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阅读页

151、遣怀

  昔我游宋中,惟粱孝王都[一]。名今陈留亚,剧则贝魏俱[二]。邑中九万家,高栋照通衢。舟车半天下,主客多欢娱[三]。白刃雠不义,黄金倾有无[四]。

  杀人红尘里,报答在斯须[五]。忆与高李辈,论交入酒垆。两公壮藻思,得我色敷腴[六]。气酣登吹台,怀古视平芜[七]。芒砀云一去,雁鹜空相呼[八]。

  先帝正好武,寰海未凋枯[九]。猛将收西域,长戟破林胡[一〇]。百万攻一城,献捷不云输[一一]。组练弃如泥,尺土负百夫[一二]。拓境功未已,元和辞大炉[一三]。乱离朋友尽,合沓岁月徂[一四]。吾衰将焉讬?存殁再呜呼[一五]!萧条益堪愧,独在天一隅[一六]。乘黄已去矣,凡马徒区区[一七]。不复见颜鲍,系舟卧荆巫[一八]。临餐吐更食,常恐违抚孤[一九]。

  和《昔游》大体相同,但《昔游》多自悼,此则兼悼亡友。刘克庄《后村诗话》新集:“《遣怀》篇未有抚孤之句,公飘飘一羁旅,而葛帔练裙之念如此,高、李岂无厚禄故人,闻之得无愧乎?”

  按:据此诗则社于高适、李白之友谊,终始无间。高与李晚年容有隔阂。杜自己无可托孤,却想到为朋友抚孤,虽力不从心,未免流于空言,其意则亦厚矣。

  [一]宋中,今河南商丘之地。《汉书:梁孝王传》:“孝王筑东苑,方三百余里,广睢阳城七十里。”睢阳,春秋时守地。

  [二]是说现在的宋中,名望虽在陈留之下,但习尚豪华,烦剧难治,却与贝州、魏州相同。

  贝魏皆在大河北。

  [三]主人好客,故主客多欢娱。

  [四]二句言任侠慷慨。倾有无,罄其所有。有无是复词偏义。

  [五]斯须,片刻。浦注:“首段从宋中形胜风俗说起,雄姿侠气,足以助发豪情。”

  [六]杜甫称李白:“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又称高适:“骅骝开道路,鹰隼出风尘。”

  即所谓“壮藻思”。敷腴,喜悦貌。汉乐府《陇西行》:“颜色正敷腴。”

  [七]吹台,即繁台,在今开封东南六里。怀古,即下汉高事。

  [八]《汉书:高祖纪》:“高祖隐于芒砀山泽间,所居,上常有云气。”二句是说,汉高一死,此地无人,空有雁鹜相呼而已。浦注:“次段人高李同游事。”

  [九]先帝,玄宗。

  [一〇]收西域,如王忠嗣、哥舒翰等之攻吐蕃;破林胡,如安禄山、张守珪等之攻契丹。契丹,即战国林胡地。

  [一一]百万,指兵力。因蒙蔽邀功,故虽败而报捷。《唐韵》:“俗谓负为输。”可知杜甫是用口语入诗。

  [一二]上句言不惜物力,下句言不惜民命。为争尺上,牺牲百人,故日负百夫。组练,组甲练袍,谓军装。

  [一三]拓境,即开边。元和,太平和乐的气象。句意谓天下大乱,即指禄山造反。《庄子》:

  “以天地为大炉。”浦注:“三段,带述明皇黩武,指出盛衰聚散关头。”

  [一四]朋友尽,兼指高李外,如郑虔、苏源明、严武等人。合沓,相继貌。祖,逝也。

  [一五]七六二年李白死,七六五年高适又死,故曰再呜呼。呜呼,恸哭也。

  [一六]“益堪愧”一作“病益盛”,“独在”一作“块独”。

  [一七]杜甫最爱才,故对高李之死,十分痛惜。乘黄,骏马,喻高李。几马,杜甫自谓,兼指同时作者。徒区区,徒劳不顶事。

  [一八]颜鲍,颜延之和鲍照,以比高李。荆巫,荆州巫峡,指漂泊夔州。[一九]自顾不暇,仍恐速死,不能照顾遗孤,努力加餐,吐而复食,杜甫的友谊是这样深厚。

  浦注:“末段,遣怀本旨。客怀交谊,一往情深,此老生平肝隔,于斯见焉。”[一九]自顾不暇,仍恐速死,不能照顾遗孤,努力加餐,吐而复食,杜甫的友谊是这样深厚。

  浦注:“末段,遣怀本旨。客怀交谊,一往情深,此老生平肝隔,于斯见焉。”

  
更多

编辑推荐

1聚焦长征...
2聚焦长征--长征中的...
3红军长征在湖南画史
4中华传世藏书全元曲—...
5中华传世藏书全元曲—...
6中华传世藏书全元曲—...
7中华传世藏书全元曲—...
8中华传世藏书全元曲—...
9中华传世藏书全元曲—...
10中华传世藏书全元曲—...
看过本书的人还看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