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阅读页

134、忆昔二首

  忆昔先皇巡朔方[一],千乘万骑入咸阳[二]。阴山骄子汗血马,长驱东胡胡走藏[三]。邺城反覆不足怪[四],关中小儿坏纪纲[五]。张后不乐上为忙[六]。至今今上犹拨乱[七],劳心焦思补四方。我昔近侍叨奉引[八],出兵整肃不可当[九]。为留猛士守未央[一〇]:致使岐雍防西羌[一一]。犬戎直来坐御床[一二],百官跣足随天王[一三]。愿见北地傅介子[一四],老儒不用尚书郎[一五]!

  这两首诗当作于广德二年(七六四)。题目虽曰忆昔,其实是讽今。第一首忆的是唐肃宗的信任宦官和惧怕老婆,目的在于警戎代宗不要走他老子的老道;第二首忆的是玄宗时的开无盛世,目的在于鼓舞代宗恢复往日繁荣,并不是为忆昔而忆昔。

  [一]先皇巡朔方,指肃宗在灵武、凤翔时期。

  [二]入咸阳,即入长安。至德二载九月收复长安,十月肃宗还京。

  [三]阴山骄子,指回纥。大宛国有汗血马。东胡,指安庆绪。肃京借兵回纥,收复两京,安庆绪奔河北,所以说胡走藏。

  [四]邺城反覆,指史思明既降又叛,救安庆绪于邺城,复陷东京事。思明被迫投降,反覆无常,乃意料中事,故云不足怪。

  [五]关中小儿,指李辅国。《唐书:宦官传》:“辅国,闲厩马家小儿,为仆,事高力士。”

  《通鉴》卷二百一十八胡注:“时监牧、五坊、禁苑之卒,率谓之小儿。”表面上骂辅国,其实是讽刺肃宗的信任,所谓“以心腹委之”。

  [六]《唐书,后纪传》:“张后宠遇专房,与辅国持权禁中,干预政事,帝颇不悦,无如之何。”

  上,指肃宗。“为忙”二字写肃宗诚惶诚恐多方讨好之状,很幽默,也很辛辣。

  [七]至今,一作至今。今上,当今皇上,此指代宗。

  [八]我昔,指为拾遗时。在皇帝左右,故曰近侍。又拾遗职掌供奉扈从,故曰叨奉引。叨,忝也,自谦之词。

  [九]指代宗当时以广平王拜天下兵马元帅,先后收复两京。

  [一〇]猛士,指郭子仪。宝应元年(七六二)代宗听信宦官程元振谗言,夺子仪兵柄,使居留长安。未央,汉宫名,在长安。这句翻用刘郑《在风歌》:“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一一]这以下三句写夺子仪兵柄所引起的恶果。岐雍,唐凤翔关内地。边兵入卫,岐雍一带,兵力单薄,遂不能防敌于国门之外。

  [一二]广德元年(七六三)十月,吐蕃入侵,代宗逃到陕州,长安第二次沦陷,府库闾舍,焚掠一空。

  [一三]跣足,打赤足。写逃跑时的狼狈,鞋子都来不及穿。讽刺也就在其中。

  [一四]傅介子,西汉时北地人,曾斩楼兰王头,悬之北阙。杜甫意在湔雪国耻,故愿见能有这种人物。

  [一五]老儒,杜甫自谓。意思是说只要国家能灭寇中兴,我个人做不做官倒没关系,故云“不用尚书郎”。杜甫在写这两首诗的前一年曾辞京兆功曹,不赴召;而在写此诗时,已授检校工部员外郎。这句套用《木兰诗》:“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

  忆昔开无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一六];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一七];九州道路无豺虎,远行不劳吉日出[一八];齐纨鲁镐车班班[一九],男耕女桑不相失[二〇];宫中圣人奏云门[二一],天下朋友皆胶漆[二二];百余年间未灾变[二三],叔孙礼乐萧何律[二四]。岂闻一绢直万钱[二五],有田种谷今流血[二六];洛阳宫殿烧焚尽,宗庙新除狐兔穴[二七]。伤心不忍问耆旧,复恐初从乱离说[二八]。小臣鲁钝无所能,朝廷记识蒙禄秩[二九]。周宣中兴望我皇,洒血江汉身衰疾[三〇]。

  [一六]这句写全盛时人口的繁殖。说小邑,则大邑可知。

  [一七]这两句写全盛时农业生产的繁荣。藏谷的日仓,藏米的日廪。

  [一八]这两句写全盛时社会秩序的安定,不必选好日子出门。豺虎喻寇盗。按《光禄坂行》云:

  “安得更似开元中,道路即今多拥隔。”又《通鉴》:“开元二十八年,海内富安,行者万里,不持寸兵。”(卷二百十四)

  [一九]这句写全盛时手工业和商业的发达。商贾络绎,不绝于道。班班,众车声。

  [二〇]桑作动词用,是说妇女养蚕织布。因无战争,故夫妇相守不失。

  [二一]唐人称天子为“圣人”。云门,乐名。《周礼》:“大司乐舞云门以祀天神。”是说这时统治者也能作乐以敬天祭祖,与下文“宗庙狐兔”作反照。

  [二二]胶漆,古人以喻爱情或友谊。《古诗十九首》:“以胶投漆中,谁能别离此?”因生活较好,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较密切。

  [二三]唐白开国——六一八年至开元末——七四一年凡百余年。

  [二四]西汉初年,叔孙通制礼仪,萧何作律九章。这是以汉的盛世来比开元的。

  [二五]岂闻二字陡转,写安史乱后情况,句句和上文作尖锐对比。一绢万钱,和齐纨鲁缟相反。

  [二六]有田流血,和稻米流脂相反。

  [二七]宫殿烧焚,宗庙狐兔,和奏云门、无豺虎相反。这次吐蕃入长安,盘踞了十五天,代宗于十二月复还长安。诗作于代宗还京不久之后,所以说“新除”。

  [二八]这两句极概括。耆旧都经历过开元盛世和天宝之乱,怕他们又从禄山陷京说起,惹得彼此伤起心来,故“不忍问”。

  [二九]小臣,杜甫自谓。识,音志。记识一作记忆。蒙禄秩,指授检校工部员外郎。

  [三〇]洒血,极言自己盼望中兴之切迫。这是作诗的主旨。——浦注:“前章戒词,此章祝词,述开元之民风国势,津津不容于口,全为后幅想望中兴样子也。前说开元,岂闻四句,直说目下,中间隔一大段时光,故用伤心二句搭连之。意以其间乱离之事,不忍再提,但远追盛事。以冀今之克还其旧耳。”

  
更多

编辑推荐

1聚焦长征...
2聚焦长征--长征中的...
3红军长征在湖南画史
4中华传世藏书全元曲—...
5中华传世藏书全元曲—...
6中华传世藏书全元曲—...
7中华传世藏书全元曲—...
8中华传世藏书全元曲—...
9中华传世藏书全元曲—...
10中华传世藏书全元曲—...
看过本书的人还看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