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阅读页

174、短歌行赠王郎司直

  王郎酒酣拨剑斫地歌莫哀[一]!我能拔尔抑塞磊落之奇才[二]。豫章翻风白日动,鲸鱼跋浪沧溟开[三]。且脱佩剑休徘徊[四]!西得诸侯棹锦水[五],欲向何门趿珠履[六]?仲宣楼头春色深[七]:青眼高歌望吾子[八],眼中之人吾老矣[九]!

  大历三年(七六八)正月杜甫自夔出峡,寓居湖北江陵,诗当作于是年春暮。汉乐府有《短歌行》,这是用的旧题。“郎”是对少年的美称。司直,司法官。《旧唐书》卷四十四《职官志》:

  “大理寺司直六人,从六品上,掌出使推核。”王郎怀才不遇,因作诗慰之,通首皆赠王郎语。按王郎,不知名。杜甫《戏赠友》诗:“元年速已月,官有王司直。马惊折左臂,渭,折面如墨。”大概是一个豪侠之士。诗作于宝应元年(七六二),时寓成都草堂。又皇甫冉亦有《送王司直》诗,当系一人。

  [一]一起便画出一个英俊少年。酒酣,半醉。鲍照《行路难》“拔剑击柱长叹息”,拨剑斫地也是一种愤慨的表现。浦注:“首句莫哀二字,另读。斫剑而歌,哀情发矣,故劝之莫哀也。”

  [二]拔,提拔。抑塞,犹抑郁,谓有才不得伸展。磊落,光明坦荡。

  [三]二句以大木大鱼形容王郎的奇才。豫章,两种大木。豫亦名枕木,章亦名樟木。跋浪,犹乘浪。沧溟,即碧海。自日动,白日为之动。沧溟开,沧溟为之开。

  [四]浦注:“徘徊,即袁歌之态。曰‘脱’曰‘休’,即‘莫哀’意,重言以劝之也。”按句意谓有才如此,终必见用,故曰“且”。

  [五]时王郎将西入蜀。诸侯,指蜀中节镇。得,得共信任。锦水,即锦江,在成都。棹,作动词用,犹言泛。李白诗:“稽山无贸老,却棹洒船回。”亦作动词用。此句有倒装,顺说即“西棹锦水得诸侯”。

  [六]趿,音洒,说文:“趿,进足有所撷取也。”《史记:春申君传》:“春申君客三千余人,其上客皆蹑珠履。”向何门,勉其择人,勿入凶门。

  [七]这句点明送别之地和时。王粲字仲宣,“建安七子”之一,避乱,依刘表于荆州(时荆州治今湖北省襄阳县),曾作《登楼赋》,后人因称所登楼为“仲宣楼”。楼所在地,向有襄阳、当阳和江陵三种不同说法。郭知达《九家集注杜诗》卷十引赵次公云:“楼,指言荆州。王粲字仲宣,自来剂,尝登楼作赋,今直以荆州楼为帅宣楼,祖出梁元帝诗’朝出屠羊县,夕返仲宜楼(按诗题为《出江陵县还》)。盖以仲宣一世名人,故得以名之。犹之天子之天禄阁,可谓之子云阁。”(按所据为谢灵运诗:“既笑沮溺苦,又哂子云阁。”)按赵说甚是。仲宣楼,杜诗屡用,如:“戎马相逢更何日,春风回首仲宣楼。”(《将赴荆南寄别李剑州弟》)又“此时同一醉,应在仲宣楼”(《舍弟观归蓝田迎新妇示两篇》)。又“天寒出巫峡,醉别仲宣楼”(《夜雨》)。都是借以泛指荆州的。

  江陵是否有或应不应有仲宜楼,并没有什么关系。

  [八]《晋书:阮籍传》:“籍又能为青白眼。”青眼表示好感,白眼表示蔑视。高歌,犹放歌,即放声而歌,意在鼓舞对方。吾子,是亲密的称呼,旨玉郎。望是望其能遇知己以施展奇才。

  [九]眼中之人,向有两说:一说指杜甫,一说指王郎。按杜甫《与严二郎奉礼别》诗:“别君谁暖眼?将老病缠身。”暖眼二字甚新,意即此所谓眼中之人。据此,则当指王郎,是呼而告之的口气,应略顿。吾老矣,是说自己已不中用了,要求王郎及时努力,所谓“济肚宜公等”“飞腾急济时”。

  ——卢世《杜诗胥钞》评此诗云,“突兀横绝,跌宕悲凉,日青眼高歌望吾子,待少年人如此肫挚,直是肠热心清,盛德之至耳。”

  
更多

编辑推荐

1聚焦长征...
2聚焦长征--长征中的...
3红军长征在湖南画史
4中华传世藏书全元曲—...
5中华传世藏书全元曲—...
6中华传世藏书全元曲—...
7中华传世藏书全元曲—...
8中华传世藏书全元曲—...
9中华传世藏书全元曲—...
10中华传世藏书全元曲—...
看过本书的人还看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