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阅读页

171、写怀二首(录一)

  劳生共乾坤,何处异风俗[一]?冉冉自趋竞[二],行行见羁束[三]。无贵贱不悲,无富贫亦足[四]。万古一骸骨,邻家递歌哭[五]。鄙夫到巫峡,三岁如转烛[六]。

  全命甘留滞,忘情任荣辱[七]。朝班及暮齿,日给还脱粟[八]。编蓬石城东,采药山北谷[九]。用心霜雪间,不必条蔓绿[一〇]非关故安排,曾是顺幽独[一一]。

  达士如弦直,小人似钧曲[一二]。曲直吾不知,负暄候樵牧[一三]。

  这是大历二年(七六七)冬杜甫在夔州时所作。长期痛苦的生活实践,使他认识到人民痛苦的根源,实在于贫宫的悬殊。话仿佛说得很达观,其实充满愤恨。

  [一]劳生,本《庄子》:“大块载我以形,劳我以生。”这里指所有的人们。何处异风俗,是说到处一样,所谓“滔滔者天下皆是”,即下二句所云。

  [二]冉冉,行貌。自趋竟,即古谚所谓:“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天下熙熙,皆为利来。”

  [三]见羁束,是说不自由。

  [四]这两句是说如果没有贵人,则贱人也不会感到悲痛,如果没有富人,则贫人也不会感到不足,因为大家一样。正因为社会有贵贱贪官的不同,所以也就有悲有喜有趋竞和羁束。

  [五]这两句是愤激的话。意谓饶你“贵为天子,富有天下”,也难逃一死,而且是万古如斯,没有例外的。递,是更递,递歌哭,一会儿歌,一会儿哭。

  [六]这以下说到自己。鄙关,杜甫自谓。杜甫永泰元年(七六五)赴云安,至此凡三年。转烛,言生活不安定,兼形容时间的迅速。庾肩吾诗:“聊持转风烛,暂映广陵琴。”

  [七]留滞,指飘泊他乡。荣辱,指世俗的贵贱。

  [八]封建时代,百官上朝要站班,所以说朗班。朝班及暮齿,是说暮年还挂了一个工部员外郎的名。日给,犹日食。脱粟,仅脱去稃壳的粗米。

  [九]编蓬,即结茅屋。杜甫在夔州的瀼西、东屯皆有草屋。石城,即夔州城。杜甫本多病,也懂得一点医道,常常自己种药或采药。

  [一〇]这两句是借采药来说明自己的人生态度的。用心霜雪间,即“不热中”意,是说只要能保持自己的人格,不必荣华富贵,所谓“吾道属艰难”。

  [一一]这两句多少有点说反话。因为杜甫这样做,实出于故意的安排。正如他说,“杖藜妨跃马,不是故离群”一样。他很讨厌那般官僚。曾是,犹乃是。幽独,指性情。

  [一二]后汉顺帝时童谣:“直如弦,死道边;曲如钩,反封侯。”

  [一三]这也是说反话,如果以为杜甫真是一个不知曲直、不分是非的达观者流,那就大错而特错了。这是对那个黑暗社会恨到了家的话。负暄是“负日之喧”:即晒啊太阳。《列子:杨朱篇》说:宋国有个农民,穿麻衣过冬,觉得晒太阳很暖和,便对他的妻说:“负日之暄,人莫知者,以献吾君,当有重赏。”杜甫这时常常写到他晒太阳的情况,如“杖藜寻巷晚,炙背近墙暄。”看来他在夔州的生活虽有好转,但也很有限。

  
更多

编辑推荐

1聚焦长征...
2聚焦长征--长征中的...
3红军长征在湖南画史
4中华传世藏书全元曲—...
5中华传世藏书全元曲—...
6中华传世藏书全元曲—...
7中华传世藏书全元曲—...
8中华传世藏书全元曲—...
9中华传世藏书全元曲—...
10中华传世藏书全元曲—...
看过本书的人还看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