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阅读页

153、解闷十二首(录五)

  草阁柴扉星散居[一],浪翻江黑雨飞初。山禽引子哺红果,溪女得钱留白鱼[二]。

  杜甫作诗排解愁闷,所以说“排闷强裁诗”、“遣兴莫过诗”。但有时也无效,所以又说“愁极本凭诗遣兴,诗成吟咏转凄凉”。杜甫的愁闷是多方面的,所以这十二首诗内容相当庞杂。

  [一]这一首写夔州的风景习俗。四句全对。“草阁柴扉”和下句的“浪翻江黑”都是当句对。

  星字对下句雨字,则是借对。

  [二]“溪女”一作“溪友”。按《负薪行》:“应当门户女出入,卖薪得钱应供给。”又《云安》诗:“负盐出井此溪女。”则溪女卖鱼,正是夔州常事。

  商胡离别下扬州[三],忆上西陵故驿楼[四]。为问淮南米贵贱[五],老夫乘兴欲东游[六]。

  [三]这是一首赠别商胡的诗。商胡,胡人之为商者。《洛阳伽篮记》:“商胡贩客,日奔塞下。”汉代多称“贾胡”(见《后汉书:马援传》)。《唐书:田神功传》:“上元元年(七六〇)神功至扬州,大掠百姓商人资产,郡内比屋,发掘将遍,商胡波斯被杀者数千人。”可知唐代的扬州实为外商集居之地。

  [四]杜甫早年曾游吴越,因而忆及。西陵,驿名,在浙江萧山县。白居易《答元稹泊西陵驿见寄》诗云:“烟波尽处一点白,应是西陵古驿台。”可知其地风景幽美。

  [五]这是嘱咐商胡的话。

  [六]申明上旬。一方面想东游,一方面又穷,得先问问米价,很幽默。

  陶冶性灵存底物[七]?新诗改罢自长吟[八]。孰知二谢将能事[九],颇学阴何苦用心[一〇]。

  [七]这一首是杜甫自言作诗的经验。底物,犹何物或何事。存底物,就是凭什么东西。陶是制瓦器,冶是铸铁器,这里陶冶二字相当于“调节”。

  [八]从这里可以看出杜甫作诗的刻苦性。唐诗兼重音律,特别是律诗,所以必须吟。

  [九]孰知,犹熟知,即明知意。二谢,谢灵运和谢跳。将能事,用其能事。谦言不能如二谢之得心应手,不假改窜。“能事”是赞美之词,杜诗中常用,如《题王宰山水图歌》:“十日画一水,五日画一石,能事不受相促迫,王宰始肯留真迹。”又《遣兴》诗:“君看涯洼种,态与鸯骀异。不在蹄齧间,逍遥有能事。”又《寄章侍御》诗:“指挥能事回天地,训练强兵动鬼神。”

  [一〇]阴,阴铿;何,何逊。杜甫也是很自负的,尝说“赋料扬雄敌,诗看子建亲”。又说“气劘屈贾垒,目短曹刘墙”。但对于梁陈间诸小诗人,也能汲取他们的优点,这正是他告诫我们的“转益多师是汝师”的具体表现之一。

  先帝贵妃俱寂寞,荔枝还复入长安[一一]。炎方每续朱樱献,玉座应悲白露团[一二]。

  [一一]这一首是讽刺代宗恢复明皇时代进贡荔枝的弊政的。代宗大概假借了荐庙的名义,所以杜甫便从这一方面来加以揭露。话是有些隐晦的。先帝,指唐明皇。俱寂寞,是说爱吃荔枝的都死了。

  [一二]炎方,指四川。朱樱献,用樱桃献庙。玉座,指先帝(明皇)。这两句大意是说,当你(代宗)把四川贡来的荔伎继樱桃之后而荐庙时,如果先帝有灵,看见荔枝也许要悲伤起来吧。还不如不献的好。杜甫是曾亲眼看见也曾说到过贡荔枝的害民情况的(见《病橘》)。

  侧生野岸及江浦[一三],不熟丹宫满玉壶[一四]。云壑布衣鳍背死,劳生重马翠眉须[一五]。

  [一三]这一首追咎明皇的好色,致有贡荔枝之事,侧生,指荔枝。

  [一四]不熟丹宫,不熟于丹宫(天子之宫)。但因统治者嗜好,故满玉壶。

  [一五]这两句刺明皇重色而不重人才。《诗经》:“黄发鲐背。”注:“老人背有鲐文。”是说背皮粗黑如鲐鱼。始背死,即老死。劳生,即劳民。

  重字读乎声。重马,一人两马,以防倒毙,杨贵妃爱吃(即所谓“翠眉须”),也就在所不惜了。

  
更多

编辑推荐

1聚焦长征...
2聚焦长征--长征中的...
3红军长征在湖南画史
4中华传世藏书全元曲—...
5中华传世藏书全元曲—...
6中华传世藏书全元曲—...
7中华传世藏书全元曲—...
8中华传世藏书全元曲—...
9中华传世藏书全元曲—...
10中华传世藏书全元曲—...
看过本书的人还看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