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阅读页

第16章 羯若鞠国(2)

  此时戒日王即将返回曲女城召集法会,有数十万人跟随着他,他们都在恒河南岸;另有几万人跟随拘摩罗王,在河北岸。两队人马以河中心为界,分成水陆两路,一齐进发。两位国王在前边引导,步、骑、车、象四个兵种严密护卫,有的乘船,有的骑象,敲着鼓,吹着螺,拨动着弦琴,鸣奏着管乐。历经九十天才到达曲女城,人马都驻扎在恒河西岸的大花林中。这时,已有二十多个国家的国王,早就奉戒日王的命令,分别同他们国家的英俊杰出的僧侣及婆罗门、官僚、士兵等前来参加法会。戒日王事先已在恒河西岸建了一座大寺院,寺院东边筑起宝台,高一百多尺,正中供着金佛像,身量大小同戒日王一样。宝台的南边,又筑了一个宝坛,那是专为金佛像沐浴的地方。宝坛东北十四五里,特别修建了行宫。这时候正是二月,从初一开始,就用佳肴招待僧侣和婆罗门,一直到二十一日。从行宫到寺院,道路两旁都盖起楼阁,用数不清的玉石装饰着。鼓乐的人,整整齐齐地站立不动,不断地吹奏着高雅的乐曲。戒日王从行宫里请出一尊金佛像。外罩薄纱、与会人隐约可见。佛像高三尺多,用大象驮载,佛像周围支着缀着宝石的帐幔。戒日王穿上帝释的服装,手执装饰着众宝的华盖在左边侍候,拘摩罗王扮作梵王的模样,手持白拂尘在右边侍奉。两边各有五百象兵,披坚执锐,在周围护卫。佛像的前后,各有一百头大象,奏乐的人坐在象身上,演奏音乐。戒日王一边行走,一边散发金、银,珠宝和鲜花,供养三宝。他们一行人首先来到宝坛,用香水给金佛像洗浴。之后,戒日王亲自背着金佛像,送上西台。并以许多奇珍异宝和成百上千件奢耶衣,作为供奉金佛像的供品。这时只有二十多个沙门跟随戒日王,各国国王都作为侍卫。吃过饭以后,召集各种不同学派的人,商榷微言,探讨至理。日将黄昏,戒日王才乘车回到行宫。就这样,每天护送金佛像,前导和随从都同开始时一样,直到法会结束。

  那个宝台忽然起火,寺院门楼浓烟滚滚,烈火熊熊。戒日王叹息说:“我罄其所有,拿出国家的全部珍宝,供奉先王,建造了这所寺院,想以此宣扬先王的丰功伟绩。我缺少德行,又没有得到佛的保佑,所以才有这场突然的灾难。既然我的罪孽到了如此地步,我活着还有什么用处呢!”于是烧香敬礼并发誓说:“我侥幸靠着前生的善业,当了印度国王,但愿以我的福德力量,熄灭火灾。假如我感动不了神灵,从此就让我结束生命!”跟着就奋力纵身一跳,脚正落在门槛上,烟、火都一起消失了,就好像被扑灭的一样。各国国王目睹这个奇异的现象,对戒日王更加敬畏。再看戒日王,脸色不变,言语如故,他问诸王说:“如果这场突如其来的火灾,真的把这里化为灰烬,你们有什么想法和打算?”诸王趴在地上哭泣说:“我们本来是期望建成一个可供奉佛的地方,以传后世,一旦全都化为灰烬,那还有什么值得思念的呢?况且其他教一定会拍手称快,相互庆贺!”戒日王说:“由此看来,如来佛所说的道理真是对极了。外道异学固守一成不变的见解,唯有如来大师教诲无常。我施舍已经很周到,诸事和谐,如愿以偿。看到出现这场灾难又很快消除,使我更加懂得如来学说的真谛。这是一件大好事,大家不必为这件事过分悲伤。”

  于是他同各国国王一起到东边大塔上,登高观赏。刚刚走下塔的石阶,突然有一个外道持刀迎面向戒日王刺来。当时戒日王十分窘迫,他向后退了几级,俯身抓住刺客,把他交给官吏。这时候,各个官员惊慌失措,不知道应该赶快去救戒日王。各国国王都请求把他处死。戒日王却没有一点怒色,命令不要杀他。戒日王亲自审问他说:“我有什么地方亏待了你?你为什么这样残暴凶恶?”刺客回答说:“大王德泽世人,大公无私,普天之下都承受了大王恩赐的福分。可是我轻狂愚蠢,不顾大局,受了外道们一句话的煽动,就做了刺客,首先干起这种伤天害理的事情。”戒日王又问:“外道为什么产生这种坏心呢?”刺客回答说:“大王召集各国,拿出府库的全部财物,供养佛教徒,铸造佛像,而诸外道被从远地召来,却无人过问,心里又愧又耻。就让我这个轻狂愚昧之徒,贸然行凶。”于是进一步追查外道的成员。原来是:有五百个婆罗门和一些很有才能的人,奉命前来参加法会,他们十分嫉妒佛教徒们受到国王的礼遇和尊重,便发射火箭,企图烧毁宝台,希望在人们救火的时候,发生混乱,他们想趁这时刺杀大王。既然没有机会钻空子,便雇了这个人,跑到险要的地方行刺。此时各国国王和大臣都请求杀戮这些外道,而戒日王却只惩罚了他们中间的罪魁祸首,对于其同党,不予问罪,把那五百个婆罗门驱逐出印度国境。于是又返回都城。

  曲女城附近诸佛迹。

  城西北的塔,是无忧王建造的。从前如来曾在这里讲述七天各宗神妙的佛教理论。塔旁则有过去四佛的座位和散步场所的遗迹。还有存放如来头发和指甲的小塔。

  说法塔的南面,靠近恒河,有三所寺院。同一堵墙但不同一个门。寺院内的佛像装饰美丽,僧徒严肃静穆。寺院雇佣了几千户俗人,供僧侣们役使。

  精舍内一个精致的宝匣中有佛牙,长约半寸多,发出一种奇特的光泽,早晚各不相同。住得远的、近的都跑来了,士人、百姓都会集在一起,朝拜瞻仰,一天有成百上千的人。守护佛牙的人讨厌这繁杂、吵闹,便作了收缴重税的规定,并且通告远近:如果想瞻仰佛牙,必须缴纳大钱。然而瞻仰和礼拜的人也讨厌那些僧侣。他们认为规定缴纳金钱之税,是因为僧侣们以追逐金钱为乐。[所以]每逢斋日,只得把供放佛牙的宝匣放在高处的佛座上,成百上千的人烧香散花,花虽然堆积得很高,但宝匣却从来不会被遮住。

  寺院前,左右各有一座精舍,高一百多尺,都是以石条为地基的砖房。殿内的佛像用各式各样的珠宝装饰起来,有的佛像用金银打制,有的佛像用黄铜铸造。两座精舍前各有一个小寺。

  离寺院东南不远,有一座大精舍,也是石基砖房。高二百多尺。精舍正中有如来立像。像高三十多尺,是用黄铜熔铸的。佛像上装饰着贵重的珍宝。精舍四周的石墙上,有很多浮雕。人们将如来修菩萨行时所经历的事迹,一一刻画出来。

  石精舍南边不远的地方,有太阳祠堂,祠堂南面不远,又有大自在天祠堂。两个祠堂都有很多异常精巧的青石雕刻,规模大小同佛精舍一样。这里,平时也各雇一千户俗人为之洒水扫地,鼓乐歌声,昼夜不停。

  东大城东南六七里,恒河南岸,有塔,高二百余尺,是无忧王建造的。过去,如来曾在这里讲了六个月的无常、苦、空、不净等理论。塔旁有过去四佛的座位和散步场所的遗迹。又有供奉如来头发、指甲的小塔。人如果有病,只要诚心诚意地围绕小塔转圈祈祷,病就会痊愈,蒙受它的福利。

  纳缚提婆矩罗城。

  从大城向东南走一百多里,到达纳缚提婆矩罗城。此城地处恒河南岸,方圆二十多里。城内花圃园林,清水池塘,交相辉映。

  在纳缚提婆矩罗城的西北,恒河东,有一座外道神庙,重阁层台,结构、工艺精巧别致。

  城东五里有三所寺院,围墙相同,门户别开,和尚五百余人,都学习小乘说一切有部。寺院前二百多步,有一所塔,是无忧王建造的。塔基虽已倾斜下沉,尚高一百多尺。从前如来曾在这里说法七日。塔中有如来舍利,时时放出光芒。塔旁有过去四佛的座位和散步场所的遗迹。

  寺院北边三四里,靠近恒河河岸,有座塔,高二百多尺,是无忧王建造的。从前如来在这里说法七天,当时有五百个饿鬼来到佛所在的地方,聆听佛法,领悟了佛教教义,于是舍弃鬼身生天。在如来说法的塔旁有过去四佛的座位和散步场所的遗迹。旁有供奉如来头发、指甲的塔。

  从这里向东南走六百多里,渡过恒河,往南到阿逾陀国在中印度境内。

  阿逾陀国。

  阿逾陀国,方圆五千多里。此国大都城方圆二十多里。谷物丰盛,花果繁茂,气候温和爽快,风俗善良温顺。喜好求神拜佛,勤于学习技艺,寺院一百多所,和尚三千多人。大乘、小乘,同时用功学习。外道神庙十所,异教徒很少。

  世亲、胜受及诸佛遗迹。

  大城中有一座旧寺院,伐苏畔度菩萨大唐语言是世亲。旧时叫婆薮盘豆,译为天亲,讹而且谬数十年来都在这里撰写大乘、小乘各种不同的论著。寺院旁还有一片旧地基,原来是世亲菩萨为各国国王,各地才智出众的人,僧侣、婆罗门等讲义理说佛法的殿堂。

  城北四五里,靠近恒河河岸,在一所大寺院中有座塔,高二百多尺,是无忧王建造的。如来曾在这里为天神、人众说诸妙法三个月。旁边的一座塔有过去四佛的座位和散步场所的遗迹。

  寺院西南四五里的地方,有存放如来头发、指甲的塔。塔北面,是座寺院遗址,从前经部室利逻多大唐语言是胜受论师在这里撰写经部《毗婆沙论》。

  无著与世亲故事。

  在都城西南五六里的大庵没罗林中,有所旧寺院,是阿僧伽大唐语言是无著菩萨请教和开导凡人的地方。无著菩萨夜间升上天宫,在慈氏菩萨那里接受《瑜伽师地论》《庄严大乘经论》《中边分别论》等,白天再为凡人讲解书中精深的道理。在庵没罗林西北一百多步,有存放如来头发、指甲的塔。塔旁旧址,是世亲菩萨从睹史多天下来会见无著菩萨的地方。无著菩萨,健驮逻国人。他有幸于如来佛去世后一千年中降生。他继承先辈遗风,悟得大道。在弥沙塞部出家修学,不久转而信奉大乘。他的弟弟世亲菩萨在小乘教说一切有部中出家受教。他学识渊博,记忆超群,对于所学知识既能理解透彻,又能抓住要点。无著菩萨有个弟子叫佛陀僧诃大唐语言是师子觉的,行为神秘莫测,但很有才能,远近闻名。这两三位贤哲每当一起谈论时就说:“所有修行身、口、意三业的人,都想晋见慈氏菩萨,如果谁先归天,能够实现自己多年的夙愿,那就互相通报一下,以使别人知道他到了什么地方。”后来,师子觉先死了,三年也没有通报消息。不久世亲菩萨也死了,时间过了六个月,也同样没有通报。当时其他教派都讥讽这件事,以为世亲菩萨和师子觉在下劣的转生中流转,因此才没有灵验。此后有一天,夜幕初降,无著菩萨刚刚开始为门徒讲授定法,忽然灯光被遮蔽,而空中大放光明,有一位天仙凌空而降,随即走进庭院向无著菩萨敬礼。无著问道:“你为什么来得这么晚?现在来有什么要说的吗?”天仙回答说:“我在这里死去以后,就前往睹史多天慈氏的众莲花中脱胎转生,莲花才开,慈氏菩萨赞美说:‘好啊,广慧!好啊,广慧!’我才围绕莲花转了一圈,就前来报告了。”无著菩萨又问:“师子觉现在在哪里?”天仙回答说:“我围着莲花旋绕时,看见师子觉正在世俗人中寻欢作乐,连彼此看一眼的时间都没有,哪里还能来报告呢?”无著菩萨说:“这事就这样吧!慈氏菩萨长得什么样?讲授什么法?”天仙回答:“慈氏菩萨相貌之美,不是言语所能描述的。讲授妙法的含义,和你说的没有什么不同。然而菩萨的声音清脆流畅和婉高雅,听的人都忘记了疲劳,受教者没有一个厌倦的。”

  从无著菩萨讲堂的旧址向西北走四十多里,来到旧寺院,北边紧靠恒河,有一座砖塔,高一百多尺,是世亲菩萨开始想学大乘的地方。当世亲菩萨从北印度到达这里时,无著菩萨命令门徒前往迎接,一起来到这个寺院同世亲菩萨会见。无著的弟子站立在窗外,半夜以后诵读《十地经》。世亲听完后,当即明白过来,追悔过去。他想:这样深奥玄妙的佛法,从前没听说过。我犯了诽谤罪,起源于舌头,舌头是产生罪恶的根源,我今天应该把它割掉。说着手执锋利的刀子就要割自己的舌头。这时只见无著菩萨站在他的面前,对他说道:“大乘是佛教最高的真理,所有的佛都称赞它,各位圣贤也都以大乘为正宗。我本想开导你,现在你自己醒悟了。这样及时的醒悟,还有什么比这更好呢?对诸佛圣教来说,割掉舌头不算是悔悟。过去用舌头诽谤大乘,今天用舌头赞扬大乘,能补过自新,这就很好。闭口无言,又有什么益处呢?”这些话刚说完,无著菩萨忽然不见了。世亲听从无著的教诲,便没有断舌,第二天特意到无著住所,请教大乘学说。于是精心钻研,深入思考,写了大乘方面的论著一百多部,并且广为传布。

  从这里向东走三百多里,渡过恒河,再向北到阿耶穆国在中印度境内。

  阿耶穆国。

  阿耶穆国,方圆二千四五百里。此国大都城临近恒河,方圆二十多里。这里气候和土产与阿逾陀国相同。人民淳厚,风俗质朴,勤奋好学,行善积福。寺院五所,和尚一千多人,学习小乘正量部法教。有外道神庙十余所,异教徒杂居。

  
更多

编辑推荐

1聚焦长征...
2聚焦长征--长征中的...
3红军长征在湖南画史
4中华传世藏书全元曲—...
5中华传世藏书全元曲—...
6中华传世藏书全元曲—...
7中华传世藏书全元曲—...
8中华传世藏书全元曲—...
9中华传世藏书全元曲—...
10中华传世藏书全元曲—...
看过本书的人还看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