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阅读页

第122章 抒写高峡出平湖!宣告神女确无恙(9)

  三峡工程投资基数较大,但资金投入流程长,发电前资金需要量为总量的一半左右。发电后的建设资金相当部分可以靠发电收入自筹。据测算,在建设期间可以发电4300多亿千瓦/时,创利税近400亿元。在工程开始发电以后靠自身和葛洲坝电站的发电收入基本上能满足建设资金的需要。因此,三峡工程建设资金筹措的关键,是解决发电前近300亿元(1990年价格)的建设资金问题,平均每年投入25亿元至30亿元,约占1992年全国基本建设总规模5700亿元的53左右。除适当提高葛洲坝电站发电电价所得收入和征收水电建设基金外,所需资金还可以通过社会各方面筹资,如债券、股票、贷款以及利用外资等来解决。只要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采用多渠道筹集,建设所需资金是能够解决的。

  考虑到三峡工程规模巨大,需要资金最多,因此,正式开工建设的时间,还要根据国民经济实际情况和国家财力物力的可能来确定。

  关于水库移民问题,邹家华说明:

  三峡水库移民,量大面广,据1985年统计,淹没区人口725500人,淹没耕地356900亩,涉及川鄂两省19个县(市)。安置区经济不发达,土地资源有限,移民安置又涉及社会、经济以及生态与环境问题,这是兴建三峡工程中一个关键的和困难的问题。中央和地方对此都十分重视,社会各界也很关注。

  为探索解决三峡水库移民安置的途径,1985年国务院决定在三峡库区进行开发性移民试点工作,改变过去一次性赔偿的办法,实行开发性移民方针。六年多来,川鄂两省有关县、市进行了开发性移民试点工作,在农村移民安置、城镇及工厂搬迁和人才培训等方面作了探索,受到了库区领导干部与群众的欢迎和支持。试点经验表明,开发性移民大大优越于过去的赔偿性移民,利用移民计划的投资,作为发展当地经济的资金,合理地开发利用当地的资源,积极发展第一、二、三产业,努力拓展移民环境容量,同时安置好移民,使移民的生产和生活得到较好的安排。试点的成功,大大增强了各级领导做好移民工作的信心。

  从目前的情况看,做好移民安置工作,也还有一些有利因素:一是54%以上是城镇居民,基本上可从事原来的职业,农村移民的数量不到总数的一半;二是农村移民和被淹的土地,分散在库区周边2000公里的范围内,淹没土地占有关县市的比重小,没有一个乡全淹,库区资源较丰富,生产门路较多,大多数移民可以就近后靠安置;三是全国的支持。即使如此,由于三峡工程移民安置量大,任务十分艰巨,对存在的问题要有充分估计,因此,切不可有任何松懈。要搞好三峡工程移民安置,必须继续认真贯彻中央确定的开发性移民方针,做好移民安置规划,制定切实可行的政策,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加强管理,加强领导。国务院已成立三峡工程移民试点工作领导小组,负责部署移民试点的各项工作。当前要继续做好扩大移民试点的工作,使得试点地区移民的生产和生活得到合理稳定的安排,并严格控制库区淹没线以下的基本建设和人口增长。

  关于生态与环境问题,邹家华指出:

  国家对三峡工程的生态与环境问题极为重视,从50年代开始就组织力量进行研究。80年代以来,研究工作更加广泛、深入,并列入了国家“七五”科技攻关计划。最近,有关部门编制的《三峡水利枢纽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已通过了主管部门的预审和国家环保局的终审。

  三峡工程建设对生态与环境的影响,既有有利的方面,也有不利的方面。有利的影响主要有:可以有效地减少洪水灾害对中下游地区生态与环境的破坏,减缓洞庭湖的淤积和萎缩;增加中、下游枯水期流量,改善大坝下游枯水期水质,并可为南水北调提供水源条件;与火电相比,可减少大量废气、废水、废渣对环境的污染。

  不利影响主要在库区,如水库淹没、移民和城镇迁建,若处理不当,会加剧库区原已紧张的人地矛盾,可能产生新的水土流失;泥沙淤积对库尾会有影响;库区部分水域水质污染会加重;部分文物古迹被淹没,三峡自然景观会受到一定影响;对水生生物和珍稀物种也会有影响等。

  三峡工程对生态与环境的影响广泛而深远,本着对人民负责和对子孙后代负责的精神,对不利影响必须予以高度重视,要采取得力措施将其降低到最小程度。结合三峡工程的建设,必须认真做好包括上游水土保持以及城乡建设、移民安置、资源开发、水质保护、环境整治等在内的库区综合规划;库区新建项目要选无污染或少污染的产业,必须切实执行在审核项目的同时也要审核环保的制度;积极治理老污染源;建立生态与环境监测网络,对生态环境实行监测、管理和研究;要制定三峡库区的环境保护办法;对文物古迹要尽可能地搬迁和保护。各方面要在人力、物力、财力上给予支持,以保证各项环境保护措施的落实。

  关于人防问题,邹家华作了如下说明:

  战时三峡工程大坝的安全问题,从50年代起就进行了大量试验研究。三峡水库下游有20公里长的峡谷河段,对溃坝洪水起约束、缓冲和消减作用,有利于减轻洪灾损失。在大坝遭突然袭击严重破坏的情况下,据溃坝模型试验,溃坝洪灾对坝下游局部地区造成的损失是严重的,但由于狭长峡谷所产生的缓冲作用,可以减轻危害,不致造成荆江两岸发生毁灭性灾害。

  人防问题虽然做了很多工作,但仍需继续深入研究,采取工程防护和积极防御等综合对策措施,最大限度地减轻三峡工程可能因遭战争破坏而产生的损失。

  最后,邹家华提出了对三峡工作决策的建议:

  综上所述,国务院三峡工程审查委员会认为,三峡工程是一项规模宏大的水利枢纽工程,在防洪、发电、航运和供水等多方面将产生巨大的综合效益,特别是对保障荆江两岸1500多万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从对增强我国综合国力和为下世纪初国民经济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来说,兴建三峡工程也是十分必要的。有关三峡工程的勘测、科研、设计和试验工作自50年代初开始,全国有关部门和各方面人士通力合作,已持续进行了近40年,前期工作深入,需要研究和解决的主要问题,已基本清楚,并有了对策。建设方案通过重新论证和审查,考虑和吸收了各方面的有益意见和建议,更趋完善。三峡工程的前期工作已经可以满足可行性研究阶段的要求。三峡工程建设是必要的,技术上是可行的,经济上是合理的,随着经济的发展,国力是可以负担的,当前决策兴建三峡工程的条件已经基本具备。

  长江百余年来发生了五次大洪水,自1954年以来,已有近40年没有发生全流域性的大水。洪水的出现有一定的周期性,从一定意义上讲,发生大洪水的威胁在不断增长。1991年淮河、太湖地区遭受严重洪涝灾害,提高了全社会的水患意识,全国人民和各界人士对兴建三峡工程更为关切,增加了及早决策兴建三峡工程的紧迫感。当前我国政治稳定、经济稳定、社会稳定。现在决策兴建三峡工程,时机也是比较适宜的。

  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了三峡工程审查委员会对三峡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的审查意见,经过认真研究,同意兴建长江三峡工程,建议将兴建三峡工程列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年规划,并由国务院根据国民经济实际情况和国家财力物力的可能,选择适当时机组织实施。

  三峡工程规模大,投资多,建设周期长,移民量大,技术复杂,影响面广,建设任务十分艰巨。在今后的工作中,对可能出现的各种困难和问题应有充分的估计和足够的重视,谨慎从事,认真对待,听取各方面的意见,使三峡工程建设更加稳妥可靠。要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同心协力,把这项造福当代、荫及子孙的事情办好。

  人大财经委的建议

  1992年3月30日,全国人大财经委员会经过反复研究,分析比较,建议全国人大批准将兴建三峡工程列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十年规划,由国务院根据国民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和国家财力物力的可能,选择适当时机组织实施。

  在七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主席团第二次会议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全国人大财经委员会主任委员陈慕华说,代表们对兴建三峡工程非常关心,在审议过程中,提出了很多很好的意见和需要注意的问题,多数代表赞成兴建,有的代表表示疑虑,有的代表不同意搞这项工程,并都陈述了各自的理由。他们都是从国家和民族利益出发的。

  陈慕华说,三峡工程规模宏大,技术复杂,工期长,移民数量大,还涉及到生态、环境、社会等诸方面的问题,必须充分估计到建设任务的艰巨性与复杂性。为了建设好三峡工程,建议国务院建立强有力的指挥机构,由国务院领导同志亲自负责,切实加强领导,统一指挥。对工程建设中涉及地区之间、部门之间的关系和群众利益等重大问题,要制定专门的法规,切实做到有章可循。

  陈慕华指出,国务院要继续抓紧做好各项前期工作,对已经发现的问题和代表们关切的问题,要继续认真研究,妥善解决;对建设中可能出现的困难和问题,要有充分的估计,并继续听取各方面的意见,进行科学论证,做到决策民主化、科学化。在工程建设中,要广泛采用新技术,精心组织,精心设计,精心施工,力争使三峡工程成为一个高技术、高质量、高效益的优质工程。

  陈慕华说,三峡工程投资巨大,为保证工程顺利进行,应及早测算出动态投资,审定工程预算,落实分年度资金筹措方案。一旦上马,投资就应及时到位,不留缺口。要采取得力措施,加强财务管理和审计监督,严格财经纪律,避免损失浪费及资金流失现象。

  陈慕华在报告中建议,坚持贯彻开发性移民方针,把移民工作和库区经济发展有机结合起来,切实把移民安置好。要把库区工业企业的迁建与企业产品结构的调整和技术改造结合进行,促进企业技术进步和经济效益的提高。切实加强长江中上游地区的造林绿化和水土保持,严格执行《森林法》和《水土保持法》的有关规定,以减少各河流的泥沙下泄及库区的淤积,并把这项工作与发展长江中上游地区的农业生产、增加农民收入和改善生态环境紧密结合起来。

  最高权力机关的通过

  1992年4月3日15时20分,全国七届人大五次会议最后一次全体会议。2663名出席代表庄重地按动面前的表决器。人民大会堂主席台两侧巨大的蓝色荧屏上,跳出了白色的数字:赞成:1767;反对:177;弃权:664;未按表决器:25.

  万里委员长宣布三峡工程议案通过。掌声响起来。人们站起来。会场里春潮涌动。近一个世纪的风雨历程,三峡工程从这一瞬开始走出梦境。

  翌日,《人民日报》等各大报刊登载了《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关于兴建长江三峡工程的决议》,全文如下:

  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审议了国务院关于提请审议兴建长江三峡工程议案,并根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财政经济委员会的审查报告,决定批准将兴建长江三峡工程列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年规划,由国务院根据国民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和国家财力、物力的可能,选择适当时机组织实施。对已发现的问题要继续研究,妥善解决。

  以全国人大会议表决的方式来决定一项工程的命运,确实史无前例。这项工程在中国社会发展和民族心理上的重要性由此可见。几十年来,三峡工程为无数志士仁人、政界权威所关心,引发无数专家学者旷日持久的研究,也发生过颇为引人注目的争论。许多优秀的人物为它奉献了自己宝贵的青春、才能,甚至全部生命。道不尽的三峡情,做不完的三峡梦,还有难以理清的三峡风风雨雨,都随一江春水东流而去。世界上再没有第二个工程象它这样震撼这么多人的心灵了。三峡工程可以无愧地被称为世纪性的、全民的、举世瞩目的大工程。

  三峡决议的冲击波

  还在人大开会前夕,全国政协副主席、三峡工程论证领导小组组长钱正英对上海《文汇报》记者说:“我希望人大常委会能原则通过,然后授权国务院决定何时开工。因为明年国务院就要换届了,即使人员不变,也是两届政府。这样可以给下一届政府充分机动权,而不硬给它定下一个东西。现在,我们千万不能再搞一举手通过就放炮了。”这位曾任水电部(或水利部)副部长、部长长达36年之久、又多年主管三峡工程筹备与论证工作的女领导人,显然深深感到自己肩负责任的重大。

  
更多

编辑推荐

1博弈春秋人物正解
2春秋战国时期社会转型研究
3俄罗斯历史与文化
4正说明朝十八臣
5中国式的发明家汤仲明
6西安事变实录
7汉武大帝
8咏叹中国历代帝王
9大唐空华记
10红墙档案(二)
看过本书的人还看过
  • 红墙档案(四)

    作者:韩泰伦主编  

    纪实传记 【已完结】

    本书以中南海为记叙轴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为记叙时段,以建国以来的重大历史事件为背景,记述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三代核心领导人以及他们的战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红墙档案(一)

    作者:韩泰伦主编  

    纪实传记 【已完结】

    本书以中南海为记叙轴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为记叙时段,以建国以来的重大历史事件为背景,记述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三代核心领导人以及他们的战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菊花与刀:日本文化诸模式

    作者:美 鲁斯·本尼迪克特  

    纪实传记 【已完结】

    作者运用文化人类学研究方法对日本民族精神、文化基础、社会制度和日本人性格特征等进行分析,并剖析以上因素对日本政治、军事、文化和生活等方面历史发展和现实表现的重要作用。用日本最具象征意义的两种事物...

  • 目击天安门-(二)

    作者:韩泰伦  

    纪实传记 【已完结】

    本书选择了中国政治变迁的聚焦点--天安门这一独特的视角,完整系统地记述了天安门历经的沧桑巨变,挖掘出中国100多年,特别是建国50年来天安门地区发生的政治事件的内幕秘闻,是一部中国的近现代史的展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