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修集

阅人间事,读圣贤书
个人资料
为人父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归档
博文
(2023-01-18 12:36:08)

文革一开始,我记得的第一个社会运动是破四旧。我以前写过破四旧的经历,那时我还是个十岁的孩子,所以我的记忆和政治派别及政治观点无关,而是一个孩子真实的心理和见闻。 四旧指的是:旧文化、旧风俗、旧习惯、旧思想。记得当时我们院的几个中学生开了一个会,说什么全忘了,因为当时也没听太懂。开完会,他们就开始把院里各家养的花包括他们自己家的花统[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23-01-14 13:40:32)
我家搬到二楼后,住在东二楼的最东边,与南二楼最东边的房子紧挨着。南二楼每套房子的布局都一样,都是两室一厅,一个厨房,一个水冲厕所和一个砖砌的小浴室,厅的窗户朝北,窗外就是共用阳台,两个居室则都朝南。五八年大跃进时,大量农村人进城工作,造成沈阳住房非常困难。省政府接收这个大楼后,几乎每套房子都安置了两户人家,原来的饭厅和客厅也变成了[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23-01-12 13:52:53)

二记原来就长得壮实,个头也比我们都高点,健身习武之后身体更加壮实,但他家就他父亲一个人挣钱,生活也困难,吃的也不好,否则他会长得更壮实。如果是现在,没准就是健身达人了。他好打架,但很少主动挑衅,很有点武林高手的范。而且他也不算浑,知道有所为有所不为。 (后排中间的就是二记,前排左一是江小涛,我下次要讲他的故事) 小学四、五年级时,[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4)
(2023-01-10 10:12:59)
有过多少往事, 仿佛就在昨天。 有过多少朋友, 仿佛还在身边。 ----歌曲《好人一生平安》歌词 二记小传(上) 二记是我的发小、小学同班同学和间隔俩门的邻居,二记是他的小名,大名原本叫英敏,文革时他嫌这个名太女气,就让他哥哥给起了个很有时代气息的名字政纲。二记之所以小名叫二记,是因为他出生时屁股上一边一块胎记,比较少见。因此他妈[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23-01-07 16:15:18)
最近在读牛津大学历史学家约翰.达尔文的《帖木儿之后》,书中一些观点很新颖,对历史的解释让人耳目一新。 达尔文认为,西方的崛起首先是缘于地缘政治革命,之后才有经济革命(工业革命)和文化革命(科学技术)。达尔文所说的地缘革命指的就是地理大发现。这个观点与我在《历史进程的偶然性因素》一文中的观点倒是不谋而合。 在哥伦布到达美洲之前,欧洲[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5)
(2023-01-06 16:54:24)

据说,每个人的一生写出来都是一本长篇小说,以此推论,如果一个大院里的发生的故事就应该是一部鸿篇巨制了。《红楼梦》的故事没离开贾府的深宅大院,可因曹雪芹的妙笔,却写出一部传世经典,至今无人超越。这说明,只要有故事,一个大院里也可以演绎波澜壮阔的历史和丰富多彩的生活。 我儿时以及整个青少年时期所住的大院,在沈阳也是数一数二的,最多的时[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7)
(2023-01-05 08:28:16)
以前从没看过赵丽颖的剧,最近连续看了两部她主演的电视剧。一部是《幸福到万家》,一部是《风吹半夏》(还没看完)。在我看来,这两部剧的编剧都很不错,而赵丽颖则是被剧本成就了。 其实,很多演员都是被剧本成就了,并不是靠演技出道的。女演员中我比较喜欢的是孙俪和吴越,俩人的表演展现了她们强大的共情能力。影视演员的功夫在眼神的表达力,不在台词[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4)
我问母亲,困难时期城里人的粮食定量也没取消,为啥就突然都挨饿了呢?母亲说,没有副食啊,鱼肉蛋菜啥都没有,连点心都要凭票供应,只靠那点粮食当然不够吃了。我一想确实有道理,我插队的时候,粮食并不缺,可总感觉吃不饱,就是肚子里一点油水没有。我对困难时期挨饿的印象不深,那时小,大人都紧着我们孩子吃,但对插队时饿肚子的印象非常深,每次从地里[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反右之后不久,中国就开始了大跃进。那时中国老百姓都以为共产主义离他们不远了,苏联的今天,就是中国的明天,所以大家都干劲十足,很少有抱怨和不满的。母亲说她们单位的大跃进就是春天下乡帮农民插秧,秋天帮农民搓玉米粒。本来每周就只有一天休息,大跃进后连这一天也没有了,而且正常上班的时间也是几乎天天加班。 我那时有奶奶带着,父亲母亲可以放心[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22-12-20 10:22:27)
这几天国内疫情来势汹汹,尤其以北京最为猛烈。研究生同学大都在北京,这些天同学们一个一个相继感染,群里聊的都是感染后的症状和各种降温消症的偏方,感觉人民群众真是有无穷创造力,各村都有很多高招。一个同学分享了他多年抗感冒的招数,热敷脖子。一个把自己多年积累的针灸经验介绍给大家。最先感染的一个同学则把全家病后的过程很详细地分享给同学们,[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2)
[<<]
[11]
[12]
[13]
[14]
[15]
[>>]
[首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