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阅读页

第143章 南巡谈话频吹春风!改革开放再起高潮(6)

  应该说,新一届中央委员会、政治局和政治局常委的产生,离不开老一代中共领导人的倾心扶持。他们为共产主义事业而献身,但决不搞领导干部的终身制;他们具有培养和造就跨世纪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的真知灼见,举贤让贤,辅助支持,体现出博大的胸怀和高风亮节。

  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在变幻莫测的世界风云中,中共构造出的第三代领导集体更为世人瞩目。中国惟一的以人物为重点的综合性大型新闻半月刊《中华英才》,在十四大特别报道中,对十四大的中央政治局常委作了如下介绍:

  江泽民,生于1926年8月17日,江苏省扬州市人,1943年起参加地下党领导的学生运动,1946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47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电机系。上海解放后,历任上海益民食品一厂副工程师、工务科科长兼动力车间主任、厂党支部书记、第一副厂长,上海制皂厂第一副厂长,一机部上海第二设计分局电器专业科科长。1955年赴苏联莫斯科斯大林汽车厂实习。1956年回国后,任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动力处副处长、副总动力师、动力分厂厂长。1962年调任一机部上海电器科学研究所副所长,一机部武汉热工机械研究所所长、代理党委书记,一机部外事局副局长、局长。1980年后,任国家进出口管理委员会、国家外国投资管理委员会副主任兼秘书长、党组书记。1982年后,任电子工业部第一副部长、党组副书记、部长、党组书记。1985年后,任上海市市长,中共上海市委副书记、书记。1982年9月在中共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当选为中共中央委员。1987年11月在中共十三届一中全会上当选为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1989年6月在中共十三届四中全会上当选为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中共中央委员会总书记。1989年11月在中共十三届五中全会上当选为中共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1990年3月在第七届全国人大第三次会议上当选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

  李鹏,生于1928年10月,四川成都人,1945年11月入党,1941年3月参加工作,苏联莫斯科动力学院毕业,高级工程师。1941年至1946年,在延安自然科学院、延安中学、张家口工业专门学校学习。1946年至1948年,任晋察冀电业公司技术员,哈尔滨油脂公司协理、党支部书记。1948年至1955年,赴苏联莫斯科动力学院水力发电系学习并担任中国留苏学生总会主席。1955年至1966年,任丰满发电厂副厂长、总工程师,东北电业管理局副总工程师、调度局局长,阜新发电厂党委副书记、厂长。1966年至1979年,任北京供电局党委代理书记、革委会主任,北京电业管理局党委副书记、副局长、局长、党组书记。1979年至1983年,任电力工业部副部长、党组成员兼华北电业管理局党组书记,电力工业部部长、党组书记,水利电力部第一副部长、党组副书记。1983年至1987年,任国务院副总理兼国家教育委员会主任,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1987年起,任中央政治局委员、常委,国务院代总理、总理,1988年至1990年兼国家经济体制改革委员会主任。

  第十二届、十三届中央委员,十二届五中全会增选为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十三届中央政治局委员、常委。

  乔石,生于1924年12月,浙江定海人,1940年8月入党并参加工作,大学文化。1940年至1945年,任上海南方中学、光华附中地下党支部委员、书记,上海地下党中学区委干事,在华东联合大学文学系学习,淮南华中局城工部调训班学习。1945年至1949年,任上海地下党学委中学区委组织委员、中学分委副书记兼组织委员,上海同济大学地下党总支部书记,上海地下党学委总交通,上海地下党新市区委副书记,上海市北一区学委书记。1949年至1954年,任浙江省杭州市委青委宣传部部长、组织部部长、市委青委书记,华东局青委统战部副部长。1954年至1962年,任鞍山钢铁建设公司工程技术处副处长、处长,酒泉钢铁公司设计院院长兼钢铁研究院院长,酒泉钢铁公司陕西工程管理处党委书记。1962年至1963年,在中央高级党校理论班学习。1963年至1982年,任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研究员、副局长、局长、副部长。1982年至1987年,任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部长,中央书记处候补书记,中央办公厅主任,中央组织部部长,中央政法委员会书记,中央保密委员会主任,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国务院副总理。1987年起,任中央政治局委员、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书记,中央政法委员会书记,中央党校校长,中央保密委员会主任,中央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委员会主任。

  第十二届、十三届中央委员,十二届中央书记处候补书记,十二届五中全会增选为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央政治局委员,十三届中央政治局委员、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

  李瑞环,生于1934年9月,天津宝坻人,1959年9月入党,1951年7月参加工作,北京建工业余学院毕业。1951年至1965年,为北京第三建筑公司工人(其间:1958年至1963年在北京建工业余学院工业与民用建筑专业学习)。1965年至1966年,任北京建筑材料供应公司党委副书记兼北京建筑木材厂党总支书记。1966年至1971年,在“文化大革命”中受迫害。1971年至1972年,任北京市建筑木材厂党委书记。1972年至1973年,任北京市建筑材料工业局党委副书记。1973年至1979年,任北京市建委副主任兼市基建指挥部指挥、市总工会副主任,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常务委员,全国总工会常务委员。1979年至1981年,任共青团中央书记处书记,全国青联副主席。1981年至1982年,任中共天津市委常委、天津市副市长,共青团中央书记处书记。1982年至1984年,任中共天津市委书记,天津市代理市长、市长。1984年至1987年,任中共天津市委副书记、市长。1987年至1989年,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天津市委书记、市长。1989年起,任中央政治局委员、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

  第十二届、十三届中央委员,十三届中央政治局委员,十三届四中全会增选为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

  朱?基,生于1928年10月,湖南长沙人,1949年10月入党,1948年12月参加工作,清华大学电机系电机制造专业毕业,高级工程师。1947年至1951年,在清华大学电机系电机制造专业学习并参加“新民主主义青年联盟”。1951年至1952年,任东北工业部计划处生产计划室副主任。1952年至1958年,任国家计委燃动局、综合局组长,国家计委主任办公室副处长,国家计委机械局综合处副处长。1958年至1969年,任国家计委干部业余学校教员、国民经济综合局工程师。1970年至1975年,下放国家计委“五七”干校劳动。1975年至1979年,任石油工业部管道局电力通讯工程公司办公室副主任、副主任工程师,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室主任。1979年至1982年,任国家经委燃动局处长、综合局副局长。1982年至1983年,任国家经委技改局局长,国家经委委员。1983年至1985年,任国家经委副主任、党组成员。1985年至1987年,任国家经委副主任、党组副书记。1987年至1991年,任中共上海市委副书记、上海市市长、市委书记。1991年起,任国务院副总理兼国务院生产办公室主任、党组书记,兼国务院经济贸易办公室主任、党组书记。

  第十三届中央候补委员。

  刘华清,生于1916年10月,湖北大悟人,1929年10月入团,1935年10月转党,1929年10月参加工作,1930年12月入伍,苏联海军指挥学院海军指挥专业毕业,上将军衔。1929年至1934年,任湖北黄安县二程区刘家院子村共青团支部书记、少共二程区委组织委员、区委书记兼少先队总队长、游击中队长,陂安南县塔尔岗少共区委书记、八里湾区委书记,陂安南县军区指挥部少共团委书记,红安中心县军区指挥部团委书记,鄂东北道委会秘书,鄂东北游击总司令部交通队指导员、参谋、秘书、秘书科科长。1934年至1937年,任红二十五军政治部组织、宣传、文印科科长,红十五军团政治部敌工部科长,红七十八师政治部宣传科长,红三十一军司令部机要科科长,作战科副科长,红三十一军干部大队长兼政委。1937年至1941年,任八路军一二九师司令部秘书主任、师政治部宣教科科长、师供给部政治部主任。1941年至1945年,任冀南军区政治部组织部副部长、部长,平原军区政治部组织部部长,冀鲁豫六分区副政委,冀南军区第七支队政委。1945年至1949年,任第二野战军二纵队六旅政委,二野三兵团十一军政治部主任。1949年至1951年,任二野军政大学政治部副主任、校党委书记,西南军区军政大学政治部主任,西南军区第二高级步校政治部主任。1951年至1954年,任二野十军副政委,第一海军学校副校长兼副政委。1954年至1958年,赴苏联海军指挥学院海军指挥专业学习。1958年至1965年,任海军旅顺基地第一副司令员兼参谋长,海军北海舰队副司令员兼旅顺基地司令员,国防部第七研究院院长。1965年至1966年,任六机部副部长、部党委常委兼第七研究院院长。1966年至1975年,任国防科委副主任,海军副参谋长。1975年至1979年,任中国科学院党的核心领导小组成员,国防科委副主任。1979年至1982年,任解放军总参谋长助理、副总参谋长。1982年至1987年,任海军司令员,海军党委副书记,中共中央委员,中顾委委员。1987年起,任中顾委委员,中央军委委员、副秘书长,中央军委副主席。

  第十二届中央委员,1985年全国党代表会议上当选为中顾委委员,十三大当选为中顾委委员,十三届五中全会增选为中央军委副主席。

  胡锦涛,生于1942年12月,安徽绩溪人,1964年4月入党,1965年7月参加工作,清华大学水利工程系河川枢纽电站专业毕业,工程师。1959年至1964年,在清华大学水利工程系学习,并任政治辅导员。1965年至1968年,在清华大学水利工程系参加科研工作,并任政治辅导员(“文化大革命”开始后终止)。1968年至1969年,在水电部刘家峡工程局房建队劳动。1969年至1974年,任水电部第四工程局八一三分局技术员、秘书、机关党总支副书记。1974年至1975年,任甘肃省建委秘书。1975年至1980年,任甘肃省建委设计管理处副处长。1980年至1982年,任甘肃省建委副主任,共青团甘肃省委书记。1982年至1985年,任共青团中央书记处书记,全国青联主席,共青团中央第一书记,六届全国政协常务委员。1985年至1988年,任中共贵州省委书记,六届全国政协常务委员。1988年起任西藏自治区党委书记。

  第十二届中央候补委员、委员,十三届中央委员。

  邓小平再次成为“热门人物”

  尽管邓小平已经在十三届五中全会上请辞最后一个职务――中共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但中共十四大的召开,使他再次成为世界级的“热门人物”。

  当满面红光、精神矍铄的邓小平迈着稳健的步子神采奕奕地走到2000余名中共十四大代表面前时,由他设计的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已走过了14年的光辉历程。

  在这14年中,中共召开的三次党的代表大会,都与邓小平密不可分。1982年的中共十二大,以拨乱反正的伟大功绩,号召全国人民投身到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洪流中;1987年的中共十三大,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鼓舞全国人民夺取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胜利;中共十四大,以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认真总结14年的实践经验,作出了具有跨世纪意义的战略决策。

  无可否认,邓小平作为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是当之无愧的。他以其非凡的胆略和惊人的远见卓识,洞察中国国情,了解人民意愿,精辟地提出和完善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宏大理论,指导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宝库,为共和国做出了无可估量的巨大贡献。特别是1992年初邓小平视察南方的谈话,高屋建瓴地阐述了关系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一系列重大问题,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指明了继续前进的方向,也为中共十四大奠定了思想和理论基础。这次大会把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确定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和基本理论,并对其历史地位和作用予以高度评价和充分肯定,这对于进一步统一全党思想,坚持党的基本路线100年不动摇,坚持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100年不动摇,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

  中国共产党人的战略举措

  有人统计,在北京各报有关中共十四大的报道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出现最频繁的语句,在外电的报道中,有关这一方面的报道一样十分突出。

  在十四大分组讨论会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成了最热门的话题。怎样认识和解决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的关系,长期以来一直是困扰经济发展的一个问题。国营大中型企业缺乏活力,关于姓“社”姓“资”的抽象争论,根深蒂固的传统观念,束缚住了人们的思想。邓小平南方谈话中关于计划与市场的精辟论断,从根本上解除了把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看作属于社会基本制度范畴的思想束缚,改革取得了重大突破。当中共十四大明确宣布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时,人们的认识产生了更大的飞跃。代表们说,十四大报告中最有新意,最有突破性,对改革最具决定意义和深远影响的问题,就是明确提出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中国共产党人终于在14年改革开放的实践中,找到了一条加快90年代经济发展的“高速公路”,作出了重大的战略举措。来自多个地区的中共十四大代表,用生动的事实说明,哪个地方的市场作用发挥得愈充分,哪个地方的生产力就愈发展,经济增长速度就愈快。让社会主义坐上“市场”的快车,不仅加速经济发展,也必将促进政治体制的改革,为下个世纪的发展奠定坚定的基础。

  国际经济界人士这样预言:21世纪世界经济发展最快的地区是亚洲,而亚洲经济发展最快的地区将是中国大陆。俄罗斯的一位记者在报道中说:中国将成为在亚洲出现的“第五条龙”。人们有理由相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一定会更充分地体现出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创造出比资本主义更高的生产水平。

  正是由于中共十四大提出了推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加快改革开放的步伐,也就引来全世界的强烈反响。日本《读卖新闻》发表社论说,在江泽民总书记的报告中提出市场经济,是中国重视市场经济的一个历史性转折,是邓小平经过深思熟虑设计出的一条惟一能使中国社会主义生存的新路线。英国《金融时报》的文章说,中共十四大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将为改革提供理论依据。台湾《经济日报》报道:岛内工商界人士对中共十四大的反应是“有如吃下定心丸”,大陆的“改革开放姿态更加明朗,亟思抢攻大陆市场”。保加利亚社会党中央机关报《言论报》发表文章说:“今后五年内,中国在经济方面将变得更加美好。”

  正如江泽民在中共十四大报告中指出的那样:“社会主义条件下的市场经济,应当也可能比资本主义条件下的市场经济运转得更好。”

  中国亿万人民的热望

  中国走过了14年改革开放的历程,发生了巨大的社会变革。中国的经济建设、人民生活、综合国力上了一个大台阶,中国的老百姓不再为暖衣饱食发愁,他们热望着明天,热望着未来,中共十四大的召开,使这种热望变得更加强烈。

  
更多

编辑推荐

1博弈春秋人物正解
2春秋战国时期社会转型研究
3俄罗斯历史与文化
4正说明朝十八臣
5中国式的发明家汤仲明
6西安事变实录
7汉武大帝
8咏叹中国历代帝王
9大唐空华记
10红墙档案(二)
看过本书的人还看过
  • 红墙档案(四)

    作者:韩泰伦主编  

    纪实传记 【已完结】

    本书以中南海为记叙轴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为记叙时段,以建国以来的重大历史事件为背景,记述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三代核心领导人以及他们的战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红墙档案(一)

    作者:韩泰伦主编  

    纪实传记 【已完结】

    本书以中南海为记叙轴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为记叙时段,以建国以来的重大历史事件为背景,记述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三代核心领导人以及他们的战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菊花与刀:日本文化诸模式

    作者:美 鲁斯·本尼迪克特  

    纪实传记 【已完结】

    作者运用文化人类学研究方法对日本民族精神、文化基础、社会制度和日本人性格特征等进行分析,并剖析以上因素对日本政治、军事、文化和生活等方面历史发展和现实表现的重要作用。用日本最具象征意义的两种事物...

  • 目击天安门-(二)

    作者:韩泰伦  

    纪实传记 【已完结】

    本书选择了中国政治变迁的聚焦点--天安门这一独特的视角,完整系统地记述了天安门历经的沧桑巨变,挖掘出中国100多年,特别是建国50年来天安门地区发生的政治事件的内幕秘闻,是一部中国的近现代史的展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