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阅读页

第34章 伊烂拿钵伐多国(3)

  大都城南边不远的地方,有一所古代的寺庙,寺庙旁边有一座塔,是无忧王所建造。如来过去曾经在这里显现大神通,摧折降伏外道。后来龙猛菩萨住在这所寺庙中。当时这个国家的国王号娑多婆诃大唐的语言是引正,珍重尊敬龙猛,派人为他警卫门户。当时提婆菩萨从执师子国来,请求和龙猛菩萨讨论佛教教义,他对守门人说:“请您为我通报一下。”守门人于是进去报告。龙猛平素知道提婆的名字,用钵盛满水,吩咐弟子说:“你捧上这钵水,让那个提婆瞧一下。”提婆看见水,默然没说话,往水中投下一根针。弟子捧着钵,心中满是怀疑,走了回来。龙猛问:“他说了些什么话?”弟子回答说:“他沉默没有说话,只是往水里投下了一根针而已。”龙猛说:“这样的人真是聪明啊!知晓事情之机微,其明如神,体察细微,侔于圣人,盛德若此,应当立即请他进来。”弟子说:“这是什么意思呢?不说话而辩议巧妙,就是这样的吗?”龙猛说:“水这东西,形状依随盛它的容器或方或圆,其他的物品不管是清是浊,它都能推逐,它弥漫无间,清澄莫测。我用钵盛满水而显示给他看,是比喻我的学问的深奥周密。他将针投入,意思是穷尽我的学问的深旨。这不是一般的人,应该立即召他进来。”龙猛风度严肃,面容凛然,和他谈话的人都低着头。提婆平素就听说过龙猛的风范品格,很久以来就希望向他请教,才打算接受他的教导,先就骋运神机,又很害怕他的威严,登上讲堂,择偏僻处坐下,整日谈论玄理,辞义清高。龙猛说:“后学学问冠世,辩议巧妙,光照前人。我不过是衰老之人,遇到这位英俊杰出之士,真正是泻瓶有承受者,学问有可传授之人,传灯不绝,事业有后继之人,弘扬法教,倚赖的就是这人呀。希望您将坐席移到前面来,畅谈玄妙深奥的言论。”提婆听到这话,心中暗自骄傲。将要开讲经论之前,先游论辩的园囿,开言宣讲,振振有词,抬头一看质问论义的人,忽然看见龙猛威严的面容,一下闭口说不出话来,退下座来,请求处责,于是请求指教。龙猛说:“您还是重新坐下。我今天将传授您至真至妙的道理,这是法王如来真实的教导。”提婆五体投地,一心一意归顺龙猛,说:“从今以后,愿聆听您的教导。”

  龙猛自刎故事。

  龙猛菩萨精通药术,服食药饵,调养生命,年寿已数百岁,但志气与容貌不衰。引正王得到妙药,年寿也是数百岁。引正王有个幼年的儿子,对他母亲说:“像我这样,什么时候能继承王位?”母亲说:“照现在的情形看来,还没有一个肯定的日期呢。父王年寿已经数百岁,子孙中老死的也多得很。这都是龙猛的福力所加,被药术所导致。要是龙猛菩萨寂灭,父王必定会死。龙猛菩萨这人智慧恢弘广远,慈悲深厚,周济众生,自身的身命好像都已给予了他人。你应该到他那儿去,试着向他乞讨他的头。如果你的这个要求成功了,你就能实现你的愿望。”王子恭敬地接受了母亲的命令,来到龙猛所住的寺庙,看门人很是惊慌害怕,因此王子能够进入门内。这时龙猛菩萨正在一边赞诵一边散步,忽然看见王子,便停下步来对王子说:“今晚是什么原因,您的脚迹降临僧坊?这样的危急,这样的害怕,急急忙忙地赶到这儿来。”王子回答说:“我在我的慈母谈论之余,接着讲到实行施舍之士,以为珍爱生命,是经典上、格言中都说到的,哪有有人相求,便轻易将报身施舍与人的。我的慈母说:‘不然。十方善逝,三世如来,过去曾发心愿,要达到证果,精勤追求悟得佛道,修习持戒与承让,或者是投身饲兽,或者为救鸽子而割下自己的肌肉,月光王把自己的头施舍给婆罗门,慈力王将自己的血给饥饿的药叉喝。像这样的事,难以一一举出。在先觉们中寻找例子,哪一代没有这样的人?’现在龙猛菩萨笃守这样高尚的志向,我有所求,要用人头,招募了好多年,都没有人肯施舍出来。要想使用暴行,杀人取头,则罪过深重,虐害无辜,秽德昭彰。只有菩萨您修习圣道,期望将来求证佛果,慈悲之心,泽及众生,恩惠所及,无边无际,轻视自己的生命,把生命看得如同浮云,贱视自己的身体,把身体看作如同朽木,我的要求并不违背您本来的心愿,望您答应我的要求!”龙猛说:“是呀,这话说得的确对!我求证成佛的圣果,我学习佛的能够施舍,此身如同声之响,此身如同水之泡,在四生中流转,于六趣中往来,这与我过去的大誓愿相合,不违拂外物的欲望要求。然而我说王子,有一件不可以的事情,又该怎么办?我的身命如已终结,您的父亲也会丧命,我请您想一想这件事,有谁能救济他呢?”龙猛徘徊顾视,寻找绝命的方法,用干茅草叶自刎自己的颈项,如同利剑断割,身首异处。王子看见后,惊慌奔走而去。守门人将此事报告上去,一一陈明事情经过。国王听说,十分伤感,果然也就死亡。

  跋逻末罗耆厘山。

  从萨罗国往西南方行三百余里,到跋逻末罗耆厘大唐语言是黑蜂山。山岿然特起,峰岩峭险,既无崖谷,宛如一块整石。引正王为龙猛菩萨开凿此山,在山中建立寺庙。在离山十几里的地方,凿开孔道,从山的下面,向上凿开山石。里面则修建有长廊步檐,崇高的楼台,重叠的楼阁。阁有五层,每层有四个院落,院中都建造精舍,精舍中各铸金像,金像大小等同佛身,巧妙穷尽工思。其余的地方只用黄金珠宝装饰。泉水从山的高峰上飞注其下,水流周绕重阁,像带子一样交错于廊庑之间,疏朗的窗户朝外洞开,光线照进屋宇之中。引正王最初建造这所佛寺时,人力疲竭,府库空虚,事功尚未完成一半,引正王心中很是发愁。龙猛对引正王说:“大王为什么像有忧虑的样子?”引正王说:“我起大心愿,想树立福德,希望福德永固,等待至慈氏菩萨出世之时。功绩尚未完成,财物已经消耗尽竭,时常因为此事遗憾不已,夜不能寐,坐而待旦。”龙猛说:“大王不用忧愁。崇高盛大的福善之事,利益无穷,只要有宏大的心愿,就没有什么忧虑之事不可解决的。今日大王返回王宫,尽情欢娱,后天早晨出游,历览山野,然后到这里来,商议营建佛寺的事。”国王既然接受了龙猛的教诲,围绕菩萨右旋致敬。龙猛菩萨用神奇妙药,滴在大石的上面,大石都变成为黄金。引正王出游,看见黄金,心口互相祝贺,车驾返回到龙猛的住所,对龙猛说:“今日出外游猎,被神鬼所迷惑,在山林中时时见到堆聚着的黄金。”龙猛说:“这不是神鬼迷惑人。是因为大王至诚所感,所以才有这些金子。应该及时取用,帮助完成大业。”于是用这些黄金营建寺庙,事功完毕,还有剩余。于是在五层楼阁之中,各铸造四座大金像,剩余的黄金还堆积着许多,就充实到了国库中去。召集了上千的僧人,居住在寺庙中,礼诵佛经。龙猛菩萨把释迦佛所宣讲的教法,以及诸位菩萨所演述的论议,聚集在一起,分别部类,收藏在这所寺庙中。因此上面第一层只放置佛像及各种经论,下面第五层只住净人,搁置资产、什物,中间三层是僧徒所住。听前辈们说,引正王营建寺庙完毕,计算工人所吃掉的食盐的价钱,用去了九拘胝拘胝一词,大唐的语言是亿金钱。后来僧徒们互相争吵,到国王面前评论是非。这时净人们又互相告诉说:“僧徒们争吵,所说的话互相矛盾,恶人乘机要毁坏寺庙。”于是反锁重门,屏退僧徒。从那时以来,不再有僧众。远望山崖,不知道出入的门径。有时引擅长医术的人进去治疗疾恙,进出都蒙上面具,不让认识出入的道路。

  从此在大森林中向南行九百余里,到案达罗国在南印度境内。

  案达罗国。

  案达罗国,方圆三千余里。此国的大都城方圆二十余里,称做瓶耆罗。土地优良肥沃,庄稼丰盛。气候温热,风俗猛烈粗暴。语言辞调与中印度不同,至于文字的规则则大部相同。有佛寺二十余所,僧徒三千余人。有外道神庙三十余所,异道很多。

  所行罗汉寺。

  瓶耆罗城旁边不远的地方有大寺庙,寺庙里有重重楼阁,层层高台,精雕细刻,穷尽工巧,佛像圣容,光彩焕发,极尽匠心。寺庙的前面有石塔,塔高数百尺,都是阿折罗大唐的语言译作所行阿罗汉所建造。

  所行罗汉寺西南边不远的地方有一座塔,是无忧王所建造。如来过去曾经在这里说法,显现大神通,化度无数的大众。

  陈那陈那:古印度大乘佛教瑜伽行派的论师,著名的因明学者,活动时期约在公元5世纪后期及6世纪前期。与《因明论》

  从所行罗汉寺向西南行二十余里,到孤山。山岭上有一座石塔。陈那大唐语言是童授菩萨在这里作《因明论》。陈那菩萨在佛去世以后,继承佛风,染衣出家,智愿广大,慧力深固,悲悯世人无所依靠,思想弘扬圣教,以为因明之论言辞深奥,义理广大,学习者不下真工夫难以成功。于是隐居幽崖,心神寂然进入禅定,观察述作的利害得失,审视文义的繁复简约。这时岩谷震响,烟云变色,山神捧起陈那菩萨,高数百尺,唱诵出这样的话:“过去佛世尊善用权变,指导众物,以慈悲心,讲说《因明论》,综合概括玄妙的道理,深入探究微细的言辞。如来寂灭,大义泯绝。现在陈那菩萨福德广大,智慧悠远,深深通达如来神圣教义,重新弘扬因明之论,就在今日。”陈那菩萨于是放射大光明,照烛幽暗。当时案达罗国王心中深深生起尊敬之意,看见这样的光明相,怀疑他已入金刚定,因此请陈那菩萨证无生果。陈那说:“我入禅定观察,打算诠释深奥的经典,心中希望获得等正觉,并不愿意证得无生果。”国王说:“证得无生之果,是众圣所仰慕的事。断灭三界的欲望,洞察三明智,这是了不起的盛事,希望你赶紧证得无生果。”陈那这个时候对国王的请求十分高兴,正打算证受无学圣果。这时妙吉祥菩萨知道了这件事,深觉可惜,打算告诫陈那,于是弹指提醒他,告诉他说:“可惜呀!为什么舍弃了广大的心愿,追求狭小低劣的志向,遵从独善自身的胸怀,放弃兼济众生的愿望?要是想做善事而获得利益,应该推广弘传慈氏菩萨所制作的《瑜伽师地论》,指导引诱后学,这样就能得到很大的利益。”陈那菩萨敬受指教,围绕妙吉祥菩萨右旋为礼,于是深思精研,推广因明之论,犹恐学习者害怕因明之论文辞精微简约,就撮举其大旨要义,综括其精微之言,制作成《因明论》,用以指导后进。自此以后,从事宣讲《瑜伽师地论》这件大事,他的学生都成为当时有名的人。

  从此在大林荒野中向南行一千余里,到驮那羯磔迦国又称大安达罗国,在南印度境内。

  驮那羯磔迦国。

  
更多

编辑推荐

1聚焦长征...
2聚焦长征--长征中的...
3红军长征在湖南画史
4中华传世藏书全元曲—...
5中华传世藏书全元曲—...
6中华传世藏书全元曲—...
7中华传世藏书全元曲—...
8中华传世藏书全元曲—...
9中华传世藏书全元曲—...
10中华传世藏书全元曲—...
看过本书的人还看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