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何还接受刘邦的委托,主持编订了汉律。汉律是在继承秦律的基础之上,有所损益而成。据史书记载:刘邦从初入关中开始,就在批判秦朝法律之酷苛,还留下了“除秦苛法、约法三章”的一段美谈(实际上是争取民心的“宣传战”)。到萧何编订汉律之时,也应该删除秦律中部分过于酷苛的立法条文。遗憾的是,经过两千年的岁月冲刷,萧何主持编订的汉律,没有完整地保留下来。幸运的是,1983年底至1984年初,在湖北江陵张家山247号汉墓出土了大量竹简。其中就有《二年律令》、《奏谳书》等珍贵的汉初法制史料。生活在今天的学者,可以借此接触汉初立法的一部分。经过学者的研读,得出的一个基本判断是:在立法方面,说“汉承秦制”是没有问题的。其实,阅读传世史书的片断记载,也可以得出类似的结论——秦朝的立法(包括酷苛部分在内)基本上被汉初立法所继承。汉初君臣对秦朝酷法的批判,当然有其积极意义。从惠帝到文景之治时,屡见废除苛法的记载,也有在执法时做变通处理的案例,都有助于我们理解汉初“缓刑”、“宽刑”是渐进的过程。
三、谨慎避罪,如履薄冰
刘邦为了显示他与功臣共享天下的诚意,曾经郑重其事地搞了一个封爵之誓:“使河如带,泰山如厉。国以永宁,爰及苗裔。”大意是:即便黄河变得如同衣带一般狭小,即便泰山变得如同磨刀石一般低矮,国家也可以永保安宁,延续到你们的子孙。这种指天画地的誓约,把与功臣长期共享政权利益的意思,以极端的方式表白出来,生怕人们有任何怀疑。至于刘邦对功臣的真实态度如何、功臣的实际境遇怎样?不必看刘邦的自我表白,只要看一下韩信等人的受诛以及萧何的受制,就可以得其真相梗概。
萧何作为汉朝的首任丞相,似乎受到了特殊的恩宠。但是,刘邦对他的防范和猜忌始终未曾衰止,而萧何为了应对君主的压力,为了缩小刘邦的猜忌,不得不多方小心,不得不如履薄冰。以至于令人感觉他的一生过于谨小慎微。
刘邦与项羽相持不下之时,萧何坐镇关中,受命全权处理一应急务。刘邦多次派使者回关中慰劳萧何。有人看破此中奥妙,劝告萧何:“汉王风餐露宿,苦斗于沙场,却多次派人来慰劳您,是对您怀有疑忌之心。为您筹划自保之计,最好是把您的子孙、兄弟凡是扛得动兵器的,都送到汉王军营中,汉王就会信任您了。”萧何立即照办。汉王果然高兴起来。
汉高帝十一年(前196),陈〖〗举兵叛乱,刘邦亲自率兵平叛,远离都城长安。恰好发生了有人密告淮阴侯韩信“谋反”的大案,案情的扑朔迷离姑且不论,萧何作为韩信的知己,诱骗韩信入宫,使得吕后轻而易举地诛杀了韩信。后人于是有了“成也萧何,败也萧何”的感叹。不论韩信“谋反”是否属实,萧何确实为刘邦去掉了一块心病。刘邦在用兵途中听说韩信已被诛杀,就派使者任命丞相萧何为相国,增封食邑五千户,并命令都尉一人率领五百武士充任萧相国的护卫。对此种殊荣,百官都来向萧何贺喜,唯独深通君臣之道的名士召平前来吊慰。召平对萧何提出警告说:“您的灾祸自此开始了。皇帝征伐于外,而您留守于京师,不曾亲蒙矢石的艰险危难,皇上反而增封您的食邑,为您设置护卫,这是因为淮阴侯韩信新近谋反于京城,皇帝因此也对您有疑心。设置护卫保护您,并非是优宠之意。建议您辞让封赏,并将家中的私财全部用来佐助军需。”萧何听从他的计策,刘邦才为之欢喜。
汉高帝十二年(前195),功臣英布举兵叛乱,刘邦再次领兵亲征。其间,刘邦多次派使臣询问萧相国动静。萧何自然理解皇帝的疑忌之心,就按照上一年平定陈〖〗时的做法,勤于政务,安抚百姓,并以全部家财供作军用。萧何自认为这是表示忠贞的好办法,但皇帝的疑忌之心反而更重了。于是,有人提醒萧何:“您离灭族之祸不远了。您官居相国,论功列第一,还有什么恩赏能超过您已经享有的尊荣?但是,从您初入关中开始,就得到百姓拥戴,至今已十多年了,您的勤政、安民,都使得关中百姓更加倾心于您。皇上之所以屡次派人问候您,是怕您在关中有异常举动。现在,您要想避祸,只有以低价买田地,自污名誉,百姓越骂您,皇上越心安。”于是,萧何立即照办。刘邦大为宽慰。等到刘邦平定叛乱,返回长安时,许多百姓拦路上书,状告相国萧何滥用权力,以贱价强买百姓田地宅园无数。在萧何前来谒见时,刘邦从容笑谈:“身为相国,却贪占百姓田宅!”随即把百姓的告状文书全部交给萧何,说:“你自己去向百姓谢罪吧。”未加丝毫贬责。
身为国家重臣,强买百姓田宅,本是犯罪行为,但在某种特定的环境之下,却成了大臣在雄猜之主面前自保的有效手段。贪占田宅,说明此人没有政治野心;恃权横行,引起百姓众怨,说明此人丧失了利用民心夺天下的条件。所以,对于皇帝而言,大臣贪得无厌、压榨百姓,未尝不是一件好事;消磨其政治野心,毁坏其民间清誉,就不再构成对皇权的挑战。专制制度下的皇帝,不仅不能容忍臣下在权力、能力方面接近于皇帝,而且也不能容忍大臣享有名誉,特别是不许大臣得民心、受拥戴。这是专制君主的政治原则。
一旦背离了这一原则,即便大臣确实是出于治国安民的善良愿望,也会受到君主毫不含糊的制裁。萧何虽然一生谨慎,也有一时疏忽,于是,也就难逃牢狱之灾了。当时,都城长安的人口增殖较快,田地已无法满足民间的实际需要,成为一个潜在问题。而皇室所控制的上林苑,占地范围很大,其中有大量荒田,弃之不用。萧何向刘邦建议:向民间开放禁苑,容许百姓入内耕作。这本来是萧何职责内该做的事情,高祖刘邦却勃然大怒:“相国接受了商人贿赂,竟然替他们请求开放禁苑!”当即下令将萧何逮捕下狱,刑具加身。一等功臣、显赫无比的相国,只因一语不合圣意,就遭厄运,群臣疑惧,不知原因何在。过了数日,王卫尉侍立,借机询问:“相国犯了什么大罪,陛下突然将他监禁?”刘邦说道:“我听说,李斯给秦始皇做丞相时,国事有善,都归于君主圣明,朝政有缺,就由李斯承担责任。现在萧何为相,接受商人金钱而替百姓请求开放禁苑,用来收买民心,所以,我将他逮捕治罪。”王卫尉直言劝谏:“某事如能造福百姓即奏请皇上施行,这正是宰相的职责所在。陛下为何竟怀疑萧相国接收商人贿赂呢!况且,陛下与项羽对峙数年,后又有陈〖〗、英布之叛,陛下亲自领兵出征,在当时,相国镇守关中,他稍有异动,函谷关以西就不属陛下所有了。相国不趁当时之机谋求个人利益,现在竟会贪求商人的金钱贿赂吗?再者,秦朝因为不自知其过失而亡国,李斯有过归己的做法,又怎值得效法呢?陛下对萧相国的怀疑,实在是没有根据的吧?”刘邦无言以对。刘邦既知无法服众,即派使者持节前往,赦免相国。当时的萧何,已是老态龙钟,平常在皇帝面前即恭敬谨慎,此番牢狱之灾,又领略了天威难测,更是心有余悸,出狱后立即入宫,赤脚急行,跪谢不杀之恩。此时,萧何狼狈万分,全无功臣之首、百官之长的威仪了。高祖刘邦说道:“相国为民请命,我不批准,由此看来,我不过是夏桀商纣一般的暴君,而相国是贤相。我故意将相国监禁,只是为了让百姓知道我的过失。”萧何除了叩首谢恩之外,自然无话可说。
刘邦本人的上述解释,是他在复见萧何时的自嘲之语,如果有谁天真地认为,刘邦确有自责悔改之意,恐怕就大错特错了。对于萧相国的囚捕与宽赦,都在皇帝的一念之间、一语之下,刘邦的得意心态,是毫不掩饰的:你尽可被誉为贤相,我不妨坦承为暴君,但你的生死荣辱,却都在我的掌握之中。这就是君主绝对权力的体现。
萧何的一生,竭其智力以辅佐高祖开国治国,同时也在小心翼翼地谋求自保。在君主的威严之下,他的恭谨,几乎已成为与生俱来的天性。他的后半生,实际都是在演戏:对上求得信任和宽容,对下尽其可能安邦治国,在皇帝容忍的范围内,做一些利国利民的实事。可以说用心良苦了。
萧何治家,也反映出谦恭自守的一贯风格、低调务实的处世风范。“(萧)何买田宅必居穷辟处,为家不治垣屋。曰:‘令后世贤,师吾俭;不贤,毋为势家所夺。’”(《汉书·萧何传》)
四、“萧规曹随”
汉代名相,首推萧何。他的继任者曹参,也是中国历史上的名相之一。曹参能够顺利继任,是与萧何的推荐密不可分的。两人前后相继,保证了汉初政策的一致性、政局的稳定性。“萧规曹随”的历史佳话,得以流传于世。
刘邦死后,仁柔的惠帝即位。身为元勋宿老的萧何,仍然在自得其乐地扮演“万人之上、一人之下”的角色。萧何病重垂危,惠帝亲临相府探视:“您百年之后,谁可代您为相?”萧何心中早有定见,却谨慎对答:“了解臣子莫过于君主。”惠帝再问:“曹参如何?”萧何立即顿首拜贺:“皇上择贤得人!臣死而无憾了!”
因为萧、曹二人早年间虽为同乡、同僚、好友,但后来却存在着朝臣尽知的隔阂。故历代论史者,都把萧何的临危推荐曹参,推许为“举贤不避仇”的忠公体国之举。我所注意的,则在于萧何的谨慎姿态。面对惠帝的诚意征询,萧何却不敢直言心曲,必待皇帝提出人选之后,才极力促成,这种谨慎,一直陪随萧何到生命的最后一刻。倘若惠帝提出其他人选而不言曹参,不知萧何又当如何表态?
周旋于专制君主的猜忌之下,萧何以其宠辱不惊的定性,运用忍辱含垢的各种自保之术,终于保住了一生荣华,成就了辅主开国的一代相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