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阅读页

第39章 僧伽罗国(4)

  从这里向北走九百多里,到摩醯湿伐补罗国在中印度境内。

  摩醯湿伐补罗国。

  摩醯湿伐补罗国,方圆三千多里。此国大都城方圆三十多里。土地适宜生长的物产和风俗习尚,都同邬衍那国。尊崇敬重外道,不信仰佛法。外道神庙几十所,大都是涂灰之徒。国王为婆罗门种姓,不很敬重佛法。

  从这里折还到瞿折罗国,再向北经过荒野和艰险的沙漠地带,走一千九百多里,渡过信度大河,到达信度国在北印度境内。

  信度国。

  信度国,方圆七千多里。此国大都城叫做毗苫婆补罗,方圆三十多里。土地适宜种植稻谷、粟、麦,产量很高,出产金、银、石,还适宜于牛、羊、骆驼、骡等的畜牧,骆驼矮小,只有一峰。这里丰产红色的盐,颜色如同红石头,还有白盐、黑盐及白石盐等,外国远方多用它作为药用。人们性情刚烈而淳朴直率,好斗殴争吵,多诽谤怨恨,学问不求博大,却深信佛法。寺院几百所,僧徒一万多人,学习小乘正量部的教法,学业大都懈怠,戒行败坏,品德污秽。其中也有精勤学业,品质贤善的,就到遥远的山林里,独处在闲静寂寞的地方,从早到夜努力修持,多证了圣果。外道神庙三十多所,各种外道杂住着。国王为戍陀罗种姓,性情淳厚朴质,敬重佛法。过去如来曾几次游历此国,所以无忧王在圣迹所到的地方,造了几十座塔。乌波多大阿罗汉多次游历此国,讲演佛法开导众生,所到的地方,都旌表遗迹,或者建寺院,或者造塔,往往相隔不远就有,还略知些情况。

  信渡河旁边一千多里的丘陂水泽之间,住有几百上千户人家。他们性情刚烈,只从事于杀戮,牧牛养活自己,此外就无以为生了。男的女的,不论尊贵的,低贱的,都剃掉须发,披上袈裟,看过去好像和尚、尼姑,却干着世俗的事,专门执著于小乘的见解,诽谤斥责大乘教法。听年老的人说:以前这里的民众习性凶残,专干凶恶的事,当时有个罗汉,怜悯他们的堕落,为了化度他们,凌空而来,显出广大神通,表示世上稀奇的事,使得大众相信接受,逐渐用说法来开导。大家敬重喜悦,都愿遵奉教诲。罗汉知道众心顺从,就教授三归三归,即三皈依。佛教徒在入教时必须先在师前受此法。即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之法,止息他们的凶暴,都不杀生,剃了发,换上法衣,恭敬奉行佛教。可是,年代久远,随着时间推移和世间的变化,笃守善业既已亏损,而余风仍未消灭,虽然穿上法衣,却无戒行和善事,子孙一代代传下来,形成了风尚习俗。

  从这里向东走九百多里,渡过信度河东岸,到茂罗三部卢国在西印度境内。

  茂罗三部卢国。

  茂罗三部卢国,方圆四千多里。此国大都城方圆三十多里。居住的人很多,家室富饶。役属于磔迦国。土壤肥沃,四季气候调和顺适。风俗淳朴直率,好学并崇敬德业。大多奉事外道,很少信仰佛教的。寺院十多所,大都已经倒塌毁坏,僧徒很少,也没有专学哪一部派的。外道神庙八所,各种外道杂住着。有一座外道的日天祠,装饰十分美丽,日天像用黄金铸成,装饰着奇珍异宝,神灵明鉴暗中相通,无边神通潜相广被,女乐不断地演奏,明亮的巨烛日以继夜,香花供养,从来没有断绝过。五印度国王、豪族,无不在这里舍施珍宝,建立福舍,以饮食、医药周济贫病的人们。各国人来到这里求愿的,常以千数。日天祠的四周,池沼花林,大有可以游赏的。

  从这里向东北走七百多里,到钵伐多国在北印度境内。

  钵伐多国。

  钵伐多国,方圆五千多里。此国大都城方圆二十多里。居住的人很多,役属于磔迦国,早稻很多,宜种菽、麦。四季气候调和适宜,风俗淳朴直率,人们性情躁急,出言鄙陋,学艺渊博,佛教和外道都信奉。寺院十多所,僧徒一千多人。大乘和小乘都学习研究。有四座塔,是无忧王所建造的。外道神庙二十所,各种外道杂居着。

  都城旁边有一大寺院,僧徒一百多人,学的是大乘佛教,就是以前慎那弗罗大唐语言是最胜子论师在这里著述《瑜伽师地释论》,也是贤爱论师、德光论师出家的地方。这所大寺院被天火所烧毁,已摧残荒废了。

  从信度国向西南走一千五六百里,到阿点婆翅罗国在西印度境内。

  阿点婆翅罗国。

  阿点婆翅罗国,方圆五千多里。此国大都城号称湿伐罗,方圆三十多里。地处偏僻的西境,背临信渡河,面对大海滨。屋宇装饰美丽,大都藏着珍宝。近来此国没有国王,为信度国所统属。地势低下潮湿,土壤多盐碱,荒芜而杂草丛生,田亩很少垦殖。稻谷虽还完备,而菽、麦产量极高。四季气候稍为冷些,狂风飙起尤为猛烈。这里适宜于牛、羊、骆驼、骡等的畜牧。人们性情粗暴急躁,不好学习。语言和中印度稍有不同。这里的风俗淳厚朴实,敬崇佛法。寺院八十多所,僧徒五千多人,多学小乘的正量部法。外道神庙十所,多为涂灰外道所住。城中有座大自在天神庙,神庙的屋宇雕饰美丽,大自在天像很有灵鉴,涂灰外道来游就住在里面。以前如来曾几次游历此国,讲经说法,化度众生,开导、便利世俗的凡人,所以无忧王在圣迹处建造了六座塔。

  从这里向西走,不到二千里,至狼揭罗国在西印度境内。

  狼揭罗国。

  狼揭罗国的面积,东西南北各有几千里。此国大都城方圆三十多里,号称菟黎湿伐罗。土地肥沃,庄稼繁茂,气候风俗,与阿点婆翅罗国相同,居住的人很多,并多有各方的珍宝。它濒临大海,是通往西女国的通道。没有国王,各君长依川割据自立,互不听命,役属于波剌斯国。文字大体和印度相同,但语言有些差异,佛教和外道都信奉。寺院一百多所,僧徒六千多人,大乘、小乘都有所学习和研究。外道神庙数百所,涂灰外道的徒众极多。城中有大自在天神庙,建筑装饰壮丽,是涂灰外道所崇敬的。

  从这里向西北行,到波剌斯国虽然不是印度的国家,但途中所闻附带记下,旧称波斯,是略称。

  波剌斯等三国。

  波剌斯国,方圆几万里。此国大都城号称苏剌萨傥那,方圆四十多里。土地广阔,气候亦不相同,大体是温暖的。引水灌溉着田亩,人户富饶。出产金、银、石、玻璃、水晶、奇珍、异宝,大锦、细褐毛毯之类都织得很精致,有很多好马和骆驼。此国以大银钱作为通货。人们性情急躁粗暴,风俗没有礼义。文字和语言与别国不同。没有学艺,而多工巧技术,凡所制造的,多为邻国所贵重。婚姻杂乱,人死了多弃尸在郊野。他们身躯高大,剪平头发,露出头顶,衣服是皮褐和锦制成。每户都要缴纳赋税,每个人付四银钱。外道神庙很多,是提那跋外道徒众所崇敬的。有二三所寺院,几百个僧徒,都学小乘教法的说一切有部教法。释迦佛钵在此国王宫里。此国东境有鹤秣城,内城不广,外郭方圆六十多里,居住的人很多,家产富有。

  西北邻接拂懔国,境内土壤风俗和波剌斯相同,形貌、语言稍有差异,多珍宝,也富饶。

  拂懔国的西南海岛有西女国,都是女人,没有什么男子,多四方珍宝货物,附属于拂懔国。所以拂懔王每年派丈夫去匹配,这里的风俗,生下男孩是养不大的。

  从阿点婆翅罗国向北走七百多里,到臂多势罗国。在西印度境内。

  臂多势罗国。

  臂多势罗国,方圆三千多里。此国大都城方圆二十多里。居住的人很多,没有国王,役属于信度国。国土非沙石就是盐碱,寒风凄厉而猛烈。多产宿麦,花果很少。风俗犷悍粗暴,语言与中印度不同。不好学艺,但知道虔诚的信仰佛法。寺院五十多所,僧徒三千多人,都学习小乘正量部教法。外道神庙二十多所,都是涂灰外道。

  在都城以北十五六里的大森林中,有座塔高几百尺,为无忧王所造。其中有舍利,时时放出光明。这是如来在过去为仙人时,被国王所害的地方。距这里不远的东面有所旧寺院,是以前大迦多延那大阿罗汉所建立的。它的旁边有过去四佛座位和散步的地方,建造了塔作为旌表。

  从这里向东北走三百里,到阿荼国。在西印度境内。

  阿荼国。

  阿荼国,方圆二千四五百里。此国大都城方圆二十多里。没有国王,役属于信度国。土地适宜种庄稼,宿麦产量极高,花果缺少,草木稀疏。四季气候多风寒,人们性情粗犷刚烈,言语朴实,不尊崇学业,但对于佛法,却一心虔诚地信奉。寺院二十多所,僧徒二千多人,多学习小乘正量部教法。外道神庙五所,都是涂灰外道。

  距离都城东北不远的大竹林中,还有寺院遗址,是如来过去在这里允许诸和尚穿亟缚屣大唐语言是靴的地方。旁边有塔,为无忧王所建造,塔基已倾陷在地下,但还有一百多尺高。塔旁有一精舍,有尊青石立佛像,每到斋日,或放出神光。再向南八百多步的竹林中,有座塔,是无忧王所建造的。如来过去住宿在这里,深夜寒冷,他把和尚穿的三种衣服重复盖上,到天亮掀开那些和尚身上的复纳衣。竹林中有佛散步之处。又有许多塔,看过去鱼鳞似的,都是过去四佛趺坐的地方。这些塔中有如来的发、指甲,每到斋日,多放出光明。

  从这里向东北走九百多里,到伐剌拿国在西印度境内。

  伐剌拿国。

  伐剌拿国,方圆四千多里。此国大都城方圆二十余里,居住的人很多,役属于迦毕试国。地多山林。按时可以播种庄稼,四季气候稍微寒冷些,风俗粗犷刚烈。人们性情凶残粗暴,意愿也鄙陋下劣,语言与中印度稍同,外道与佛法都崇敬,不好学艺。寺院几十所,多已荒废毁坏,僧徒三百多人,都学习大乘教法。外道神庙五所,多是涂灰外道。

  距都城南面不远有所旧寺院,如来过去曾在这里说法,对众生训示、教导,给以利益,让他们欢喜,让他们觉悟。这旁边有过去四佛座位和散步的遗迹。

  听得当地人传说:从这国西接稽疆那国,在大山川之间,另立领袖,没有国王。多产羊、马,有一种好马,形躯特别大,是诸国稀有的良种,为邻境所宝贵。

  再从这里向西北,越大山,涉广河,经历小城镇,走二千多里,出北印度境,到漕矩吒国也称漕利国。

  
更多

编辑推荐

1聚焦长征...
2聚焦长征--长征中的...
3红军长征在湖南画史
4中华传世藏书全元曲—...
5中华传世藏书全元曲—...
6中华传世藏书全元曲—...
7中华传世藏书全元曲—...
8中华传世藏书全元曲—...
9中华传世藏书全元曲—...
10中华传世藏书全元曲—...
看过本书的人还看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