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阅读页

第2章 阿耆尼国(2)

  从千泉往西走一百四五十里,到达逻斯城。该城方圆九里,城中杂居着各国商胡。这里土质和适宜的出产、气候与素叶水城的情况大体相同。

  小孤城。

  [从逻斯城]往南走十多里有一座小孤城。这里住着三百多户居民。他们本来都是中国人。当初被突厥人掳掠,后来把同国人众纠合到一起,共同占据此城,在城中筑宅而居。他们的衣着交往已经与突厥没有差别,但是,语言、谈吐、礼仪、风范仍然保留着本国的特点。

  白水城。

  从这里往西南走二百多里,到达白水城。白水城方圆六七里。这里的土地的出产、良好的气候条件又远在逻斯之上。

  恭御城。

  [从白水城]往西南走二百多里,到达恭御城。该城方圆五六里,这里的原野和新开垦的土地非常肥沃,覆盖着郁郁葱葱的树林。

  从这里向南走四五十里。到达奴故反赤建国。

  赤建国。

  赤建国方圆一千多里。土地肥沃,耕作收获[技术]完备,草木茂密,花果繁盛。盛产葡萄,葡萄也成为当地居民重视的作物。国内有城镇一百来个,各城有各自的君王或首长。各城自行决定各自活动和与外界的往来,谁也不听从其他城镇的号令。各城镇虽然各有明确的界划和分野,但是总称仍然叫做赤建国。

  从这里往西走二百多里,到达赭时国大唐语言是石国。

  赭时国。

  赭时国方圆一千多里,西疆濒临叶河。[这个国家的版图]东西窄,南北长。这里的土质和适宜的出产、气候与赤建国相同。国中有城镇几十个,城内有各自的君王或首长。各城没有总的首领,全都臣属于突厥。

  从这里向东南走一千多里,到达敷发反捍国。

  捍国。

  捍国方圆四千多里,四境有群山环抱。这里的土地肥沃,庄稼繁茂,花果品种繁多,并且适于繁殖羊马。这里的气候寒冷多风,居民的性格勇武刚健,语言不同于其他国家,外貌长得丑陋不雅。几十年来,这个国家没有[统辖全境的]大君王或首长,各部酋长和地方豪强彼此争强,互不相让。他们凭借河流和天险来划分各自的势力范围。

  从这里往西走一千多里,到达堵利瑟那国。

  堵利瑟那国。

  堵利瑟那国方圆一千四五百里,东疆濒临叶河。叶河发源于葱岭北部,流向西北方向,水流浩瀚浑浊,流势湍急。这里的土质和适宜的出产、居民的风俗与赭时国相同。这个国家有自己的君王,君王依附于突厥。

  大沙碛。

  从这里往西北走,进入大沙碛。这里是一片绝对没有水草的地带。沙碛漫漫,无固定途径可寻,四外的疆界也很难判断。人们靠着遥望大山和追寻遗骨来了解道路的方向,来辨认行经的路线。这样走五百多里,到达飒秣建国大唐语称呼它为康国。

  飒秣建国。

  飒秣建国方圆一千六七百里,东西长,南北狭窄。此国的大都城方圆二十多里,形势极为险要而且坚固。城中居民很多。四方的珍宝奇货往往都向这个国家汇集。[飒秣建国]土地肥沃,种植栽培几乎所有作物。这里森林树木郁郁葱葱,花果鲜美茂盛。这里还盛产良种马匹。精湛奇巧的手工技艺与其他各国相比尤其高超。四季气候温和宜人,但是民风却很勇猛暴躁。所有胡国都把飒秣建国看作它们的中心。人们的行、住、坐、卧的言行举止,无论远近,都以飒秣建的为准则。飒秣建王非常豪迈勇猛,邻国都不得不顺从听命。他麾下的兵马强盛,大部是由赭羯组成。被称为赭羯的这种武士,性格是很强悍暴烈的,打起仗来视死如归,所向披靡。

  从这里向东南行进,到达弭秣贺国大唐语言是米国。

  弭秣贺国。

  弭秣贺国方圆四五百里,位于狭谷之中,东西狭窄,南北长。土质和适宜的出产、风俗与飒秣建国相同。从这里往北行进,到达劫布那国大唐语称呼它为曹国。

  劫布那国。

  劫布那国方圆一千四五百里,东西长,南北狭窄。土质和适宜的出产、风俗与飒秣建国相同。从这个国家往西走三百多里,到达屈屈勿反霜去声你迦国大唐语称呼它为何国。

  屈霜你迦国。

  屈霜你迦国方圆一千四五百里,东西狭窄,南北长。土质和适宜的出产、风俗与飒秣建国相同。从这个国家往西走二百多里,到达喝捍国大唐语称呼它为东安国。

  喝捍国。

  喝捍国方圆一千多里。土质和适宜的出产、风俗与飒秣建国相同。从这个国家往西走四百多里,到达捕喝国大唐语称呼它为中安国。

  捕喝国。

  捕喝国方圆一千六七百里,东西长,南北狭窄。土质和适宜的出产、风俗与飒秣建国相同。从这个国家往西走四百多里,到达伐地国大唐语称呼它为西安国。

  伐地国。

  伐地国方圆四百多里,土质和适宜的出产、风俗与飒秣建国相同。从这里往西南走五百多里,到达货利习弥伽国。

  货利习弥伽国。

  货利习弥伽国的疆域是沿着缚刍河两岸伸延的,东西宽二三十里,南北长达五百多里。土质和适宜的出产、风俗与伐地国相同,但语言稍有差别。

  从飒秣建国往西南方向走三百多里,到达羯霜去声那国大唐语称呼它为史国。

  羯霜那国。

  羯霜那国方圆一千四五百里。土质和适宜的出产、风俗与飒秣建国相同。

  从这里往西南走二百多里,进入山中。山路崎岖,沿山谷的狭窄小道危险难行。[沿途]既没有人烟闾里,又缺少水、草。往东南方向在山中走三百多里,便进入了铁门。

  铁门。

  所谓铁门,是一处左右连山、山势极为陡峭险峻[的关隘]。这里虽然有狭窄的小道通过,但是沿途险阻重重,铁门两侧两旁的悬崖壁立,颜色似铁。[铁门]设有扇门,扇门也用铁锔加固,扇门上面悬挂着许多铁铃。因为[这个关隘]如此险要牢固,因而得名为铁门。

  货逻国故地。

  出铁门之后到达的是昔日的货逻国境旧名叫吐火罗,是不确切的称呼。货逻国故地南北一千余里,东西三千多里,它东面控制着葱岭,西面与波[剌]斯接壤,南面抵达大雪山(兴都库什山),北面以铁门作为屏障。缚刍(阿母)大河自东而西,流贯国境中部地区。几百年来,原来的王族子嗣断绝,各部酋长和地方豪强互争雄长,各自擅立君王或首领,凭借山川或天险,割据一方,[全境]分为二十七国。然而,群雄虽然划分了各自的领域,但是全都臣属于突厥,受其役使。这里的气候温暖,所以瘟疫疾病也非常之多。每年冬末春初,霖雨绵绵,因而从这个地区往南,直到滥波以北的各个地方都流行各种瘟病。于是僧徒们就从十二月十六日开始安居,三月十五日解除安居,这也是根据这个地区的多雨季节的特点,因时制宜而设定的教规。这里的民风是人生来懦弱胆怯,居民的相貌也长得粗陋难看。人们略略懂得一点信义,因而人不太欺诈。他们的语言在取舍上与其他国家相比稍有不同。基本文字由二十五个字母组成,靠这二十五个字母组合派生[大量词汇],用以表达一切事物。他们的文字从左向右书写,念起来也要横读。这里的文字记载逐渐增多,数量大大超过利地区。居民多数着棉布衣服,而较少服用粗毛织物。通用的货币是金钱、银钱等,式样不同于其他各国。

  沿缚刍河北岸顺流而下,到达蜜国。

  蜜国。

  蜜国东西六百多里,南北四百多里。此国的大都城方圆二十多里。[国土]东西长,南北窄。境内有寺庙十余座,僧徒一千多人。这里的许多佛塔[堵波,也就是旧日所说浮图,也叫婆,又叫塔婆,也叫私簸,又叫薮斗波,这些译音都是不正确的]和佛尊像有很多神异、灵验的事迹。往东行进到达赤鄂衍那国。

  赤鄂衍那国。

  赤鄂衍那国东西四百多里,南北五百多里。此国的大都城方圆十余里。有寺庙五座,僧徒很少。东行到达忽露摩国。

  忽露摩国。

  忽露摩国东西一百多里,南北三百多里。此国的大都城方圆十余里。它的君王是奚素突厥人。境内有寺庙两座,僧徒一百多人。东行,到达愉漫国。

  愉漫国。

  愉漫国东西四百多里,东北一百多里。此国的大都城方圆十六七里。它的君王是奚素突厥人。境内有寺庙两座,僧徒寥寥无几。西南傍临缚刍河而到达鞠和衍那国。

  鞠和衍那国。

  鞠和衍那国东西二百多里,南北三百多里。此国的大都城方圆十余里。境内有寺庙三座,僧徒一百多人。东行,到达镬沙国。

  镬沙国。

  镬沙国东西三百多里,南北五百多里。此国的大都城方圆十六七里。东行,到达珂咄罗国。

  珂咄罗国。

  珂咄罗国东西一千多里,南北也一千多里。此国大都城方圆二十多里。东方邻接葱岭而到达拘迷莫闭反陀国。

  拘迷陀国。

  拘迷陀国东西二千多里,南北二百多里,位于大葱岭之中。此国的大都城方圆二十多里。西南方濒临缚刍河,南方邻接尸弃尼国。

  向南渡过缚刍河,到达的国家有达摩悉铁帝国、钵铎创那国、淫薄健国、屈浪孥国、火利反摩罗国、钵利曷国、讫栗瑟摩国、曷逻胡国、阿利尼国、瞢健国。从活国东南行进,到达的是阔悉多国、安罗缚国。关于这些国度的事迹,请参看对归途部分的记述。

  活国西南,到达缚伽浪国。

  缚伽浪国。

  缚伽浪国东西五十多里,南北二百多里。此国的大都城方圆十余里。南行,到达纥露悉泯健国。

  纥露悉泯健国。

  纥露悉泯健国方圆一千多里,此国的大都城方圆十四五里。向西北行进,到达忽懔国。

  忽懔国。

  忽懔国方圆八百多里。此国的大都城方圆五六里。境内有寺庙十余座,僧徒五百多人。往西行进,到达缚喝国。

  缚喝国。

  缚喝国东西八百多里,南北四百多里,它的北境濒临缚河。此国的大都城方圆二十多里,人们都把它叫做小王舍城。这座都城虽然建筑得非常坚固。但是,城内的居民为数很少,这里的土地上出产的品种却格外繁多。长在水里、生在陆地上的种种花卉难以一一列举。境内有寺庙一百多座,僧徒三千多人,全都研习小乘法教。

  纳缚僧伽蓝。

  
更多

编辑推荐

1聚焦长征...
2聚焦长征--长征中的...
3红军长征在湖南画史
4中华传世藏书全元曲—...
5中华传世藏书全元曲—...
6中华传世藏书全元曲—...
7中华传世藏书全元曲—...
8中华传世藏书全元曲—...
9中华传世藏书全元曲—...
10中华传世藏书全元曲—...
看过本书的人还看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