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阅读页

第9章 乌仗那国(1)

  乌仗那国。

  乌仗那国,方圆五千多里。高山和深谷一个接一个,大河和沼泽都连在一起。虽然也种庄稼,但土地不肥沃,产量不高。多产葡萄,甘蔗很少。这里出金和铁,宜于种郁金香,林木郁郁,花果繁茂。寒暑和畅,风调雨顺。人性怯懦,民情诡诈。好学但不专,以念咒为业。多穿白毛布,其余的衣服很少。语言虽异,但同印度大致相同。文字和礼节也互相有密切的关系。崇拜佛法,敬信大乘。在苏婆伐堵河两岸,从前有一千四百所寺院,多半荒芜。从前有一万八千和尚,现在逐渐减少。都是学习大乘,以坐禅为业。他们喜欢诵读文章,但不探究涵义,戒行谨严,特别擅长念咒。至于戒律古来相传有五部:一、法密部,二、化地部,三、饮光部,四、说一切有部,五、大众部。有外道神庙十多所,外道杂居。国内有四五座坚城,但国王多住在懵揭厘城。此城方圆十六七里,居民稠密。

  倔强仙遗迹。

  懵揭厘城东四五里有大塔,灵瑞很多,如来佛从前是倔强仙人,在这里被利王大唐评议是斗诤,旧称哥利,讹割截肢体。

  阿波逻罗龙泉及佛遗迹。

  从懵揭厘城向东北走二百五六十里,入大山,来到阿波逻罗龙泉,这里是苏婆伐堵河的源头。水向西南流出,春夏都冷冽,晨夕飞腾雪涛,像虹那样五彩缤纷,光辉四流。这条龙,在迦叶波佛时转生为人,名叫祗,他深通咒术,禁止恶龙,不让它下暴雨,国人靠着他积蓄了余粮。那许多老百姓感恩怀德,每家出一斗谷送给他。年深月久,有的人逃避税粮,祗生了气,发愿生为毒龙,用暴风骤雨,来损伤庄稼。释迦如来心怀大慈大悲来治理世界。可怜这国的人民独遭这样的灾难,施展神通来到此地,想感化暴龙。执金刚神用杵捣击山崖,龙王震惊,出来皈依佛门。听佛说法,心纯净,悟至道,如来于是就制止它不要损害庄稼。龙说:“我所吃的东西,都依赖别人田中所收庄稼。现在蒙你教导,但恐怕难于存活,请允许我十二年收一次粮储。”如来理解它的意思,出于怜悯允许了它。所以现在每十二年遭一次白水灾。

  阿波逻罗龙泉西南三十多里,水北岸大而扁平的石上,有如来佛脚踩的痕迹。随人的福力不同,丈量起来,有长有短,如来佛在这里降伏了恶龙以后留下这个足迹走掉。后人在上面垒石为室,远近的人都竞相到这里来,用花和香供养。顺流而下三十多里,来到如来洗衣石上,袈裟的纹理好像刻上的一样,焕然可见。

  醯罗山。

  从懵揭厘城向南走了四百多里,到了醯罗山。谷水向西流去。逆流向东走,各种花果,盖满了山涧,爬满了山崖,山峰上岩石危险,山谷曲曲折折,有时听到喧闹说话的声音,有时候听到乐声,方石头像床一样,好像是人工做成,一块接一块,布满了崖谷,这是从前如来佛为了听到半颂旧时叫偈,梵文的简写。或者叫偈佗,梵音误读。现在根据正确的发音,应该是伽他。所谓伽他,大唐语言是颂,每颂共三十二个梵文音节的佛法而舍命的地方。

  摩诃伐那寺院。

  从懵揭厘城向南走了二百多里,大山旁边,来到摩诃伐那大唐语言是大林寺院。古时如来修菩萨行,名萨缚达多王大唐语言是一切施为了逃避敌人,放弃了回家,偷偷来到这里,碰到一个穷婆罗门,向他乞讨。他失掉王位,没有什么东西可以布施,于是让那个婆罗门把自己捆起来,送到敌王那里,可以得到赏赐,这就算是自己的布施。

  摩愉寺院。

  从摩诃伐那寺院西北下山走三四十里,到了摩愉大唐语言是豆寺院。有一座塔,高百余尺。旁边的大方石上,有如来佛踩的足迹。从前佛踩在这块石头上,放出亿万条光线,照亮了大林寺院,给那些人和神说本生故事,那座塔基下面,有一块石头,色带黄白,常常油腻腻的,从前如来佛在这里修菩萨行,为了听到正法,在这里析出自己的骨头来书写经典。

  尸毗迦王本生故事。

  摩愉寺院西六七十里,有塔,是无忧王建造的。从前如来修菩萨行,名为尸毗迦王大唐语言是为与,旧称尸毗王,略,为了想成佛,在这里用刀割自己的身躯,从老鹰那里赎取鸽子。

  萨裒杀地寺等及佛本生故事。

  从赎鸽子处西北走了二百多里,进入珊尼逻川。来到萨裒杀地大唐语言是蛇药僧院。有塔,高八十多尺。从前如来转生为帝释,碰到歉年,瘟疫流行,医疗无用,路上死人一个接一个,帝释心里可怜,想设法救济,于是摇身一变,成为一条大蟒,死后尸骨横卧河谷中,在空中发声遍告,听到的人又感激又高兴,相率往那里跑,蟒身上的肉,随割随生,既解了饿又治了病。旁边不远有苏摩大塔。从前如来佛转生为帝释,正碰上瘟疫流行。他可怜众生,自己变成苏摩蛇,只要吃到他的肉,就没有不康健高兴的。珊尼逻川北面石崖边上,有塔。病人来祷告,很多都蒙神佑好了病。如来从前转生为孔雀王,同那一群孔雀飞到这里,又热又渴,却找不到水。孔雀王用嘴啄石崖,泉水从石中涌出。现在就变成了水池,喝水洗浴都可以治病。石上还有孔雀的脚迹。

  上军王塔。

  从懵揭厘城向西南走六七十里,在大河东边有塔,高六十多尺,是上军王建造的。从前如来将要涅,告诉大家:“我涅以后,应该给乌仗那国上军王一份舍利。”后来诸王想平均分配,上军王后到,诸王对他有鄙视的议论。这时候,神仙们和人们宣布了如来的遗言,于是他才同别人一样分得舍利,带回本国,恭敬营建[以贮舍利]。塔旁大河边上,有大石,状如象。从前上军王用大象把舍利驮回,来到此地,象忽然发怒倒地死去,变成一块石头,就在旁边建造了一座塔。

  赤塔、奇特塔及观自在菩萨精舍。

  从懵揭厘城向西走了五十多里,渡大河来到卢醯迦大唐语言是赤塔,高五十多尺,是无忧王建造的。从前如来修菩萨行,当了大国王,名叫慈力,在这里刺身出血喂五个药叉药叉:一种半神半人的小神灵,通常被说成是财神的随从。但在佛教的传说中往往被看成是一种恶鬼。旧时叫夜叉,讹。

  从懵揭厘城向东北走了三十多里,来到遏部多大唐语言是奇特石塔,高四十多尺。从前如来给那些人和天神说法开导,如来去后,石塔从地里涌出,老百姓崇敬,供养香花不绝。

  从石塔西渡大河,走了三四十里,来到一个精舍,里面有阿卢枳低湿伐罗菩萨像大唐语言是观自在,把字母合起,把声音连起,就像上面的梵语;把字母断开,把声音分散,就是“阿卢枳多”,译为“观”。“伊湿伐罗”,译为“自在”。旧译光世音,或观世音,或观世自在,都是错误荒谬的威灵暗中起着作用,神异的奇迹谁都能看到,和尚一个接一个的赶来,不断地有人供养。

  蓝勃卢山龙池及乌仗那国王统传说。

  从观音菩萨像向西北走一百四五十里,来到蓝勃卢山。山顶上有龙池,方圆三十多里,烟波浩渺,水清如镜。

  从前毗卢择迦王去伐释种。有四个人抗拒大军,宗族亲眷都被赶走,各自分头逃命。其中之一的释种,走出国都以后,跋涉疲劳,半路上停了下来,这时有一只大雁飞到他面前,他看到雁顺可狎,于是就骑到它身上。那只雁飞了起来,落到这大池边上。释种游于空中,远远地跑到外国来,迷了路,在树荫下不脱衣冠而睡。池中龙王的少女在水边游览,忽然看到释种,害怕自己的龙形不妥,摇身变成人形,走上前去摸他。释种惊醒,于是对她说道:“我是一个出门在外的可怜的人,为什么这样亲昵?”于是就献殷勤,强迫龙女同他野合。女子说:“父母如有训示,我诚敬遵奉。现在虽蒙你爱怜,还没得到父母之命。”释种说:“山谷深暗,你家在何处?”女子说:“我是这池中的龙女。敬闻你们种族流离逃难,幸而由于出来游览,我冒昧来安慰你的劳弊。你命令我同你野合,我没听到父母之命,何况我由于积祸,生为龙身,人畜异途,我不能干那种事。”释种说:“你答应我,我才能满足心愿。”龙女说:“我听你的话,你叫我干什么我就干。”释种发誓说:“用我所有的一切阴德的力量愿此龙女变成人形。”他的福力感动了神,龙就变了形。既然得到人身,心里非常庆幸喜悦。她感谢释种说道:“我积累了祸殃之运,在低级生物中转生不息。幸而蒙你的照顾,你的福力加到我身上,远劫以来的坏身躯,一下子改变了。想报你的大德,即使粉身碎骨也报不过来,心里想同你偕好,但怕人闲言闲语,我愿意禀告父母,然后成礼。”龙女回到池内,禀告父母说:“今天出去游览,忽然逢到一个释种。由于他的福力感动神仙,把我变成了人。我心里想同他好合,我现在冒昧把事实陈明。”龙王心里喜欢转生为人,也重神圣族,于是允许了女儿的请求。他走出池来对释种说道:“你不遗弃我们这非人的种类,降尊迁就卑下。希望你到我家来,我把女儿送给你,为你洒扫。”释种接受了龙王的邀请,到了他家里。于是就在龙宫之内亲迎备礼,享受新婚的快乐,痛痛快快地欢乐起来。释种看到龙的形状,心里又怕又恶心,想辞别出来。龙王挽留说:“千万不要远远地舍掉我们,你就在附近住下来吧,我会让你占据疆土,称皇帝,统辖大臣和人民,而且国祚绵长。”释种推辞说:“我不敢这样奢望。”龙王把宝剑放在箧子里,用上好的白羊毛布盖在上面,对释种说:“我愿你拿着这毛布献给国王。国王一定会亲自接受你这远方来的贡品,你可以在这时刺杀国王。这样占据了他的国家,这不是很好吗?”释种接受了龙王的教导,就前去献贡品,乌仗那王亲自去接白毛布,释种抓住他的袖子用剑刺他。侍臣、卫兵在朝堂上又叫又乱,释种挥剑告诉他们说:“我手里拿的剑是神龙送的,用它来杀后来降伏的人、不肯臣服的人。”他的神武使那些人害了怕,公推他做了皇帝。他于是针对原来的弊病立下了统治的办法,表彰圣人,抚恤贫病。不久又带领大队人马,备上法驾,往龙宫去报命,迎龙女还都。龙女过去业果还没有完全消失,还存在着剩余的报应,每到燕息私生活时,头上就出现九个龙头。释种看了害怕,不知道怎样做才好。等到她睡着,用利刀割断她的脑袋。龙女惊醒,说:“这对你的后嗣不利,不仅我的性命稍稍受到损伤,而且你的子孙也会患头痛。”因此这个国家的五族常有这种病,虽然不是连绵不断,但有时也会发作。释种死了以后,儿子继位,就是罗犀那王大唐语言是上军。

  上军王继位以后,他母亲眼瞎了。如来佛降伏阿波逻罗龙王后回来,从天空里降到他的宫中。上军王正出去打猎,如来就给他母亲简略地说了佛法精华。她听到了圣法,眼睛复明。如来问她说:“你儿子是我的同族,他现在到哪里去了?”他母亲说:“出去打猎,就要回来。”如来和和尚大众准备要走。王母说:“我有了福,能生育圣族的子孙,如来可怜我,又亲自降临。我儿子就要回来,请你稍候。”世尊说:“这个人是我的同族。可以听到法教而虔信觉悟,用不着我亲自教诲来启发他。我就要走了。回来请告诉他:‘如来从这里到拘尸城娑罗树中间,就要入涅,你应当去取舍利,自己供养吧。’”如来同和尚大众凌空飞走。上军王正游猎,远处看到宫中光辉闪耀,疑心失了火。罢猎回来,却看到母亲眼睛复明,喜而问道:“我出去不久,怎么竟有这样的祥瑞之事,能令慈母的眼睛像往常一样复明呢?”母亲说:“你出去以后,如来来到这里,我听到佛说法,眼睛遂复明。如来从这里到拘尸城娑罗树间,就要涅,他要你赶快去分舍利。”国王听完,大哭失声,双足顿地,昏了过去,很久才苏醒过来,命车驾驰赴双树。到了双树间,佛已涅。这时诸国国王看不起边地的上军王,以舍利为宝,不想分给他。此时神众和人众重宣佛的旨意,诸王听说,就先平均分给他舍利。

  达丽罗川。

  
更多

编辑推荐

1聚焦长征...
2聚焦长征--长征中的...
3红军长征在湖南画史
4中华传世藏书全元曲—...
5中华传世藏书全元曲—...
6中华传世藏书全元曲—...
7中华传世藏书全元曲—...
8中华传世藏书全元曲—...
9中华传世藏书全元曲—...
10中华传世藏书全元曲—...
看过本书的人还看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