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
十五年春,季文子如晋1,为单伯与子叔姬故也。
1“季文子”二句:单伯、子叔姬被齐人拘捕,季文子(季孙行父)如晋,请晋人出面调停。
三月,宋华耦来盟1,其官皆从之。书曰“宋司马华孙2”,贵之也。
公与之宴,辞曰:“君之先臣督得罪于宋殇公3,名在诸侯之策。臣承其祀4,其敢辱君5?请承命于亚旅6.”鲁人以为敏7.
1??宋华耦”二句:华耦出盟鲁国,当行之官皆备。2“书曰”二句:贵华孙能从古典,故《春秋》书其官,而不称其名。
3“君之”二句:华耦为华督之曾孙。桓公二年,华督弑其君殇公。华耦以罪人子孙自视,不敢当鲁君之宴。策:简策。4承其祀:为其后嗣。5其:岂。6亚旅:上大夫。7鲁人:鲁国之人。夏,曹伯来朝,礼也。诸侯五年再相朝1,以修王命,古之制也。
1“诸侯”三句:十一年,曹伯来朝,今又来朝,合于古制。
齐人或为孟氏谋1,曰:“鲁,尔亲也。饰棺置诸堂阜2,鲁必取之。”从之。卞人以告3.惠叔犹毁以为请4,立于朝以待命。许之。取而殡之5.齐人送之。书曰“齐人归公孙敖之丧”,为孟氏6,且国故也7.葬视共仲8.
声己不视9,帷堂而哭10.襄仲欲勿哭11.惠伯曰12:“丧,亲之终也。虽不能始,善终可也13.史佚有言曰14:‘兄弟致美15.’救乏、贺善、吊灾、祭敬、丧哀16,情虽不同,毋绝其爱,亲之道也。子无失道,何怨于人?”襄仲说。帅兄弟以哭之。
他年17,其二子来18,孟献子爱之19,闻于国。或谮之曰20:“将杀子。”献子以告季文子。二子曰:“夫子以爱我闻21,我以将杀子闻,不亦远于礼乎?远礼不如死。”一人门于句鼆22,一人门于戾丘,皆死。
1孟氏:穆伯(公孙敖)之家人。庆父为庶长子,其后人为孟孙氏,故称“孟氏”。2“饰棺”句:饰棺不殡,示无所归。堂阜:齐、鲁边境之邑,在今山东蒙阴县西北。3卞人:卞邑大夫。卞:鲁邑,在今山东泗水县东五十里。4惠叔:名难,公孙敖次子。毁:居丧哀伤过度以致羸弱毁形。5殡:停柩待葬。6为孟氏:因孟氏世为鲁卿,而公孙敖为其祖。7国故:孟氏为鲁国公族。8葬视共仲:比照葬共仲之礼。谓皆因罪而降低丧葬规格。视:比。共仲:庆父,公孙敖之父。9声己:公孙敖次妃,惠叔之母。不视:不视其柩。10帷堂:丧礼,尸未设饰,以布帷围之。《礼记·杂记》云:“朝夕哭,不帷。”声己怨公孙敖从莒女,故帷堂而哭。11“襄仲”句:襄仲怨公孙敖娶其妻。12惠伯:叔彭生。13善终:妥善处理其丧事。14史佚:周武王时太史,名佚。15致:尽,极。16“救乏”句:救其困乏,贺其福祥,吊其灾祸,祭之则敬,临其丧而哀。17他年:指此后若干年。18二子:公孙敖在齐所生的两个儿子。19孟献子:仲孙蔑,公孙敖的长孙,文伯之子。20谮:谗毁。21夫子:指孟献子。22门:攻打或防守城门,此指防守城门。句鼆(mǐnɡ):与下文“戾丘”俱为鲁邑,当在今山东曲阜市。
六月辛丑朔,日有食之1.鼓、用牲于社,非礼也。日有食之,天子不举2,伐鼓于社3;诸侯用币于社4,伐鼓于朝,以昭事神、训民、事君5,示有等威6,古之道也。
1“日有”三句:天子遭遇日食,方可击鼓、用牲于社,鲁为诸侯,行此事不合于礼。2不举:不享用盛馔。举:杀牲之盛馔。《周礼·天官·膳夫》:“王日一举。”注:“杀牲盛馔曰举。”
3伐鼓:击鼓。4“诸侯”二句:谓诸侯只能用币于社,击鼓于朝。币:指玉帛等。5“以昭”句:天子不举,诸侯用币,所以事神;尊卑异制,所以顺民。训:顺。6等威:礼仪细节之等差。威:威仪。
齐人许单伯请而赦之1,使来致命。书曰“单伯至自齐”,贵之也。
1“齐人”四句:单伯乃周卿士,为鲁请子叔姬于齐,齐人执之。今来致赦叔姬之命,故《春秋》书其至以贵之。
新城之盟1,蔡人不与2.晋郤缺以上军、下军伐蔡,曰:“君]弱3,不可以怠4.”戊申,入蔡,以城下之盟而还5.凡胜国6,曰灭之;获大城焉7,曰入之。
1新城之盟:上年陈、郑、宋会盟于新城,表示服从晋国。2不与:不参加会盟。3君:原本无此字,据敦煌写本(S畅85)及杨伯峻说补。弱:年幼。4怠:懈怠。5以:为。城下之盟:敌人兵临城下而被迫签订的屈辱和约。6胜国:指灭其国家,占有其土地。7“获大城”二句:得大都而不有其地。
秋,齐人侵我西鄙,故季文子告于晋。
冬十一月,晋侯、宋公、卫侯、蔡侯、[陈侯]、郑伯、许男、曹伯盟于扈1,寻新城之盟2,且谋伐齐也。齐人赂晋侯,故不克而还。于是有齐难3,是以公不会。书曰“诸侯盟于扈4”,无能为故也5.凡诸侯会,公不与6,不书,讳君恶也。与而不书,后也7.
1陈侯:原本无此二字,据阮元《校勘记》、杨伯峻说及敦煌写本(S畅85)补。2寻:温,重申。3齐难:即下文所言齐侵鲁西鄙。4“书曰”句:《春秋》谓略书“诸侯”而不具列其名氏。5无能为:无所作为。6“公不与”三句:谓无国难,而不与会,则为君恶,讳而不书。7后:后期。
齐人来归子叔姬,王故也1.
1王故:因周匡王有命。
齐侯侵我西鄙,谓诸侯不能也1.遂伐曹,入其郛2,讨其来朝也。
季文子曰:“齐侯其不免乎?己则无礼3,而讨于有礼者曰:‘女何故行礼4!’礼以顺天,天之道也。己则反天5,而又以讨人,难以免矣。《诗》曰6:‘胡不相畏7,不畏于天。’君子之不虐幼贱,畏于天也。在《周颂》曰8:‘畏天之威9,于时保之。’不畏于天,将何能保?以乱取国10,奉礼以守,犹惧不终。多行无礼,弗能在矣11.”
1谓:以为,认为。不能:无能为。谓不能讨己。2郛(fú):郭。3则:语助词,无义。无礼:谓执王使而伐无罪。4“女何”句:此为揣度齐侯的想法。女:汝,你。5反天:违礼。6《诗》曰:引文出自《诗·小雅·雨无正》。7“胡不”二句:谓人不相畏,因不畏于天。8《周颂》:引文出自《诗·周颂·我将》。9“畏天”二句:畏惧天威,于是保其福禄。10以乱取国:指杀舍而自立。11弗能在:谓不得善终。《尔雅·释诂下》:“求、酋、在、卒、就,终也。”
经
十有六年春1,季孙行父会齐侯于阳谷2,齐侯弗及盟3.
夏五月,公四不视朔4.
六月戊辰5,公子遂及齐侯盟于郪丘6.
秋八月辛未7,夫人姜氏薨8.
毁泉台9.
楚人、秦人、巴人灭庸10.
冬十有一月,宋人弑其君杵臼。
1十有六年:公元前611年。2阳谷:齐地,在今山东阳谷县北三十里。3及:与。4视朔:天子、诸侯每月朔(初一)日祭告于庙,然后听政。告庙称告朔,听政称视朔。视朔亦称“听朔”。5戊辰:五日。6郪(xī)丘:齐地,当在今山东淄博市临淄区附近。7辛未:九日。8夫人姜氏:声姜,僖公夫人,文公之母,齐女。9泉台:即郎台。庄公三十一年《经》:“筑台于郎。”郎在今山东曲阜市南郊。10巴:国名,在今四川东部一带。庸:国名,今湖北竹山县东四十里有上庸故城,即其地。庸此后为楚属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