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刑天已经来到了那个咽下最后一口气的山戍头领前。山戍头领四肢上的伤口还在向外挤出仅剩的一点鲜血,但被长矛贯穿的胸口已经停止了鼓动。惨白的脸上有着不甘和恐惧,失去焦距的双眼如鱼眼般凸起,但却看不见不断屹立在他跟前的刑天和其他族人。
姜弘现在是满肚子的苦水。他们早用光了手中的箭矢,连山戍射过来的箭也都捡起射回去了,可就这样,还是没能阻止这波山戍把鹿角破坏掉。站在前面的几个士卒还想用原本用来挡箭的木板把缝隙给堵上,可那气宇轩昂的少年只把手中长矛往前一送,便连板带人给扎个对穿。
光是这股惊人的威势,就足以让不少的守军士卒胆颤心惊,手脚冰冷。
阻挡前进的障碍忽然出现了一个窟窿,山戍们就像闻到了臭肉的苍蝇,拼了命似的从刑天左右两边和后方狂挤进来。长矛开路,石斧辅助,山戍们一鼓作气地齐头并进,突破口又被扩大了一点。守军士卒们勉力抵挡,节节后退。偶尔有一个士卒奋起全力大吼着杀上去,砍死一名山戍。但下一刻,他不是死于长矛贯体,就是被石斧剁开锁骨而亡。如果他幸运剁开这些攻击,那接下来就是被汹涌而至的山戍们乱棒打死,死状恐怖。
“如此下去,必然溃败。不行…………”姜弘用力地用牙齿咬了一口下唇,藉此驱赶周身的寒意,打起精神和斗志。
他退撤了大概将近六七米后,到了一排临时建起但还未完全建好的柵栏木板旁。与之一同退撤至此的还有其他守军士卒,这里有后勤军团的随军人员在附近采集到的小石头,可用以投掷伤敌之用。
姜弘右手迅速挪动到嘴唇边上,发出一声呼啸。他周围还能勉强保持成一个阵列的七八十名士卒,立马俯身搬起一箩一箩装满石头的箩筐放在各自跟前。
“打!”姜弘大喊一声,这些士卒纷纷将早已抓在手掌心的石头,朝那些从破口涌进来的山戍们。
“哎哟…………”
“呜……哎呀,我的娘呀……”
一时间,惨叫声顿起,顷刻之间就有数十名山戍倒地打滚,痛不堪言。
投石兵,作为人类最早的一支兵种,石头的威力自然不可小觑。尤其是当数量可观的时候,爆发出来的威力在近距离时往往比弓箭还要犀利。
山戍们的攻势也因此为之一滞。
姜弘趁机率众迎了上去,手中铜斧在与阳光处于不同接触角度下,划起道道金光、红光,好不威风四面。众士卒和将领们一阵疯狂的反击之下,居然把山戍们又硬生生逼回了柵栏破口外。
一个伍长杀得兴起,居然忘形地脱离了队列追出了柵栏之外。他咆哮着猛抡石斧,几名惊恐万分的山戍还未来得及作出反应,就被他连人带矛给劈成稀巴烂的一团。伍长倒提着滴血的石斧,朝那些四散逃开的山戍们忘乎所以的发出一声吐气扬眉的长啸。
噗————
猛然,一声沉闷而短暂的声音响起。伍长还没来得及看清是怎么一回事,就断气倒下了。
柵栏内姜弘和其他士卒可是看得真切。那名气势非凡的少年手中长矛,不知何时将攻击的目标指向了伍长。他们只觉得自己的眼角突然闪起一道不起眼的白光,白光过后,少年的长矛已经从伍长张开的大口中窜入,下一秒从他的颈后露出沾满鲜血和脑浆的硬石矛头。
头领再度发威,胆怯的山戍们一下子再度找回胜利的信心,纷纷又从四周聚集到少年刑天的身边,并组织准备向破口再次发起冲击。
“大人,咱们还是撤退吧,此地已经不可能再守下去了,许多弟兄都负伤严重!”一名百夫长艰难地杀到姜弘身边,大声吼道。
“告诉弟兄们,再坚持片刻,军司马大人的援兵很快就到!”姜弘想都没想,果断地下达了坚守的命令。他知道,一旦被山戍占据此处防区,整个隘口防线都会受到不小的破坏和影响。
撕杀了好一会,更由于大部分的士卒都将攻击目标锁定在他的身上,饶是日后成长为千古传颂的刑天大神,也不禁露出一丝疲态。
刑天一边重新组织起阵势,一边加紧平和一下自己的呼吸节奏,希望能够在阵势组织起来后,自己的体力有所恢复。
山戍们不停的吆喝着,走动着,对柵栏破口的冲击也暂时缓和了下来。不过,柵栏内的守军知道,当山戍再度发起攻击时,要想再阻挡他们前进就变得极其艰难了。或者说,是不可能了。
双方都在抓紧时间休息,整理手中战斗的装备。
士卒们几千几万年以来,第一次对其他氏族的援军是如此的期待和热切盼望到来。蛮人氏族部落,相互间大多数都是出于敌对状态,这种情绪的出现,侧面也反映了氏族公社联盟的社会关系已经不太适应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无论是为了生产力发展,还是为了争夺利益资源引发的军事行为,只有统一和融合才能迸发出更大的能量。
我国古代许多强大的朝代,为什么综合实力比匈奴或是边戍蛮夷强大得多,但仍然屡受欺凌?可见体制也是其中一个主要原因。
在姜弘他们如此热切渴望看到援军身影的时候,临危受命的乐毅正率领着三百名预备队的士卒,从一处隐蔽小径悄悄绕到隘口处,也就是攻打柵栏的山戍部队背后。
出这个主意的不是热血莽夫乐毅,而是同为百夫长,但此刻临时成为他属下的将领。
其实,乐毅率领的援军早在一盏茶前就来到姜弘的防区了。当时刑天正率领近千名山戍攻打柵栏,而乐毅也正打算立即加入战团,救援姜弘守军。
不过,与他一同前来的另一名百夫长却有不同见解:“乐毅,你看山戍锋芒甚大,不可轻摄其锋。何不绕到其后,突然杀出,必可起到奇兵之效!”
乐毅在仔细观望了一下战场上的形势后,觉得此计甚好,立即点头赞同,并继续率领援军绕路小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