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阅读页

第93章 亲王情系中南海!中柬友谊源流长(2)

  亚非会议之后,中柬两国之间的关系有所发展,但由于柬埔寨正在向国际社会展现其不偏不倚的“中立政策”,坚持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和台湾当局、朝鲜人民民主共和国和南朝鲜、越南民主共和国和南越关系上,采取“一律看待”“一碗水端平”的态度,不同我国建立正式外交关系。1956年2月,西哈努克决定访华,但启程前,柬埔寨王国政府发表了一个公报,明确表示:“由于柬埔寨的中立地位,不能在使人民中国和台湾国民党政府相分裂的冲突中站在任何一方面。这一冲突是构成世界紧张局势的严重原因之一。因此,至少到中国问题解决以前,柬埔寨应避免考虑任何目的在于外交承认中国的行动。”

  西哈努克实际上是在向红色中国表示,我可以和你握手拥抱,可以同你打交道交朋友,但是不在外交方面有任何实质性的行动。

  而在私下里,西哈努克却不止一次地同他的大臣们谈起中国问题,对如何发展与中国的关系踌躇不定。同中国比起来,柬埔寨,无论人口还是领土,都只是她的几十分之一;中国共产党刚刚夺取政权,雄心勃勃;她的领导人经历了令世界震惊的万里长征,用非常低劣的武器打败了由美国全力支持的国民党800万军队,毫无疑问,在未来的世界政治风云中,中国这头已经醒过来的“东方雄狮”会扮演重要的角色的,但……中国对改善与柬埔寨关系的诚意究竟如何,柬埔寨如果同一个共产党领导的国家表现得过于亲密,世界各国会持何种态度?柬埔寨所持的“中立政策”会不会由此受到非议?

  驻金边的英国临时代办听说西哈努克准备去北京,专程到王宫求见,规劝说,他代表英国希望亲王重新考虑出访决定,不要去共产党中国。美国人也暗示说,亲王作出任何与北京亲近的姿态,都会损害美国和柬埔寨之间的关系。而当时,柬埔寨几乎所有的军事援助都来自美国。

  可是,西哈努克终于还是起程了。在北京机场上,他受到了一个国家元首的最高礼遇。老朋友周恩来和陈毅元帅对他的到来由衷地高兴,伸出双手与他紧紧相握。戴红领巾的可爱儿童献了鲜花,从机场到市内,沿途有无数群众向他挥舞鲜花和旗子欢呼……

  就从最初这一刻起,他对这个国家就产生了好感。中国这个强大的东方邻邦在接人待物上,无疑是一流的,尤其是他们对待他的那种平等态度,令他备受感动。而对刚刚从法国人的殖民统治下独立的柬埔寨来讲,他们是多么需要这种尊重与平等!

  就在西哈努克到达北京的第二天,毛泽东在他的寓所与亲王进行了会见。

  汽车驶入红墙绿瓦的中南海,一个中国京城的幽静所在。当汽车在一幢平房前停下时,他看到一个身材高大、面带笑容的人早已站在门口等候了。陪同的周恩来对他说,这就是毛泽东。那一瞬间,西哈努克感动得竟然一时难以说出话来。自1941年他就任国王以来,也到过了不少国家,但一个大国的最高领导人对他的尊重到如此的程度,他还是第一次遇到。

  西哈努克深深地弯下腰,按高棉人的礼节,双手合十,向毛泽东真诚致意。

  来到会见厅,西哈努克才得以仔细地打量这位中国共产党的领袖。他发现,这位63岁的中国农民的儿子面容显得慈祥而又富于表情,眼里闪烁着智慧的光亮,让人感到他的沉着和坚毅。

  “我是人民的儿子,是农民出身的共产主义者,但我为有你这样的亲王做朋友而感到荣幸。”在与西哈努克一起走进客厅的时候,毛泽东说。

  “我很高兴到您的伟大的国家来,我很感谢您的邀请。”西哈努克对毛泽东坦率的谈话方式,一时竟不知怎么回答,只得使用外交辞令。

  “我们两国有很多共同的地方。”待客人坐下来后,毛泽东说道。“中国也刚刚获得独立不久,过去受够了人家的欺压,现在我们摆脱了别人的控制。真正的独立国家可不能让别的国家来控制哟!”

  一谈到独立,西哈努克顿时来了兴趣。这些年来,为了古老的高棉民族的独立,西哈努克可谓是历尽艰辛。为了使法国殖民者放弃对柬埔寨的控制,身为国王的他风尘仆仆地八方奔走,满世界地呼吁。为了唤起国内民众和世界舆论对柬埔寨独立运动的支持,他开始了自己的“十字军东征”,甚至只身出走,到曼谷流亡,用这种戏剧性的行动,使人民对他所从事的斗争予以重视和支持。后来,他把自己的司令部设在古吴哥王朝的附近暹粒省,发誓说,如果得不到独立,他就决不返回首都金边。1953年11月,西哈努克的愿望终于得以实现,柬埔寨获得了全面的独立。

  毛泽东显然了解西哈努克为他的国家所作出的牺牲和努力,因为他一再提到他很赞赏亲王的爱国主义精神和斗争的勇气。而且,西哈努克感觉到,虽然毛泽东没有提起“日内瓦会议”这几个字,但中国共产党的领袖们显然非常欣赏小小的柬埔寨在保持自己独立性和中立方面的决心。在那次历史性的会议上,柬埔寨不为任何威胁利诱所动,声明自己的国家将保持中立,不接受外国对它的主权所强加的任何限制。

  第一次见面,西哈努克同毛泽东就谈得十分投机。毛泽东向亲王阐述了中国政策的概貌,着重谈了真正独立的国家不能让别的国家控制的问题。毛泽东一再表示,他赞成国家不分大小,一律平等的原则。他告诉亲王,很小的柬埔寨完全可以同很大的中国在平等的基础上做朋友,并且在互利的基础上发展关系。中国领导人明确表示:支持柬埔寨的中立政策,中国政府会一如既往地支持这种方针。

  周恩来已经同亲王在会谈中就两国关系的现状作了各自的声明。西哈努克提出:由于柬埔寨奉行独立、和平与中立政策,柬中关系目前先通过间接方式保持接触。周恩来立即对此表示了赞同。因此,当亲王再次在毛泽东面前提及两国关系问题,表示中柬之间目前建交尚有困难时,毛主席大手一挥,笑着回答:“让我们看,建交好嘛;柬埔寨处境困难,我们可以等待。”

  尽管毛泽东日理万机,夜以继日地为一个新生的东方大国制定发展方向,但他还是几次会见了西哈努克。每一次,他都是先站到门口,等候亲王的到来;会见结束,又执手相送到门口,直到亲王的汽车驶出了视线才折回过身。西哈努克后来了解到,他对来访的外国领导人极少使用这种礼节。

  西哈努克由此感到一种殊荣,特别让他感动的是,他后来若干次访问中国,甚至他的抵抗政府长期驻在北京之后,这种殊荣也一直为他所有,直到毛泽东的晚年,中国共产党的主席身陷沉疴,已经无力再走到门口迎接客人,也无力把客人送到门口,挥手告别了。

  亲王力排干扰与中国建交

  第一次对中国的访问,成果大大出乎亲王预料。根据中柬双方签订的经济援助协定,中国无偿地援助柬埔寨价值800万英镑的物资和商品,援助建设了三座大型工厂:磅湛纺织厂、金边附近的岱埃胶合板厂和桔井省的川龙造纸厂。到1958年,中国又援建了三座工厂:贡布省的乍格雷丁水泥厂、金边附近的斯栋棉吉玻璃器皿厂和在马德望省的第二纺织厂。而当时的中国,如同毛泽东和周恩来对他说过的,还很不富裕。

  西哈努克很为自己结交了一个真挚的朋友而自豪,当他返回金边时,迈进议会大厅的脚步显得分外地踏实自信。他对他的同事和议员们说:“美国人只肯帮助那些听它指挥的国家,而中国人的援助,没有任何条件,我们无需做出任何承诺。”

  有人对亲王与共产党的首脑打得火热感到不解。西哈努克告诉他们:“你们对中国人太缺乏了解。你们知道毛泽东为什么会如此频繁地同我会见,而且每次会见时间都是那么长的原因吗?这是因为中国人欣赏我们柬埔寨人的爱国主义和反对外国势力干涉的勇气。这要比社会背景和形式上的思想标签重要得多。我可以直言不讳地告诉大家,虽然我这是与中国人头次打交道,但是我对他们有好感。我和毛泽东之间彼此都有这种感觉,我们两国会成为忠实的朋友。”

  亲王还津津有味地告诉人们:他对中国菜的感觉好极了。只是,他对中国香气四溢的烈性茅台酒一时还难以适应。这次访问中国,他的东道主给了这位讲究美食的亲王以热情的款待,盛宴佳肴,琳琅满目,美不胜收,令他大发感慨。“中国人值得我们学习的东西还多着呢!”

  通过西哈努克首次访问中国而推动的中柬两国的关系,按着两国领导人的部署顺利发展,双方达成的互派经济代表团的协议,为后来的两国建交打下了良好基础。一批中国工程技术人员开始抵达金边,一批中国的援助建设项目开始筹划实施,在古迹吴哥窟所在地暹粒省建立一个国际机场的方案也提上了议事日程。

  1957年,柬埔寨政府向北京发来电报,正式照会中国外交部,申明“在金边的台湾领事是法国在政权移交时转给柬埔寨的。这个所谓的领事是法国高级专员派遣的,柬埔寨独立后的正式典礼从未邀请过他。”

  周恩来看到这份照会,露出了会心的笑容,并当即向毛泽东作了汇报。毛泽东对新中国建立后外交政策上露出了又一缕曙光也颇感欣慰,认为柬埔寨政府的这份电报毫无疑问是向中国发出信号,表示他们在中国和台湾问题上原来所持的“一律看待”政策有所松动。陈毅在外交部把亚洲司的负责人统统叫来,研讨下一步的对柬政策。“大家不要松劲呵。”陈毅乐呵呵地用他浓重的四川口音对大家说,“看来两国建立正式关系的日子已经为时不远了,但是我们要继续努力,要让西哈努克看到我们中国共产党人的宽广胸怀,要让他感到中国是他最靠得住的朋友。”

  1957年后,南越在美国的支持下,加紧侵犯柬埔寨,使两国关系日趋紧张。与此同时,柬、泰边境也不平静,泰军占领了柬埔寨边境一侧的两座庙宇和部分领土。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不仅不谴责侵略者,反而污蔑是柬埔寨侵犯了邻国,并以减少或停止美国援助进行要挟。

  面对日益受到威胁的恶劣环境,极力想保持住国家和平的西哈努克开始对“中立”的本质想得更深了一些。他对来访的外国领导人和自己的大臣们说,柬埔寨国小兵少,常受欺负,为了和平中立,必须要找盟国。担任西哈努克助手的宾努在会见美国驻柬埔寨大使的时候开始传递信息:柬埔寨今后会保持同西方国家的友好,但为了自己的独立,有权自己作主同包括中国在内的亚洲国家进一步友好,这是任何西方国家也不能阻止的。

  毫无疑问,西哈努克希望打“中国牌”,利用日益增长的中国的影响,抗衡美国和南越的压力,改变其过去所谓中立平衡和迁就西方国家的过于软弱的做法,以及因疏远亚非国家而在政治上带来孤立无援的状态。

  按照毛泽东和周恩来总理的指示,陈毅部署了对柬的具体政策,决定把中柬两国关系的建立和发展作为大小国家实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一个范例。鉴于柬埔寨面临的严峻局面,中国政府决定挺身而出,支持柬埔寨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1958年6月30日,陈毅副总理发表声明,谴责南越在美国支持下对柬埔寨的侵略,对柬埔寨维护领土完整的努力表示支持。

  中国的态度在金边引起了热烈反响。一个半月之后,即1958年7月17日,柬埔寨分别举行了最高国防会议和内阁会议,决定放弃过去对中国和台湾“一碗水端平”的态度,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为中国的惟一合法政府。

  第二天,西哈努克致函周恩来总理,提出了两国间正式建立大使级外交关系的建议。接到信件的第二天,周恩来便复函西哈努克,同意建交,并表示决不吝啬自己的力量支持柬埔寨维护独立主权、反对外来侵略的斗争。

  就这样,西哈努克迈出了极为重要的一步,与中国建立了外交关系,同时,也结交了中国这么一个最为忠实可靠的朋友。

  亲王:中国难道是为了洗我的脑筋

  1958年夏天,西哈努克再次访问中国。

  到达北京的第二天,毛泽东又邀请亲王到他的住处会见。这次毛泽东住的是另一个地方,旁边是他用自己的稿费修的一个游泳池。在池边一个帐篷下,毛泽东同西哈努克进行了长时间的谈话。两人谈到了亚洲,谈到了美国,谈到了两国共同利益的发展前途。尽管每次的谈话都要超过一两个小时,但两人都觉得意犹未尽,两国首脑间共同感兴趣的话题实在是太多了。

  几天后,周恩来又陪同亲王来到了避暑胜地北戴河,在这里同毛泽东又进行了多次会谈。受到一个大国领袖的如此对待使西哈努克大受感动。毛泽东身边的一个工作人员对亲王说:新中国建立后,很多个国家的领导人访问过北京,除了几星期前刚离开中国的苏联共产党领导人赫鲁晓夫之外,他是惟一在一次访问中同毛主席进行过多次会面的政治家。

  
更多

编辑推荐

1博弈春秋人物正解
2春秋战国时期社会转型研究
3俄罗斯历史与文化
4正说明朝十八臣
5中国式的发明家汤仲明
6西安事变实录
7汉武大帝
8咏叹中国历代帝王
9大唐空华记
10红墙档案(二)
看过本书的人还看过
  • 红墙档案(四)

    作者:韩泰伦主编  

    纪实传记 【已完结】

    本书以中南海为记叙轴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为记叙时段,以建国以来的重大历史事件为背景,记述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三代核心领导人以及他们的战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红墙档案(一)

    作者:韩泰伦主编  

    纪实传记 【已完结】

    本书以中南海为记叙轴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为记叙时段,以建国以来的重大历史事件为背景,记述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三代核心领导人以及他们的战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菊花与刀:日本文化诸模式

    作者:美 鲁斯·本尼迪克特  

    纪实传记 【已完结】

    作者运用文化人类学研究方法对日本民族精神、文化基础、社会制度和日本人性格特征等进行分析,并剖析以上因素对日本政治、军事、文化和生活等方面历史发展和现实表现的重要作用。用日本最具象征意义的两种事物...

  • 目击天安门-(二)

    作者:韩泰伦  

    纪实传记 【已完结】

    本书选择了中国政治变迁的聚焦点--天安门这一独特的视角,完整系统地记述了天安门历经的沧桑巨变,挖掘出中国100多年,特别是建国50年来天安门地区发生的政治事件的内幕秘闻,是一部中国的近现代史的展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