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阅读页

第21章 婆罗斯国(1)

  婆罗斯国。

  婆罗斯国方圆四千余里。此国的大都城西临恒河,长十九里,宽五六里。街巷房屋连接,居民富足,家中积财盈万,贮满了珍贵的货物。人民温淳有礼,习俗重视学艺,多数人信奉外道,少数人敬信佛法。气候温和,庄稼丰盛,果木繁多,茂草遍野。有寺院三十余所,僧徒三千余人,都学习小乘正量部法。外道神庙有百余所,信徒有万余人,大都崇拜大自在天神,有断发的,有椎髻的,都裸露不穿衣服,身上涂灰,精勤苦行,以求跳出生死轮回。

  大城中有外道庙二十余所,都是层台庙宇,雕刻石头,彩绘木头,茂密的树林相荫蔽,清澈的流水相错综。有赤铜天神像,高近百尺,庄严肃穆,威风凛凛,就像真的一样。

  大城东北婆罗斯河西有塔,为无忧王所建,高百余尺。塔前有石柱,像镜子一般澄洁,光润细滑,其中常出现如来的影像。

  鹿野寺。

  从婆罗斯河向东北行十余里,到鹿野寺。寺院分为八部分,有围墙连接环绕,高楼重阁,设备规划,穷极宏丽。僧徒有一千五百人,都学习小乘正量部法。大围墙内有精舍,高二百余尺,上面有黄金做的芒果浮雕。陛基为石砌成,层龛为砖砌成,围绕在四周,共有一百级,都有黄金做的佛像浮雕。精舍中有黄铜佛像,和如来的真身一样高大,作转大法的姿势。

  精舍的西南有石塔,为无忧王所建。塔基虽然已倾陷,但塔尚高百尺。塔前建有石柱,高七十余尺,像玉一样洁润,映照清澈。如殷勤祈请,可以看见众生相,有时也可看到善恶的相貌。这是如来成正觉后初转大法的地方。

  在它的旁边不远有塔,是阿若陈如等见菩萨抛弃苦行,便不再侍卫而来到这里修行的地方。旁边又有塔,是五百个辟支佛一齐入涅的地方。又有三塔,这里有过去三佛座位和他们散步的遗迹。

  慈氏及护明受记塔。

  三佛散步遗迹旁边有塔,这是梅丽耶大唐语言是慈,这是姓,旧译弥勒,误菩萨受记成佛的地方。从前如来在王舍城鹫峰山告诉比丘们说:“将来之世,在赡部洲平整的土地上,人寿八万岁时,有一婆罗门的儿子慈氏,身呈真金色,光明照耀,当出家得道成正觉,广泛为众生三度说法。受他济度的人,都是我的遗法植根于众生中的结果。对于三宝专心敬奉,无论在家、出家、持戒、犯戒的人,都可受到化导,证佛果,得解脱。在三度说法中,要先济度接受我遗法的信徒,然后才化导其他有缘的善友。”这时慈氏菩萨听到佛这样说,便从座位上起来对佛道:“我愿意去做这位慈氏世尊。”如来对他说道:“如果能像你说的这样,将来一定能够证得此果。就像上面我说过的那样,都是你受教化出来的。”

  慈氏菩萨受记处西有塔,是释迦菩萨受记的地方。在贤劫中人寿二万岁时,迦叶波佛出现在世上,转妙大法,开导众生。他对护明菩萨说出了预言:“这个菩萨在将来当众生寿命百岁的时候,一定能成佛,号释迦牟尼。”

  释迦菩萨受记处南不远,有过去四佛散步的遗迹,长五十余步,高约七尺,用青石堆积而成。上面有如来散步像,相貌奇特,威严肃穆,肉髻上长出发梢,不可思议的形象皎然在目,显示出灵异的征兆。

  在围墙内的圣迹实在很多,精舍、塔有数百所,以上只是略举二三,难以详述。

  三龙池及释迦遗迹。

  寺院围墙西面有一清池,方圆二百余步,如来曾在其中沐浴。再往西有一大池,方圆一百八十步,如来曾在其中洗涤器皿。再往北有池,方圆一百五十步,如来曾在其中洗衣。以上三池都有龙居住。池水既深,水味又甘,清亮澄洁,不减不增。如有骄慢的人在这些池洗涤,便会有蛟龙出来为害;如若非常恭敬,则汲水取用毋须惧怕。洗衣池侧的大方石上有如来袈裟的遗迹,衣纹清楚,就像雕刻的一样。许多诚心的人经常来这里供养。如有外道恶人践踏此石,池中的龙王便会出来兴风作雨。

  象、鸟、鹿王本生故事。

  池侧边不远有塔,这是如来修菩萨行的时候,变为六牙象王,猎人为了猎取象牙,便穿上袈裟伪装,弯弓等待时机去捕捉。象王崇敬袈裟,便把自己的牙拔下来,交给了猎人。

  拔牙处旁边不远有塔,这是如来修菩萨行时,怜悯世人不讲礼貌,便变作鸟身,与猕猴、白象在这里相约:谁先看见榕树,谁便先讲自己的事迹。大家依次讲后,就编出长幼的顺序。这样教导远近的人们知道上下尊卑,引导人们皈依佛法。

  在它的旁边不远的大林中有塔,这是如来从前和提婆达多一起为鹿王断事的地方。从前这里大片树林中有两群鹿,各有五百余头。这时国王正在原野泽地狩猎。菩萨鹿王向王前请道:“大王在中原行猎,纵兵射箭,我的徒属都将在今天丧命了;过不了几天尸体就要腐臭,那时大王也就没法吃了。现在我愿意每天向大王输送一头鹿,这样大王就能吃到鲜肉,而我们也可延缓生命。”国王同意他的话,命驾归回。这两群鹿便每天轮流输送一鹿。在提婆鹿群中有一头怀孕的母鹿,依次将要被输送死去。它对鹿王道:“我身虽然应该去死,但我的孩子不应轮到要死呵!”鹿王怒道:“谁不宝贵自己的生命!”雌鹿叹道:“我的鹿王不行仁政,我们不久都不得好死了!”于是便向菩萨鹿王告急。菩萨鹿王道:“可悲呀,慈母的爱子之心,竟恩及未成形的孩子!现在让我来代替你吧!”他便到国王的宫门前去,这时一路上人们都在传声喊道:“这位大鹿王今天进城来了!”全城的人民都跑来观看。国王听说,起初并不相信;后来守门人进来禀告,方才相信,说道:“鹿王为什么要匆匆跑来呢?”菩萨鹿王道:“有一头雌鹿轮到输献,要死了,但腹中有子尚未生产,我心不愿,所以前来代替。”国王听了叹道:“我是人身,但却和鹿一样;你是鹿身,但却和人一样!”于是他便将鹿全体放走,不再要求轮流输献。又以这片树林作为鹿栖居的地方,因此这里就叫做施鹿林。鹿野的名称,就是这样得来的。

  陈如等五人迎佛处。

  在寺院地的西南二三里处,有塔高三百余尺。塔基亮大,装饰着奇珍异宝。塔身没有层龛,就把覆钵状的那一部分〔塔身〕建起来。虽然建立有表柱,但没有轮和铃的装饰。旁边又有一小塔,这是阿若陈如放弃原先制定的约束,迎接佛的地方。当初萨婆曷剌他悉陀大唐语言是一切义成。旧译悉达多,误太子越过城垣后,栖隐山谷,舍身殉法。净饭王便命令家族中三人、舅族中二人道:“我的儿子一切义成离家修道,孤身在山泽和丛林中,因此命你们去跟随他。你们在内是叔父、伯舅,在外则是君臣;有什么动静,应该知道如何行事。”五人领命,便跟着太子,相互照拂护卫。同时他们也寻求出离生死的办法。他们经常互相讨论说:“应在苦行中修道呢?还是在安乐中修道?”二人道:“应在安乐中修道。”三人道:“应在勤苦中修道。”二人和三人争持不下,不知道谁是谁非。于是太子思维至理,为了折服苦行外道,便节约麻和米,仅能维持生命。二人见了便说道:“太子这样修道不是真正的办法,要在安乐中才能得道。现在这么勤苦,这不是我们的一伙。”于是便离开太子远去,思维得道证果的办法。太子苦行了六年,还未能得道。他想试验苦行是不对的,便接受了乳糜,最后终于得道证果。三人听到了哀叹道:“太子苦行修行,在快要成功的时候,却改变了念头,倒退了!真是六年的苦行,毁于一旦!”于是三人便去寻访二人。五人相见,安坐高谈,相互议论开来。三人道:“以前看见一切义成太子出王宫到深山荒谷中,脱下华贵的衣服,披上鹿皮,精勤励志,贞节苦心,以期求得深妙正法,获无上果;但现在他却接受了牧女的乳糜,败道亏志。我们知道这事,但已无能为力了。”那两个人说道:“你们知道得也太晚了!他不过是个狂人而已。他本来生活在深宫中,养尊处优,不能静思安心,却远远地跑到山林中来,放弃转轮王位,像下人一样生活,这还有什么可怀念的呢!说起来令人忧伤罢了!”菩萨在尼连禅河沐浴后,坐在菩提树下得道,成等正觉,号天人师。这时他正在默默地观察考虑,看有谁可以超度。他说:“那位郁头蓝子已证得非想定,可以接受妙法教化了。”这时诸天神随声报道:“郁头蓝子死去已经七天了。”如来叹惜道:“真不巧啊!他将要接受妙法教化,不料却突然死去。”便又重新观察,在世上寻找。有一位阿蓝迦蓝已证得无所有处定,可以传授至理了。诸天神又说道:“他死去已经五天了。”如来再次叹惜,哀悯他福薄,再继续观察看谁可以接受教化。只有施鹿林中的五人可以先接受诱导了。此时如来从菩提树下站起来,往鹿野园走去。如来威仪庄严,神光闪耀,白毫像美玉似的光彩,身上呈真金颜色,安详地前进,去化导这五人。这五人远远地看见如来,互相说道:“来的就是一切义成太子。经过了这么长岁月,他没有证得圣果。他修道已经无望,所以来找我们了。我们都不要说话,也不要起来作礼迎接。”如来渐渐走近,他的神威感动了万物,五人也忘掉了刚才互相制约的话,起来拜迎问讯,按照仪式,侍从左右。如来对他们渐渐诱导教化,指示妙理。在雨安居完毕的时候,他们才获得证果。

  烈士池。

  
更多

编辑推荐

1聚焦长征...
2聚焦长征--长征中的...
3红军长征在湖南画史
4中华传世藏书全元曲—...
5中华传世藏书全元曲—...
6中华传世藏书全元曲—...
7中华传世藏书全元曲—...
8中华传世藏书全元曲—...
9中华传世藏书全元曲—...
10中华传世藏书全元曲—...
看过本书的人还看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