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阅读页

第152章 中华学院

在沿海岸线的第二座瞭望台和相关的小道与木屋等设施建好后,第一场春雨也终于淅沥哗啦的来临了。按照以往的规矩,在开春的第一场春雨下过后,新春祭祀庆典,也就是春祭,开始了——



今年的春祭比以往任何一年都要来得热闹许多。得益于部落的文化和经济的发展渗透,春祭这种中华人特有的庆典节日在几年的口口传播下,已经被大部分部落所接受,并模仿学习。集经济、军事、文化、政治于一体的中华城,虽然大体都还处于幼苗阶段,但是在华曦的特意谋划之下,已经长年居住着不下二百名的外族权贵人士。



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迷恋中华城的繁华,沉迷于华曦独创的赌博,这些各个部落的权贵流连忘返,陷足而不能自拔其中。在他们的各种诱导宣传下,连忙的各个部落居然派出共计一千多人参加的中华人特有的春祭。派出的各个使者团均由各个部落的长老率团,千多名族人组成的使团。



华曦按照以往的形式一样,首先是在广场的部落宗庙上举行祷告的仪式。所有的族人都必须放下手中的工活劳作,到各城镇的宗庙前参与春祭等一切仪式活动。自然,作为主城的中华城,过来朝拜的人每天都络绎不绝地步入城门,直奔宗庙前去拜祭。



在宗庙的一班祭司引领之下,华曦亲自从大祭司手中接过一册白纸写下的祷文,并庄严地在肃穆神圣的宗庙祠堂内诚心地向天地祭拜,宣读祷文!



随后,在千万人的注视之下,华曦扛上锄头,带着一群神情兴奋,不时吆喝着的农民,背着几幅象征性的农具和种子,大步走向北门外一早就整理过的田野上。



====《龙腾原始》全球首发17K中文网=====



春祭最重要的,同时也是部落最重要的头等大事,自然就是春耕的工作了。华曦现在要做的就是春祭里的一个重要仪式。当然,华曦现在并非真的要带着这群农民下地开垦或是播种等春耕劳作,而是象征式的耕作一番,寓意今年耕作一切顺利、风调雨顺、又是一个丰收年的意思。



随行观看热闹的人除了自己部落的族人外,还有不少的外族人。一方面他们是出于好奇心的驱使,跟着人流涌到北门外看热闹,感受着中华人这种与众不同的热闹气氛;还有一方面他们也想从中学习一下种植之法,因为从一些中华农民的口中得知每年春祭,族长华曦都会在象征式的耕作后,用心呆在地里查看族人的耕作几天,还与长老子民教导一些新人如何耕作的知识。



言传不如身教,事务虽然诸多繁琐,不过华曦对农业这个部落的头等大事还是抓得比较严的。从松土到灌水、播种和追肥等工作做完后,华曦又仔细地将这一亩地上的杂草以及长得很差的杂苗拔掉,为其他长势良好的幼苗提供充足的生长空间,以及良好的生长环境。



部落的春耕工作,并不是简单的开垦、播种、浇灌施肥。人员众多、田地阡陌纵横,田间的管理同样十分重要。良好的管理可以为部落整体的农业提高到一个新的层次,华曦甚至认为,这根本就是农业生产活动中,一项必不可少的关键,举足轻重,不容忽视。



许久没有下过地的华曦,这么一个折腾居然感觉到有点累。不过成绩确是喜人的,参观的族人和那些以及开始种植农作物的部落,在看到华曦等人亲自演示过后,纷纷夸奖华曦他们功夫好,够细心,一亩演示田居然在短短时间内就被华曦整理得井井有条。



为了让南边的联盟各个部落,能够充分认识到农业发展的重要性和必不可少性,华曦一方面也派出几支使者外交团带着一些脱壳的白米,回访了那些在这次春祭里来访的部落。当时有不少长老比较反对,因为一旦教会了其他部落,那么势必对自己部落的交易会有多少影响,不过,华曦却并不是这么认为。他觉得自己部落要想迅速壮大实力,提高生产力,不单是要提高自身的生产力和品质,还要适当地携带一下其他的部落,让他们也稳定发展起来。只有共同富裕了,部落之间的来往才会更加频繁,交流才会更加密切深入。在良性循环下,部落的实力自然也会加速提升。征服吞并一个原始部落,自然比不上吞并掉一个文明程度颇高的部落。有句话叫一个顶俩,抢劫有钱的,自然比抢十个八个穷人要有效率得多。



目前,部落的农业早已上了正轨,一切农耕事项都在尽心尽责的长老子民安排下,有条不紊地发展着。稳定丰富的食物来源,囤积的食物渐渐增多,在这种雄厚的基础下,更多的族人将精力投入到手工业中来。在这种良好氛围的大环境下,手工业开始得到生力军的加入,在不断增加的从业者推动下,手工业也发生了长足的进步。



春祭过后,春耕正式开始——



部落里有一群比田地里挥汗如雨的农夫还要忙活的人,那就是穆鲁这些木匠师傅和他们的土地。



自从今年入冬后没多久,他们就被华曦放在日落堡造战船,以及维护被奥特曼人毁坏的渡口、战船以及制盐工棚等设施工具。之前族人损坏的大量农具一直放在那里,来不及修理维护。现在,他们看来要日夜赶工方能不误春耕的工作。华曦估计,穆鲁他们要好十几天不能好好的休息睡觉了。为此,华曦也感到有些歉意,特地吩咐华安给这些木匠进行了一定的奖赏,提高他们的工作热情。



白狼族的野心和现在蠢蠢欲动的举动,华曦隐约感到一丝战前的浮躁和不安。硬碰硬,虽然华曦不是太过害怕,但对部落发展的影响,华曦却不得不担忧。白狼族身为联盟老大。这与他所处的地理优势有很大关联。一个强大的部落,自然能够让身边弱小的部落臣服,俯首称臣。艾则孜一旦与自己撕破脸皮,那么自己面对将不是一个白狼族,而是整个联盟里具有野心和贪婪的部落。他们会把自己当做是大羔羊,齐齐来宰割中华部落。



不过,原始人虽然有人性的贪婪,但也有纯朴的民风,向往生活的憧憬。不战而屈人之兵,采取同化敌人的战略一直是华曦觉得是唯一可行的办法。只有将中华文明和文化传播到其他部落,充斥着他们的生活,时常日久,自然可以将他们逐渐收入囊中,而不费一兵一卒!



华曦开始开放了建筑、农业以及制陶等手工业方面的知识,允许并欢迎其他大小部落前来学习。此消息一出,首先是第一时间收到消息的各部落权贵们,纷纷带着自己的家人、奴隶赶来中华城学习,随后是各部落的族长、长老亲自带着族人前来造访、并观摩学习中华人掌握的知识。



大中型部落的人来到中华城尚好,部分遥远山林里的小部落首次来到中华城,他们发现自己部落里被供奉为神物,天天供奉跪拜的陶器在这里居然家家户户都有一套时,登时眼红了。当他们看到高大雄壮的城墙,精美牢固的木石结构房子,以凛凛之威屹立在自己的面前时,他们简直就疯了。



当他们得知中华人的陶窑、砖窑向外族收徒,差点就把部落的大小作坊挤爆,吓得那些作坊主和部分投资的长老纷纷找到华曦诉苦。华曦自然不会理会这些鸡毛蒜皮的事情,只是吩咐了一下华安,叫他注意一下城里的秩序和治安后,便不再管这些了。



中华部落的一系列举动,自然难逃艾则孜的眼睛。联盟的重心渐渐从库伦城转移到中华城这个变化趋势,艾则孜自然不是傻子,任由这种危险的情况持续恶化下去。可短时间内又不能对中华人实施什么惩戒之类的行动,因为据他所知,目前已经有好几个大中型部落跟中华人走得很近,关系非同一般。再加上中华部落自身的恐怖实力,艾则孜还没愚蠢到想凭一己之力来讨伐中华人。



你有张良计,我有过墙梯!



在经过短暂的慌乱后,白狼族先后也对其他部落开放了筑城之法,种植农作物以及其他一些简单手工艺,欢迎其他部落的人到库伦城拜访。相比于中华城,库伦城虽然在技术文明上比不上中华部落,但是他胜在地理位置好,毗邻其他部落,完全可以截糊!



白狼族的消息一传开,登时联盟内分成两路人马,一路向往中华人的文化和生活,依然派出外交团前往中华城居住,学习中华人的东西。其他部落则贪图方便,损耗的物资较少,前往库伦城驻扎下来。



虽然不能改变其他部落的意思,但起码保住大半部落前往自己白狼族交流,艾则孜还算满意。不过,艾则孜还没安心几天,从中华部落那边又传来了几个让他气昏头的消息。



一个叫“中华学院”,不知何物的东西忽然在联盟里传得沸沸嚷嚷的。许多不知情却又充满好奇心的部落,纷纷向驻扎在中华城以及铁壁的族人打探消息。几经打探后,大家猜知道这是一个类似传教士工作的地方。说穿了,就是有传教士,甚至是中华宗庙的伟大祭司来教授大家文字等知识的地方。和前面一样,对向往中华文化的外族友好人士开放,欢迎前来学习。不过,与中华族人不同的是,外族需要缴纳一定金额的中华币,方可进去学习。



中华学院虽然还没建起来,但是闻讯赶来报名的外族人却不少,联盟里几乎大部分部落的权贵,都让族人前来为自己家族的子嗣报名,预交学费。待以后学院建成后,便打算第一时间让部落的战士保护着子嗣们居住在中华城内,学习中华文化。



中华人的文明,据传都是他们的族长华曦从华为大神那里学习到的。看看现在中华部落的水平,那可是真才实料,货真价实的摆在那里,当真是童叟无欺。早日学到中华人的知识,那自己部落不是可以早日壮大起来吗?为此,这些权贵走上了后世的父母一样的道路,学费多贵都好,都要把孩子往中华部落那里送,望子成龙,希望子女以后带领自己的家族或者部落走向更加辉煌的未来。



随着人口逐渐增加,虽然有其余两座城镇来分担一下人口增长所带来的居住压力,但是中华城内明显比往年要拥挤许多。诺大的一座中华城,在人口不断增长下,一块块空地被一座座房屋建筑所代替了。为此,华曦还特地出台了政策,即日起凡在中华城修建房子的族人,均需要从元老院中购买地皮文书,方可在购买的土地上动工建屋!



因为生产力的问题,土地的价格自然不会高,但却也减缓了土地的流失。但随着近两年的生活不断提高,人口不断增长,可用的土地爷愈来愈少。整座中华城内只有不到一万平米的公用土地出售,其余地方都被建筑与河流所霸占了。



一环、二环的公用土地早就没有了,三环现在只剩下一处二千平米的闲置空地,华曦也就将中华学院的地址定在了这里。



中华学院的建设蓝图,一早就在华曦的脑海中形成。华曦的想法很简单,就是直接将现代学校普遍的分区以及部分教学科目拿到这里来。



二千来平米的土地,华曦决定划分出千五平米的教学主楼,五百平米的师生宿舍区。简单的教学休息区域划分好后,接下来的安排就简单多了。因为时间紧迫,同时为了趁势取得更好的效果,华曦在划分好的区域上丈量出适当的土地,先行修建起部分教学和休息的建筑。其余地方在首批建筑起好后,再行动土修建。



虽说学习需要一个安静的环境,不过马死落地行,唯有如此了。



中华学院的作用,一方面是传授知识,但核心内容却是传播中华文化,将关于中华部落的一切真实故事以及宗庙祭司编造的神话传说,灌输到每一个在座学习的学生脑中。让他们以身为中华人而自豪,加入中华族而骄傲。其他部落的图腾神明,都是牛鬼蛇神,必须打倒等等。



当然,所有这些都必须建立在刻意交流的基础上。文字和语言,是最基本也是最核心的元素,也就成了中华学院主要教授的科目。



华曦亲自担任学院的院长,设立语文、数学、物理、化学、地理、、生物、神学等七个学科,分小学、中学两个教学区。学习的年限,华曦想都不想,直接按照现代的小学六年制、中学六年制实施。入学年龄自然是从6岁开始,什么学前班根本不需要,事关也没那么多知识教授给大家。



师资、教材等硬件方面的问题,很容易解决。语文、数学这两个小学课题,华曦来编写一定知识量的教材,问题不大,最多就耗费点时间罢了。至于中学的七门学科教材,有几个月的时间自然也不难做出,因为只是单纯的把当前自己接触过,体会过的知识拿出来分享,自然不会太难。教师的问题就更容易解决了,化学方面的有祭司和作坊的师傅来当老师;神学、地理、生物方面有祭司和行军征战过的战士来担任。只要期间自己不断地将一些知识系统地教授给这些所谓的老师,自然就可以让他们代替自己,相当于分身一样教授给更多的人。



为了让人通俗易懂些,教授知识的人并不改叫教师,而是继续保持原来的称呼——传教士。受教之人,自然就称呼为学生了。



一种文明如果没有了文字做载体,一年年地流传给后世,那么这个文明无论当时多强大,也会在历史的长河中渐渐消失。人类千万年前的祖先,就是因为没有太多的文字来记载,一个接一个种群和文明消失在历史的尘埃中,仅留下近乎化石一样的残骸和幸运保存到后世的破烂工具,在历史考古学家的一步步研究中还原出来。但是,这些所谓的考古历史专家,他们对人类祖先的研究是否真实,那就不得而知了。兴许千万年前,人类的文明比现在还要强大呢?谁说得准。对专家教授的专业水准,华曦一直是抱着怀疑的态度。



既然命运将华曦穿越回到这个蛮荒浑浊的世界,华曦也懒得理什么历史进程顾虑了,当然是活得潇洒痛快,更重要将人类的生活水平提高到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围,用文字记载下来一个中国人在古代的真实历史,让那些所谓的专家教授滚蛋,让中国人的足迹和文化走遍大江南北,八荒六合!



象形字、龟甲文、繁体字等等,这些都是人类的伟大发明,但却不是一个优秀,甚至乎不是一个及格的信息载体。虽然创造了这些文明的部族在他们发展的过程中占据了一定的优势,譬如信息的传播、记载等都离不开文字。



但无一例外地,新的文字出现不断代替了旧有的文字,正如文明的新旧交替一般。这都说明了这些文字虽然足够伟大,但却都是劣质货。华曦自然是教授简体中文字,以简体中文作为传播中华文明,记载部落历史的载体。



中华部落要想成为征服八荒的强大部落,甚至是统一天下的国家,带领人类走向更高层次的科技文明,首先就必须将简体中文字和普通话推广到世界每一个角落,以此确认中华人的优越地位,发挥强大的推动进程作用!





现在,简体中文字和普通话的推广应用已经有一定的基础。二者基本在整个部落内应用推广开来,联盟各部族内,那些占据着生产资料的权贵阶层也普遍以普通话为不同部落之间交流的语言,造成这个结果其实也是因为中华部落的经济强势,来往进行贸易的部落无论是数量还是频率都比任何一个部落要多,普通话语言自然也就成了不同部落之间交流的通用语。文字倒是比普通话要稍微逊色一点,不过也有不少外族人以懂得写上几个简体字而自豪。



不弱的基础,造就了一个良好的契机,华曦自然不会放过这个大好契机。在中华学院修建的过程中,华曦一方面不断狂打外交牌,缓和白狼族这类对自己充满顾虑的敌意部落的情绪,拉拢其他部落向自己靠拢,以经济优惠的政策做诱饵,扩充自己在联盟的势力。让艾则孜没有借口发动攻击,或是对中华族顾虑。另一方面,在稳定部落内部,外交形势一片大好的情况下,华曦抓紧时间“码字”,编写教科书。



华曦不认为原始人就一定要从象形字学起,根本就是无稽之谈!现在他开足马力,将记忆中所想得到的字、词、句按照难易程度分门别类,分开小学六个年级来编写。因为只需要编写上一本,所以相对的来说,工作量并不太大。他可没打算写上几百本几千本分发给学生阅读,到时候写好第一本样板教科书后,直接让传教士按照原版抄录出一批就可以了。



数学方面,华曦自然是以阿拉伯为基础,再说阿拉伯数字已经在部落和联盟内形成了一股交易的通用数字。华曦可不认为汉字的数字在计算方面,能够比阿拉伯数字要先进。现代通用的阿拉伯数字能够在全球达到唯一一个数学代号,那必定是有原因的。再说,要是华曦让自己用汉字来计算,他还不知道怎么自创呢!



在与祭司、部分传教士商讨教学的时候,有个传教士就华曦所困惑的教科书数量问题想到了一个主意。那就是让每一个学生在学习完该学期的知识后,假期作业就是到学院抄录一定数量的教科书。对传教士这个提议,华曦十分满意,如此一来不但解决了教科书的问题,而且还可以让学生对所学知识重新复习一遍,一举两得!



秦始皇统一文字和度量衡,这不但是秦国强大的原因之一,同时也被后世学者认为是对中华历史发展的推动力上,辉煌的一笔,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一笔。要不是嬴政后期的残暴和儿子的无能,秦国也不会那么快玩完。



度量工具,华曦早在几年前就已经做出了统一规格的秤砣、尺,以及度量的单位属性。在建筑、贸易、冶炼方面发挥了重大作用。而度量工具的普及应用,也很好地诠释了为何中华人的经济方面,比其他部落要好的一个重要原因。铜器、木制品等手工业技术,如不是有度量工具,恐怕也不能发展得如此之快。



学院的建造进程在族人的齐心协力之下,一点一点地前进着。华曦和传教士们也不悠闲,七门学科的教科书编写和思考,花费了他们大量的时间,脑力劳动似乎比体力更加让人吃不消。



春耕开始了三个多月,炎热的夏季眼看就要来临了。



中华学院在众志成城的分工合作下,终于宣布竣工完成了。而就在中华学院宣布竣工后的一个月,也就是夏至正式到达之际,华曦总算完成了七门学科的第一版教科书。华曦并不会觉得只出了一期就可以永远地用下去,因为新事物在使用的过程,总会发现这个那个,让人不满意的地方。这些都需要使用者去摸索,提出,然后解决!



最让华曦感到骄傲的是,汉字的编写已经达到1800多个,因为现代的小学识字量也不过三千之数。在蛮荒时代,事物无法与后世相比,有些事物就算你知道,但是却无法像后世那样用图画和文字来向学生传达信息,这1800多个字已经是华曦目前能想到的极限了!



至于其他学科的教科书,如神学、地理这些,都必须建立在文字和理解的基础上,已经是中学的课题了,目前只对那些有一定阅历的成年人开放。



化学和物理方面,华曦采取的是理论实践相结合的教学,只有这样才能尽快地让那些拥有一定技能经验的人,更快地提高自身知识面。



大大小小的作坊和日常生活中许多自然现象,都是现炒现卖的活生生教材,只需要用文字稍微弄得通俗易懂一些,自然容易让人接受。了解了理论,届时再让学生到真实场地里去实践体会一下,也就了解得更加透彻,说不准还能出现个原始爱迪生、牛顿也不是不可能的事。
更多

编辑推荐

1烽火英雄
2南明风雨
3靖康志
4列强代理人
5天下第一青楼
6重生之金三角风云
7兴明
8大唐顺宗(唐朝吴老二)
9狗头军师
10赝品太监
看过本书的人还看过
  • 民国江山

    作者:醉非酒罪  

    架空历史 【已完结】

    民国初年,兵祸不断,硝烟蔽日,江山血染。前朝帝王将相的后裔纷纷脱颖而出,群雄逐鹿、揽辔中原、争霸民国,蒙尘的传奇慢慢揭开。一位没有被载入史书的风云人物;一段被民国政府刻意隐瞒的历史……遥想前朝岁...

  • 天下之逐鹿中原

    作者:子非鱼83  

    架空历史 【已完结】

    十载磨砺,剑锋所指,血流汪洋。逐鹿天下,纵横捭阖,所向披靡。这是一个虚拟的时代空间,你可以把它当作是一个乱世争霸的游戏,一个孤儿从一无所有开始,走上了他逐鹿天下的旅程,直到有一天,他发现了自己的...

  • 愤怒的子弹

    作者:流浪的军刀  

    架空历史 【已完结】

    夕阳西下,一个秃头龅牙三角眼的老男人,端着一碗被落日晒得温热的啤酒,就着几颗干瘪的花生滥饮。俗话说,酒壮怂人胆。那老男人喝得多了,也就就着酒意口沫四溅的吹开了牛皮。本书以一种另类的思维模式,深刻...

  • 抗日之痞子将军

    作者:荒原独狼  

    架空历史 【已完结】

    他是镇上有名的痞子,娶媳妇强取豪夺,名声糟透,却在婚礼当天被强拉去当壮丁,被迫成了一名军人,从此走上了不一样的征程。从地痞流氓到抗日将军,他步步蜕变,鬼子说他太阴险,国军说他太叛逆,百姓说这人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