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阅读页

第114章 抒写高峡出平湖!宣告神女确无恙(1)

  第一节 三峡决议争论不休三代伟人梦想成真(1)

  “更立西江石壁,截断巫山云雨,高峡出平湖……”1958年1月,毛泽东委托周恩来亲自抓三峡工程。1970年12月,周恩来总理亲自主持会议,听取关于葛洲坝工程的汇报。1992年1月17日,国务院常务会议认真审议了审查委员会对三峡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的审查意见,同意兴建三峡工程,提请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审议。江泽民批示:“看来对三峡可以下毛毛雨,进行点正面宣传了。”万里宣布:“赞成票超过半数,《三峡决议》通过!”

  江湖巨变:云梦泽成为“云梦”

  沧海变桑田,桑田变沧海,这是地球表层运动的表现,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就长江来说,古代云梦泽和现代洞庭湖的发生、发展和消亡,就是一个生动的例证。

  长江在三峡以上,有100万平方公里的流域面积,主要是从昆仑山到巫山山系的山区。在三峡以下的80万平方公里的流域面积中,则有长江泥沙造成的12万多平方公里的两岸冲积平原。上游山区的暴雨洪水,自三峡奔腾而下,进入中下游冲积平原时,必须有一个调蓄洪水的处所。在东汉以前,长江中游调蓄洪水的是云梦泽。起初这一带江湖不分,江水漫流于云梦泽的湖沼,江水携带的泥沙,逐步沉积为荆江三角洲。南宋以后,荆江三角洲继续扩大,成为江汉平原,在其南部边缘形成现在的荆江河道。江汉平原形成后,随着土地的围垦开发,江堤逐渐连结加固,到明朝嘉靖年间,形成现在的荆江大堤。从此,调蓄长江洪水的云梦泽,演变为被荆江大堤保护的江汉平原,云梦泽成为中国历史地理中一个远去的名称。

  云梦泽的消失,长江中游调蓄洪水的“枢纽”断裂了!

  沧海桑田:洞庭湖走向过去

  随着云梦泽的萎缩消亡,荆江南岸的洞庭湖逐渐形成和发展。当云梦泽存在的时候,洞庭地区是一片河网湖沼平原,现在称为洞庭水系的湘、资、沅、澧四水,在东汉以前是分别流入长江的支流。到东晋南北朝时,由于江汉平原的扩展和云梦泽的萎缩,长江水位逐渐抬高,洪水开始侵入洞庭地区,逐渐形成洞庭湖。

  1860和1870年(清咸丰和同治年间)的长江两次特大洪水,在荆江南岸冲出了藕池河和松滋河,形成荆江洪水大量进入洞庭的局面。入湖洪水同时也带入了大量泥沙,在洞庭湖的发展中孕育了它的消亡。据1825年的图志测算,当时洞庭湖的面积约6000平方公里,容积约400亿立方米。以后湖底不断淤高,大片洲滩露出水面,土地被围垦开发,洞庭湖的面积和容积都迅速缩小。1949年,湖面积减少为4350平方公里,容积减为290多亿立方米;1983年,湖面积继续减为2691平方公里,容积减为170多亿立方米。昔日八百里洞庭的大湖景观,已被大片圩垸林立的平原,分割成目平、南洞庭和东洞庭三个由洪道相连的湖泊。

  随云梦泽之后,洞庭湖正在走向萎缩以至消亡。长江中游洪水的调蓄问题频频向世人发出危险的信号。

  三峡工程成为大自然的呼唤

  面对洞庭湖的不断萎缩,长江中游洪水如何调蓄,成为自清代以来长江治理的难题。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的一百年中,除了努力培修堤圩外,别无它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制定了综合的防洪规划,包括:上游加强水土保持,支流和干流修建水库,中下游加固加高堤防圩垸,在两岸平原牺牲部分地区临时分蓄超额洪水。40多年来,我们尽了最大努力加高加固堤防,使荆江河道的泄洪能力(包括向洞庭湖分洪)达到6万多秒立米,加上平原临时分洪和防汛抢险,可勉强抵御8万秒立米的洪峰。但据近800年来的历史记载,荆江洪峰来量超过8万秒立米的有八次,其中1870年达到11万秒立米。如果再遇1870年的洪水,荆江南岸堤防势必漫溢溃决,洪水将横扫洞庭湖的圩垸。由于洞庭湖分蓄洪水的能力比1870年大大降低,北岸荆江大堤仍有溃决危险。万一荆江大堤决口,洪流将以十几米高的水头直泻江汉平原,武汉市将受到严重威胁。总之,无论荆江南溃或两岸皆溃,都将造成大量人口伤亡,损失将远远超过1991年淮河和太湖的洪灾。这不仅是湖南和湖北两省的毁灭性灾害,也将影响全国的经济大局。这种危险将随洞庭湖的继续萎缩而日益加剧。

  经过几十年的研究,控制长江中游洪灾的关键措施是: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在三峡修建一座人工水库,以淹没几十万亩土地的代价,获得近400亿立米的库容,其中防洪库容200多亿立米,都超过洞庭湖的容积。运用闸门控制水库的蓄洪,其调控洪水的能力和可靠性将远远超过洞庭湖的自然分洪,并大大减少进入洞庭湖的洪水和泥沙,从而延长洞庭湖的寿命。依靠现代科学技术,我们可以控制水库的泥沙淤积,使其有效库容长期保留使用。依靠现代科学技术,我们可以开发三峡蕴藏的巨大水能资源,使水电的产出补偿投入,从而使水库建设在经济上成为可行。依靠现代科学技术,我们可以使水库建设不致妨碍航运,并适当改善航运。

  纵观长江中游的自然和社会发展史,透视江湖巨变、云梦泽的消亡和洞庭湖的萎缩,我们顺应大自然规律的可行性选择只能是:修建三峡工程,求助现代科学技术,分洪长江,控制水灾,防大患于未然,谋大利于未来。

  孙中山的宏伟设想

  长江三峡,闻名于世的大峡谷,天下罕见的水力资源“富矿”。在这里筑坝拦洪,兼收防洪、发电、航运之利,以综合治理开发长江,福及子孙后代,这是中国几代志士仁人的梦想和夙愿!三峡狂想曲,魂牵梦绕!

  据介绍,三峡工程的研究,由来已久。如果从人们开始关心三峡河段的水资源算起,至今已70多年。

  最早提出三峡工程设想的,首推中国民主革命的先驱孙中山先生。1919年,他在《实业计划》一文中,倡言三峡工程设想:“……改良此上游一段,当以闸堰其水,使舟得溯流以行,而又可资其水力。其滩石应行爆开除去。于是水深十尺之航路,下起汉口,上达重庆……”

  30年代和40年代,国民党政府和美国政府曾对三峡工程合作进行过勘测设计和研究工作。

  30年代,美国在科罗拉多河上修筑当时世界第一的胡佛大坝(坝高221米,1936年建成),标志世界坝工技术有了飞跃性发展。在此影响下,国民党政府组织工程师勘察长江上游水电资源,并提出葛洲坝、黄陵庙两个低坝方案以资比较,在孙中山先生以改善航路为主的筑坝设想上前进了一大步。

  1944年5月,美国垦务局设计总工程师、世界著名坝工专家萨凡奇博士来华访问。萨凡奇带着对三峡的浓厚兴趣,竟不顾当时宜昌就驻有日军的危险,前往三峡实地考察,并用40天时间完成了三峡工程的初步设计报告。

  随后,中国政府与美国签约,与美国垦务局共同设计三峡工程。1945年,国民党政府资源委员会邀集有关单位组成三峡水力发电技术研究委员会,这个委员会曾讨论过三峡计划,包括航运、灌溉、库区淹没、人口迁移、肥料制造和库区测量等问题。

  1945年春,当时在美国的中国坝工专家张光斗教授应召回国,参与三峡工程设计;1946年夏,中方又陆续派出54名技术人员赴美参与设计,他们当中有不少人,如张光斗、杨贤溢、陆钦侃等都从此与三峡结下不解之缘。

  由于战争和多种主、客观原因,中美合作设计三峡工程的举措不到一年便草草收场,把一个硕大的问号和无尽的遗憾留给了后人。

  毛泽东:高峡出平湖

  “更立西江石壁,截断巫山云雨,高峡出平湖……”

  这段美妙的诗句出自毛泽东,记载的是新中国第一代领导人一个美妙的治水之梦――三峡梦。

  翻开中国历史,人们会看到一部水旱灾害史。在新中国成立之前,每一次大的水旱灾害的发生,几乎都带来“人为鱼鳖”“赤地千里”“灾民遍野”的惨剧。

  仅以长江为例,据史料记载,汉朝以来的两千多年中,长江中下游发生较大洪水200多次,其中1860年和1870年两次特大洪水,冲开了荆江南岸堤防,死人不计其数。

  1931年的长江大洪水,武汉、南京被淹,死亡14.5万人。四年之后,长江洪水再度逞威,淹死14.2万人。

  新中国成立之初的1954年,长江流域发生本世纪最大的洪水,虽然三次启用荆江分洪工程,长江和汉江干堤仍有64处决口,党和政府全力以赴,最大限度减少了人员伤亡,但造成的损失仍然是严重的,京广铁路100天不能正常通车……

  共和国的领导人对中国的水情都有深刻的认识,无不把江河防洪和人民的安危时刻放在心上。

  1950年,新中国刚成立,淮河发生水灾,毛泽东看到电报上“不少是全村沉没”的字样,当即流下了眼泪。此后两个月他就治理淮河问题作了四次批示,部署大规模治理淮河。他作为新中国领导人的第一次出京视察,就来到了历史上屡次决口的黄河岸边,了解这里的防洪情况,并说出了中国人千百年来的心声:“要把黄河的事情办好”。后来又发出号召:“一定要根治海河”。接着,毛泽东又雄心勃勃地做起了“三峡梦”。

  1953年2月的一天清晨,中南海内,毛泽东早早起床。秘书发现,他好像有心事。果然,不一会儿,他让秘书以中南海的名义给一个名叫林一山的人打电话,秘书迅速照办。

  林一山何许人也?他就是当时出名的水利专家,人称“长江王”。在这之前的1952年,他亲自主持了新中国第一个大型水利工程――荆江分洪闸工程,任务完成得非常出色,他的手里现在掌握着任何部门都绝无仅有的一支技术力量。毛泽东打电话给林一山,是要他陪同自己巡视长江中下游地区。接见林一山的地点定在汉口专用码头的“长江”舰上。

  2月19日上午,几辆黑色吉姆轿车飞速驶进码头,走下车的是毛泽东、罗瑞卿、汪东兴等人。

  林一山已等候在舰上,毛泽东一行刚坐稳,“长江”舰便启航往下游缓缓驶去。

  舰内会客舱,毛泽东与林一山寒暄几句之后,进入正题。

  毛泽东问:“你现在有多少工程师?”

  林一山答:“270个。”毛泽东好像很高兴。

  毛泽东又问:“有多少技术员?”他把身体朝林一山倾了倾,等着林一山的回答。

  “有1000多个。”林一山回答。

  “有这么多啊!”毛泽东不自觉地说出了这句话。他知道林一山这个长江水利委员会主任手下有不少兵,但不知道会是这么多。

  毛泽东的神情忽然由微笑变得严肃起来,他说:“北方水少,南方水多,你能不能把南方的水调一部分到北方来。”

  林一山的回答是可以。但怎么调?毛泽东提了好几个建议,都被林一山毫不留情地否定掉了。林一山提出汉江调水的设想。

  在谈到南水北调的除害作用时,他们谈到了长江的洪涝灾害,毛泽东指示林一山,一定要驯服这条大江。林一山没敢保证,而是换了话题告诉毛泽东,1935年7月1日,一场大暴雨一夜淹死了汉水中下游8万多人,澧水下游4万多人。

  林一山不愿作不负责任的保证,他是水利专家而不是政治家。

  毛泽东又问道:“怎样才能解决长江的洪水灾害?”林一山说必须兴建水库拦洪蓄水。

  又绕了一阵弯子以后,林一山终于说到了兴建三峡水库的事。这是他几年来的一个心愿,在1949年到南京接管国民党“扬子江流域委员会”之后便就有了这个想法,但他没敢说。

  “长江”舰上,林一山没想到自己的试探竟赢得了毛泽东那么大的兴趣。他们又谈起了“萨凡奇计划”,这时的林一山真正叫“眉飞色舞”了。

  林一山越说越深奥,忘记了听话的是谁。毛泽东更关心的是资金问题,技术方面有林一山及其手下的专家就够了。

  毛泽东打断了滔滔不绝的林一山,问:“修建三峡,造价是多少?”

  “13亿美元。”林一山的答案是“萨凡奇计划”里预算出来的,所以,是按美元计算的。

  毛泽东又问:“美元和人民币怎么比?”

  林一山不是经济学家,他不知道。

  毛泽东说:“快把罗瑞卿叫来。”罗瑞卿进来了,他算出了与13亿美元相当的人民币数量。毛泽东听了以后说,“不算贵嘛!”

  毛泽东的这次长江之行,名义是巡视,实质上他是要见林一山,这一点,只有他自己和随从的人知道。所以毛、林的这一次谈话也是绝密。“长江”舰到达终点站南京时,毛泽东把林一山叫到他二层的卧舱,特别嘱咐他:“三峡问题暂时不要公开,我只是摸个底,中央分管这项工作的同志,你也不须跟他讲,但南水北调工作要抓紧。”

  林一山不知道为什么毛泽东要这样嘱咐他,他不懂政治,只有迷茫地点点头。

  毛、林秘密会谈的第二年,也即1954年,中国长江遇到了百年不遇的特大洪水。武汉重镇差一点覆没。

  江汉平原的腹地是荆江地区,这儿有一句谚语是“荆不怕刀兵动,只怕南柯一梦中”,这“南柯一梦”指的是夜溃大堤。而1954年的大水使沙市一带最高水位超出堤内城市14米。如果决口,洪水倾进城内,比兵灾瘟疫要可怕得多。

  当时,整个江汉平原近亿口人的生命都悬在半空之中。

  
更多

编辑推荐

1博弈春秋人物正解
2春秋战国时期社会转型研究
3俄罗斯历史与文化
4正说明朝十八臣
5中国式的发明家汤仲明
6西安事变实录
7汉武大帝
8咏叹中国历代帝王
9大唐空华记
10红墙档案(二)
看过本书的人还看过
  • 红墙档案(四)

    作者:韩泰伦主编  

    纪实传记 【已完结】

    本书以中南海为记叙轴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为记叙时段,以建国以来的重大历史事件为背景,记述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三代核心领导人以及他们的战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红墙档案(一)

    作者:韩泰伦主编  

    纪实传记 【已完结】

    本书以中南海为记叙轴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为记叙时段,以建国以来的重大历史事件为背景,记述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三代核心领导人以及他们的战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菊花与刀:日本文化诸模式

    作者:美 鲁斯·本尼迪克特  

    纪实传记 【已完结】

    作者运用文化人类学研究方法对日本民族精神、文化基础、社会制度和日本人性格特征等进行分析,并剖析以上因素对日本政治、军事、文化和生活等方面历史发展和现实表现的重要作用。用日本最具象征意义的两种事物...

  • 目击天安门-(二)

    作者:韩泰伦  

    纪实传记 【已完结】

    本书选择了中国政治变迁的聚焦点--天安门这一独特的视角,完整系统地记述了天安门历经的沧桑巨变,挖掘出中国100多年,特别是建国50年来天安门地区发生的政治事件的内幕秘闻,是一部中国的近现代史的展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