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阅读页

十八、唐长安、万年县乡村续考

  尚民杰

  唐长安、万年两县是京畿地区的两个重要县域,县治均设于长安城内,《旧唐书》卷三八《地理一》云:“都内,南北十四街,东西十一街。街分一百八坊。坊之广长,皆三百余步。皇城之南大街曰朱雀之街,东五十四坊,万年县领之。街西五十四坊,长安县领之。京兆尹总其事”。与城内的情况类似,城外西部大约西至沣水一带由长安县管辖;城外东部东至昭应县、蓝田县的西界由万年县管辖。城南地区南至终南山大约也是以都城为界,西部由长安县管辖,东部由万年县管辖。由文献记载可知,长安城内的居民区称为“里”或“坊”,城外则称乡,乡以下有里,更小单位为村。

  关于唐长安、万年两县的乡里情况,武伯纶先生早在20世纪60年代初已经作过考证,90年代编辑出版的《西安历史地图集》中专门有一幅《唐长安县、万年县乡里分布图》(以下简称《武文》、《图集》),其中涉及长安县的乡约32个,万年县的乡约41个,但对村的情况涉及较少。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历史文献和出土墓志的资料再作以补充性的考察,以求对这一问题有更加清晰的认识。

  一、长安县的乡村

  关于长安县的乡村,《武文》云有30乡,分别为:龙首乡,有兴台里、龙首里、未央里、龙安里(《图集》有石首村);龙门乡,有怀道里;承平乡,有小刘村(《图集》有灵安里);青槐乡;万春乡,有杜永村;居德乡(《图集》有崇征里);义阳乡(《图集》有安化里);永寿乡,有姜村;永平乡,有灵安里;丰乐乡;丰谷乡,有史村;丰邑乡(《图集》有龙台里);孝悌乡,有程刘村;清官乡(《图集》有遵善里);清化乡;高阳乡,有小梁村;灵台乡;龙泉乡(《图集》有金光里);居安乡;礼成乡,有洽恩里;修仁乡;合郊乡,有修福里;渭阴乡;司农乡;大统乡,有居贤村;礼泉乡;华林乡;苑西乡;善政乡(《图集》有布政里);同洛乡(《图集》有安宁里)。另据《图集》长安县有昆明乡;福阳乡,有阳原里。

  除上面提到的乡村外,长安县的乡村还有:

  1.长安县有安国乡

  永徽时期(650~655)《安万通墓志》称其“葬于城西龙首原”,该墓志出土于今枣园村西。志文末尾有“永徽五年(654)十二月一日,长安县安国乡普宁坊”语,“普宁坊”乃长安城内坊名,为最西一列北起第二坊,与开远门紧邻,今枣园村即在开远门外,志文中将安国乡与普宁坊联称,或许安国乡指其葬地,而普宁坊指其宅第所在。虽然此问题仍可研究,但据此已知,长安县有安国乡。

  2.长安县有布政乡

  大中时期(847~859)《仇文义妻王氏墓志》称葬其于布政乡大郭里,都门之西五里而近;贞元时期(785~804)《何文哲墓志》称葬其于布政乡大郭村龙首原。何文哲墓志出土于今西安钢厂附近。据此可知,布政乡当在金光门外,布政乡有大郭村,距长安城约五里。《图集》于延平门外有布政里,但无布政乡名。据上述墓志资料可知,大郭村又称大郭里。

  3.长安县有归化乡

  《杜道愿墓志》中有:“雍州长安县归化乡故人杜道愿,柱(住)蒿口南头第四家,故立铭记。显庆五年(660)二月廿三日”。据此可知长安县有归化乡,“蒿口”亦当为一村或地名。

  4.长安县有弘政乡

  据神功二年(697)《大周雍州长安县弘政乡游击将军王伏生�(铭)》可知,长安县有弘政乡。

  5.长安县有神泉乡

  据《张通墓志铭》,张通以麟德二年(665)卒于私第,即以其年与妻王氏合窆于神泉乡马祖之原。按:长安城东有龙泉乡、马祖原。此神泉乡或为“龙泉乡”之误。《冯朝光墓志》称其葬地为“马祖原”,该墓志的出土地点在今西安南郊的山门口乡响堂村,为确认马祖原的大致位置提供了依据。

  6.关于长安县龙首乡

  长安县龙首乡有祁村。干符时期(874~879)《郭宣墓志》、咸通时期(860~873)《翟庆全墓志》等,都称葬其于长安县龙首乡祁村。祁村属龙首乡未央里。大中时期(847~859)《刘继墓志》称葬其于“长安县城西龙首乡未央里祁村白帝坛西南隅三百步”,由此可知,白帝坛亦在祁村附近。《长安志》卷十一《长安县》条:“白帝坛亦在县西一十里开化门外”,“夕月坛在县西一十里开远门外”,“雨师坛在县西一十里金光门外”。文中的“开化门”当为“开远门”之误。据此可知,郭城西有白帝、夕月、雨师三坛,就其具体方位而言白帝在北,夕月居中,雨师在南。至德时期(756~757)《王�墓志》称葬其于“国城之西,中坛之南龙首原”,此中坛当指开远门西十里的“夕月坛”。翟庆全的墓志出土于今土门村南,另外,出土于今小土门村的《师弘礼墓志》亦称葬其于龙首原祁村。由此可知,祁村约在今大土门村与小土门村一带,即唐开远门之外,而夕月坛与白帝坛相距不远。祁村或许又称“岐村”。大历时期(766~779)《元环墓志》称葬其于“龙首乡岐村南”,该墓志出土于今环城西路南段,当与祁村相近。

  另,祁村也有祁村里之称。元和时期(806~820)《李君妻王氏墓志》称葬其于龙首乡祁村里。

  长安以龙首为名者较多,除村、乡名外,还有如龙首渠、龙首池、龙首殿、龙首山、龙首原等,均源于对自然地形的称谓。《长安志》卷十二《长安县》:“龙首山,在县北一十里,《三秦记》曰:龙首山长六十里,头入渭水,尾达樊川。头高二十丈,尾渐下可六十丈,土赤不毛。秦时有黑龙从南山出,饮渭水,其行道因成土山。《括地志》曰:今案,山首在长安故城中,自汉筑长安城及营宫殿,咸已烟平,其余即今宫城之太仓以东是也”。关于唐时的长安城,《新唐书》卷三七《地理一》:“京城前直子午谷,后枕龙首山,左临灞岸,右抵沣水,其长六千六百六十五步,广五千五百七十五步,周二万四千一百二十步,其崇丈有八尺”。仅以乡名而论,长安县、万年县均有龙首乡。

  长安县龙首乡有田门村。咸通时期(860~873)《张叔遵墓志》称葬其于“长安县龙首乡田门村”。该墓志出土于今枣园村西,同时出土的还有《魏孝本墓志》等。另,《魏文绍墓志》称葬其于“长安县龙首乡田门村”,从志文内容可知,魏孝本和魏文绍当有亲缘关系,知此处当有魏氏祖茔。

  长安县龙首乡有小严村。大中时期(847~859)《史堵颖墓志》称葬其于长安县龙首乡小严里,志文中有:“小严村即开远门外临皋驿西南”。咸亨时期(670~673)《韩宝才墓志》称葬其于“京城西布政原小严村”。宝历时期(825~826)《杜日荣墓志》称葬其于长安县龙首乡严祁村。据《长安志》载:“临皋驿在县西北一十里开远门外,今废”。从志文可知,小严村在临皋驿西南,与祁村当为相近之村。志文中的“严祁村”或许是两村的联称,指的大约是两村的中间地带,亦或许是两村之间的另一村名。

  另据志文可知,小严村也称小严里,小严村所在地有布政原之称。唐时长安县有“布政乡”,此名称与布政原当有内在联系。乾封时期(666~667)《王定墓志》称葬其于小严村北原,该墓志出土于今枣园村东,可知小严村当在今枣园村南。

  7.关于龙门乡

  长安县龙门乡所在地也称龙门原。永贞时期(805)《米继芬墓志》称葬其于龙门乡龙门原,该墓志出土于今土门村西。天宝时期(742~755)《何德墓志》称葬其于“龙门原”,该墓志亦出土于今土门村附近,可知龙门乡与龙门原之名称有内在联系。依据唐墓志资料综合分析,唐龙门乡当在今土门村西边,与土门村尚有一段距离。

  龙门乡有石井村。咸通时期(860~873)《杨玄略墓志》称葬其于长安县龙门乡石井村,该墓志出土于今枣园村西北,可知龙门乡的范围已达此地。天宝时期《刘智墓志》称葬其于“国城西七里龙首原龙门乡怀道里”。龙门乡和龙首乡相邻,龙首乡之名源于龙首原,龙门乡之名或许与近郭城西门有关,但从有具体出土地点的墓志情况来看,龙门乡似较龙首乡靠西。石井村亦有“石井店”“石井墅”之称。《上党郡夫人樊氏墓志》称葬其于长安县龙门乡石井村;会昌时期(841~846)《武自和墓志》称葬其于“京兆龙首原石井墅”。

  龙门乡有栾村。会昌时期(841~846)《焦仙芝墓志》称葬其于“城西十里龙门乡栾村”,可知龙门乡有栾村。显庆时期(656~660)《段文政墓志》称葬其于“京兆栾里村之原”,此栾里村与栾村或为一村。

  龙门乡有南漕村。据《丁承义墓志》可知,丁承义于大和八年(834)终于长安颁政里之私第,春秋八十有三。以其年葬于京兆府长安县龙门乡南漕村。“南漕”当指漕渠而言。

  与漕渠相关的地名还有“漕店”。《太平广记》卷三二八引《异闻录》:“贞观中,长安城西漕店人,葬父母,凶具甚华”。

  临皋驿在龙门乡。天宝时期(742~755)《王守节墓志》称葬其于“临皋驿之平原”;开元时期(713~741)《杜玄礼墓志》称葬其于“京城西开远门外七里临皋驿前豫修砖塔所”,志文中尚有“龙门乡之□”语,由此可知,临皋驿当在龙门乡。

  《旧唐书》卷一六�《韩愈传》:“凤翔法门寺有护国真身塔,塔内有释迦文佛指骨一节,其书本传法,三十年一开,开则岁丰人泰。十四年正月,上令中使杜英奇押宫人三十人,持香花,赴临皋驿迎佛骨。自光顺门入大内,留禁中三日,乃送诸寺。王公士庶,奔走舍施,唯恐在后。百姓有废业破产、烧顶灼臂而求供养者”。

  8.关于承平乡

  承平乡有张杜村。会昌时期(841~846)《张士清墓志》称葬其于承平乡张杜村,该墓志出土于今西郊热电厂(简家村南);开成时期(836~841)《贺从章墓志》称葬其于承平乡灵安里,先茔右张杜村,该墓志出土于今三桥镇贺家村;长庆时期(821~824)《李霸墓志》称葬其于龙首原承平乡张杜村,该墓志也出土于西郊热电厂,出土地点东距金光门约3公里。由此可知,今西安钢厂、简家村、贺家村一带正是唐张杜村的范围,而灵安里又在张杜村西。

  承平乡有大严村。开成时期(836~840)《陈士楝墓志》、《戴氏墓志》都称葬其于承平乡大严村;大中时期(847~859)《王常散夫人墓志》称葬其于长安县大严村龙首原。承平乡与龙首乡相邻,龙首乡在北,承平乡在南,龙首乡有小严村,与大严村或许相邻,成为两乡的界村,以大、小区别。

  承平乡有小杨村。《师全介墓志》称其葬地承平乡小杨村;《李日荣墓志》也称其葬地为承平乡小杨村。

  承平乡有史刘村。咸通时期(860~873)《李氏妻宇文氏墓志》称葬其于承平乡龙首原南刘村;元和时期(806~820)《邵才志墓志》称葬其于承平乡史刘村。史刘村或许是史村与刘村的合称。承平乡又有小刘村,咸通时期《荆从皋墓志》称葬其于长安县承平乡小刘村。

  长安城南有史村。《太平广记》卷一�九引《法苑珠林》:“唐郊南福水之阴有史村,史阿誓者,诵《法华经》,职充令史,往还步涉,未尝乘骑,以依经云‘哀愍一切’故也。病终本邑,香气充村,道俗惊怪,而莫测其缘。”

  9.昆明乡有魏村

  元和时期(806~820)《杨赵氏墓志》称葬其于昆明乡魏村。昆明乡显然因昆明池而得名,其地当在汉昆明池遗址一带。

  《旧唐书》卷一三《德宗下》贞元十三年(797):“八月丁巳,诏京兆尹韩皋修昆明池石炭、贺兰两堰兼湖渠。”石炭、贺兰虽为堰名,但也很可能是当时的地名、村名。昆明池在唐时仍是重要的游览区,皇帝曾多次临幸,其地有朝廷官宦的别墅。《旧唐书》卷六七《李靖传》:“靖弟客师,贞观中,官至右武卫将军,以战功累封丹阳郡公。永徽初,以年老致仕。性好驰猎,四时从禽,无暂止息。有别业在昆明池南,自京城之外,西际沣水,鸟兽皆识之,每出则鸟鹊随逐而噪,野人谓之‘鸟贼’”。《新唐书》卷八三《安乐公主传》:“主营第及安乐佛庐,皆宪写宫省,而工致过之。尝请昆明池为私沼,帝曰:‘先帝未有以与人者’。主不悦,自凿定昆池,延袤数里”。《大唐新语》卷三:“安乐公主恃宠,奏请昆明池以为汤沐。中宗曰:‘自前代已来,不以与人’。不可。安乐于是大役人夫,掘其侧为池,名曰‘定昆池’。池成,中宗、韦庶人皆往宴焉,令公卿已下咸赋诗”。据此条记载可知,定坤池在昆明池左近。

  10.龙门乡与昆明乡相邻

  《刘皆墓志》称:“永徽五年(655)二月卅日,葬于长安县昆明、龙门二乡界内,阿城之东。”阿城当指阿房宫前殿遗址而言,此处大约是龙门、昆明二乡的分界,昆明乡当在龙门乡的南面或西南。

  11.关于高阳原

  高阳原有胡赵村。元和时期(806~820)《李潮墓志》称葬其于高阳原胡赵村。该墓志出土于今丈八沟地区,此地唐时大约属义阳乡范围。大中时期(847~859)《鲁谦墓志》称葬其于长安县胡赵村德义里先茔,可知胡赵村与德义里相近。

  高阳原上有南姜村。《李贤墓志》称其葬地为长安县高阳原南姜村,该墓志为文物普查时在今南郊山门口乡翟家堡所得。《李协律妻吕氏墓志》称其葬地为长安县南姜村。

  高阳原上有绩德里。《郭元诚墓志》称其葬地为高阳原绩德里,具体的出土地点为郭杜镇长里村。

  三会寺在高阳原上。《宋运妻王氏墓志》称葬其于京城西南高阳原三会寺舍利塔南之所。

  关于高阳原,《长安志》卷十二《长安县》云:“高阳原,在县西南二十里”。关于三会寺则云:“三会寺,在县西南二十里宫张村。唐景龙中,中宗幸寺,其地本仓颉造书堂,皇朝太平兴国三年(978)改”。

  12.唐时已有“三桥”名

  乾元时期(758~759)《裴利物墓志》称葬其于“三桥龙尾原”,该墓志出土于今三桥车辆厂,可知唐时不仅有三桥名,而且有龙尾原之名。“三桥”本因长安附近渭水上的三座桥得名,分别称之则为东渭桥、中渭桥、西渭桥。唐时三桥名虽仍是渭桥的统称但也具体指某一地名。《旧唐书》卷一三三《李晟传》:“七月十三日,德宗至自兴元,浑�、韩游环、戴休颜以其兵扈从,晟与骆元光、尚可孤以其兵奉迎。时元从禁军及山南、陇州、凤翔之众,步骑凡十余万,旌旗连亘数十里,倾城士庶,夹道欢呼。晟以戎服谒见于三桥,上驻马劳之。”

  13.福阳乡有福阳里、修福里

  据《大周上柱国相王直司秦府君(婆爱)墓志》,秦婆爱卒于长安三年(703),以其年葬于长安高阳原福阳里。(按:长安有高阳乡,地处高阳原,疑福阳里为福阳乡之里名。)

  另据《大唐故使持节都督交州诸军事交州刺使柱国遂安王(李安)墓志铭》可知,李安于贞观十六年(642)终于京师之第,享年六十有二。以其年葬于长安县福阳乡修福里高阳之原。(按:李安及妃陆小娘墓志均出土于今长安县祝村乡东祝村一带。)

  14.居安乡有清明里

  据《大唐(韦庸妻)王夫人(媛)墓志铭》,王媛于元和七年(812)终于安邑里,以其年四月窆于长安县居安乡清明里高阳原。

  15.永寿乡有姜尹村、大韦村

  《郑薄墓志》称其葬地为长安县永寿乡姜尹村神禾原;《田行源墓志》称其葬地为长安县永寿乡大韦村。

  16.义阳乡有邓村、小郭村

  《陈讽墓志》称其葬地为长安县义阳乡邓村;《宋伯康墓志》称其葬地为长安县义阳乡邓村高阳原,该墓志的出土地点在今郭杜镇街道。五代时期《任景述墓志》称其葬地为京兆府长安县义阳乡小郭村。

  17.长安县有袁村

  《隋书》卷二三《五行下》:“开皇十七年,大兴城西南四里,有袁村,设佛会。有老翁,皓首,白裙襦衣,来食而去。众莫识,追而观之,行二里许,不复见。但有一陂,中有白鱼,长丈余,小鱼从者无数。人争射之,或弓折弦断。后竟中之,剖其腹,得粳饭,始知此鱼向老翁也。后数日,漕渠暴溢,射人皆溺死。”

  18.长安县有第五村

  《刘从周之子墓志》称其葬地在长安县第五村亲伯杞王傅德章之茔;《刘德章女墓志》称其葬地为长安县第五村之先茔。据此可知,刘氏墓地在第五村。

  19.长安县有府胄村

  《张名据墓志》称其葬地为长安县府胄村。

  20.杜城

  《玄都观主牛弘满墓志》称其葬地为长安杜城之原,墓志出土地点在今山门口乡曹家堡村;《张昕墓志》称其葬地为城南杜城东;《王静信墓志》称其葬地为杜城东郊;《柳公绰女墓志》称其葬地为杜城村。杜城在长安地区可具体指两个地点,一是下杜城,一是指杜陵县城。《长安志》卷十二《长安县》云:“下杜城,在县南一十五里。其城周三里一百七十三步。《春秋左氏传》,晋范宣子曰:昔,�之祖在周为唐杜氏。杜预注曰:周成王灭唐,迁之于杜,为杜伯国。《记》曰:周宣王四十三年,杜伯入为王卿士,无罪而王杀之。《史记》曰:秦武公十一年,初县杜,即此地也。《括地志》曰:盖宣王杀杜伯以后,子孙微弱,附于秦,及春秋后,武公灭之为县。汉宣帝时,修杜之东原为陵,曰杜陵县,更名此为下杜城。《庙记》曰:下杜城,杜伯所筑。东有杜原,城在底下,故曰下杜”。关于杜陵县城,《长安志》卷十一《万年县》云:“杜陵故城,在县东南一十五里,汉宣帝以杜东原上为初陵,置县曰杜陵,而改杜县为下杜城,王莽改北杜陵曰饶安。后魏改杜陵杜县。后周建德二年省”。下杜城当在长安县境,杜陵县城则在万年县境。因此以杜城为名者两县均有之。

  21.长安县细柳原

  细柳原之名与西汉将军周亚夫屯兵的细柳营有关,至唐时,在长安周边以细柳原为名者至少有三处,一在咸阳,一在长安县,一在万年县。《魏伦墓志》称其葬地在长安西南细柳原;《纪国大长公主墓志》称其葬地为“京兆长县细柳原先常侍旧茔”;《李�墓志》云:“卜葬细柳原,东北望帝京二十有五里”。这几方墓志上所说的细柳原均指长安县的细柳原,今西安市长安区有细柳镇。《长安志》卷十二《长安县》则云:“细柳原,在县西南三十三里”。

  二、关于万年县的乡村

  关于万年县的乡里,《武文》云有40个乡,分别是:�川乡,该乡有崇义里、郑村、郑村里、观台里(管台里)、上傅村、务政里、长乐里;长乐乡,有南窑村、纯化里、长乐里、春明里(《图集》有南窑里、张寿村、徐村);龙首乡,有神鹿里、成义里、青门里;崇道乡,有夏侯村、只道里、齐礼里、夏里、蛇村里;义丰乡;霸城乡,有招贤里、南窑村;渭阴乡,有洪陂里;龟川乡;铜人乡,有信义里、铜人里;庆义乡;宁安乡,有曲池里、三兆村、通安里、杜光里(《图集》有龙游里);洪固乡,有韦曲、北韦村、延信里、司马村、胄贵里、永贵里;高平乡,有高望里、焦村;山北乡,有杜曲;大陵乡;洪原乡;义善乡,有大仵村;黄台乡;崇义乡,有南姚里、怀信里;灵泉乡;白鹿乡;永宁乡;云门乡;义川乡;加川乡;芙蓉乡,有龙游里;进贤乡;御宿乡;大明乡;安盛乡;神禾乡;乐游乡;安福乡;上好乡,有上好里;平原乡,有吉迁里;青盖乡,有交原里;少陵乡;薄陵乡;东陵乡;苑东乡。另据《图集》,万年县还有金龟乡,有卧龙里。

  除以上所述外,万年县的乡村还有:

  1.万年县有滋川乡

  《荷恩寺大德敕谥号法律禅师》墓志称葬其于滋川乡横灞原,该墓志出土于今第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北面,可知这一带唐时属滋川乡,并有横灞原之称。“滋川”即“滋水”,灞水之旧名,秦穆公时改。滋川与灞川意义相同,隋唐时期仍用滋川名。《长安志》云:“滋水驿在县东北三十里。《两京道里记》曰:隋开皇十六年置”。滋川与�川均是因水而名,与该地之自然形势正相符合。

  据《大唐永王第二男(李伶)新妇河东郡夫人宇文氏墓志铭》,“以元年建卯月卅日夭于内宅,时春秋廿四矣。即以其年建巳月廿一日,葬于京兆府万年县滋水乡原。”《旧唐书》卷一百七云:“永王�,为玄宗第十六子,�有子伶,为国子祭酒”。滋水乡与滋川乡很可是同乡而异名。

  2.万年县有鹑首乡

  贞元时期(785~840)《士崇俊墓志》称其为万年县鹑首乡通化里之人。

  3.万年县有长安乡

  兴元时期(784)《李国珍墓志》称葬其于万年县长安乡。

  4.万年县有丰润乡

  据《似先义逸墓志铭》,似先义逸,以大中四年(850)终于大宁里之私第,享年六十五。葬于京城之东万年县丰润乡之原。

  5.关于�川乡

  从目前已知唐墓志的出土情况可知,称葬于万年县�川乡的数量较多,而�川乡与长乐乡相邻,在城郭之东。

  �川乡还有�川里。开元时期(713~741)《骞如�墓志》称其终于“�川里别业”。有关骞氏家族的墓葬,至今已见墓志的尚有:开元时期骞思泰(如�之父)、骞思玄,天宝时期(742~755)骞氏,长安时期骞思哲、骞绍业(思哲之子)等,这些墓志称其葬地为白鹿原,出土地点均在今东郊郭家滩一带,由此可知,这里所说的白鹿原,当在郭家滩附近的原上。又知,白鹿乡与�川乡相邻。

  郑村当在�河西岸。大中时期(847~859)《高从克墓志》称葬其于�川乡郑村,出土地点在今东郊高楼村。另有一些称葬于郑村的墓志,出土于今郭家滩,而今高楼村与郭家滩分别位于�河的东西两岸,郑村若要跨河必然一分为二,可能性不大,河东、河西只能从一,由已知言葬地为郑村的墓志情况而言,大多出于今韩森寨至高楼村一带,可知唐时郑村当在�河西岸。

  崇义里也在�河西。大和时期(827~835)《张荣恩墓志》称其葬于“�川乡崇义里郑村北二里之地”,该墓志出土于今韩森寨地区,可知崇义里亦在�河之西、郑村之西北。

  �川乡有春明里。总章时期(668~669)《刘琰墓志》称葬其于“万年县�川乡春明里”。

  �川乡有陈村。大中时期(847~859)《同国正墓志》称葬其于�川乡陈村之北,该墓志出土于韩森寨东南;大中时期《杨知退妻卢氏墓志》中称葬地为“万年县东城之陈村”。该村当在�河西。

  �川乡有蛇村。大中时期《闾知诚墓志》称葬其于�川乡蛇村之原,该墓志出土于今郭家滩一带;贞观时期(627~649)《刘相墓志》称葬其于“京东之十三里蛇村之右”,可知蛇村距京师约十三里。

  上傅村、观台里当在�河东。大中时期(847~859)《梁王氏墓志》称葬其于�川乡上傅村观台里,该墓志出土于东郊郭家滩;大和时期(827~835)《许遂忠墓志》称葬其于�川乡上傅村,墓志出土于西北第一印染厂家属院;会昌时期(841~846)《张渐墓志》称葬其于长安城东南十五里上傅原,该墓志出土于今郭家滩;大中时期《李敬实墓志》称葬其于�川乡上傅村西原,墓志出土于国棉四厂。由此可知,上傅村、观台里当在�河东今郭家滩至国棉四厂一带。

  上傅村有时也作尚傅村。元和时期(806~820)《李素墓志》称葬其于�川乡尚傅村观台里。

  �川乡有南姚村。《吴全缋墓志》称其葬地为�川乡南姚村;《吴承泌墓志》称其葬地为�川乡北姚村。

  �川乡有韩傅村。咸通时期(860~873)《边诚妻杨氏墓志》称葬其于京兆府万年县�川乡韩傅村旧茔。唐墓志中言葬地为上傅村者较多,韩傅村似仅此一例,是笔误还是确有此村,存疑。

  �川乡有安国寺。据大中五年(851)《敕内庄宅使牒》“万年县�川乡陈村安国寺金□□一所……”;另据《杨之退妻卢氏墓志》:“万年县东城之陈村”。可知�川乡有陈村,陈村附近有安国寺。(按:大中乃宣宗年号。另据《同景信建经幢记》:有“京兆府万年县陈村,大中七年二月八日”,此经幢似亦当立于安国寺。)

  6.关于长乐乡

  长乐乡有王柴村。元和时期(806~820)《张十八娘子墓志》称葬其于王柴村原,该墓志出土于今韩森寨一带;天授时期(690~691)《张堪妻田氏墓志》称葬其于城东龙首原王柴村南一里,并云:“向南与寿春坊路通也”;天宝时期(742~755)《尉迟阿道墓志》称葬其于王柴村北原。《胡芮妻刘氏墓志》称葬其于万年县长乐乡王柴村南原。

  王柴村又称王柴里。咸通时期(860~873)《尚弘简墓志》称葬其于长乐乡王柴里。

  王柴村似又称王寨村。咸通时期《李审规墓志》称其葬于万年县王寨村,墓志出土于今东郊十里铺南,与今王家坟地望相当。王寨村或即是王柴村,今王家坟地名或许与唐时王柴村、王寨村名有关。

  王栅村或亦是王柴村别称。开成时期(836~840)《王文超墓志》称葬其于“凤城之东,�川之右,万年县长乐乡王栅村”。

  长乐里与王柴村相近。贞观时期(627~649)《李绍墓志》称葬其于长乐乡长乐里,墓志出土于今东郊十里铺西南,其大体方位当与王柴村相近。《长安志》卷十一《万年县》条云:“长乐驿在县东十五里长乐坡下”;《通化门》条云“门东七里长乐坡上有长乐驿,下临�水”。长乐乡、长乐里大约都因长乐坡而得名。在唐墓志中、有称其地为长乐坡的,也有称长乐原、龙首原、青龙原、白鹿原的。天宝时期(742~755)《苏思勖墓志》称葬其于长乐原,墓志出土于兴庆宫以东;景龙时期(707~709)《韦贾氏墓志》称葬其于长乐坡北原;贞元时期(785~804)《俱慈顺墓志》称葬其于长乐乡龙首原,墓志出土于今韩森寨东南;大和时期(827~835)《贾温墓志》称葬其于龙首原,该墓志出土于韩森寨东南;元和时期(806~820)《张涣墓志》称葬其于长乐乡青龙原;咸通时期(860~873)《狄玄�墓志》称葬其于长乐乡故城村白鹿原。唐人心目中的龙首原范围很大,长安、万年两县分别都有龙首乡,一在东,一在西。青龙原,实际上也就是东龙首原的意思,取青龙为东方之神的寓意。

  唐墓志也称长安城的东门为青门。大历时期(766~779)《孙刘氏墓志》称葬其于青门之东,�川之西长乐原,这里的青门当指“通化门”。

  长乐乡有古城村。咸通时期(860~873)《狄玄�墓志》称葬其于长乐乡故城村,其妻《骆氏墓志》称葬其于古城村白鹿原,墓志出土于今韩森寨一带,“故城村”当为“古城村”之讹。

  古城村又称古城里。咸通时期《段庚墓志》即云葬其于万年县古城里先茔。

  古城村、古城里之名可能与隋长乐宫有关。《隋书》卷二九《地理志》:“大兴。开皇三年置,后周旧郡置县曰万年,高祖龙潜,封号大兴,故至是改焉。有长乐宫。有后魏杜城县、西霸城县、西魏山北县,并后周废。”《隋书》卷二二《五行志》:“大业十一年,炀帝自京师如东都,至长乐宫,饮酒大醉,因赋五言诗。其卒章曰:‘徒有归飞心,无复因风力’。令美人再三吟咏,帝泣下沾襟,侍御者莫不欷嘘。帝因幸江都,复作五言诗曰:‘求归不得去,真成遭个春。鸟声争劝酒,梅花笑杀人’。帝以三月被弑,即遭春之应也。”《旧唐书》卷一《高祖纪》:“命太宗自渭�屯兵阿城,陇西公建成自新丰趣霸上。高祖率大军自下�西上,经炀帝行宫园苑,悉罢之,宫女放还亲属。冬十月辛巳,至长乐宫,有众二十万,京师留守刑部尚书卫文升、右翊卫将军阴世师、京兆郡丞滑仪挟代王侑以拒义师。高祖遣使至城下,谕以匡复之意再三,皆不报。诸将固请围城。十一月丙辰,攻拔京城。”《大唐创业起居注》卷二:“是日,帝还移营舍于长乐宫�川上”。据此知隋大兴县(唐万年)有长乐宫,在�川西,与汉长乐宫一在都城西北,一在城东,两者并不相混。隋长乐宫属离宫性质,大约在唐初已废,所以唐人才有“古城”之称。另外,关于长乐坡的地名,过去均以为是因汉长乐宫而来,其实汉长乐宫大约汉后已废,长乐坡的地名当始于隋,是因隋长乐宫而名。

  长乐乡有寿春里。元和时期(806~820)《王俊墓志》称葬其于长乐乡寿春里先茔。

  长乐乡张寿里也称张寿村。大和时期(827~835)《骆明�墓志》称葬其于长乐乡张寿里;《杨�墓志》称“殡于长安城东,京兆府万年县长乐乡张寿村春明门外”;大中时期(847~859)《崔夫人墓志》称葬其于万年县常乐乡张寿里,该墓志出土于今西安国药厂基建工地。据此可以知张寿村、张寿里的具体位置在唐春明门外,今西安国药厂一带。

  长乐乡有王徐村,其地当在今韩森寨一带,此地出土的墓志有咸通时期(860~873)薛太仪、宫人僧伽、内人兰英等。

  长乐乡有王途村。《道士王洞明墓记》:“万年□长乐乡王途村,亡道士王洞明,年五十八。咸通十一年(870)六月十日殡”。(按:长乐乡有“王柴”村,“王途”村仅此一例,疑是“王柴”之误。)

  万年县有长乐乡、长乐里,长乐里或亦称长乐村。《太平广记》卷一��引《纪闻》“开元二十二年,京城东长乐村有人家,素敬佛教,常给僧食”。

  7.关于龙首乡

  据《图集》所示,神鹿里的位置在今神鹿坊附近,�水以东。开成时期(836~840)《杨思勖墓志》称葬其于万年县龙首乡神鹿里,该墓志出土于今等驾坡村北约800米的�河西岸,此地与今神鹿坊相距甚远。恐唐时神鹿里在�河西,不在�河东。

  龙首乡有袁蔺村、净福里。开成时期(836~840)《何少直太夫人墓志》称葬其于万年县龙首乡袁蔺村净福里。大中时期《何少直墓志》称葬其于龙首乡袁蔺屯,该墓志出土于今雁塔区马腾空村,可知此地为唐袁蔺村所在。

  袁蔺村可能是两个相近村子的合称。元和时期(806~820)《王张氏墓志》称葬其于万年县蔺村之原,蔺村或许是袁蔺村中的蔺村。

  龙首乡有孟村。元和时期(806-820)《郑绍方墓志》称葬其于万年县龙首乡之孟村;开成时期(836~840)《卢岑墓志》称葬其于万年县孟村龙首之原�大茔,该墓志出土于今曲江乡岳家寨,此地当为唐孟村所在地。

  8.关于崇道乡

  崇道乡还有蛇村。开元时期(713~741)《严令元墓志》称葬其于万年县崇道乡白鹿原蛇村,元和时期(806~820)《张良辅墓志》称葬其于崇道乡蛇村西北一里。这两方墓志都出土于今东郊郭家滩一带。

  蛇村也称蛇村里、大蛇村。咸通时期(860~873)《郭克勤墓志》、《郭克全墓志》均称葬其于崇道乡蛇村里。《肖行群墓志》称葬其于崇道乡大蛇村徐、曹二夫人之茔,《肖弘愈墓志》称葬其于崇道乡大蛇村。

  个别墓志中,�川乡亦有蛇村名。�川乡当与崇道乡相邻,崇道乡在东北,蛇村或许处于两乡交界地带。就墓志数量而言,蛇村属崇道乡者较多,因此,�川乡蛇村可能为崇道乡蛇村之误。

  崇道乡有西赵村。乾符时期(874~879)《陈王李行莘墓志》、《凉王李�墓志》均称葬地为万年县崇道乡西赵村。白居易撰《会王李�墓志》称葬其于崇道乡西赵原。

  崇道乡有洛女原。大和时期(827~835)《永安公主墓志》称葬其于万年县崇道乡洛女原,该墓志出土于今灞桥区席王乡草滩村,由此可知洛女原当在草滩村一带,唐时属崇道乡范围。《长安志》卷十一载:“洛女陂在县东一十五里。《三辅旧事》曰:洛女冢南有洛陂,俗号洛女陂”。

  崇道乡有安乐里。据《周孟瑶墓志铭》,周孟瑶于乾符四年(877)终于来庭里之私第,葬于京兆府万年县崇道乡安乐里。

  崇道乡有感德里。《赵行墓记》:“大唐雍州万年县崇道乡感德里,故云骑尉、前陈州太康县丞赵行”。

  9.义丰乡有田治村

  大和时期(827~835)《李稷墓志》称葬其于万年县义丰乡田治村东北约二里铜人原;大中时期(847~859)《丘柳氏墓志》称葬其于义丰乡田治村。这两方墓志均出土于今洪庆村一带,可知,此处即唐田治村所在。

  10.铜人乡有仇白村

  《杨□墓志》称其葬地为铜人乡仇白村。铜人乡之名当由铜人原而来,铜人原之名则与一则历史故事有关。《晋书》卷二七:“魏明帝青龙中,盛修宫室,西取长安金狄,承露盘折,声闻数十里,金狄泣,于是因留霸城。”关于迁金狄之事还见于《水经注》等文献记载,铜人原之名当始于魏晋之后。

  今洪庆一带曾划归会昌县。天宝时期(742~755)《吴巽墓志》称葬其于京兆会昌县铜人原,该墓志出土于今洪庆镇路家湾村。据《长安志》卷十五记载“开元后,玄宗每载十月幸温汤,岁尽而归。以县去温汤稍远,天宝四载析新丰、万年二县于温泉旁置会昌县于今治,以山名名之,又升为赤县。七载省新丰,改会昌县,改山昭应。”今洪庆一带天宝前属万年县境,在玄宗于温泉旁设会昌县(今临潼)县时,这一带当划归会昌县。但其后不久,此地似又重归于万年县。兴元时期(784)《吕遥墓志》称葬其于万年县铜人原,该墓志出土于今洪庆村,说明这时洪庆一带又重归于万年县管辖。

  11.关于宁安乡

  宁安乡还有三赵村。乾符时期(874~879)《钱乌娘墓志》称葬其于宁安乡三赵村;乾宁时期(894~897)《卢俊墓志》称葬其于芙蓉园南宁安乡三赵村,该墓志于今曲江乡三兆村出土。“三赵”当为今“三兆”村原名。《长安志图》卷中云:“杜陵在今奉元城东南二十五里三赵村”,可知元时此地仍称三赵村。

  宁安乡有姜尹村。咸通时期(860~873)《贾洮墓志》称葬其于万年县宁安乡姜尹村;《穆修已墓志》亦称其葬地为万年县姜尹村。

  宁安乡度光村。据《薛弘实墓志铭》,薛弘实于大和六年(832)“奄捐馆于宣平里中”,以其年十二月“权厝于万年县宁安乡度光村”。按:宁安乡有“杜光里”,此“度光”疑为“杜光”之误。

  宁安乡有义善寺。《郑氏嫡长墓志》称其葬于万年宁安乡义善寺西。宋人张礼在《游城南记》中提到义善寺,注云:“杜光村有义善寺,俗谓之杜光寺,贞观十九年建,盖杜顺禅师所生之地”。

  12.关于洪固乡

  洪固乡有李永村。大中时期(847~859)《裴时氏墓志》称葬其于万年县洪固乡李永村,该墓志出土于今三爻村旁的新安建材厂。乾符时期(874~879)《王幼虞墓志》称葬其于万年县洪固乡李永村先茔。

  洪固乡有李尹村。咸通时期(860~873)《韦奥侧室李越客墓志》称葬其于万年县洪固乡李尹村南;《崔颜亡女墓志》亦称葬其于洪固乡李尹村。

  李永村与李尹村似为同村而异名。

  洪固乡有兴宁里。大中时期(847~859)《乐成氏墓志》称其卒于万年县洪固乡兴宁里之私第。

  洪固乡有韦曲里。开元时期(713~741)《韦胡氏墓志》称其终于韦曲里之私第,葬于洪固乡毕原。

  韦曲也有韦曲村之称。大中时期(847~859)《田章墓志》称葬其于万年县洪固乡胄贵里东违曲村毕原上,这里的“违曲村”当为“韦曲村”之误。《新唐书》卷一六九《杜黄裳传》:“入为侍御史,为裴延龄所恶,十期不迁。贞元末,拜太子宾客,居韦曲。时中人欲请其地赐公主,德宗曰:‘城南杜氏乡里,不可易’。”

  与韦曲相关的村名还有大韦村、大韦曲、北韦村等。咸通时期(860~873)《夏邓氏墓志》葬称其于万年县洪固乡大韦村;景龙时期(707~709)《韦夫人裴觉墓志》称葬其于万年县御宿川大韦曲之旧茔。《韦聿妻郑氏墓志》称其葬地为万年洪固乡胄贵里北韦村毕原;《韦妻李贵墓志》称其葬地为洪固乡韦村之原。

  洪固乡有顿丘里。龙朔时期(661~663)《杜博义墓志》称葬其于洪固乡顿丘里高毕之原。文中的高毕之原,当是长安城南高阳原与毕原的合称。

  洪固乡有王岳村。据《大唐故公(嗣通)夫人(王氏)墓志铭》,王氏于宝历二年(826)终于京兆府万年县宣阳里之私第,以其年卜兆于京兆府万年县洪古乡王岳村北一里之原。志文中的“洪古乡”当为“洪固乡”之别写。

  13.高平乡有姜村

  《何柽姬王桂华墓志》称其葬地为万年县高平乡姜村西百步之墟。

  14.洪原乡有邑阳里

  贞元时期(785~804)《元重华墓志》称葬其于洪原乡邑阳里少陵原。《元重华妻裴氏墓志》云其归葬于万年县洪原乡东曹赵村少陵原先太谷之茔“太谷之茔”指元重华之茔,因元重华曾为太谷县尉,故有此称。由两方墓志文可知,洪原乡有邑阳里,而邑阳里所在地又有曹赵村。

  15.少陵原有黄渠里

  《姚南仲墓志》称其葬于少陵原黄渠里。关于黄渠,《长安志》和《游城南记》中均有记述,今人也有考证,黄渠的一支流经少陵原注入曲江池,今西安南郊曲江池遗址南有一村名黄渠头。

  16.万年县有杨村

  《任佶墓志》称葬其于万年县杨村,从先人旧茔。

  17.禁苑东有神�村

  《旧唐书》卷一二《德宗下》:“戊辰,列阵于光泰门外。遣骑将史万顷往神�村开苑墙二百余步,贼树栅当之。我军争栅,云合电击,与贼血战,贼党大败,追击至白华,朱�、姚令言率众万余遁去。晟收复京城。”《旧唐书》卷一三三《李晟传》:“乃使王�、李演率骑军,史万顷领步卒,直抵苑墙神�村。”李晟收复京城是由禁苑东墙入,可知神�村在万年县境。

  18.禁苑东有米仓村

  《旧唐书》卷一三三《李晟传》:“晟自乐渭桥移军于光泰门外米仓村,以薄京城。”

  19.长安城东有侯宋村

  《李道因墓志》称“自东郊侯宋村归于东洛”。

  20.城南有地名马头空

  《董夫人墓志》称其葬地为城南马头空;《兴圣尼法澄墓志》称其葬地为龙首山马头空塔所。今西安东郊�河西岸有村名马腾空。

  21.万年县有强堡

  《裴怀睿墓志》云:迁窆于万年县强堡。

  22.万年县细柳原

  据《大唐荣王故第八女墓志铭》所记:婺女者,今上幼孙,荣王之第八女。终于兴宁里之别馆,享年一十三岁。天宝九年(750)十月,“诏葬于京兆府咸宁□之细柳原”;据《新平郡王李俨墓志》所记,李俨乃李琮长子,永泰元年(765)卒于西京之内邸,“迁于万年县龟川乡细柳原”;《节愍太子妃杨氏墓志》:杨氏开元十七年(729)卒于京师太平里内寝,葬于新丰之细柳原;据《大唐庆国故细人孙氏墓志铭》:卒于天宝五年(746)闰十月廿二日,享年三十有七。即以其载十一月十三日,安厝于会昌县界细柳之原。

  天宝八年(749)的《常允逸神道碑》中有:“从先茔于京兆细柳原”语,此碑的出土地点在临潼区西泉乡椿树村,与李婺女墓相近。

  《元和郡县志》卷一《万年》条:“细柳营在县东北三十里,相传云周亚夫屯军处。今按亚夫所屯,在咸阳县西南二十里,言此,非也”。万年细柳原也因细柳营得名,但汉时的细柳营却不在此处。

  23.万年县有李姚村

  《梁守谦墓志》云其葬地为万年县李姚村白鹿原,据此知李姚村在白鹿原上。

  24.樊川有杜曲、杜村

  《旧唐书》卷一四七《杜佑传》:“杜佑字君卿,京兆万年人。”“佑城南樊川有佳林亭,卉木幽邃,佑每与公卿燕集其间,广陈妓乐。诸子咸居朝列,当时贵盛,莫之与比。”樊川即御宿川,杜氏居此。杜牧《晚秋与沉十七舍人期游樊川不至》诗有:“杜村连�水,晚步见垂钩”,可知樊川有杜村。此地也称杜曲,《本事诗・高逸第三》:“杜舍人牧,弱冠成名。当年制策登科,名振京邑。尝与一二同年城南游览,至文公寺,有禅僧拥褐独坐,与之语,其玄言妙旨咸出意表。问杜姓字,具以对之。又云:‘修何业?’傍人以累捷夸之,顾而笑曰:‘皆不知’。杜叹讶,因题诗曰:‘家在城南杜曲傍,两枝仙桂一时芳。禅师都未知名姓,始觉空门意味长。’”

  牛僧儒在樊川有别墅。《旧唐书》卷一七二《牛僧儒传》:僧儒孙徽“诏以刑部尚书致仕,乃归樊川别墅。”

  韦贯之在樊川有别业。《旧唐书》卷一五八《韦贯之传》:其子韦澳“上表求致仕,宰相疑其怨望,拜河南尹。制出,累上章辞疾,以松在秦川,求归樊川别业,许之。”

  李忠臣在樊川有别业。《旧唐书》卷一四五《李忠臣传》:“�率兵逼奉天,命忠臣京城留守。�败,忠臣走樊川别业,李晟下将士擒忠臣至,系之有司。”

  《艺文类聚》卷第八十六:“三秦记曰:汉武帝园,一名樊川,一名御宿。有大梨,如五升瓶,落地则破,其主取者,以布囊承之,名含消梨。”

  25.万年县有阎村

  《太平广记》卷一三四引《冥报记》:“唐雍州万年县阎村,即灞渭之间也。”

  26.关于大陵乡

  《长安志》中称万年县“霸桥东有大陵乡”,此大陵乡约在今西安灞桥区与临潼区的交界处,因汉成帝时筑昌陵而得名。《汉书》卷十《成帝纪》云:“鸿嘉元年(前20)……行幸初陵,赦作徙,以新丰戏乡为昌陵县,奉初陵。”“二年夏,徙郡国豪杰五百户于昌陵。赐丞相、御史、将军、列侯、公主、中二千石冢地、第宅。”因昌陵工程浩大,在朝臣中引起强烈的反对。《汉书・陈汤传》云:“昌陵因卑为高,积土为山,度便房犹在平地上。客土之中,不保幽冥之灵。浅外不固,卒徒工庸,以钜万数至然脂火夜作,取土东山,且与土同贾。作治数年,天下被其劳。国家罢敝,府库空虚,下至众庶熬熬苦之。”由于朝臣们的反对,以及昌陵未能及时完工,成帝于永始元年七月下诏停工,使昌陵成为一座废陵。今西安灞桥区与临潼交界处有一个大夯土台,台面上有面积约100平方米的矩形土坑,坑深约20米,均为夯土,当地群众称此坑为八角琉璃井。昌陵遗迹至今犹存,唐时当更为显著,故而可知,大陵乡当因此得名。

  三、余论

  据《长安志》卷十二所记,长安县至宋时有:“六乡,管六里。唐五十九乡,有渭阴乡,见于下,余不传”;“县境东西四十里,南北一百五十二里。”据卷十一所载,万年县在唐时有四十五乡,至宋时有“七乡,管二百七十六村,二里”;“县境东西三十七里,南北二百七十里”(按:当为“一百七十里”)。关于长安县的乡,据前人考证出的32乡,加上增补的5乡,共得37乡,距59乡之数尚差22乡。关于万年县的乡,据前人考证出的41乡,加上增补的4乡,共得45乡,与《长安志》所记之数相同。可见长安县的乡数差距较大。但是,长安县的乡数本身仍有疑问,《武文》云:“董曾臣《长安县志》卷一二乡里条说:‘《长安志》,唐五十九乡……《寰宇记》又作五十乡’”。倘若长安县是59乡,则较万年县多14乡,如果是50乡,则多5乡。就两县的县域面积来看,万年县的面积还大于长安县,似乎没有理由比长安县少14个乡。另一方面,万年县的45个乡名已经全部获知,而长安县则有很大的差距,这或许也预示了长安县没有59个乡。我们认为,唐时长安县有50个乡或许更接近实际。

  《旧唐书》卷四三《职官二》:“两京及州县之郭内,分为坊,郊外为村。里及坊村皆有正,以司督察。四家为邻,五邻为保。保有长,以相禁约。”《旧唐书》卷四八《食货上》:“百户为里,五里为乡。四家为邻,五家为保。在邑居者为坊,在田野者为村。村坊邻里,递相督察。”《唐六典》卷三云:“百户为里,五里为乡。两京及州县之郭内分为坊,郭外为村。里及村坊皆有正,以司督察。”

  乡的数量多少与当时的人口数量直接相关。《旧唐书》卷三八《地理志》云:京兆府“天宝领县二十三,户三十六万二千九百二十一,口一百九十六万七千一百八十八”。平均每县15779户,每户平均5.42人。按照“百户为里,五里为乡”的规制,长安县按50个乡计,则有250个里,25000户,约有135500人;万年县有225个里,约有22500户,121950人。这个资料还不包括长安城内的居民,但尽管如此,长安县、万年县的人口数量也远远高于其他各县。

  长安县与万年县的县域都是东西窄南北长的狭长形,其北部以渭水为界,就乡里与长安城的关系而论,它们均分布于都城的东、西、南三面,南面的乡里则集中分布于靠近都城的地区,也就是说,都城周围的人口密度很大。

  据唐墓志提供的资料可知,唐长安城郊外各乡既有村也有里,有些里名与村名同。究其原因,或许户数在百户左右的大村子可以称为里,即村名、里名相同;而不足百户的小村子中或许由几个相邻近的组成一个里,各村仍有村名,这是村名多于里名的原因。另据唐墓志提供的资料,有些相同的村名会在不同的乡名后出现,这可能有三种情况:一是不同的乡中的确有同名的村子;二是处于两乡交界处的村子容易搞混,是作志之人没有弄清所致;第三种的可能性较小,就是误记。唐长安、万年的乡里情况对于研究唐都长安当是一项重要的补充,随着考古资料的丰富,对这一问题的认识也将更为清晰。

  
更多

编辑推荐

1中国股民、基民常备手册
2拿起来就放不下的60...
3青少年不可不知的10...
4章泽
5周秦汉唐文明简本
6从日记到作文
7西安古镇
8共产国际和中国革命的关系
9历史上最具影响力的伦...
10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上)
看过本书的人还看过
  • 浙江抗战损失初步研究

    作者:袁成毅  

    科普教育 【已完结】

    Preface Scholars could wish that American students and the public at large were more familiar...

  • 中国古代皇家礼仪

    作者:孙福喜  

    科普教育 【已完结】

    本书内容包括尊君肃臣话朝仪;演军用兵礼仪;尊长敬老礼仪;尊崇备至的皇亲国戚礼仪;任官礼仪;交聘礼仪等十个部分。

  • 中国古代丧葬习俗

    作者:周苏平  

    科普教育 【已完结】

    该书勾勒了古代丧葬习俗的主要内容,包括繁缛的丧仪、丧服与守孝、追悼亡灵的祭祀、等级鲜明的墓葬制度、形形色色的安葬方式等九部分内容。

  • 建国以来刘志丹研究文集

    作者:中共陕西省委党史研究室  

    科普教育 【已完结】

    本书收录对刘志丹同志的研究文章,包括《论刘志丹对中国革命的重大贡献》、《刘志丹在创建西北革命根据地的地位和作用》、《刘志丹对西北革命根据地党的建设的贡献》、《共产党人的楷模》、《刘志丹在黄埔军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