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健、李书锁、曹铭婧
青铜尊作为青铜礼器主要的盛酒器之一,以器体大、圈足为特征,曾在商代晚期和西周早期大为流行,此后迅速减少,甚至消亡。至汉代又重新复兴,作为汉代最主要的盛酒器,其形制主要分为盆形、�形两大类。本次处理的彩绘青铜尊就属于�形尊。
青铜尊,器身呈筒形,三熊形足,腹部有对称的兽面铺首,铺首口中衔环,铜尊带盖,盖顶中心为一桥钮,内装一环,环的外围以均分形式饰三凤鸟。该尊出土于西安市东郊长安芙蓉园内一基建工地,出土时墓室没有坍塌,也没有淤土,故得到较好保存,但其表面绿锈斑斑,又夹杂着白色的水锈,唯盖心和底部露出少量的颜料,可以看出这些部位原本施有彩绘,在斑驳的锈蚀中间有一处,隐隐呈现出卷云形图案,似有错金银的痕迹。因此我们决定对这件青铜器进行颜料保护和表面锈蚀的清理,以了解文物的原貌。
一、青铜尊的表面清洗
1.表面的初步清洗。观察表面附着物,大多为黏土和铜锈的混合物,还夹杂有部分的水锈。先用硬质的毛刷和竹签,对表面容易剥离的附着物进行初步的清理,对于剩下的较为坚硬的土锈,用乙醇、丙酮、水三组分的溶液进行软化,再用竹签剔除。
2.表面褐色土锈的去除。经过初步清洗后,仍留有硬质的褐色泥土斑,极为坚硬,不易去除,可用10%的醋酸进行软化,再用竹签剔除。具体的操作方法是用棉签蘸少量的醋酸溶液,敷于土锈之上,待其稍为反应后,再用竹签剔除,可反复交替操作,至土锈完全除去。
3.表面白色水锈的去除。对于表面的白色水锈,因其结构致密,只用机械方法是无法去除干净的,故采用10%的[Na2(PO)3]6溶液浸泡纸浆,糊敷在有白色沉积物的部位,使其充分反应,用竹签清除,再用棉签蘸蒸馏水擦洗。反复以上操作,至沉积物全部清除。
4.有彩绘部位的清理。在盖的内部、器物的内地和外底处均有彩绘的痕迹,直接采用机械法或化学的方法进行清理,都会不同程度的危害到彩绘的保存,故在操作之前,我们先采用2%的桃胶水溶液进行初步的渗透加固,待彩绘充分固化后,再开始重复1-2部的操作。但需注意,有彩绘部位的清理,一定要小心、细致,稍有不慎,就会造成彩绘颜料的松动、脱落,所以处理应以一层一层向下做,直到最后留下一层薄膜状土斑,可以通过泥土看见底下的彩绘文理,再由四周向中心做,尽量避免在有线条的部位反复刮擦,可以将没有线条的部位清理干净,利用反差,将文理显现出来。不可直接就从土斑的底部着手,亟图一下将其清理干净,这样只能造成彩绘的成片脱落。
二、青铜尊的表面除锈
因为青铜尊表面锈蚀大体呈绿色、蓝绿色和浅褐色锈,应为Cu2O或CuO、Cu2(OH)2CO3、Cu3(OH)2(CO3)2这类较为稳定的锈蚀产物,而亮绿色的Cu2(OH)3Cl和灰绿色的CuCl均不见,说明青铜尊目前处于稳定的状态,没有来自可溶性氯盐的影响,不会产生致命的粉状锈,可以采用隔氧、防潮的方法加以保管,就会保障文物的安全,但考虑到锈蚀层下面有精美的纹饰,还是决定将表面的锈蚀层除掉,以展示文物原有的工艺。
采用的方法是机械除锈和化学除锈相结合。具体的操作方法如下:
1.先用台式抛光机将表面凸起的大面积的铜锈除去。
2.用手术刀对表面易于除去的、质地较为疏松的锈进行通体去除。用手术刀操作时,应尽量使手术刀的走向与文理的方向一致,避免因为文理的凸凹对手术刀产生阻力,致使在这些部位留下划痕。坚硬的部分可采用刀柄轻轻敲击,利用震动将其去除,敲击时应注意,不要用刀柄垂直对锈蚀部位进行撞击,这样费工而且可能会伤及铜器本体,应保持刀柄以倾斜的角度撞击锈块的边缘,这样有利于锈块的脱落,而且便于掌握撞击的力度和程度,避免对本体造成伤害。
3.对于极难除掉的锈,可采用化学络合,使其生成一种可溶性盐,加以去除。采用的络合剂为14%的氨水溶液,具体的反映式如下:
Cu2++4NH3・H2O→[C(uNH3)4]2+(深蓝色)+4H2O
深蓝色的溶液可以棉签直接擦掉,而且氨水又不会和铜本体发生反应,故十分安全。但需注意每次反应完全结束,必须及时处理表面堆积的溶液,如溶液长期置于铜器的表面,会对铜器外观造成影响,某些部位会出现发蓝的色调,处理的方法,可以采用蒸馏水清洗,然后再用电吹风加热使得水分和氨水尽快挥发,保持器物表面的干净和干燥,避免铜尊的再次腐蚀。
4.对于细部,如:盖钮的朱雀、腹壁的铺首衔环、器底的三熊足,无法用手术刀操作,只能采用氨水软化和钢针进行剔除。浸泡可以先用脱脂棉将这些部位包裹,再在上面涂抹氨水,稍置片刻,待其反应后,用钢针剔除,剔除时一定要小心、缓慢,避免钢针跑、跳,在器物上留下划痕。
5.在整体除锈完成之后,用干净的棉布蘸少量的氨水,对器物的整体进行擦磨。一是,清理有些肉眼不易看见的锈蚀;二是,对器物进行一定程度的抛光,使得器物表面更光滑,更具金属光泽。
三、青铜尊的封护
1.青铜器表面的封护。因为表面一经处理,脱去了原本的锈蚀外壳,本体立即会接触到空气,与空气中的氧气发生发应:2Cu(s)+1/2O2→Cu2O(S),便会开始了铜器的二次腐蚀,所以必须对铜器进行表面封护处理。本次选用的是4%的B-72的丙酮溶液,因为它具有良好的成膜性,会在铜器表面形成一层致密的树脂膜,阻止本体与空气和水分进行反应,又因为具有良好的成膜性也就丧失了渗透性,故不会深入铜本体,如要进行二次操作,只要用丙酮溶液进行擦洗,就可以除去。因此,在铜器封护上都具有良好的可操作性。具体的做法是,用4%的B-72的丙酮溶液进行通体涂刷,注意不可流淌和沾污有颜料的部分,对于浓度较大的部分可用丙酮溶液进行清洗。
2.有颜料部分的加固。对与颜料的加固,目前国际上较为成熟的方法是采用象B-72这类丙烯酸材料,但考虑到此次是针对铜器本体上的颜料加固,如渗透深度和加固强度达不到一定的要求,就会形成颜料与铜质本体两张皮的效果,如遇温湿度的急剧变化,会有起翘、甚至脱落的可能。加之,中国古代彩绘所采用的胶粘剂多用水溶性的天然胶粘剂,如明胶、桃胶、骨胶等,虽然在粘接力和耐水性上有一定的不足,但其为传统的材料,已经经过了长期的考验,迄今还保留了较好的效果,即使它老化后,也不会引入新的不可除去的杂质,又因为它具有良好的水溶性,所以随时可以用适量的水将表面多余的胶质去除,故本次加固仍选用桃胶作为颜料加固剂。所选用的桃胶不是天然的桃胶,而是经过精加工的国画颜料调色用的桃胶,选用的浓度为6%,采用的方法是毛笔点涂。
四、青铜尊的保存
青铜尊的保存因为其内部和底部施加了彩绘,因此它的保存具有了铜器和彩绘保护的两重性质。对于铜器的保存,其主要是要隔氧、防潮、防止外来的氯离子,其保存的最佳湿度为60%以下;而彩绘的保护主要是高湿、防潮、防霉,其理想的保存湿度在80%以上,因此,我们必须两者兼顾,将保存的环境的湿度控制在50%~60%之间,同时用醋酸铅溶液浸泡过的宣纸进行包裹,以达到初步的除氧、隔氯的效果,但注意醋酸铅溶液浸泡过的宣纸不得和器物直接接触。目前,彩绘铜尊处于良好的保存状态下。