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阅读页

112、有感五首(录一)

  洛下舟车人,天中贡赋均[一]。日闻红粟嘈,寒待翠华春[二]。莫取金汤固,长令宇宙新[三]。不过行俭德,盗贼本玉臣[四]!

  这五首诗当作于七六三年秋,因这年冬十月吐蕃陷长安,诗中夫提及。这五首和当时国家的政治军事有密切关系,我们选录第三首。这一首是反对迁都洛阳之议的,希望朝廷能力行俭约,减轻人民疾苦。

  [一]洛下,即洛阳。古人以洛阳为天下之中,四方人贡,道里均等,故曰“天中贡赋均”。

  [二]这两句讽刺统治阶级只知聚敛贡赋,不管人民冻馁。红粟腐,见储粟之多。《汉书:食货志》:“太仓之粟,陈陈用因,腐败而不可食。”日闻,是不断的听说。寒,指人民。翠华,天子之旗,即指天子。春,作动词用,犹温暖。是说应散储粟以赡济穷民。

  [三]二句一警戒,一开导。莫取,犹莫恃、莫凭。金汤,即所谓金城汤池,这里影射洛阳。

  险固不足恃,故告以莫取。意在反对迁都洛阳。宇宙新,即人民安居乐业。其具体办法,即下所云行俭德。

  [四]本王巨,原来都是你皇帝陛下的好百姓。这里杜甫指出了所谓“盗贼”的根源即在于统治阶级尤其是皇帝本身的奢侈剥削,“官逼民反”,厦是一个极平凡的道理,但却无人肯说、敢说,过字读下声。道理本很简单,故日“不过”。

  
更多

编辑推荐

1聚焦长征...
2聚焦长征--长征中的...
3红军长征在湖南画史
4中华传世藏书全元曲—...
5中华传世藏书全元曲—...
6中华传世藏书全元曲—...
7中华传世藏书全元曲—...
8中华传世藏书全元曲—...
9中华传世藏书全元曲—...
10中华传世藏书全元曲—...
看过本书的人还看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