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至政协
马召镇,距周至县城南10公里。东临楼观,西接广济,南踞秦岭,北连二曲。面积77.95平方公里,镇区6.9平方公里,耕地4万亩,辖28个行政村,171个村民小组,一个居民委员会。总人口4.28万人。
马召镇农业资源丰富,粮食生产稳中有升,产业结构调整日趋合理,林果产品以猕猴桃为主,现栽植总面积6200亩,沿山杂果林主要有鲜食杏、油桃、柿子、核桃、沙红桃近2000余亩。围绕猕猴桃产业,现建冷库48座,储藏能力5800吨。国内最大的猕猴桃深加工企业交大秦美和西安美好加工能力达到6000吨。2005年,全镇实现国民生产总值2.39亿元,人均纯收入达到2319元。
马召镇山环水复,“兴隆祖山,双凤朝拱,黑凤西峙,芒水中穿,三台南映,团彪东耸”,有山、有塬、有川、有滩,区位优势得天独厚,交通便利,108国道与107省道纵横交叉、贯通南北东西。据史载,后汉马融,拜关中学者挚恂为师,隐居于黑河畔仙游寺石室攻读,大将军邓骘奉旨相召于此地,拜为校书郎,本县人以此为荣,因以名村叫马召。
元代至正三年成城于曹家梁、金盆梁,设市于梁下大什字,建玉皇楼于市心。明末流贼攻陷二城。火烧城市。清初顺治三年移今所,建文昌阁、关帝楼。民国改为关岳楼、孔文阁,移玉皇楼于马召镇西门外,建火神、太白诸庙于东门外。
穆天子与演乐洞
穆天子,即周穆王,周昭王之子,名满,西周第五位天子,史称盛世帝王。周穆王武功卓著,西击犬戎、东征徐夷,战无不胜。
周穆王既凯旋而归,欲巡游仙景,叩其名山洞府,以知天下之大。于是从外进善马百匹,选精良者二驷,曰:华腓、绿耳、赤骥、白牺、渠黄、腧轮、山子、盗骊,是为八骏。皆龙颅凤膺。虎脊貌章,振鬃长鸣,众马皆惊。有宝马,还得有良御。穆王出榜,招募得善御者造父。造父,汾河人氏,精御艺。有“立木为涂,何可容足,趋走往还。无有跌失”之本领。穆王既得二绝,携妃子盛姬,载圭璧宝物,前簇后拥,旌旗蔽日,端坐八骏大辇,肃穆庄严骑士仪仗,宫廷乐队浩浩荡荡,出了镐京,望西起行。车驰马骤,迅疾如忛飞鸟,光眩如匹练流星,耳畔惟闻呼呼风响,一息数里,回望车从,绝无踪影。不觉来到芒水玄池,于平广之处休息等候,周视四方上下,仰观终南叠翠、万仞峻极,脚下黑水湍激、涡漩回荡,松柏苍郁,山花烂漫,气象清幽,风景如画。攀援西上,半山腰间一石突兀,石心空洞,乃天成石室,中可容数百人,真乃洞天福地,人间仙境。穆王驻跸玄池,命乐工演奏广东(天上仙乐),执白圭玄璧、珠烛银之仪,祭拜天上仙真,鸾歌凤舞,百兽盘旋。穆王频斟琬液清觞虚幻心瑶,尽情歌舞。演乐三日,乐而忘返。今黑水口西山之半山腰悬崖峭壁上有演乐洞,即为周穆王在此洞中演乐而得名(黑河,古称芒水。黑水口之黑龙潭,又称玄池。芒、玄,即黑色。称玄池,是改黑为玄,改潭为池。皆因周穆王演乐而美其号)。
与此同时,周穆王还在玄池一带栽植竹子,其竹大如椽、其密如箦,林林繁衍,广约百余里,史称芒竹。至明清竹园荒芜,现仍有小片竹林。清乾隆十四年(1749),周至著名知县邹儒游黑龙潭咏诗云:
忆昔穆天子,时乘八骏游。
玄池传昔宴,芒林到今留。
仙乐隋云散,空山剩碧幽。
我来寻古迹,惟见白云流。
又《黑水潭诗》云:
万壑雷奔破石峋,芙蓉丛起忽迷津。
水深百丈瞰如墨,浪激千层望似银。
飞鸟乍窥惊欲坠,老龙眠稳夜长吟。
章君怪底偏题字,险处传奇见险人。
吹箫引凤玉女洞
在黑水浴黑龙潭北,有一景观,名曰:“玉女垂帘”。此景为,突兀耸立的一块巨石,中心空洞,洞门高约四尺,宽约二尺,石洞内可容纳数十人,洞有飞泉,这就是典故“吹箫引凤”的玉女垂帘洞,简称“玉女洞”。
玉女,名弄玉。秦穆公幼女,初生时,有人献玉璞,令玉工剖之,得碧玉。女周岁,宫中陈列“抓周”,女独取此玉弄之,故名,因字曰:“简璧”。稍长,姿慧绝世,善吹笙,不由乐师辅导,自成音调。秦穆公钟爱之,令巧匠镂玉为笙,建筑重楼使居其中,名叫“凤楼”。前有高台,名叫“凤台”。年长十五岁,秦穆公欲求佳婿,弄玉自誓说:“必须得善吹笙的人,且能与我唱和方可择配。”一天夜里,月明如镜,天净云空,弄玉焚香,取碧玉笙临窗吹之,响入云际。微风拂拂,忽然像有和之者,停吹而听,其声亦止,余音犹袅袅不绝。弄玉惘然若失。既就寝,梦见五色霞光中,一美丈夫云冠鹤氅,乘彩凤自天而下,于腰间解下赤玉箫,倚栏而吹,声音清越,洋洋盈耳。弄玉惊醒,言于父。
时有萧史,周宣王末史官,能文著本末,以备史之不及,遇弄人,陷居终南山,擅长品箫,能致孔雀白鹤盈庭。秦穆公使孟明于终南山访寻,邀与共载而归,引谒于凤台之上。秦穆公见其仪容潇洒,有离群绝俗之韵。知善箫,命奏之。萧史舒出箫一枝,玉色温润,光彩照人。初品一曲,清风习习;二曲,彩云四合;至三曲,白鹤翔舞空中,孔雀集栖林际,百鸟和鸣,经时方散。秦穆公大悦。即命孟明为媒,蹇叔为傧,送至西殿成亲。日居凤楼,萧史教弄玉吹箫,为来凤之曲。
约居半载,夫妇于月下吹箫,忽有紫凤集于台左,赤龙蟋于台右。萧史乘龙,招弄玉跨凤,翔空径回终南山仙游洞府。今黑龙潭畔尚有玉女洞遗址,洞有飞泉,泉甚甘洌,饮之者愈病。宋时,苏东坡任凤翔通判,辖周至事务,尝饮于此。且吟《玉女洞》诗:“洞里吹箫子,终年守独幽。石泉为晓镜,山月当镰钩。岁晚杉风尽,人归雾雨愁。送迎应鄙陋,谁继楚臣讴。”苏学士还抒诗《调水符》,且写前序:“爱玉女洞中水,既致两瓶,恐后复取;为使者见绐,因破竹为契,使寺僧藏其一,以为往来之信,戏谓之‘调水符’。诗曰:欺谩久成俗,关市有契繻。谁知南山下,取水亦置符。古人辨淄渑,皎若鹤与凫。吾今即谢此,但视符有无。常恐汲水人,智出符之余。多防终无及,弃置为长吁!”
千年名刹仙游寺
仙游寺,位于马召镇南2公里,黑水河畔,四山环抱,一水中流,狮山东踞,象岑西盘,玉女垂帘,九皋叠翠,西山登雾,仙桥古渡,猫阪惊步,龙潭虎穴,宝塔放光,斜阳晚照,环境优美,诗情画意,景色宜人,仙境名胜。
隋文帝杨坚非常喜爱玄池的自然风光,于开皇十八年(598)在这里修建了避暑行宫,取名“仙游宫。”
隋仁寿元年(601),隋文帝为了安放他早年得到的天竺婆罗门沙门赠送的佛舍利,颁诏曰:“率土之内,选高爽清净处,创建灵塔”,安置佛舍利。是年,长安大兴善寺高僧童真和尚,奉送舍利至仙游宫,建灵塔安置佛骨舍利,改称“仙游寺”。
隋唐时,仙游寺为鼎盛时期,唐宣宗大冲年间(847-859),曾将仙游寺扩析为:南寺、北寺、东寺;明英宗天顺六年(1462),仙游寺由西域喇嘛桑加巴主持,继而扩建,规模宏大,易名为“普缘寺”;清康熙二年(1663),恢复为原名“仙游寺”。
仙游寺,风景如画,人间仙境,体现了人与山水自然之和谐,吸引了帝王将相,文人墨客。西周,穆天子驾八骏,休于玄池上,演广乐三日忘返;春秋之时,秦穆公之幼女弄玉与萧史吹箫引凤,隐居为仙;后汉,马融曾于此构筑石室潜心苦读,后被召,终成为一代名儒;唐代画圣吴道子曾在这里留下了“天王鬼神飞仙像”石碑;大诗人白居易任周至县尉时,“数到仙游寺里来”,造就了他一生的创作高峰期,写下了千古绝唱《长恨歌》;卢伦、王勃、陈鸿、王质夫、岑参、李商隐、苏轼等也曾在这里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篇。
仙游寺原有王天殿、大雄宝殿、观音殿、地藏殿、法堂、苏公藏符处、钟楼、鼓楼等,还有法王塔、逼水塔、逼风塔等多座古塔及古碑。法王塔共七层,高29.55米,全以砖砌,端庄古朴,线条优美,历经400年的隋代砖塔,目前全国仅有此第一例。价值珍贵,为稀世之宝。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仙游寺因黑河引水工程,而搬迁今黑河水库北岸“摇头坡”新址。1998年8月17日,法王塔拆迁启动,经过两个月的艰苦工作,于1998年10月17日,幽闭了400年的法王塔地宫的秘密豁然问世,塔里藏有佛骨舍利、隋《舍利塔下铭》、铜函、石函、琉璃瓶和鎏金铜棺等各种珍宝,跃然展现在世人眼前。与历史记载完全相符。
明王九思曾描写仙游寺有《游南山记》:“寺榜曰‘普缘’,四面皆山。黑水经流门外,殿前石塔中塑佛涅像,寺门西濒水,石塔上刻吴道子画诸佛像,及东坡题名。”
现仙游寺竖立有毛泽东手书《长恨歌》未尽碑。
黑河引水魂牵梦绕
黑河水库,位于马召镇金盆湾,1996年元月开工建设。历经6年的艰苦施工,2001年12月,黑河大坝、引水洞、泄洪洞工程的完工,标志着黑河水利枢纽主体工程胜利竣工。
黑河水利枢纽工程,是陕西水利建设史上的一个壮举,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工程总投资11.8亿元。大坝高130米,库区长15公里,湖面4.6平方公里,总库容2亿立方米。主要以城市供水为主,兼有农业灌溉、防洪、发电、美化环境等多种功能和综合效益的大型水利工程。水库建成,向西安市年供水4亿立方米,从根本上解决了西安市的供水问题。西安水荒已成为历史。
黑河水利枢纽工程,已成为省内的旅游热点。高大雄伟的黑河大坝,恰似一座拔地耸立的丰碑。它以世界一流大坝为特色,以库区黑水青山为基调,以美不胜数的人文景观为点缀,集环境保护、旅游观光、生态平衡为一体的,新的生态旅游展现在世人面前。
突兀奇峰兴隆山
兴隆山,亦名圆圪坩达山。位于马召镇西南2公里处之终南山北麓,西濒虎谷,东临水渠沟。突兀奇峰,神式天成,气势雄伟,负其阴而向其阳,形如圆圪坩达而得其名。
据史载,兴隆山为马召之祖山,风水宝地,山巅有顶殿,供奉道教尊神、玉皇大帝,始建于元代。古往今来,圆圪坩达山以其独有的温馨及无穷魅力,吸引着来自各地的游客,成为世人旅游观光之胜地。一天门处马召镇西门外,二天门处山下,三天门则是圆圪坩达山一处十分重要的景点,是直达山巅玉皇景殿七十二盘道之起点,也是游客于“漫道雄关前、而今迈步从头越”之少憩佳地。登上山顶,于云雾中,则别有一番情趣,远望众峰忽隐忽现,有的似巍峨高耸的宫殿;有的像窈窕淑女在浣纱;有的像仰首的雄狮;有的像卧地的水牛。雨过天晴,举目远望,群山青翠,古柏竹林,渭水如带,平原如际,无不使人心旷神怡,流连忘返。
小镇街景现在的马召镇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主线,以“加快发展、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创新发展”为主题,走出“生态立镇、文化名镇、旅游兴镇、产业强镇”的战略,进一步在沿山大力发展杂果林带5000亩。按照“公司+协会+农户”的服务体系,引导发展猕猴桃西选二号、海沃德1800亩。同时扩广“养牛、养猪协会”,培育规模大、机制好的农户养殖。利用107环山旅游公路的有利条件,以仙游寺、涌泉寺、兴隆山为基础,突出“文化、生态”旅游特色品牌。以金盆、桃李坪为基础,着力发展农家乐生态观光旅游。同时实施好农贸市场建设,推动商贸服务业健康发展。抓好大项目的引进,力争投资60万美元的香港脱水榨菜项目在马召落地生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