近三百条绳索,计件每条八毛钱,每天可收入二百多元,虽然这活儿劳累单调枯燥,但她们挺满足的。这些女人大多数都是中老年人,穿着随便,由于长期在荫处缺乏运动,身材都偏肥胖,头都低着,看不清容貌和表情。我跟一个干活最麻利的中年白衣女聊了会儿,她几乎不抬头,戴着透明塑料手套,两手飞快打结,看得我眼花缭乱,她说道:“我比她们更需要钱,更要快干,我们要攒钱娶媳妇,我们也沒医保和退休金,还要存老本,不像你们城里人……” 原来她有两个儿子,她和老公拼命打工攒钱要给他们买婚房,她还讲:“首付都是父母的责任”!我没问她儿子多大?务农还是上了大学?啃老心安理得吗?只是悲伤地想:“中国父母活得太累太沉重了!” 中国几千年传统的“养儿防老”已经悄然演变成“养儿须送房” “养儿再带孙”!中国的大批父母可能是全世界最把传宗接代当回事的,最愿意为了子女奉献一生的群体。欧美人注重生活品质,快乐轻松育儿到18岁,有能力的父母为子女付大学学费,普通人家的孩子半工半读或贷款完成学业,然后顺理成章参加工作,自己成家立业,已经成为公序良俗,哪里有父母必须为儿子买婚房的道理?甚至可怜的父母还自己揽上“出首付的责任”!

我不禁想到,看到上辈人如此一生辛苦,育儿成本和周期如此之长,以致要耗尽青春健康和财力,这也许是目前年青一代不愿生孩子,或不考虑多胎的原因之一吧!

自己是悠闲旅游者与她们反差太大,不想惹众怒就匆匆离去,越想心里越不开心!

2023年8月于青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