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碧已黯淡了很多年,雕纹也早磨损得所剩无几了。疏于修葺,原本洁白的石阶被灰霉青苔锈蚀得斑驳不堪。那肮脏的洁白叫人联想到未及枯朽的骨殖。从千百间奢华而阴暗的宫室里蒸发出来的血腥气息,还有无数在雕栏玉砌之间翩翻的亡魂,最后都酿成阴寒之气,被宫城悉数贮存起来。当这个容器无可挽回地残破下去后,阴气就从砖石的缝隙间不绝如缕地渗漏出来,使人体会到挥之不去的逼人寒意——元和十五年正月二十七从时令上讲已是早春,却有着暮冬的苦寒。放眼周匝,毫无生气可言,除了三数只野枭,在枯树上、在宫室上空飘忽无定的阴霾里聒噪不止。
为什么是枭?在爱琴海,它被看做智慧女神雅典娜化身;在黑格尔的话语里,它代表“哲思”;卡尔·马克思的著作里,枭鸟的寓意也大致相同……西方人将“枭”是同理性联系在一起。可在东方话境里,枭象征着戕害父母的罪孽。后来,又引申到弑君之罪,是最深罪恶的视觉化体现。人们总是把杀害父亲的儿子、杀死君王的臣子称为“枭獍”。
西方以枭来象征理性,和它在东方象征的不伦罪恶其实是有共通的地方的。不伦之罪后面,一定有着对利害关系的精确计算。楚国的商臣如此,隋朝的杨广如此,匈奴的冒顿、印度舍王城的阿阇世都是如此。为了现实的权势,他们不惜杀害生身之父,杀害一国之君。他们以为,这样才能实现自己现实利益的最大化——这也是一种理性之恶。据《汉书·郊祀志》注“孟康曰,枭鸟食母,破镜兽食父。黄帝欲绝其类,使百吏祠皆用之”。一直到汉代,还流行百官五月初五食用枭羹的风俗。黄帝要让天下不义的禽兽都灭绝殆尽。可这个意愿终归还是落空了。枭并没有绝迹。
今天,粗糙的枭哭又充斥着暮色里空荡荡的宫廷,仿佛几个巫人在故作神秘地预言着什么——再过几个时辰,元和宫变就将在暗夜里上演。就具体经过来说,我们对这一事件知之甚少。新、旧唐书都没有详细的记载。可我们还是要对手头少而又少的文字进行推敲,在极其简陋的文字里,勾勒可能是极其隐蔽的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