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江市句容县,至8月18日止,已收到省民政厅拨款及直接捐款折合人民币共60万余元,捐款者均来自香港地区。该县决定在辖下的葛村乡、后白乡等三个点,兴建四个新村共67户、186间房屋,并修建一个有40间住房、可容纳38人的敬老院。
截至8月底,国家共为灾区拨款22亿元,国内外各种捐款约合人民币8亿多元。但是,安徽、江苏在水灾中的直接经济损失就近460亿元。因此,救灾经费不可能按实际损失平均分配到各个灾害单位及灾民身上。根据有关规定,江苏采用对无自救能力或自救能力差的重灾贫困县,进行重点拨款救济援助,把有限的资金用在实处。
根据现行财务制度,所有捐赠款的接收、分配、使用都必须通过民政财务部门列收列支,并设专账。无论在轻重灾区,人们都可以在十分醒目的地方看到捐赠告示,包括捐赠者姓名,捐赠数量。一些地方还开列出分配救灾款物的详细名单,以便灾民们监督救灾物品分发工作。
受灾县的纪委、监察、审计等部门还组成救灾款物监督小组,对属下各级乡镇、村等基层部门发放救灾款物的情况,进行全面的审计和监察;而省或市的监察小组,也会定期或不定期地抽查各县的发放工作。各级政府、有关部门及有关负责人对救灾款物的发放都各自有详细的记录;收款领物的灾民也要办理有关的签收手续。此外,我国对挪用、贪污救灾款物等行为制定了严格的法律,对敢于以身试法者,必定予以严惩。
当然,绝对的公平是不存在的。在发放救灾款过程中,也会有人因各种原因向有关部门投诉,表示自己所受待遇“不公平”。江苏江浦县一名灾民找到县领导,诉说她家三间平房因水淹倒塌,获补偿款1000元;但另一户灾民在同样条件下却获得2000元。县领导表示经查实后,如确有不公,一定会处理解决。另外,也有极个别灾民要求当“90年代灾民”,提出苛刻的救灾援助条件,高价索要,这种现象应该批评,于情于理也难以摆平。
事实表明,这次救灾款物的发放、处理和成效是建国以来历次救灾斗争中最好的一次。人们尽可以放心,赈灾款的每一分钱,都是有证可查的。
抗洪救灾谱新篇
沧海横流,方显出英雄本色。
水灾,尤其是特大洪灾,是大自然对人类的严峻考验。
这是一个需要英雄、创造英雄和考验英雄的时刻。
历史写下了这些英雄事迹惊天动地的乐章,历史也铭记了星光灿烂的抗洪救灾英雄谱。他们中有指挥这场特殊战斗的省、地、市、县和部队的领导干部;有大公无私、舍己为人、顾全大局、勇于献身的先进人物;有与人民群众同甘苦、共患难、抢险在前、撤离在后,以实际行动实践我党我军宗旨的基层干部、共产党员和人民子弟兵……
下面,让我们聆听一下这些英雄(集体)的自白:
蒙洼人民的奉献
我们阜南县位于淮河上游和中游的结合部。5月下旬至6月中旬,淮河中上游地区连降特大暴雨,累计雨量在500毫米以上。6月14日15时30分,王家坝水位达28.30米。我们接到命令:氵蒙洼蓄洪区人员、粮食、财产、物资等,于6月15日中午12时之前,全部撤离完毕,做好蓄洪准备。23时30分,王家坝水位达28.89米。我们又一次接到命令:王家坝于15日8时开闸蓄洪。蓄洪时间提前了四个小时!
组织转移,刻不容缓!县委立即增派95名县直干部,连夜赶赴氵蒙洼八个乡;氵蒙洼三个前线指挥所负责同志,立即带领包点干部66人奔赴各村;区乡迅速组织了900多名区乡村干部,深入32个低洼庄台和平地居住的农户,逐庄逐户动员搬迁。
在这最关键的时刻,省委领导连夜赶到氵蒙洼现场指挥,我们得知李鹏总理正在合肥直接关注氵蒙洼蓄洪和群众转移的情况,省委也做出了“氵蒙洼蓄洪要做好撤退工作,确保万无一失”的指示,我们立即广播宣传。
这时,氵蒙洼的1000多名干部、2000多名党员几乎都在跑着、喊着,没有顾上自家的财产,没能和家人一道转移。他们在黑夜里,风雨中,帮助困难户背着、拉着、推着。就这样,到15日早上8点,不仅4.8万多群众全部转移到安全庄台和氵蒙洼大堤上,而且9000多头牲畜和小部分家产也转移出来了。
6月15日8时整,根据中央防总命令,王家坝开闸了!为了保护淮河流域人民生命财产,保护两淮能源基地,保护津浦铁路和沿淮大中城市的安全,氵蒙洼人民一次次牺牲自己,累计每人损失达4000多元,相当于我县一个农民正常年景15年的收入。
抗洪时,氵蒙洼的基层干部经受了生与死的考验。救灾中,他们又经受了公与私的考验。目前,氵蒙洼群众生活安置工作正在逐步落实,至今,氵蒙洼没有饿死一人,没有发生传染性流行疾病,没有出现外流乞讨的。
(中共安徽省阜南县委书记邓成标)
当电石仓库即将爆炸的时刻
6月14日上午8时30分,洪水漫进了常州市永安五交化商场地下仓库。仓库内存放的80吨电石与积水发生了剧烈的化学反应,如果发生爆炸,后果不堪设想。
市公安局长周顺安带领抢险突击队紧急出动,武警支队、消防支队、机动大队、天宁分局300多名干警在10分钟内先后赶到现场。
“救人要紧”。交警迅速封锁道路,控制来往车辆;机动大队干警在仓库四周拉起一道警戒线;天宁公安分局干警及朝阳派出所干警负责五幢楼房居民的转移。
干警们迎着令人窒息的乙炔气,强行打开地下仓库门窗,送风排水。
担任抢运电石的30名武警官兵不顾一切地冲进仓库。
此刻,仓库内浓烟滚滚,什么也看不见。强烈的有毒气体呛得官兵们头昏眼花,呼吸困难;化学反应产生的高温烤得四周墙壁发烫。官兵们没有丝毫犹豫,他们不顾死亡的威胁,奋不顾身地把一桶桶电石运出仓库。
抢险从上午一直持续到傍晚。晚上7时30分,仓库里还剩下最后几桶电石了,我们的战士已经疲劳到了极点。突然,一桶电石喷出一股热浪,在这千钧一发之际,武警战士宋久银大喊一声“闪开”,他猛地扑向身旁一位猝不及防的同志。“轰”地一声巨响,电石桶爆炸了。那位同志安然无恙,宋久银却被强大的气浪冲出4米以外,昏在地上。
此时,那剩下的几桶电石就像几个引燃了导火索的炸药包。人们的心都被提到了嗓子眼。
“不怕死的站出来!”武警支队后勤处处长顾传福大声喊道。23名敢死队员齐刷刷地站成一排,奋不顾身冲向烟雾弥漫的仓库。没有死亡的恐惧,只有拼搏的身影。从开始抢险到最后几桶电石运离现场,整整12个小时,一场随时可能发生的大爆炸,终于避免了。
(江苏省常州市公安局团委副书记张翔)
爱人民学人民为人民
灾情就是命令,灾区就是战场,党指向哪里就战斗在哪里。
在长达一个半月的抗洪斗争中,南京军区部队按照地方党委和政府的统一部署,同广大人民群众并肩作战,主要打了六大战役:一是津浦护路,二是太湖保城,三是皖苏救生,四是扬州堵口,五是清障泄洪,六是淮河会战。经过军民半个多月的团结奋战,确保了淮河大堤和重点目标的安全。江淮地区灾情缓解后,各部队又先后帮助700多家工矿企业恢复了生产,整修危房2680多间,抢运各种农用物资4500多吨。目前,许多部队仍在灾区帮助群众恢复生产,重建家园。
视灾区如故乡,把灾民当亲人,舍生忘死抢救危难群众。
在抗洪斗争中,人民群众在哪里呼唤就首先冲向哪里。上百艘冲锋舟被灾区人民称为“生命之舟”。干部战士们说:只要灾民有一线生的希望,我们就要作十倍、百倍的努力。
小平同志倡导的“五种革命精神”,其中有敢于死打硬拼,敢于啃“硬骨头”。各个部队,大至集团军,小到一个连队,每到一地都主动承担急难险重的攻坚任务。在抗洪抢险最紧张的日子里,广大官兵连续作战。某集团军所属部队先后79次紧急出动;某舟桥团在50多天时间里,转战苏皖两省9个县市,行程6万多公里,抢救危难群众3万多人。
在抗洪抢险斗争中,我们还叫响了一个口号:“一个支部就是一个堡垒,一个党员就是一面旗帜”。军区部队有5000多名党员组成280个突击队,成为专啃硬骨头的主力军;涌现出了“爱灾民胜亲人”、英勇献身的好排长周丽平,几过家门而不入的“军中大禹”张永葆,奋勇抗洪的军中“花木兰”孙兰等一大批模范共产党员。在抗洪救灾最紧张、最艰苦的那些日日夜夜里,灾区各级党政领导和人民群众无微不至地关怀部队,千方百计地为部队排忧解难。当战士被毒虫咬伤时,新时代的“红嫂”用乳汁为战士疗伤;当部队吃不上饭时,灾民们宁可自己挨饿,也要把救命的食品往战士身边扔;当战士被洪水卷走时,地方群众拼死相救。今天,我们能够胜利完成抗洪救灾任务,同样离不开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援。抗洪救灾的战场,就是我们向人民群众学习的课堂。
(南京军区政治部副主任缪国亮)
共产党员的责任
今年,长丰县遭到了历史上罕见的特大洪涝灾害。在与洪水斗争中,长丰大地涌现出许许多多可歌可泣的先进人物,共产党员朱彦清就是其中的一个。
7月5日,眼看洪水已进村庄,朱彦清焦急万分,想到本村还有五位病残的五保老人急待转移。彦清马上就和丈夫商量,用自家的小船把几位老人抢救上来。丈夫犹豫了。也难怪,家里有即将临产的二儿媳妇和不足3岁的小孙女都急待转移,特别是大儿子小利,这时正患重病,需要照顾。彦清看着两头为难的丈夫说:“家里的事以后再说,这几位老人没儿没女,无亲无靠,她们又行走不便,我好歹是名党员,大小也是个村干部,家里又有只小船,要是不把老人们救上来,如有个三长两短,我怎么有脸去见全村父老和各级领导呢?”丈夫很理解她的心情,支持她,先救助五保老人。
朱彦清用两天时间先后转移了好几次,最后才好不容易把老人们背到自己村搭起的公棚里。
看到老人睡不好觉,朱彦清就到岗村借来凉床,并用自己家的门板给老人们搭起床铺。家里的凉席拿给老人垫,家人的衣服拿给老人换洗,而自己家几口人都睡地铺。
7月7日上午,已经病得浑身浮肿的大儿子小利看到妈妈从外村端了点饭回来,就拿了一个茶缸子对妈妈说:“妈妈,我两天没吃饭了,给我点吧!”朱彦清犹豫了一下,看看生病的儿子,半天没说出一句话。就这么一点饭,顾了儿子,就苦了老人。她忍住泪水,心一横,把饭全部分给了老人。朱彦清还不知道儿子的病情这时已经急转直下,发展成为急性风湿性心脏病了。
8月9日,合肥市广播电台举行赈灾义演晚会,邀请朱彦清参加。到了县城以后,她急急忙忙赶到县医院看望大儿子小利,儿子泣不成声地说:“妈妈,那你开会回来,一定到医院来一趟啊!”可她哪里想到,就在她离开儿子还不到一个小时,小利病情突然恶化,经抢救无效已经离开了人世。
(安徽省长丰县妇联主任程晋荣)
处处都有亲和友
今年5月下旬以来,扬州遭到了百年未遇的特大洪涝灾害。在党中央、国务院的亲切关怀和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我市各级党政组织,带领900万人民与洪涝灾害展开了殊死的搏斗,取得了抗洪救灾的初步胜利。
尽管大灾中扬州有120万灾民被迫撤离家园,但没有因转移不及时而淹死一个人;没有因生活安排不周到而饿死一个人;没有因疫病而病死一个人;没有因校舍倒塌而使一个学生失学。目前,灾民情绪比较稳定,灾区社会安定,生产自救、重建家园的工作正在紧张而有秩序地进行。
7月初,随着暴雨倾盆而下,里下河地区的形势越来越严峻,扬州百万灾民开始了有组织、有秩序、史无前例的泽国大转移。高邮湖西的送桥等四个乡(镇)紧靠淮河入江水道,7月8日,堤内外水位落差已达6米以上,十多万人民群众的生命岌岌可危。这里通往外地仅有一条几米宽的砂石公路。转移的人流、车流都要从这条路上通过,稍有疏忽,就会造成混乱。为了保证安全,公安干警冒着大雨,站在道路两旁维持秩序;党员干部上路扶老携幼,领着灾民紧张有序地从公路上顺利通过。转移结束不久,大水就冲了一座圩堤,淹没了村庄,隔断了公路。
在转移中,我们的党员干部,送走了一批又一批群众,自己坚持撤离在后头。当郭集乡大部分群众安全转移后,乡党委书记吴恒华家的三间房子已淹到膝盖,年老的母亲、年幼的儿子、生病的爱人还在家中。乡里一些同志劝她把家里的人先撤离险地,可吴恒华摇摇头说:“我是乡党委书记,在这危急的时刻,要是先搬家,会影响群众的情绪,我不能先走!”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全乡638名党员、30多名干部个个向吴恒华看齐,没有一个在群众的前头撤离。
灾民撤离家园,有的在公路圩堤上搭棚子,有的转到船上临时居住,有的搬进了机关、学校,但更多的是有组织的分别疏散到群众家里,投亲靠友。在这场特大的灾害面前,全市人民都成了灾民的“亲”和“友”。
泰县苏陈镇后查村1000多名灾民重返家园时,有人在住过的一间教室黑板上,写下了这样一句话:“这次抗洪救灾,我们真正理解了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中共江苏省扬州市委书记姜永荣)
一条船救了八百多人
6月13日下午,大雨整整下了一天一夜。14日早晨,我起来到河边一看,大水已经漫到我们村子机站的窗台了。我心想这下不得了了。凭我的经验,大水要是漫到机站的门坎子,徐家湾这个地方就要上圩防汛了。现在水已经比机站的门坎子高出了3尺多,徐家湾肯定就要漫水了。我赶忙吃了一个馍就把船划到徐家湾。这时城南乡的周书记和孙乡长问我:“你是不是来救人的?”我说:“不来救人干什么?”
这时水涨得更快了,庄台子之间水深的地方有5米多。雨下得睁不开眼,大风刮着。许多人有的爬到屋顶上,有的爬到树上,使劲地喊救命。我赶忙把船划到跟前,第一船上了15个小孩,其中有两个不满周岁的孩子被两个妇女抱在怀里。
小孩运完后,我是见人就运。这时听人说前边还有母子二人没被救走,我把船划到这家房门口。她婆婆在旁边讲:我们没好意思喊你,坐月子的妇女上船不吉利,以后会打不到鱼的。我讲:这种时候还管那些干什么?救命要紧,赶快上船。
7月5日晚上,又下了整整一夜的大暴雨,我又划船去救人。路上,我先后遇到三次危险,一次比一次险,差点去见了水龙王。
前后三次大水,我总共在徐家湾干了十几天,来回划了几百趟,共救了800多人,虽然苦一点,但徐家湾没有淹死一个人,我感到很高兴。我总觉得,我们是乡里乡亲的,我家有一条船,他们村里没有。做这一点事是应该的。我想要是你们碰到这种情况,也一定会这样做的。
有人问我:老张,你冒着生命危险去救人,没得到一分钱,你图个啥?图个啥呢?乡里乡亲的,帮个忙嘛!
(安徽省凤阳县岗乡农民张作海)
做得最好的一年
历史是无言的。但只要我们以科学的态度对待历史,历史又会告诉我们许多:
当中国大地笼罩在黑暗统治的乌云之下时,洪涝灾害犹如雪上加霜,成千上万的人被洪水吞没,更多的人流离失所,饿死他乡。
1991年的特大洪灾却是另一幅景观。灾区人民在党和政府领导下,在全国各族人民的大力支援下,演出了一场威武雄壮的抗灾史诗。尽管经济损失严重,但灾区人民情绪高昂,生活得到妥善安置,社会秩序井然。这一事实,充分显示了共产党领导的坚强、人民政府指挥的有力。许多亲赴灾区考察的国际友人,对此都给予高度的评价。
数字、图表、照片,劫后余生者昔日提供的事实:此时无声胜有声!面前的这组材料,生动地揭示了我国广大人民群众在新旧两个时代洪涝灾害中的不同境遇。
1991年夏洪涝灾害损失详情
(截至1991年8月1日统计)
受灾面积:3.15亿亩
成灾面积:1.95亿亩
农作物绝产:1800万亩
倒塌房屋:291万间
受灾人口:2.2亿人
死亡人口:2295人
受伤人口:49973人
被洪水围困人口:1930万人
经济损失:685亿元
(上述数字由民政部救灾司提供)
相隔五十九年的相同水位
1991年8月7日16时,松花江哈尔滨段水位涨至118.10米,超过警戒线1.80米。无独有偶,五十九年前同月同日同时,即1932年8月7日16时,也正是这样一个水位:118.10米。当年,洪水冲毁堤防,哈尔滨顷刻成为水乡泽国,12万余人流离失所。然而,今日哈尔滨,洪水虽凶猛,且居高不下,江堤却如铜墙铁壁,城乡人民安然平和。原先只有6米宽的江堤决口处,现已成了宽36米、花园性的永久性江堤。
六十年前的灾难纪录
旧中国水灾濒发,民不聊生。这里,重点列举1931年,长江、淮河流域水灾情况。
长江流域灾情据《减灾600问》一书介绍,1931年7月,长江流域降雨量超过常年同期的降雨量1倍以上,致使江湖洪水满盈。当年8月,长江上游金沙江、岷江、嘉陵江均发生大水。当川江洪水东下时又与上下游洪水相遇,造成全江型洪水,使沿江堤防多处溃决。洪灾遍及四川、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苏、浙江、河南等省,受灾面积达15万多平方公里,中下游地区淹没农田5000多万亩,灾民达2800多万人,被洪水夺去生命的有14.5万人。
据《中国灾荒史》一书介绍:1931年长江大水,鄂、湘、赣、皖、苏各省农村人口流离失所者每千人中就有125人之多,约占灾区总人口的40%,其中31%为全家迁徙,9%属单身迁徙。
淮河流域灾情1931年大水时,淮河流域4省都是重灾区,仅处淮河上游的河南省,受灾县就达47个。
安徽蚌埠市受灾较重,据当年7月11日《时报》称贫民草房仅露屋顶。淮河大船可自堤顶驶近铁道高埂之下,市内大马路、二马路一带水已成渠,居民均以舢板代步。据《大公报》介绍,沿淮受灾最重的县份有五河、盱眙、凤阳、怀远、颖上、凤台、寿县等。据1931年10月10日《民国日报》报道,据皖北水灾善后委员会统计,受灾面积85970平方公里,受灾户6591754个,倒塌房屋1668545间。
位于下游的江苏省灾情也很严重。8月25日,里运河水位猛涨,运堤南北150公里间同时告紧,溃决漫溢处达20处之多,高宝湖之水大量东注,里下河平原尽成泽国。
据不完全统计,1931年沿淮上游河南省,受灾面积1100多万亩;中游安徽境内,受灾面积2100多万亩;下游江苏受灾面积3300万亩。三省灾民近2000万人。
抚今追昔,我们得出的结论是:1991年的抗洪救灾是本世纪中华民族抗洪史上的最好的一次,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救灾工作做得最成功的一年。
在整个抗洪救灾工作中,党中央、国务院和各级党政领导十分重视,亲自动员、部署防汛抗洪救灾工作。国家防汛总指挥部和各地防汛指挥机构,根据汛情及时做出了部署,指挥调度,充分发挥了现有水利设施的蓄水、滞洪、泄洪等作用,大大减轻了洪涝造成的损失。这次抗洪救灾斗争,由于党、政、军、民团结奋战,充分发挥了水利设施的作用,大江大河大湖的干流堤防没有一处决口,全国大中型水库无一垮坝,行蓄洪区临时组织撤退约100万人中无一人死亡,在大洪水年使洪灾损失降低到最低程度。但由于出现的是多年未见的暴雨、洪水,洪涝灾害十分严重,受淹面积中,当地暴雨形成的内涝占80%以上,且又发生在人口密集、经济发达地区,造成了严重损失。据初步统计,水利设施损坏17万多处。
中华民族共御自然灾害的浩大声势为人类抗灾史上所罕见。灾害发生后,党和国家领导同志和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都十分重视,江泽民、李鹏、田纪云、朱基和国务院的其他领导同志都先后深入灾区,视察灾情,慰问群众和干部,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精心部署抗洪救灾工作。全国人大、全国政协十分关心各地灾情,万里委员长亲自听取灾情报告,李先念主席电话慰问灾区人民。在党中央、国务院的统一领导、精心组织下,有关部门各司其职,密切配合,通力协作,急灾区之所急,想灾区之所想,千方百计支援灾区人民抗灾救灾。中国人民解放军指战员、武警官兵、公安干警和广大民兵、预备役部队在抗洪救灾中发挥了重大作用。各重灾省都把抗洪救灾作为头等大事,成立了由主要负责同志挂帅的领导小组,部署、安排、指挥抗洪救灾工作。基层广大党员和干部起了核心作用和模范带头作用。在大灾面前,他们身先士卒,坚持在抗洪救灾第一线,成为率领群众团结奋战的中流砥柱。尤其值得称颂的是,灾区广大人民群众在这次抗洪救灾中表现出高度的社会主义觉悟和不畏艰险的斗争精神。当洪水袭来时,他们不低头,不退让,齐心协力,顽强奋战。当洪水威胁全局时,他们牺牲家园、田地,以局部损失换取大局的安全。当洪水退却时,他们不松劲、不歇气,积极开展生产自救,互助互济,尽力减轻国家负担。从某种意义上讲,这次抗洪救灾是广大农民进行社会主义自我教育的伟大实践。对于我国局部地区的严重水灾,全国各族人民、港澳台同胞、海外侨胞极为关注。为了把灾害带来的困难解决得更好、更快,纷纷慷慨解囊,捐款捐物,同时广泛开展义演、义卖、义诊等形式多样的捐赠活动,形成了中华民族共御自然灾害的浩大声势。在国际上,外籍华人和外国朋友也伸出了友谊之手,积极参加募捐。联合国有关机构,一些国际组织和国家,也给予援助。经过各方面的共同努力,这次抗洪救灾取得了初步胜利,不仅人员伤亡少,而且保住了重点工程和工厂矿山,保住了几十座大型水库,保住了铁路和重要城市,保住了淮北大堤和长江大堤。
安徽、江苏大灾之后无大疫,为确保大灾之后无大疫,积极配合整个救灾防病工作,全国爱国卫生委员会于1991年9月17日至9月23日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救灾防病爱国卫生突击周”活动。这次突击周活动采取灾区与非灾区共同联防作战的方式,重点是以治理环境卫生、清除不卫生死角、消除疫病发生条件、提高群众自我保健意识为主要内容。据全国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14个计划单列市不完全统计,省、地、市党、政、军、人大、政协五大班子的领导参加突击周活动14752次;群众参与7362万多人;参加健康教育活动的专业技术工作人员102.7万人,受教育人数达1.1亿人;编发各种卫生宣传材料6905万份;清运垃圾1264.2万吨,清除不卫生死角20多万处,喷撒投放消、杀、灭药品1082.7吨;疏通沟渠8617.1万米,修缮改建厕所19万座(其中灾区新建各类厕所121357座),清淘受淹水井58万多眼。到10月中旬,安徽、江苏因洪涝灾害引起的主要传染病的潜伏期已经过去,两省基本上实现了大灾以后无大疫的目标。
大灾之年仍夺得农业大丰收。1991年,在主要农产品产量中,粮食略有减产,但仍是历史上第二个丰收年,棉花大幅度增产,油料、糖料、烤烟产量再创历史最高水平;蔬菜水果生产又获丰收。全年农业总产值8008亿元,比上年增长3%。
总之,这次抗洪救灾的胜利充分证明:党的领导是我们事业胜利的根本保证;社会主义制度具有无比的优越性;人民军队是卫国卫民的坚强柱石;中华民族具有强大的凝聚力。
1991年中国背水之战的伟大胜利将作为人类抗洪史的奇观载入史册!
大灾过去了。中国人民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领导下,渡过了又一个难关。历史作了记录,人民不会忘记。
中南海的夜晚,灯光如旧。中国的领导人依然在紧张地运筹着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