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阅读页

第9节

  传

  九年春,宋桓公卒1.未葬,而襄公会诸侯,故曰“子”。凡在丧,王曰小童2,公侯曰子。

  1“宋桓公”三句:解释《春秋》书“宋子”的原因。2小童:取童蒙幼小之意。

  夏,会于葵丘1.寻盟2,且修好3,礼也。

  王使宰孔赐齐侯胙4,曰:“天子有事于文、武5,使孔赐伯舅胙6.”齐侯将下拜7.孔曰8:“且有后命。天子使孔曰:‘以伯舅耋老9,加劳,赐一级10,无下拜。’”对曰:“天威不违颜咫尺11,小白余敢贪天子之命无下拜12?恐陨越于下13,以遗天子羞14,敢不下拜?”下,拜;登,受15.

  1“会于”句:宰周公与鲁、晋、齐、宋、郑、许、曹诸国会于葵丘。《传》蒙经文省略与会之人。2寻盟:重申前盟。3修好:重温旧好。温故曰修。4王:指周襄王。宰孔:即经文之宰周公。周太宰,食邑于周。胙(zuò):祭肉。《周礼·春官·大宗伯》:“以胙膰之礼,亲兄弟之国。”《左传·僖公二十四年》:“宋,先代之后也,于周为客。天子有事,膰焉。”赐胙膰于同姓,以示亲近;赐于异姓,以示尊崇。5有事:指举行祭祀。文、武:文王、武王。6伯舅:指齐桓公。天子称同姓诸侯为伯父、叔父,称异姓诸侯为伯舅、叔舅。7下拜:走到堂下跪拜。8孔:宰孔,即宰周公。9耋(dié)老:年老。七十曰耋。庄公九年,齐桓公入主齐国,至今已四十余年。10赐一级:将礼遇提高一等。级:等。11“天威”句:上天鉴察下情,威严近在咫尺之间。意思是自己不敢失礼。违:离。颜:额。此谓颜面。咫:八寸。12小白:齐桓公之名。贪:承,承受。13恐陨越于下:谓高据上位(不下堂),唯恐陨越于下。14遗(wèi)天子羞:使天子蒙羞。遗:予,给予。15下,拜;登,受:先到堂下跪拜,再上堂受胙。

  秋,齐侯盟诸侯于葵丘,曰:“凡我同盟之人,既盟之后,言归于好1.”

  宰孔先归,遇晋侯2,曰:“可无会也。齐侯不务德,而勤远略3,故北伐山戎4,南伐楚5,西为此会也。东略之不知6,西则否矣,其在乱乎7!君务靖乱8,无勤于行。”晋侯乃还。

  1言:句首语助词,无义。2晋侯:指晋献公。3勤:劳。远略:经略远地。4山戎:即北戎,古代北方少数民族之一,在今河北玉田县。齐伐北戎,事在庄公三十一年(公元前663年)。5伐楚:事在僖公四年(公元前656年)。6“东略”二句:齐是否东伐,不得而知;西伐晋国,则不可能。谓晋不必惧齐。之:则。7在乱:言晋国将有内乱。在:终。8务:致力于。靖乱:消弭祸乱。靖:止息。

  九月,晋献公卒。里克、丕郑欲纳文公1,故以三公子之徒作乱2.

  初,献公使荀息傅奚齐。公疾,召之,曰:“以是藐诸孤辱在大夫3,其若之何?”稽首而对曰4:“臣竭其股肱之力5,加之以忠贞。其济6,君之灵也7;不济,则以死继之。”公曰:“何谓忠贞?”对曰:“公家之利8,知无不为,忠也。送往事居9,耦俱无猜10,贞也。”

  及里克将杀奚齐,先告荀息曰:“三怨将作11,秦、晋辅之12,子将何如?”荀息曰:“将死之。”里克曰:“无益也。”荀叔曰13:“吾与先君言矣,不可以贰14.能欲复言而爱身乎15?虽无益也,将焉辟之16?且人之欲善,谁不如我?我欲无贰,而能谓人已乎17?”

  冬十月,里克杀奚齐于次18.书曰“杀其君之子”,未葬也。荀息将死之,人曰:“不如立卓子而辅之19.”荀息立公子卓以葬。十一月,里克杀公子卓于朝,荀息死之。

  君子曰:“诗》所谓20:‘白圭之玷21,尚可磨也。斯言之玷,不可为也。’荀息有焉22.”

  1丕郑:晋大夫。文公:重耳。2三公子之徒:申生、重耳、夷吾的拥护者。3“以是”句:以此幼弱之孤托付给大夫。藐:小。诸:之。《广雅·释言》:“诸、旃,之也。”辱:谦辞。谓使对方受辱。在:于。4稽(qǐ)首:叩头。古时最重的跪拜礼。5股肱:大腿和胳膊。比喻辅佐君主的大臣。6其:若。济:成。7灵:福。8公家之利:有利于公室之事。9往:死者。居:生者。10耦俱无猜:谓不负死者,无愧生者。耦:两。猜:猜疑。11三怨:三公子之徒心怀怨恨者。12秦、晋辅之:谓秦将助之,晋之人心亦向附之。13荀叔:荀息。14贰:指违背前言。15复言:实践诺言。复:行。《国语·晋语二》:“岂能欲行吾言而又爱吾身乎?”16辟:同“避”。17谓:使。《广雅·释诂一》:“谓、命,使也。”已:止。谓制止里克等人效忠于三公子。

  18次:丧次,居丧之所。19卓子:公子卓,献公之子,骊姬的妹妹所生。20《诗》:引文出自《诗·大雅·抑》。21“白圭”四句:谓白圭之瑕疵,尚可磨而除之;此言既出,不可追悔。圭:玉器,上尖下方。玷:白玉的斑点。22荀息有焉:谓荀息从君于昏,最终只能以死兑现承诺。

  齐侯以诸侯之师伐晋,及高梁而还1,讨晋乱也。令不及鲁,故不书。

  1高梁:晋邑,在今山西临汾市东北。

  晋郤芮使夷吾重赂秦以求入1,曰:“人实有国2,我何爱焉3?入而能民4,土于何有5?”从之。

  齐隰朋帅师会秦师6,纳晋惠公。

  秦伯谓郤芮曰7:“公子谁恃8?”对曰:“臣闻亡人无党,有党必有雠9.夷吾弱不好弄10,能斗不过11,长亦不改,不识其他。”公谓公孙枝曰12:“夷吾其定乎?”对曰:“臣闻之:唯则定国13.《诗》曰14:‘不识不知15,顺帝之则。’文王之谓也。又曰16:‘不僭不贼17,鲜不为则18.’无好无恶,不忌不克之谓也19.今其言多忌克,难哉!”公曰:“忌则多怨,又焉能克?是吾利也。”

  1郤芮:晋大夫。赂秦:指许秦以土地。2人实有国:言不为君,则国为他人所有。3爱:吝惜。4而:如。能:得。5土于何有:即何有于土,谓土地不难得到。6隰(xí)朋:齐大夫。晋惠公:夷吾。7秦伯:秦穆公。8谁恃:问在国内依靠何人。9雠:同“仇”。10弱:年少。弄:嬉戏玩耍。

  11能斗不过:能斗而不过甚。此数句谓夷吾通达平和,无恶于国。12公孙枝:秦大夫,字子桑。13唯则定国:只有行为合于法度方能定国。14《诗》曰:引文出自《诗·大雅·皇矣》。15“不识”二句:谓不用聪明机巧,以循天理。则:法,法则。16又曰:引文出自《诗·大雅·抑》。17僭:过,差失。贼:害,伤害。18鲜(xiǎn):少。则:法。19忌:忌人之能。克:胜。谓好居人上。

  宋襄公即位,以公子目夷为仁1,使为左师以听政2.于是宋治3.故鱼氏世为左师4.

  1目夷:字子鱼,襄公庶兄。2左师:宋执政官。3于是:因此。4鱼氏:子鱼之后以鱼为氏。

  经

  十年春1,王正月,公如齐。

  狄灭温2,温子奔卫。

  晋里克弑其君卓及其大夫荀息3.

  夏,齐侯、许男伐北戎4.

  晋杀其大夫里克5.

  秋七月。

  冬,大雨雪6.

  1十年:公元前650年。2温:周王畿(王城附近周围千里的地方)内的小国,故城在今河南温县西南三十里。3“晋里克”句:弑卓在上年而《春秋》书于今春,从赴告。献公既死,卓已免丧,故称君。荀息虽信守诺言,却无远谋,从君于昏,故称其名。4北戎:山戎。5“晋杀”句:里克弑二君,故称名以罪之。6大雨雪:平地盈尺为大雪。

  
更多

编辑推荐

1聚焦长征...
2聚焦长征--长征中的...
3红军长征在湖南画史
4中华传世藏书全元曲—...
5中华传世藏书全元曲—...
6中华传世藏书全元曲—...
7中华传世藏书全元曲—...
8中华传世藏书全元曲—...
9中华传世藏书全元曲—...
10中华传世藏书全元曲—...
看过本书的人还看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